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党史工作(2012)
【作者】中山年鉴编撰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13》 【成文日期】2012-12-01 【点击率】1500次

【中共党史工作概况】 2012年,中共中山市委党史研究室(简称“市委党史研究室”)继续开展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中共党史征集研究工作,编辑出版图书《杨殷传》、《中山党史人物100名》和期刊《中山党史》4期。采访中山历史发展见证人,征集中山口述史。加强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建设,推进部分革命遗址挂牌立碑,举办杨殷诞辰12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创新开展党史沙龙活动,发挥党史工作“存史、资政、育人”作用。《中国共产党中山地方史第一卷》等8部党史理论研究成果获“2009-2012年全省党史部门党史优秀成果”奖。市委党史研究室位于在东区松苑路1号市委大楼7楼。


【革命史迹保护和利用】 2012年2月和9月,市委党史研究室2次组织市直单位和镇区党史工作者50人赴广东省内的东莞、湛江、茂名、韶关学习党史二卷编撰、党史宣传教育及革命遗址保护和利用等工作经验。10月,全面调查全市革命遗址和党史教育基地建设情况;12月,核对全市112个革命遗址和13个其他遗址,实行数字化档案管理。翻新启用3个党史教育基地,其中中共中山县委活动旧址暨广东青年抗日先锋队中山县队成立旧址展览馆设于火炬开发区西桠小学内,建于2004年底,面积100平方米,至2012年3月12日完成翻新启用;黄圃镇石军革命建设史迹展览馆是中山市第一个村级党史教育基地,于2006年9月建成并投入使用,2012年5月30日完成翻新启用;中区纵队成立暨珠江纵队司令部活动旧址展览馆于10月12日翻新启用。至2012年底,全市有革命遗(旧)址、党史教育基地112个。其中,市委核定公布55个,省委核定公布2个。


【中共党史研究成果】 2012年8月22日,《中山党史人物100名》和《杨殷传》公开出版发行。《中山党史人物100名》由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薛晓峰作序,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雷彪主编,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和市委党史研究室合编,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全书30万字,收录100名新中国成立前后及改革开放初期对中山各行业、各条战线作出重要贡献的党史人物的主要事迹。《杨殷传》由省委党史研究室、市委党史研究室和广东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合编,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18万字,记录第一代中共领导人杨殷的革命生平。同日,杨殷诞辰120周年纪念专题片——《杨殷》在中山电视台公共频道首播,该片由市委党史研究室和中山广播电视台联合摄制,片长22分钟,以历史文献、影像资料及实地回访杨殷的战斗足迹,展现杨殷革命的一生。12月,完成《中国共产党中山地方史第二卷(1949—1978)》初稿,共4编32章113节,约38万字,记录中山在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成就及经验。


【纪念杨殷诞辰120周年系列活动】 2012年5月,中共中山市委成立以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殷昭举为组长的纪念杨殷诞辰120周年活动协调领导小组,部署筹备拍摄制作纪念专题片《杨殷》、修缮杨殷故居、举办杨殷革命生平事迹展览等23项高规格、大规模纪念活动,弘扬杨殷革命精神。市委将一艘岐江游船命名为“杨殷号”,于8月21日在岐江公园举行游船命名及启航仪式。“杨殷号”船名采用周恩来书法真迹制作,突显杨殷与周恩来的革命情谊。8月22日,市委在孙中山故居典乐楼举行向杨殷画像敬献花篮活动暨《杨殷传》和《中山党史人物100名》首发赠书仪式,随后在孙中山故居报告厅召开专题纪念座谈会,老领导欧初、曹云屏,杨殷外孙女崔静薇及中央、省、市的党史专家与学者围绕新时期研究、继承和弘扬杨殷精神等内容进行座谈研讨。系列活动邀请中央、省、市党史研究室领导及专家学者、杨殷亲属及市直有关部门领导、党员、学生、军人代表约200人参加。9月18日,杨殷99岁的女儿杨爱兰女士回到中山,乘坐“杨殷号”游船游岐江,瞻仰孙文纪念公园杨殷雕像并回到杨殷故居缅怀父亲杨殷。


【中共党史宣传】 2012年,市委党史研究室继续开展党史知识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军营活动,组织党史宣讲工作者为市司法局、坦洲镇等单位举办党史知识讲座、党课、形势教育12场,赠送党史书籍200种4000本。2月13日和16日,先后在《中山日报》刊登《改革开放以来中山市内外环境协调下的经济发展》和《邓小平南方谈话与中山改革开放》2篇理论文章,纪念和宣传邓小平南方谈话20周年。4月28日,联合市民政局、南头镇等单位在南头镇穗西社区举办纪念中山“四·一二”战斗67周年活动,邀请市内的老战士讲述革命故事,并向南头初级中学和各社区赠书200本。


【中共党史“三支队伍”建设】 2012年,市委党史研究室按照全国党史工作队伍建设年的要求,组织全市党史工作者和爱好者开展党史沙龙活动,加强以党委、党史部门研究人员和工作人员;党校、行政学院、干部院校、高等学校、社科研究机构等单位的党史教学科研人员;热心参与党史工作的老同志为主的党史“三支队伍”建设。5月16日,首期党史沙龙以座谈会形式在中山温泉宾馆举行,来自全市20个单位的40名成员围绕探索新时期开展党史工作资政育人的有效途径、科学评价杨殷历史地位和作用、挖掘整合中山历史文化资源等主题开展为期半天的座谈研讨。9月5—7日,第二期党史沙龙以组织外出学习和实地考察、经验交流等形式进行,30名成员围绕“中山市革命遗址维护及发挥作用问题与对策”的课题前往韶关市考察粤北省委机关旧址、北伐战争纪念馆、梅关古道等,学习保护革命遗址和利用红色旅游资源的经验。
 

2012年中山市革命遗址和党史教育基地统计表

镇区 名称
中共广东省委核定的革命遗址和党史教育基地(2个)
南朗镇 杨殷故居
五桂山 中区纵队成立旧址暨珠江纵队司令部活动旧址
中共中山市委核定的革命遗址和党史教育基地(55个)
火炬开发区(4个) 土地革命时期中共中山县支部成立旧址
抗战初期中共中山县委活动旧址暨广东省青年抗日先锋队中山县队成立旧址
横门保卫战战场遗址
中国青年同盟中山支部成立旧址
石岐区(4个) 大革命时期中共中山县委活动旧址
中山县农民协会成立遗址
中共中山县工作委员会成立旧址
抗战初期中共中山县委机关旧址
东 区(1个) 卖蔗埔起义遗址
西 区(2个) 长洲战时服务团团部旧址
黄健故居
五桂山(6个) 中区纵队成立旧址暨珠江纵队司令部活动旧址
南番中顺游击区指挥部政治部暨中区纵队政治部旧址
中山抗日民主政权行政督导处成立旧址
中山人民抗日义勇大队卫生站旧址
粉碎日伪“十路围攻”主战场遗址
中山市国防教育展览
古镇镇(1个) 中共珠江地委活动旧址
沙溪镇(5个) 中共珠江特别委员会活动旧址
中山抗日游击队二区中队队部旧址
中山二区青年抗日救亡工作队队部旧址
黄石生中队队部旧址
黄石生烈士故居
大涌镇(1个) 《醒钟》编印室旧址
黄圃镇(1个) 石军革命建设史迹展览馆
阜沙镇(2个) 牛角村群众反“三征”集结地遗址
阜沙镇革命烈士陵园
南朗镇(23个) 石门乡农会旧址
中共中山本部县委旧址
南番中顺游击区指挥部暨中共南番中顺临时工作委员会机关旧址
中山抗日游击大队暨中山县抗日民主政权行政督导处机关旧址
中山人民抗日义勇大队部旧址
中山人民抗日义勇大队部活动旧址
南番中顺游击区指挥部及逸仙大队部旧址
中共中山县四区委员会活动旧址
中山别动大队、滨海区政务委员会旧址
中共中山本部县委油印室旧址
中共左步支部活动旧址
中共中山四区区委油印室旧址
中区纵队交通总站旧址
白鸽队队部旧址
白企村政务委员会旧址
中共中山特派室活动旧址
中共中山特派室油印室旧址
粉碎日军四路围攻战场遗址
三山虎山抗击日军战斗遗迹
杨殷故居
贺带烈士故居
杨日韶烈士故居
中山革命史迹陈列馆
三乡镇(4个) 中山第五区区委活动旧址
白石防御战指挥碉楼旧址
中共南番中顺临时工作委员会妇女干部训练班旧址
三乡革命历史展览馆
坦洲镇(1个) 珠纵一支队队部活动遗址

2009—2012年中山市获广东省党史部门党史优秀成果奖情况表

获 奖 作 品 名 称 奖 项 作 者
《中国共产党中山地方史第一卷》 著作类一等奖 中共中山市委员会、中共中山市委党史研究室
《杨殷传》 著作类一等奖 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中山市委党史研究室、广东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
《中共早期重要领导人杨殷同志诞辰120周年纪念专题片》 影视音像类一等奖 中共中山市委员会、中共中山市委党史研究室
《中山市抗战时期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 著作类二等奖 中共中山市委员会、中共中山市委党史研究室
《中国共产党中山历史大事记(1949.10-2008.12)》 著作类三等奖 中共中山市委员会、中共中山市委党史研究室
《中山市革命遗址保护利用现状及对策》 论文类二等奖 郑日东、周晓辉
《改革开放以来中山市内外环境协调下的经济发展》 论文类三等奖 谢长贵
《邓小平南方谈话与中山改革开放》 论文类三等奖 周晓辉

(林伟桦)

上一篇: 党校工作(2012) 【关闭窗口】 下一篇: 老干部工作(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