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盟中山市委会(2007)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08 【成文日期】2007-12-02 【点击率】1942次

  
【简况】 民盟中山市委会主要由从事文化教育及科技工作者的高、中级知识分子组成,2007年,共有盟员253人,其中女盟员98人,离退休盟员104人,平均年龄54.8岁。盟员中任省政协委员1人,市人大代表6人(副主任1名,常委1名),市政协委员15人(常委2名)。


【思想建设】 市委会召开委员、委员扩大会议,举办专题报告会、座谈会和骨干盟员学习班,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精神,围绕新世纪统一战线基本特征,坚持“立盟为公,参政为民”的信念,加强自身建设,履行参政党职责。学习中共总书记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的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把两者作为巩固政治交接成果的主题教育活动。马志刚、段亚平、王金成参加由市委统战部组织的中央社院统一战线理论研修班,拜访民盟中央机关及汇报工作。委员参加盟省委在省社院举办的地级市以上市委委员培训班,新盟员参加在市社会主义学院举办的多党合作理论培训班,全体盟员参加在市委党校举办的“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政治交接学习教育专题讲座,参与《我与中山统战》征文比赛,3盟员获奖。


【参政议政】 市委会领导参加中共中山市委、市政府召开的各项政治协商会和征求意见会,列席有关会议,参加视察调研活动。在市政协第十届第一次会议上,以集体名义提交提案16件,个人提交建议、提案37件,段亚平作《加快东部沿海地区开发的对策研究》大会发言。成立专题调研组,开展《理性应对人口机械增长,促进和谐中山建设》的课题调研,提出科学界定人口机械增长宏观调控的目标,形成控制人口机械增长的间接调控机制,科学规划,政策引导,加快各个镇区人口专项规划编制工作,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导,促进产业结构与人口结构的良性互动,加快人口系统信息化建设,完善决策和考核体系,注重人口政策与其他政策的相互衔接,发挥政策的组合效应等意见和建议。推动基层开展“一人一议”和“一支部一议”活动,提出《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优化经济结构和提升产业素质,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建议》等23个参政议政事项,下拨调研经费给各支部,开展自定课题调研。将第四季度定为基层参政议政季,把参政议政作为年终评选先进支部的考核指标。推行激励机制,奖励参政议政先进个人和优秀提案。


【社会服务】 盟员蔡植新辅导沙溪镇服装企业妇女职工参加广东省女工车缝技术大赛,获一等奖1人。赵晷湘主持完成市社科联课题《中山市欠发达镇区第三产业发展环境分析及对策建议》。王章涵入选中山100年来老中青画家中前50名,作品入选北京美术馆、广州美术馆画展。陈远潜心音乐事业,被吸收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连续14年被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聘为澳门国际音乐节特约撰稿人,继续担任澳门专业乐团之特约撰稿人和《澳门日报》专栏作者,协助上海东方电视台拍摄大型纪录片《萧友梅》,指挥乐力合唱团演唱萧友梅的声乐作品,拍入纪录片,被收入中山广播电视台“繁星”中山名人系列片,作为专辑人物向社会介绍,该台为其主持的《名曲博览》节目举行庆祝《名曲博览》开播20周年晚会。庞少荣担任市退教协会常务理事、市督学、石岐区退教协会分会长、石岐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等职。


【盟员获奖】 钟云获中国物理学会颁发的优秀竞赛指导教师称号,黄振球被评为广东省农行“十大”杰出青年,仇钧被评为南粤优秀教师,虞剑东主持研究的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体育与健康校本教材开发与研究》获全国一等奖,汤丽英的“中专英语合作学习策略运用研究”获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评比三等奖,王锡麟的《新教师新观念》论文获国家级一等奖。(苏荣昌)

 

附:2007年民盟中山市委会领导名单

  主 委:马志刚

  副主委:赵晷湘 段亚平

上一篇: 民盟中山市委会(2006) 【关闭窗口】 下一篇: 民盟中山市委会(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