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同盟中山市委员会(2011)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12》 【成文日期】2011-12-01 【点击率】2005次

民盟市委会概况】 2011年,中国民主同盟中山市委员会(简称“民盟市委会”)下设基层支部19个,发展新盟员13人,转入盟员1人,去世1人,实有盟员268人,其中女盟员112人,高级职称115人,中级职称109人,平均年龄54.3周岁。盟员任市人大代表6人,其中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人,常委1人;市政协委员15人,其中政协常委2人。省人民检察院监督员1名、市人民检察院监督员2名,市特约“四员”(特约监察员、特约检察员、特约审计员、特约教育督导员)各1名,市水务局、市国资委、市体育局、市林业局特约人员各1名,还有盟员任法院系统特邀监督员、国税局税务监督员、技监局技术监督员、医院行风监督员等。民盟市委会被民盟广东省委授予“盟务工作优等奖”荣誉称号,华侨中学支部被民盟中央授予“先进集体”称号;赵晷湘被民盟中央评为2011年度先进个人,赵湘、李建国被民盟省委评为2011年度先进个人;苏荣昌被民盟省委评为2011年度优秀盟务工作者;华琳被评为中山市第六届优秀专家、拔尖人才。民盟市委会驻兴中道1号市政协大楼7楼。

民盟市委会思想建设】 2011年,民盟市委会集中盟员学习贯彻胡锦涛在年初中共中央召开的党外人士迎春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并要求盟员把讲话精神与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结合,在思想上同心同德,要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不动摇;在目标上同心同向,要始终致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行动上同心同行,要紧紧围绕中共中山市委、市政府的主要任务和中心工作履行职能,发挥作用,为促进中山经济社会发展献计出力,始终保持与共产党同心同向同行。4月,市委会以“同心同行”为主题,结合“我为幸福广东建功业”系列行动,制定《深化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活动方案》,在全盟中继续开展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活动。成立“深化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活动”领导小组,主委马志刚任组长,副主委赵晷湘、段亚平、黄振球(增补)任副组长,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制定系列行动的计划、安排和落实。邀请民盟中央委员、广东省文史馆副馆长余庆安开启市统一战线第一期“智·汇”论坛——《道德价值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础》,并组织民盟市委委员、支部主委及骨干盟员共85人参加;5月,围绕胡锦涛总书记在2011年党外人士迎春座谈会上关于“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讲话精神,在全盟开展“同心同行”为主题的征文活动;6月至7月,召开庆祝中国民主同盟成立70周年座谈会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座谈会。组织市委委员、支部主委和骨干盟员40人赴中共广西省工委旧址广西贺州黄姚开展暑期培训,学习民盟中央主席蒋树声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及中国民主同盟成立70周年在《人民政协报》上发表的撰文精髓,对全盟在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围绕中共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多做贡献提出建议。9月至10月,民盟市委会成立“全民修身”活动领导小组,倡议各支部通过不断创新盟支部生活的形式,开展以“修德、修心、修智”为中心的修身行动,开展学习《论语》等“经典诵读”的活动,强化盟员的现代公民意识和民主党派意识,树立盟员讲和谐、讲大局、讲奉献、讲先进的良好形象。以结合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为契机,组织盟员学习中国自辛亥革命以来的百年历史,了解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和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伟大意义,组织盟员参加市举办的孙中山文化节、征文、书画展等各项文化活动,10月15日,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第一副主席张梅颖率团参加“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活动”时会见民盟中山市委会领导,主委马志刚简要汇报2011年中山民盟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活动情况,张梅颖对民盟中山市委会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民盟市委会参政议政】 2011年,民盟市委会坚持把促进全市科学发展作为履行职能的首要任务,发挥民盟群体智力优势,提高协商能力和水平,积极咨政建言。1月,在市政府征询意见时提出五点建议:一是深入领会和全面贯彻落实中山市十二五规划纲要;二是抢抓轻轨机遇,促进中山经济社会新发展;三是在突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瓶颈上给力,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工作抓深、抓细、抓实;四是扶持名牌名标企业做大做强,提升企业发展空间;五是高起点谋划和发展中山第三产业。11月,针对市政府2012年工作思路提出四点建议:一是统筹规划,细化措施,推进总部经济大发展;二是及时出台配套政策,加快发展健康医药产业;三是加快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推动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四是完善城区交通路网建设,为提升主城区首位度创造条件。

    民盟市委会围绕全市“调结构、保增长、促发展”的工作目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开展调查研究。10月,完成市政协交办课题《中心城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完善与布局优化的对策建议》,提出强化公共服务设施,突出“服务”的配套与推进,推进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提升服务素质和管理水平,解决公众的医疗、教育、养老等问题,发挥公共设施的作用,增强中心城区的吸引力,提高中心城区首位度。2011年市政协大会上,民盟市委会作题为《关于抢抓城轨机遇,促进中山经济社会新发展的建议》的大会发言,提出明晰城市定位,强化城市规划;提升主城区首位度,构筑城市要素资源高地;打造“特色中山”城市品牌,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发展文化旅游业,吸引人流客流等建议。民盟市委会共提交集体提案7件,代表委员意见建议33件,内容涉及民生、经济、教育、文化、医疗、环保、行政、交通、食品安全等方面。《关于加强食品餐饮环节安全监管的建议》和《关于规范人居小区物业管理,建设和谐社会的建议》被列入2011年市人大7个重点督办建议。其中《关于加强食品餐饮环节安全监管的建议》提出创新监管模式,在各镇区建立立体的监管体系;加强宣传,全民动员,普及常识,提高认识;建立食品打假奖励基金和协管员制度;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等。《关于规范人居小区物业管理,建设和谐社会的建议》提出制定具体的收费和服务标准,一年两次对物管企业进行等级评定和具体评分,合并结果和信息接受监督并奖优惩劣,制定有关强制成立业主委员会的规定,要求小区按入住人口基数成立业主委员会,并对业委会的运行情况进行独立的考核和评价等。“两会”期间,副主委段亚平、市委委员赵湘、盟员郑建仁分别代表民盟作客中山网接受现场提问,赵湘还就城轨问题接受采访,市人大代表汤丽英做客南都,接听群众热线。

    贯彻落实中山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市政府部门与各民主党派市委会对口联系工作的意见》精神,加强与市旅游局对口联系,把对口联系工作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建立信息互通机制、重大活动互邀机制、领导定期互访机制、调研合作机制。通过参加市旅游局的旅游工作征询意见座谈会、提案建议答复办理工作座谈会、“百年三八,百万妇女游中山”启动仪式、打造自驾游基地可行性论证会、绿道游开发调研、使用旅游重大项目扶持资金方案的现场调研及论证,以及对市旅游局党组和党员创先争优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民主评议等活动,发挥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作用。

民盟市委会换届】 2011年6月,民盟市委会成立换届领导小组及工作机构,全面统筹负责本次换届工作。根据民盟省委、中共中山市委的指示精神,民盟市委会贯彻“同心思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承民盟优良传统,在人事继替中保证民盟的政治方向不变、优良传统不变、优势特点不变。换届工作严格按照《民盟广东省委员会关于做好市委会换届工作的意见》和《2011年市各民主党派市委会换届工作方案》精神进行。7月3日,组织召开全体盟员大会,进行换届动员、班子述职、民主测评和民主推荐。根据重点推荐结果,提出新一届市委会候选人预备人选名单,换届领导小组在协商一致基础上提出主委、副主委候选人名单,并委托中共市委统战部进行组织考察。经充分沟通协商后,新一届市委会的换届人事方案呈报民盟广东省委会批准。8月21日,民盟中山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在中山市会议中心举行,选举产生民盟中山市第十一届委员会,马志刚连任新一届主委,赵晷湘、段亚平、黄振球当选副主委。

民盟市委会社会服务】 2011年,民盟市委会按照“求真务实、量力而行、服务社会、讲求实效”的原则,面向社会,发挥优势,开展多领域、多渠道、多层次的社会服务活动。6月,响应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筹得善款1.66万元。华侨中学支部坚持通过集体与小分队形式开展送教下乡活动,由盟员王世勋主持的体育公益项目——“让我玩”培训300名体育教师,使50所外来工子弟学校、6万名外来工子弟从中受益。医卫支部退休盟员蔺国宪多次往返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义务为宝兴中学、中坝小学等学校支教,《雅安日报》以《活到老教到老,七旬老人山区支教》为题进行报道;并与朋友一起资助宝兴县20个贫困学生,中山电视台《城市零距离》栏目以《让生命闪光》为题连续9天进行报道。直属支部退休盟员陈远多次带团赴港澳地区和国外演出交流,为中山市音乐艺术的发展和中外音乐文化交流贡献余热。东区支部盟员吴学东到连滩中学支教,以出色的工作成绩树立盟员的良好形象。钟云、谢骄、虞剑东、王世勋等获“全国优秀教练员”称号;赵晷湘、郑建仁、阮平等盟员在国家级、省级核心刊物发表论文20篇。

(詹晶晶)

 

上一篇: 民盟中山市委会(2010) 【关闭窗口】 下一篇: 中国民主同盟中山市委员会(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