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6月24~25日,在中山市召开全省创建文明城市现场经验交流会,省委副书记、省长卢瑞华主持了会议。省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负责同志黄丽满、卢钟鹤、于幼军、蔡东士、程誌青、李兰芳、康乐书等出席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李长春发表重要讲话。他认为广东能否落实江总书记提出的两手抓、两手硬,交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两份答卷,关键在于统一思想认识。他要求全省各级领导干部从四个方面统一认识,充分认识到精神文明建设的艰巨性、长期性和复杂性,真正做到长抓不懈,推进广东两个文明建设上新水平。
李长春说,这次在中山召开的精神文明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是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是我们贯彻今年3月份江总书记对我们广东工作提出的“争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总要求的一个具体举措,也是我们几个月来开展争创新优势调查研究,把调查研究的成果转化为决策推动工作的一个具体措施。
他指出,广东改革开放20年,在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上都取得了很大成绩,我们在精神文明建设上也积累了很多经验。但是跟上海比,我们还有差距,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在经济体制改革“破”和“立”两者之间的关系上,我们比较早地突破了旧的体制,而且有很多经验做法在全国产生了很大影响,但是在怎样及时建立规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跟上海比在某些方面落后了,上海虽然“破”比我们晚一步,但他们是“破”字当头,“立”在其中,“破”与“立”紧密结合;另一个差距,就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上海一直注意用我们社会主义制度固有的优势,来抵御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我们虽在这方面也采取了很多措施,但力度没有人家大。所以我们感到有必要在精神文明建设上进一步加大力度,并在省委工作会议上排定了十件大事,其中一件就是在全省推广中山市创建文明城市、推动城乡精神文明建设上水平的经验。这次会议是落实省委工作会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李长春认为,要加大“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力度,还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尽管我们总体上在这个问题上绝大多数领导同志、绝大多数市县领导班子认识清楚,但是在一些地方,事实上还存在着一手硬一手软的倾向,一些地方,特别是在基层,认识上还有偏差。所以,能不能落实江总书记给我们提出的交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两份答卷,关键还是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
李长春要求全省党员、干部在四个问题上形成共识:
一是从精神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上看其重要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它与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一起是社会主义的三大重要特征之一,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党的十五大所确立的初级阶段基本纲领和“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又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为重要手段,能够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因此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这次在抗洪抢险中所体现出来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威力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当前我们在改革发展中,遇到了许多新的情况,迫切要求精神文明建设为其提供精神支柱、精神动力、智力支持、舆论氛围和思想道德保证。特别结合我们面临的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国内经济体制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可以说处于关键时期;我们面临的国际环境也是激烈的竞争,这种竞争已不是单纯的经济竞争,而是人的综合素质的竞争,在这种情况下,切实搞好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是提高城乡文明程度,提高我们综合实力的重要内容和任务。所以我们必须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地位和作用来看待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不是一般性的可有可无,也不仅仅是一个手段和保证,其本身就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是重要组成部分。
二是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这样一个情况来看,精神文明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从而做到坚持不懈。根据几十年正反两个方面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我们党也通过总结了国际上各个国家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而得出结论,必须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即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确定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唯一正确的选择,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而市场经济在优化配置资源有着明显的优越性,对精神文明建设也有重要作用,对于形成积极向上的竞争机制、法制意识都有促进作用。但也应看到,市场经济本身也有其负面效应,容易诱发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所以中央确定我们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也就是用社会主义固有的政治优势,去抵御市场本身的负面效应,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任务。同时,我们必须看到,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是在对外开放的条件下来进行的,这也是我们从几十年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中得出的结论。小平同志讲,不能关起门来搞社会主义,因此对外开放是我们的基本国策。对外开放能够使我们吸引来国外先进技术、先进管理经验和我们急需的资金,也能够把国外在精神文明方面创造的成果引进来,为我所用。但也必须承认,事物都有两重性,对外开放也就必然苍蝇和蚊子同时进来了,资本主义腐朽的东西也对我们有所渗透和影响,而且由于在体制的转换上,包括体制的转变、法制的完善、政策的完善、管理的完善都需要有一个过程,甚至是较长的过程。对外开放是我们的基本国策,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但又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掌握着经济和科技优势,必然对我们构成压力。他们的意识形态也在不断地对我们进行渗透,包括对我们的西化、分化,而且这个过程更长。我们坚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就是面临着这样一个形势。因此,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个历史课程,是我们面临的历史任务。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共产党人也面临着历史性的考验。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善于从全局上、从历史上、从我们所而临的任务上深刻地认识到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认识到它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要做到坚持不懈。
三是从我们省实际情况,即从我省在改革开放中所处的地位及现状来看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特殊重要性。广东在国家改革开放的大局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我们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率先进行改革开放,而且一直是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自指导下进行的,是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亲切教导下发展的。小平同志曾要求广东要用20年时间赶超“亚洲四小龙”,不仅经济上要超过他,社会风气也要搞好,两个文明都超过他们,这才叫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江总书记今年3月份在全国人大会议期间对广东代表团讲话,也要求我们“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交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两份答卷。可见中央对广东一直寄予厚望和重托。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只能搞好,以实际行动来报答党中央和老一辈革命家对我们的亲切关怀。同时还应看到,我们广东毗邻港澳,地处“一国两制”的前沿,资本主义腐朽的东西对我们的渗透尤为直接,境外敌对势力也利用地理区位对我们进行渗透、破坏。但对外开放是基本国策,我们又不能因噎废食。因此,我们面临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当中更加艰巨的任务。我们搞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改革开放的形象,直接关系到全党全国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不动摇这样一个大问题。对基本理论、对基本路线不管来自“左”的干扰、“右”的干扰,这在我们前进道路上是难免的。“左”的干扰,就是把改革开放说成是走资本主义道路,这些人往往从我们广东暴露的一些问题找根据。因此我们搞不好,就会授人以柄,就会助长了“左”的方面对我们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的干扰。所以我们责任重大。我们有很多经验影响了内地,但我们也存在着影响广东形象的东西,如在经济领域一个是走私贩私,一个是欺诈和假冒伪劣;在社会领域一个是黄、赌、毒问题,一个是社会治安存在的薄弱环节。所以,从我们所处的地理位置,从我们在全国改革开放事业中所处的重要性,从我们当前“两手抓”的现状,我们都应该意识到,我们在坚持“两手抓”这方面,肩负着更加艰巨的任务,更是在这样一个历史任务下经受着历史的考验。
四是要在对中山经验高度重视上形成共识。中山经验的特点是着眼实处,着眼实事,着眼实效,还有“五个自觉坚持”,黄丽满同志的工作报告和中山的经验介绍中对此总结的很好。中山市委对“两手抓”高度重视,而且班子一届接着一届干,采取的措施也都非常得力,作风也比较扎实。省委之所以高度重视中山经验,最重要的就是中山经验探出了一条路子。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怎么抓?就是从创建文明城市入手,来带动城乡文明水平的提高,就是要用这个路子来推动我省精神文明建设上新水平。
接着李长春同志着重谈了总结和推广中山经验的意义。他说,创建文明城市是城乡两个文明建设的“龙头”工程,抓住了创建文明城市就抓住了城乡文明建设的“牛鼻子”,牵一发而动全局,有利于人的文明素质提高和社会文明进步。创建文明城市是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得民心顺民意,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心工程”,创建文明城市也是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体现精神文明建设直接为经济建设中心服务的好形势,有利于解决长期困扰人们的“两层皮”问题。通过创建活动增强吸引力,树立现代文明城市的形象,特别是把旅游业、服务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与创建文明城市紧密结合起来,在这方面中山经验很值得借鉴。
谈到加强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李长春强调,首先要建立健全强有力的领导体制和机制,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全局性、总体性的社会工程,不是哪一个部门所能独立担负起来的工作任务。因此,要全党动员、全民参与,真正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党政主要领导负总责,文明委组织协调,各部门分工负责”这样一个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其次,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提起纲来,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当前要把兴起学习邓小平理论新高潮作为全省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各级干部和广大党员群众,同时要特别重温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广东工作的教导,重温江总书记对广东工作的讲话要求,以四点共识统一各级领导班子思想。再次,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中心不动摇,使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经济建设。要确保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同步,实现双丰收。此外,从创建文明城市入手,迅速把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切实加强起来,加大工作力度,从群众关心的问题和创“三优”入手,加强创建文明城市工作。
最后,李长春特别指出,在创建文明城市之中要注意保证其沿着健康轨道发展。一是正确处理好软件与硬件的关系,要有必要的投入,但要量力而行。对于城市管理上的软件则要严格要求,特别是重在提高人的思想道德水平。二是搞创建文明城市活动要有表彰评比,但要切忌乱检查、乱评比、乱表彰,而且要注意防止可能出现的形式主义、弄虚作假和虚报浮夸风。以经常性的检查为主,以基层申报为主,以社会评议为主,求得社会公认,减少扰民,防止好心办坏事。坚持以“群众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判别事物的标准,说实话,鼓实劲,办实事。
1998年9月2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