【简况】 全年发展会员9人,其中大学本科4人,硕士研究生3人,中、高级职称4人。2006年,设支部8个,会员140人,平均年龄52.93岁。会员中经济界人士占93%(130人),中、高级职称占49%(68人)。 【思想建设】 召开委员会议、支部生活会,举办支部主任、新会员学习班,组织学习中共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中发〔2005〕5号文),传达全国、省、市人大和政协会议精神;召开专题座谈会,学习讨论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发表声明,谴责、批驳陈水扁终止“国统会”和“国统纲领”、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再次参拜靖国神社的挑衅行为。4月参加全市祭奠革命先烈活动;8月举行暑期参观学习会,参观城乡建设新貌,分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果;9月举办“庆国庆、迎中秋”茶话会,畅谈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12月召开会员大会纪念民建中山地方组织成立五十周年,开展学习会章、会史和会的优良传统活动,表彰2006年度先进支部和优秀会员。
【组织建设】 4月召开支部主任工作会议,部署基层组织建设工作;5月召开委员扩大会议研究增强组织凝聚力问题,组织退休会员往清远市参观学习; 7月,组织在职会员考察会员企业,8月与鄂尔多斯地产公司开展联谊活动,9月往惠州市参观学习;10月召开民建中山市第九次会员大会,顺利完成市委会换届工作;11月组织退休会员往东莞市开展会务交流活动;中秋节、春节等传统节日上门慰问老会员和患病等会员及去世会员的家属,通过茶聚、谈心、座谈等方式加强与会员的思想交流;调动会内资源,为会员解决生活上的实际困难。重视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吴建新、陈月荣和吕建新于4月参加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为期15天的学习;苏石华、马建军于7月参加在中央党校举办的培训班;主委吴建新于3月任中山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副主委徐小莉于6月任市科技局局长。
【参政议政】 在市政协第九届三次会议上,徐小莉作《发展我市循环经济的若干建议》大会发言,提交提案24件,其中《加强我市农村卫生事业发展》、《我市在国内装备制造业大热环境下的定位和对策》、《大力发展我市循环经济》、《加强治安管理,为构建和谐中山保驾护航》、《强化社区服务功能,夯实和谐社会基础》、《大力扶持我市软件产业发展,增强产业竞争力》等7件被定为市长牵头办理的重点提案。在市人大第十二届三次会议上,会员中的人大代表提交建议案7件,其中《要求强化计生管理,改进计生“执法难”问题》被列为市长牵头办理的重点建议案。重视调查研究,年内完成2个专项课题的调研,形成《我市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和《中山市高技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调研报告。会员中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政府部门特约人员参加行风评议、专题调研、现场考察、座谈研讨、执法监督等活动。
【社会服务】 为会员往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投资办企业牵线搭桥,协助组织会员企业出国参展。支持会员热心社会公益事业。3月,民建、工商联“两会”妇女学习组为阜沙镇红十字会捐献衣物800多件,市委会为市残联捐献助残款1000元;8月,杨冰岩参加市委统战部组织的市各民主党派医学专家赴阜沙镇牛角村义诊活动;11月,赵龙山参加广西扶贫培教回访活动。非公有制企业家会员为公益事业捐献财物近100万元。马建军获评为广东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优秀民营企业家,杨冰岩获评为市人民满意医务人员,苏石华获评为市优秀企业家,吴建新获评为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民建中山市第九次会员大会】 10月25日,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山市第九次会员大会在市会议中心举行,审议通过民建中山市第八届委员会工作报告,选举产生民建中山市第九届委员会领导班子,吴建新当选主委,徐小莉、陈月荣当选副主委,黄绮雯、吕建新、赵龙山、曹金祥、苏石华、陈联弟当选委员。省政协常委、民建广东省委副主委黄庆勇,中共中山市委副书记、秘书长,市人大副主任何润维,市政府副市长司徒伟湛,市人大副主任、民盟市委会主委马志刚,市政协副主席、市委统战部部长苏伟强,市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市委会主委吴月霞,各民主党派市委会、工商联、对口联系单位、市特约人员单位及相关单位负责人,广州、佛山、江门等兄弟地方组织代表和全体会员200多人出席大会。
【民建中山地方组织成立五十周年纪念大会】 12月30日,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山地方组织成立50周年纪念大会在市委党校举行,表彰第八支部等4个先进支部和梁忠树等28名优秀会员,对傅嘉志等10名会员颁发加入民建50周年纪念牌匾。省政协常委、民建广东省委副主委黄庆勇,中共中山市委副书记、市政府代市长,市政协副主席、市委统战部部长苏伟强,各民主党派市委会机关、市工商联、对口联系单位负责人及全体会员100多人出席大会。(邓冠中)
附:2006年民建中山市委会领导名单
主 委:吴建新 副主委:徐小莉 陈月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