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国家级荣誉获得者选录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20》 【成文日期】2019-12-31 【点击率】514次

 

  韦艳梅 女,壮族,1985年6月生,广西大化人,中共党员,本科学历,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中山市分公司服务质量部管理员。参加工作以来,开展“远程监控时时监测窗口服务质量”等创新课题,通过技术创新提升邮政服务质量。研发邮政服务质量监督检查信息系统,于2018年10月在全国邮政集团公司上线,用于服务质量监督检查,保证客户用邮体验满意度。牵头研发广东邮政售后服务管理系统,解决客户普遍服务查询、投诉等售后问题,至2019年,该系统开具的业务报告书和整改通知书超1万份,处理各种服务工单50万笔。2013—2018年分别获评为广东省邮政质量监督先进个人、广东省邮政分公司先进女职工工作者、中山市邮政分公司建功立业女能手、中山市邮政分公司先进工作者等。2018年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2019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市总工会)

 

  张金金 1978年10月生,江西新余人,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中山市纪委监委第七审查调查室副科级纪检监察员。2007年起,从事惩腐肃贪办案一线工作,善于攻坚克难,查办一系列在全国、全省影响重大的案件。勤于业务钻研,办案过程屡立战功。在平凡的岗位上坚持反腐斗争,在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和守护平安幸福家园方面作出突出贡献。先后立个人三等功4次,2017年获广东省人民检察院颁为“全省检察机关反贪业务竞赛标兵”、最高人民检察院颁为“全国检察机关侦防业务标兵”。2019年,获中共中央组织部、宣传部授予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

(赵晓昱)

 

  梁敬全 1964年2月生,广东中山南头人,中共党员,本科学历,中山市民政局区划地名科科长。2009年起,从事区划地名工作,主持中山市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开展地名普查成果转化开发利用等项目,挖掘和整理中山市四类典型地名文化——沙溪隆都文化、三乡谷都文化、南区良都文化、中山港得都文化;以镇(街)级政区为单位,将地名普查成果转化为标准地名图集,编制全市及各镇(街)标准地名图集,促进中山市地名管理工作实现标准化、信息化管理。2016年,统筹制定《中山市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实施方案》,建立市、镇、村三级联动普查体系;利用专用计算机、GPS接收机,无人机等设备设施收集地名信息,并开发实地照片匹配软件系统,破解地名照片对应传输储存困难,实现点对点实时传输。2018年,完成中山市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共采集全市(含提交国家级和本市级地名)11大类76个子类3.56万个地名,拍摄地名照片4.2万张,收录档案案卷数8616卷;率先在全国运用三维激光点云数据影像开展保护地名文化工作,通过创新科技扫描地名标志物,形成超高密度的矢量数据影像,破解纸质和视频资料提供信息有限的难题,还原地名标志物;开发标准地名应用程序(APP),普及推广地名普查数据成果。2019年编纂出版《中山市标准地名词典》《中山市地名志》和《中山市标准地名录》,并以先进典型在全省民政系统宣讲。2019年,获国务院授予“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先进个人”称号。

(市民政局)

 

  冯锡聪 1978年7月生,广东中山人,中共党员,本科学历,中山市司法局东区司法所所长,东区办事处公职律师。深耕于司法行政工作基层一线,利用法律专业知识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传播法律知识,推进“七五普法”工作取得成效。组织机关工作人员、志愿者、律师组成普法宣传队伍,在辖区内启动“法治春风进万家”系列普法活动。深入全区10个社区及厂企、学校开展普法宣传,针对性地提高特殊人群的法律常识,探索对社区矫正人员的普法教育新模式,采取个别化教育方法开展社区矫正工作。先后立个人三等功4次,获评为市信访工作先进工作者3次、中山市优秀共产党员,获颁“国庆70周年、澳门回归20周年维稳安保工作”嘉奖,2013年、2015年分别获司法部授予“模范人民调解员”“模范司法所长”称号。所在单位多次被上级评为构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先进集体、法律顾问工作优秀司法所等称号。2019年被全国普法办评为全国“七五”普法中期先进个人。

(周 坚)

 

  邹禄生 1972年4月生,广东始兴人,中共党员,在职研究生学历,中山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1995年起参加工作,致力于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疾病诊断防治等工作。1999年,从猪膈肌中检出活体旋毛虫,成为中山地区在生猪屠宰环节检出旋毛虫的“第一人”。2002年起,牵头建设兽医实验室,2019年,实验室获评为广东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系统十佳实验室。先后主持完成中山市2015年十件民生实事建设项目1个,主持和参与科研项目6个,发表论文4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项,获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二等奖1项、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中山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先后获评为广东省动物疫病监测先进工作者、第三届广东省畜牧兽医学会奖“大华农杯”杰出技术推广工作者。2019年,获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农业农村系统先进个人。

(市农业农村局)

 

  陈泽君 女,1974年1月生,广东潮州人,中共党员,大专学历,中山市公安局警察公共关系中心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庆安保期间,带领全市公安信访部门,推进矛盾风险排查、积案攻坚化解、初信初访办理、重点人员管控、领导值班接访、信息研判预警等工作。部署并推动开展“信访积案攻坚化解专项行动”、战时信访积案“回头看”检查督导等行动,安保期内累计梳理各类信访数据804条、重点信访问题96个,在全市范围内排查出信访积案29件,吸附重点信访人员39人。开展广东省公安厅交办的6名和市局自排的5名涉警信访重点人员管控工作,无一失控漏管,取得信访人赴省进京“零上访”成效。2019年,获公安部评为全国公安机关70周年大庆安保维稳工作成绩突出个人。

(市公安局)

 

  苏本茂 1976年1月生,湖南武冈人,中共党员,本科学历,中山市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副主任。2011年起从事检察调研工作,2017—2019年在学术期刊公开发表调研论文10篇,调研成果在各级理论研讨会、学术年会及理论成果评比中获奖20项,其中获省部级以上奖励6项;论文《“枫桥经验”视野下基层涉土地矛盾法治化治理实证研究》获中国法学会“第十三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一等奖,是中山市历年法学研究领域最高奖项,实现中山市在法学类国家级最高奖项零的突破;论文《“一号检察建议”视角下性侵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办理及预防机制实证研究》获最高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理论征文”一等奖,该文在最高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保护立法完善与检察实务研讨会”上进行交流,相关对策建议被最高人民检察院采纳。2016年起,承担中山市社会科学规划课题3个、广东省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课题2个,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课题和广东省委政法委重大课题各1个,课题研究的相关成果被最高人民检察院、广东省委政法委及中山市党委政府采纳。2019年,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评为“全国检察机关调研骨干人才”。

(市检察院)

 

  赵 波 1981年7月生,河北顺平人,中共党员,本科学历,中山市第一人民法院三乡人民法庭副庭长、审判员、一级法官。2005年起参加工作,2018年,受任组建执行四团队,承担分流全院新收执行案件工作,其间创新工作方法,对辅助事务实施流程式管理,率先推行执行文书电子化工作模式,半年间带领团队办结各类执行案件2023件。2019年,推进中山市第一人民法院执行局执行指挥中心实体化运行,实现前端执行事务集约办理期限缩短7天;推行案件繁简分流,实现2019年1—10月间分流简易案件4492件,推动该院执行案件质效向好;建立执行案件审限预警机制,督办清理大批长期未结案件;规范终本案件管理及恢复审查工作程序,提升执行案件质效。2018年9月,承办全国法院第22期“决胜执行难——南粤执行风暴”全媒体直播案件,克服被执行人现场发难等突发情况,依法拘留有关人员,专业表现获全国人大代表米雪梅现场肯定。该案直播被《人民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等40家新闻媒体报道,在线观看1500万人。2017—2019年,个人累计办理案件1002件。2019年,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全国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先进个人。

(市中级人民法院)

 

  吴冉彬 女,1960年6月生,广东中山人,中共党员,在职研究生学历,出版专业副编审,中山市档案馆副馆长、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热爱地方志事业,31年专注于修志编鉴编史、中山名人文化地情研究、地方志信息化数字化、方志馆与数字方志馆建设等业务。参与撰写首部《中山市志》,主持续修第二部市志《中山市志1979—2005》。1998年起,组织制作中山市地方志书和地方综合年鉴多媒体电子光盘,经验被广东省地方志办公室多次推广。1999年组织录制省内首张1200万字的地方综合志书电子光盘《中山百科》。2001年主持总纂广东省内首部名人专志《广东省志·孙中山志》和《孙中山图典》。2006年策划主持编纂首部中山近代名人专志《郑观应志》。2015—2018年组织开展中山自然村落历史人文普查,成果《中山村情》(全3册)入选2019年中共中山市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阅读书目。至2019年,创办及统编、核改和执行主编20部《中山年鉴》,主编参编人物志3部、方言志1部、地方史专著2部(撰写其中1部)、地情书10部,指导和审改专业(部门)志27部、镇区村志33部、市志2部,地方志书98部和地情书7382万字,获19个省级以上奖项。2002年获评为广东省首届新地方志编修工作先进工作者,2005年被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评为全国地方志先进工作者。2019年,再次获评为全国地方志先进工作者。

(市地方志办)

 

  关少琴 女,1980年9月生,广东中山人,中共党员,本科学历,民众镇妇女联合会执行委员会委员,民众镇新平村书记,中山市第十五届人大代表。2011年7月起在民众镇新平村工作,致力于民生工程建设,推动新平村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卫生整治、植绿覆绿行动等“美丽新平”工程,使新平村先后获广东省宜居村庄、中山市生态示范村、中山市特色精品村(新农村市级示范村)等称号。带领村民发家致富,利用第三产业扶持政策,引进生态旅游项目3个,推动村民就业,村集体经济总收入从2014年的1190万元提升至2019年的2200万元,增幅84.9%。以“妇女之家”“儿童友好社区”为阵地向妇女儿童提供多元化服务,开展困境妇女儿童的帮扶和慰问活动、“家添能量”妇女儿童发展等项目。2007—2011年连续5年获评为中山市优秀共产党员。2019年,被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评为全国巾帼建功先进个人。

 

  王冬纳 女,1982年3月生,海南海口人,本科学历,小榄人民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2004年起在小榄人民医院妇产科工作,临床经验丰富,累计诊治患者数十万名,成功救治近1000名危重孕产妇,值班时最高峰单日完成急诊手术10台。专业知识扎实,2013年主持完成中山市卫生局“妊娠期糖尿病中血液流变学测定的临床意义”科研课题,并参与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中药治疗HPV亚临床感染的疗效观察及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等课题。获广东省妇幼健康技能大赛围产保健组一等奖及理论操作单项奖、全国妇幼健康技能竞赛围产保健专业总分第一名及理论考试单项奖、中山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15年获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9年,被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评为全国巾帼建功先进个人。

 

  胡珊珊 女,1976年2月生,广东中山人,中共党员,大专学历,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妇女联合会主席。推进家庭教育及儿童关爱工作,打破行政社区局限,在商业楼盘创建儿童友好社区,形成全区尊重儿童、儿童优先良好氛围。维护妇女儿童权益,成立妇女儿童维权站,开展以保护妇女儿童权益的法律法规为重点的法制宣传;开通掌上“法律咨询室”,为区内妇女儿童提供免费在线微信法律咨询。创新工作措施,开展“心阅读”儿童早期绘本阅读指导项目,策划“相伴同悦读”亲子共读月活动。编排执导的《以爱助共融》获评为“全国优秀暖心故事”,“创新群团组织形式,搭建四大服务平台惠妇儿”工作经验被《中国妇女报》刊用。在其带领下,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妇女联合会被评为2013年广东省三八红旗集体。2019年,被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评为“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

 

  钟劲松 女,1981年7月生,湖南桃源人,无党派人士,本科学历,中山市第一人民法院民一庭副庭长。探索家事审判改革,2013年在全国首创离婚财产申报制度,从根本上遏制离婚诉讼中隐瞒转移财产的不诚信行为。参与起草《广东法院审理离婚案件程序指引》,其总结的冷静期、婚姻修复、子女抚养规划、亲子关系评估、离婚财产申报等在全国首创“中山经验”。起草《人身安全保护裁定实施细则》,直接推动中山2016年以来颁发人身保护令38份,其带领的家事单元直接发放30份。拓展维权工作的深度和广度。2018年,推动中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建立全市多元化解家事纠纷机制框架;在全国首创“离前一课”婚姻辅导课堂,开创集中调解模式,为高质高效化解离婚纠纷创设新路径。主导建立家暴保护室等功能区,推动中山法院系统首次实现“远程视频庭审”。通过推动家事审判改革,单元调撤率由2015年的58.3%提升至2018年的78.4%,其中首次离婚调解和好率超80%,彻底改变传统审理调解和好为零的历史。修复400对市民婚姻,挽救超1000个家庭。2018年获评为“全国家事审判工作先进个人”,立个人二等功2次。2019年,被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评为“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

(市妇联)

上一篇: 2017年中山市“身边好员工”名录 【关闭窗口】 下一篇: 2019年广东省荣誉获得者选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