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16》 【成文日期】2015-12-31 【点击率】976次 | |||
【统战工作概况】 2015年,中山市各级统战部门强化主体责任,贯彻中央、省委和市委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简称《条例》),把握大团结大联合主题,巩固基础与突出重点相结合,注重思想引领、规范引领、联系服务、机制建设和统筹联动,推进各领域统战工作,为中山“五位一体”协同发展,建设“三个适宜”更加美丽城市作出了贡献。中国共产党中山市委员会统一战线工作部(简称“市委统战部”)驻东区松苑路1号市委大楼8楼。
【贯彻《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精神】 2015年5月15—22日,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召开,全国统战工作会议升格为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中央颁布统一战线工作的首部党内法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9月18日,广东省委统战工作会议召开。12月,《广东省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实施方案》颁布。为贯彻落实上级统战工作会议精神,中山市先后通过市委常委(扩大)会议、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宣讲会、各类通报会、座谈会、培训班等形式组织统一战线成员、各级党委和统战部门学习有关精神,增进和凝聚统一战线成员和各级各部门对新时期统战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的认识、理解和共识。10月21日,召开市委统战工作会议,市委书记薛晓峰出席并部署工作,为全市统一战线各领域工作明确方向和要求。市委统战部牵头起草《中山市关于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实施方案》,并经广泛征求省委统战部以及全市各镇区、各部门意见。通过一系列举措,做到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和《条例》精神认识到位、理解到位、行动到位、落实到位。
【多党合作与党外知识分子工作】 2015年,中共中山市委制定《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实施意见》,审议通过《2015年中共中山市委同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政治协商计划》,召开“十三五”规划党外人士协商会、暑期座谈会,市政府召开市长座谈会,市委统战部会同有关部门召开法治、社会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等情况通报会等等,统一战线参与中山的协商民主发展更加多元、更有实效。市委统战部引导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发挥智力优势参政议政,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和重点领域进行调研,建言献策。全年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共提出人大议案1件,建议13件;政协界别提案51件,个人或联名提案174件。推动各民主党派开展重点课题调研,特别是创新整合各民主党派智力资源,围绕全市中心大局首次开展联合调研,形成调研报告《中山市新型专业镇创新驱动发展的调查研究及对策建议》成为了中山制定“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参考。规范拓展党外知识分子工作。10月13日,召开市知识界人士联谊会10周年纪念暨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座谈会,市委书记薛晓峰出席并强调要做好党外知识分子工作这一基础性、战略性工作。针对中山不带县建市的特点,拓展基层知联会建设。巩固以市知联会为龙头,24个镇区知联会和市直单位知联会(市教体局知联会、市卫计局知联会)为双翼的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格局。召开基层知联会工作现场会、加强走访联系等,推动基层知联会会务建设更加规范、作用发挥更加明显。创新拓展党外人士社会服务活动,围绕民生热点、社会善治,立足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优势和资源,打造“智助博爱”党外人士社会服务主题活动项目品牌,项目包括“同心·公益周末”“杏林助医”“桃李支教”“人才库和项目库建设”“党外人士服务示范基地”等,将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社会服务覆盖到社区、医院、学校和企业。
【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统战工作】 2015年,市委统战部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的走访调研,坚持重要节点走访与日常联系走访相结合,走访调研镇区非公经济企业和各级商协会,了解企业经营和商协会建设情况,先后形成《中山市非公经济企业经营情况调研报告》《发挥各级工商联桥梁纽带作用,服务和推动新型专业镇建设》等调研报告。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家的培训提素,针对新常态下企业家对知识和能力的重视和渴求,加强资源整合和合作联动,联合市工商联(总商会)结合企业需求先后在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和市委党校举办“新常态经济发展研修班”“新生代企业家创新能力研修班”和“重点企业负责人培训班”等各类主题培训班及专题讲座10期,培训企业家3000人次;各基层商协会结合实际加大对会员的培训力度,年内培训企业家1万人次以上。加强各级工商联、商协会的组织载体建设,中山市工商业联合会(简称“市工商联”)先后成立家具专委会、灯饰专委会,引导吸纳各商协会成为团体会员,至2015年市工商联有团体会员86个。加强对基层工商联和商协会的指导、引导和服务,统战工作向经济类社会组织的覆盖更加广泛有效。规范基层工商联、商协会建设,推进镇街创建“五好工商联”(指领导班子好、会员发展好、商会建设好、作用发挥好、工作保障好),16个镇区工商联成为省级“五好工商联”。召开全市异地商会工作经验交流会,并形成工作经验材料《中山市强化指导、服务和引导职能,推动统战工作向异地商会有效覆盖》在全省统战部长会议上作书面交流。加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年轻一代工作,早介入、早谋划,整合统战、团委、工商联等部门和各青年企业家组织的资源和力量,初步构建起相关工作模式和体系。市委统战部联合团市委、市工商联启动镇区青年企业家协会全覆盖工程。年轻一代企业家的组织网络日益健全,市新生代企业家联谊会会务更加规范,成为市工商联的团体会员。加强对年轻一代企业家的教育培养,开展“新生代企业家创新能力研修班”“守成与创新”浙江游学活动、青年企业家互访交流及“精英有约·创业之声”优秀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年轻一代系列宣传等活动;健全年轻一代企业家的人才库,依托组织网络和教育培养,联系服务年轻一代企业家6000人,其中纳入人才库300人。《中山市打造“精英有约·创业之声”宣传教育平台 积极探索新生代非公经济人士统战工作的新途径》被评为2015年度全省统战工作实践创新成果。
【民族宗教领域统战工作】 2015年,市镇两级民族宗教工作协调领导机构进一步健全并发挥作用,在全省地级市率先制定实施关于完善宗教工作机制建设的文件,市镇上下联动、部门左右配合,建立统筹协调、滚动排查、“一事一议”等9项工作机制,逐步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配合、全社会齐抓共管的民族宗教工作局面。加强民族宗教政策知识的宣传。统战、组织、宣传、民宗等部门加强协调沟通,民族宗教方面的宣传更加立体多元,形成良好的民宗工作社会氛围;把民族宗教政策宣传教育纳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体系,邀请省委统战部、省民族宗教委领导在全市处级干部主体培训班主讲民族宗教专题讲座;面向全市党员干部开展民族宗教政策法规网络宣传教育,在主流网站开设“民族宗教政策法规”专栏,开展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宣传月活动,“民族团结身边小故事”征文活动等等。加强重点难点问题的排查解决。坚持“民族宗教无小事”基本原则,主动关注、及时调处民族宗教领域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坚持问题导向、“一事一策”,做到早排查、早发现、早介入、早解决,稳妥处理了一批重难点问题,化解了一系列的矛盾和纠纷。做好各相关专项整治工作,完成上级部门交办的各项任务。
【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 2015年,市委统战部巩固和加强港澳乡亲社团工作,促进港澳社团转型升级,加强联谊交往,促进对外联络工作上新台阶。推动成立香港中山社团总会,总会对在港各乡亲社团的联系指导和枢纽辐射作用明显。协调镇区强化主体责任,指导港澳乡亲社团会务建设。推动香港乡亲社团义工组织和队伍发展并在香港社会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紧抓乡亲骨干队伍培养,壮大爱国爱乡力量,在暨南大学举办“中山市港澳政协委员、社团首长国情研修班”,提高港澳政协委员参政议政能力;在广东中华文化学院举办“中山市港澳台青年乡亲学习交流营”,增进港澳台青年对祖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以文化为切入点,拓展统战品牌活动。以中山海外联谊会(简称“中山海联会”)名义联合有关社团和组织在澳门举办“同心共筑中国梦——第二届中(山)港澳台青年歌唱大赛”,700多名中(山)港澳台乡亲及各界青年到场观看;联合市妇联举办“善行岐江——中山首届亲子城市定向徒步活动”;联合港澳乡亲社团举办“重走中山抗战足迹”活动;联合澳门中华文化交流协会、中山市孙中山研究会、澳门中山小榄同乡联谊会在澳门举办“孙中山与中国梦”研讨会及孙中山先生生平事迹展。发挥中山海联会在港澳台、海外联谊的重要平台作用。中山海联会、中山海外青年联谊会、中山海外妇女联谊会分别举行六届二次常务理事会议、三届三次常务理事会议和三届二次常务理事会议,通过会议吸收更多港澳台、海外重点人物进入海联会的队伍。进一步密切与台湾、海外侨团和各界友好团体的联系,中山海联会组团赴台湾拜访中华文化经济交流协会和台北市中山同乡会;协助组团出访哥斯达黎加、巴拿马、美国、澳洲、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国家,参加第八届世界广东同乡恳亲联谊大会等重要活动并拜访有关侨团侨领。
【统战理论研究】 2015年,市委统战部把调研作为统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改进工作作风的重要抓手,建立调研工作长效机制,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和社会热点,以及新形势下统战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和突出问题开展专题调查研究,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中山市打造“精英有约·创业之声”宣传教育平台 积极探索新生代非公经济人士统战工作的新途径》获评为全省统战工作实践创新成果,《发挥统一战线在基层协商民主中的作用研究——以中山市为例》《推动香港中山社团转型升级的路径研究》分别获全省统战理论政策研究创新成果一等奖、二等奖。首次开展民主党派联合调研,形成《中山市新型专业镇创新驱动发展的调查研究及对策建议》,成为中山制定“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参考。开展非公经济企业、各级工商联和商(协)会的走访调研,形成《中山市非公经济企业经营情况调研报告》《发挥各级工商联桥梁纽带作用,服务和推动新型专业镇建设》等调研成果。
【新生代非公经济人士“精英有约·创业之声”宣传教育平台】 2015年8—10月,中山市开展“精英有约·创业之声”——2015年优秀新生代非公经济人士系列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以宣传展现新生代非公经济人士爱国、敬业、创新、守法、诚信、贡献等方面典型事迹,传递社会正能量;同步多层次、分步骤地推进新生代非公经济人士统战工作,拓展统战工作的新途径与新优势。打造全方位、立体化的舆论宣传攻势,联合中山广播电视台、《中山日报》《中山商报》等传统媒体,发挥“中山发布”“中山青年”“城市零距离”“中山国际网”“中山统战网”等新媒体优势,以专栏形式连续9周向社会宣传报道新生代企业家的创业创新故事和奋斗历程,近500万人次通过电视、电台、报纸、微信、网站等渠道收看或阅读相关报道。经过公开招募和学校推荐,组织大学生参加新生代企业家的一日助理体验活动,让大学生跟随企业家近距离体验职场挑战和职业智慧,有200名大学生报名参加,市主流媒体全程报道。举办“新生代企业家面对面”互动沙龙,每周1期、连续3期组织一批有创业意向的青年前往新生代企业家的企业参观学习,与企业家座谈互动交流,听取企业家关于青年创业的意见建议。10月29日,组织新生代企业家和团体组织负责人与市长进行座谈,听取新生代企业家对推动中山经济创新驱动发展的意见建议,加强政企沟通。10月29日晚,在中山广播电视台举办“精英有约·创业之声”新生代企业家梦想秀主题晚会,6名企业家代表分别围绕“诚信”“创新”“责任”“梦想”“抉择”“感恩”等进行主题演讲,晚会实况在中山广播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收集整理优秀新生代企业家的创业创新故事和经验体会,编印成书籍《精英有约·创业之声——中山市企业家创业创新故事》,赠送给市各商协会、新生代企业家和高校学生。举办新生代企业家创新发展研修班,8月4—8日,组织新生代企业家到浙江开展以“守成与创新”为主题的游学研习活动;组织50名优秀新生代企业家代表到中山大学学习,聚焦研究新常态和创新发展。
【“智助博爱”党外人士社会服务主题活动】 2015年,中山市统一战线探索开展“智助博爱”党外人士社会服务系列活动项目。项目由市委统战部联合民革市委会、民盟市委会、民建市委会、民进市委会、农工党市委会、致公党市委会、九三学社市委会、市和基层知识界人士联谊会联合开展,包括“同心·公益周末”“杏林助医工程”“桃李支教行动”、人才项目双库和示范基地建设5部分。5月29日,中山市举办首届全民公益文化节暨第三届“博爱100”公益创投和“同心·公益周末”启动仪式。“同心·公益周末”活动作为“全民公益文化节”的8个主题之一,现场开设医疗问诊、法律援助、心理咨询、摄影讲座活动。“同心·公益周末”的启动标志着中山市党外人士社会服务工作进入新发展阶段,活动于每2周的周末举办1次,各民主党派、知联会组织专家服务队深入镇区、企业、社区开展医疗问诊、文化教育、法律援助、心理咨询和农业科技等社会服务。
【宗教场所“修身广场”活动】 2015年5月,市委统战部联合市委宣传部、市民族宗教局、市佛教协会、市道教协会等单位在佛教寺庙、道教宫观中开展打造“修身广场”活动。石岐区白衣古寺和西山寺、黄圃镇报恩寺共3处佛教场所成为“修身广场”试点。宗教在传递社会正能量,特别是在引导信众爱国爱教、遵规守法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和优势。打造“修身广场”,主要就是把佛教、道教教义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符合的文化元素提炼出来,通过图画、文字等形式在宗教活动场所展现。发挥宗教界教职人员的精神引领作用,在宗教场所中开展修身讲堂活动,通过讲经传道,对广大信众开展爱国爱家修身精神教育。宗教场所“修身广场”活动,对宗教教义作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述,挖掘和弘扬宗教教义、宗教道德、宗教文化中有利于社会和谐、时代进步、健康文明的内容,夯实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思想伦理基础,是引导宗教教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修身的新颖平台,是对全民修身行动内涵的丰富,推动宗教场所发挥优势以宗教独特的方式,传播正能量,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谐、社会稳定。项目被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评为“2015年特色修身项目”。
【香港中山社团总会成立】 2015年9月26日,香港中山社团总会成立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6周年国庆联欢晚会在香港举行,港澳台及海外的中山乡亲社团代表和青年代表共800人参加庆典。中山市政协主席丘树宏,中山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梁丽娴,香港中联办社团部、港岛工作部、九龙工作部、新界工作部和省市统侨部门有关负责人,中山市各镇区分管统侨工作的领导以及统侨办主任到会祝贺。香港中山社团总会是因应香港新的形势发展需要,由香港中山社团联合会转型的社团组织。总会对在港各乡亲社团的联系更加密切、指导更加到位,枢纽辐射作用更加明显。
【第二届中(山)港澳台青年歌唱大赛】 2015年12月13日,第二届中(山)港澳台青年歌唱大赛在澳门教业中学礼堂举行决赛。本次活动由中山海外联谊会、澳门中山同乡联谊会、香港中山社团总会、澳门中山隆都同乡会、澳门中山石岐联谊会主办,中山、香港、澳门、台湾四地青年团体及中山港澳乡亲社团协办。歌唱大赛参赛对象为中山、香港、澳门、台湾四地45岁以下的青年,经过四地海选初赛,4支代表队的12名青年进入决赛。歌唱大赛现场吸引700多名乡亲及各界青年观赛,收到以歌会友效果。中山市代表队获团体冠军,澳门代表队获团体亚军,香港及台湾代表队获团体季军。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