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工作(2015)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16》 【成文日期】2015-12-31 【点击率】1030次

【党校工作概况】 2015年,中共中山市委党校(中山市行政学院、中山市社会主义学院)以“依规治校年”主题活动为统领,以“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为契机,强化党性教育和理论教育,推进制度管校,打造智慧校园。全年向市委市政府领导报送咨政报告7期。有在编教职工121人,其中教师71人,正高职称2人,副高职称28人,中级职称37人,初级职称1人;研究生45人,本科26人。中共中山市委党校(简称“中山市委党校”)驻东区博爱六路20号。

 

【干部培训】 2015年,中山市委党校承办“三校”主体培训班167期,培训干部22055人,教学评估平均满意度达98.6%。其中,党校系列22期,7506人次;行政学院系列11期,615人次;社会主义学院系列4期,420人次;委托培训130期,培训13514人次。委派教师到74个市直机关和镇区开展专题讲座42个,累计培训7660人次。把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作为首要任务,在教学实践、教学内容、教材使用、基地建设等方面突出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安排。在每个培训班安排专门的“党性教育单元”,确保党性教育的有效学习时间不少于总课时的20%。坚持把理论教育作为党性教育的基石,加快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课程转化,开设《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等课程。注重正面引导和反面警示相结合,在培训班设置《重温世纪强音励推改革伟业》《当前反腐态势与尚德养廉建设》等课程。使用中山市委党校教师编著的《中国共产党国耻教育史研究》《中山市领导干部道德行为指南辅导读本》等教材,使培训更贴近中山市学员的需求。打造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中山特色的现场教育新品牌,新建反腐倡廉现场教学基地,开发大涌镇红木家具、南朗镇开心农场等经济转型升级现场教学点。完善教育培训体系,推动小班化改革,处级干部专题研修班创新采用“3+4”的培训模式,即3天集中培训、4个半天小班化专题培训,满足学员差别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按照市委党校课程库板块框架,开发《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解读》《“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走进百姓心田》《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现代产业转型升级趋势及应对》《公务员心理健康和调适》等47门新课程。推广结构化研讨、现场教学、体验式教学、情景模拟、新闻发布会、现场访谈等20种现代化培训方式的运用,形成组织灵活、形式多样、活力迸发的教学组织新格局。

 

【学历教育】 2015年,中山市委党校学历教育保持平稳发展,转变学历教育办学思路,开展需求调研,关注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动态,拓展合作办学。2015学年分别与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湖南科技大学、西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等高校合作办学,有在校学历班学员1421人,其中研究生849人、本科330人、专科242人。

 

【教师进修培训】 2015年,教师进修学院开展职务培训选课9.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3%;审批市、镇、校三级培训课程1655门,培训教师8.4万人次;开展专项培训54项,培训中小学校、幼儿园、托儿所行政干部1.15万人次,增长4.5%。全年共承办市教育和体育局的全市教育管理干部(校长、园长)培训、教师继续教育等方面的培训项目15个,包括中山市中小学新教师试用期培训、中山市第六期初中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班、2015年中山市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者高级研修班等。教研方面,重点开展以“思以行远,变求常新”为主题的专题教研活动,如拆解《TED演讲的秘密》等培训畅销书,集体阅读《明亮的对话—公共说理十八讲》等理性思辨书籍,体验世界咖啡和沙盘推演等培训实践应用.成立《基于校本实践的音乐教学工作坊》《小学英语青年骨干教师研修工作坊》和《张文姜书画工作室》等6个教研工作室,营造“在研究的状态下工作”的教研氛围。教育技术方面,启动中山市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完成“中山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平台”和学院门户网站“中山教师教育”的升级改造,重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信息管理模块,改版中山市教师进修学院门户网站—中山教师教育,实现中小学班主任媒介素养教育高级研修班、中国电信校长培训班等培训班次的线上线下学习相结合。

 
2015年中山市教师进修学院教师培训情况表

类别 期数(期) 培训人数(人次)
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任职资格培训班 5 252
教育行政干部专项培训班 13 1151
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专项培训 27 4958
学前教育专项培训班 7 1462
教育技术专项培训班 7 530
中山市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者高级研修班 1 48
新教师试用期培训班(含2014-2015、2015-2016) 2 1089
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务培训面授、专家讲座等 545 19096
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务培训在线课程培训 241 75878
教育硕士及专本科考前辅导班 2 332
其他委托培训班 4 223
合  计 854 105019

 
2015年中共中山市委党校学历教育情况表

单位:人
学校类别 招生人数 毕业人数
总人数 大专 本科 在职研究生 总人数 大专 本科 在职研究生
中共中山市委党校 109 23 20 66 173 / 50 123
中山市教师进修学院 265 27 66 172 349 98 157 94

 

【学术研究】 2015年,中共中山市委党校组织申报课题64项,立项35项,其中立项省级课题6项、市政府课题6项、市社科规划课题5项、市其他部门课题5项、校级课题6项、进修学院院级课题7项。按照学术研究、决策咨询、理论宣传“三位一体”协同发展思路,开展各类学术活动。全年举办高层次课题申报科研辅导报告会、教育课题思路咨询会和科研咨政专家论坛等学术活动共6次。

 

【决策咨询】 2015年,中山市委党校向市委市政府领导报送《关于促进中山市干部心理健康的建议》《关于促进中山联盟经济发展的建议》《推进中山市社区基层协商民主的建议》《关于大数据助推中山市经济社会改革的若干建议》《关于成立中山市廉政研究机构的建议》《中山市推动科技创新的突出问题与对策建议》《关于提高中山市立法质量的建议》7期咨政报告。其中《关于促进中山联盟经济发展的建议》《关于大数据助推中山市经济社会改革的若干建议》获市长陈良贤批示,《推进中山市社区基层协商民主的建议》获市政协主席丘树宏批示。采取外包方式,特邀北航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杜治洲、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白国强撰写中山市情咨政研究报告。12月,邀请中共中山市委政策研室、市政府研究室、市政协办公室、市社会工作委员会、市经济研究院、市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等单位的11位领导专家举行咨政研究征求意见会,集中评议市委党校报送的咨政报告。

 

【理论宣传】 2015年,中山市委党校教师公开发表论文49篇,获科研成果奖12项,在《中山社会建设内参》“善治中山”主题征稿活动中,《社会善治视域下的基层民主协商研究——以中山市为例》课题获二等奖;在广东省党建研究会2015年度自选课题成果评选中,《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提升研究》和《新形势下共产党员筑牢基石研究》2项课题获三等奖。教师余小丹公开出版译著《平衡》(中信出版集团)。编印校刊《香山论坛》4期(总17期),增设“新型专业镇建设”“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等专题栏目,共刊载49篇专题文章。在《中山日报》论丛版发表理论文章31篇,为中山的经济社会建设提出建议对策。全年为74个市直机关单位和镇区开展42场专题辅导,累计辅导基层党员干部7660人次。

 

【校园文化建设】 2015年,中山市委党校推广应用学校整体形象视觉识别系统,对学校各建筑物进行重新命名,建成求是楼办学理念文化墙,基本建成求真楼中共中山党史教育基地建设,设计安装醒目的学校建筑物铭牌以及校园标识、交通导视标志等。全年举办“舒卷人生·书香党校”读书报告会4期,项目连续两年获评全市“特色修身项目”。策划制作学校形象宣传片,展现忠诚、博学、求实、创新的新时代中山党校形象。

 

【“智慧校园”建设】 2015年,中山市委党校推进教育培训、科研咨政、管理服务、信息资源的现代化建设,打造智能化、协同化、数字化、移动化的智慧校园。成立校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设立智慧校园专项建设项目,制定《中共中山市委党校智慧校园建设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和《中共中山市委党校智慧校园建设2016年行动计划》。开发建设门户网站手机版、门户网站客户端,实现门户网站移动互联应用。初步完成新版协同办公系统PC版(即电脑版)的开发建设。3月31日,中山市委党校召开学员助手推广应用演示与说明会,正式推出移动智能化培训系统——学员助手。学员助手是智能、高效、环保、便捷的移动智能化培训平台,为参加教育培训和相关会议的学员提供具备培训管理、资料发送、培训通知、课程安排、培训报名、报名审批、资料管理、报名统计、电子排座、住宿安排、学员分组、用餐安排、电子考勤、问卷调查等功能的人性化服务,实现学校教育管理和学员培训进修全媒介渠道的互连互通,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员助手网址为http://xyzs.zsswdx.gov.cn,用户可通过手机、IPAD(即平板电脑)等在网站或扫描二维码下载与安装使用。

 

(王 颉)

上一篇: 市直属机关党建工作(2015) 【关闭窗口】 下一篇: 中共党史工作(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