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19》 【成文日期】2018-12-31 【点击率】553次 | |||
【旅游业概况】 2018年,中山市围绕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目标,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完善营销体系,加强行业管理,推动全市旅游业平稳发展。全年全市旅游业收入294.10亿元,比上年增长2.33%,其中旅游外汇收入2.72亿美元,下降22.93%。全年接待过夜海内外游客1412.18万人次,增长5.90%,其中外国游客和港澳台游客78.29万人次、国内游客1333.89万人次;旅游景点接待游客1412.7万人次,增长1.85%;旅行社接待总人数162.85万人次,下降11.72%;组团国内游104.4万人次,下降8%;出境游21.79万人次,下降4.55%。中山市旅游局(简称“市旅游局”)驻东区起湾道3号竹苑广场7楼。
【推进全域旅游规划实施】 2018年,市旅游局编制《中山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16—2025)》初稿,并按照市政府编制2035年城市总规的部署,将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下限年由2025年延至2035年。启动《中山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及精品线路设计》编制和《中山市民宿规划及管理办法》拟定工作。
【乡村旅游】 2018年,中山市开发、发展中山乡村旅游业,在三角镇迪茵湖生态旅游度假区举办“乡约广东 悠游中山”传统秋收节活动,推介中山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各镇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展秀美乡村建设、宜居乡村规划建设,形成德华湿地花海和广骏生态园等集休闲、体验、教育为目的的中山特色乡村旅游,将乡村旅游发展为支撑中山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旅游业态,成为中山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支撑和市场支撑。年内,新增德华湿地花海和广骏生态园2家乡村旅游点。推进乡村旅游特色品牌创建,民众酷酷乐奇果丛林农业园、雄基果蔬世界、五桂山顺隆农业发展公司(大尖山公园)、三角迪茵湖生态休闲园和大涌陆泉沙岛5个乡村旅游点被广东省农业厅、广东省旅游局评为广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南朗镇崖口村禾田·香野民宿客栈入选广东省十大最美民宿。
【新业态旅游项目】 2018年,市旅游局完成岐澳古道沿线景点和孙中山史迹径旅游解说词编制,镇区完成岐澳古道旅游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岐澳古道中山珠海段在7天的国庆节假日接待游客68.8万人次,成为假日期间南粤古驿道中接待游客最多的古道。推进五桂山桂南生态旅游区等在建旅游项目建设,伟丰农场发展营地旅游等旅游新业态。
【旅游品牌创建】 2018年,市旅游局邀请专家对古镇镇拟创建AAA级、AAAA级的景区企业进行创A级景区辅导。年内,华艺广场成功创建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市AAAA级以上景区达4家。12月中旬,全国旅游星级饭店评定委员会对位于三乡镇景观大道8号的名座假日酒店进行五星级饭店评定检查,评定该酒店达五星级旅游饭店标准。
【名座假日酒店达五星级旅游饭店标准】 名座假日酒店,位于中山市三乡镇景观大道8号,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4万平方米。内设各类级别房间509间;有西餐厅、中餐厅、大堂吧及行政酒廊、商务会议厅、恒温游泳池、全景健身房、棋牌茶艺室及灯光网球场等设施,提供中影傲视电影院、聚豪国际会所和魅力皇爵国际娱乐会所等各种配套服务。
【旅游市场秩序优化】 2018年,市旅游局成立由局长任组长的全市旅游行业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中山市旅游行业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方案》,组织全市旅行社及景区召开专题部署会,联合相关部门通过明查、定期督查与专项督查,深挖黑恶线索,发现并初步办结涉旅购物黑点问题线索10条,关停购物黑点。
【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2018年,市旅游局推进旅游厕所建设,拟定中山市旅游“厕所革命”新三年计划,重点完善旅游景区、旅游餐饮、乡村旅游、旅游交通沿线等区域旅游厕所设施,提升旅游厕所等级质量,全市新建改建旅游厕所56座。启动中山高铁站旅游咨询服务点建设,与中山高铁站研究项目选址和设计建设方案。加大力度扶持旅游项目,制定《中山市旅游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扶持旅游公共设施建设类项目、新业态旅游项目、乡村旅游项目、旅游品牌建设及组织接待过夜游客的旅行社等重大旅游项目,全年向14个旅游重大项目发放专项资金304万元。组织沉香文化主题健康养生旅游园区等8个项目参加2018年广东旅游产业投融资对接会,为项目单位与市场对接提供平台。
【旅游业务行政服务】 2018年,市旅游局有行政服务事项7个,在全国旅游监管服务平台及中山旅游政务网公开详细的办事流程和办事指南,实现全网络审批和备案,优化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流程,缩短办结时限,审批时间由原来的20—30天缩减至0—6天,国内旅行社设立、外商投资旅行社设立、导游证核准等旅游行政审批改革多项工作走在广东省乃至全国前列。维护游客合法权益,全年受理旅游投诉50宗,全部办结。
【旅游扶贫】 2018年,市旅游局做好旅游对口合作、对口帮扶工作,签订《佳木斯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与中山市旅游局合作框架协议》;邀请云南省昭通市旅游界和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旅游界参加“活力粤港澳,悠然中山行”2018年中山旅游推介会和2018年广东旅游产业国际博览会;制作一批云南省昭通市、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工布江达县、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广东省潮州市旅游宣传卡片,协助开展旅游宣传营销,通过中山市旅游网、旅游微信及微博等渠道宣传推广四地旅游资源。协调中山青年国际旅行社、金马游戏游艺公司、中山詹园、伟丰农场、悦来亲子王国、中山金记6家旅游企业结对帮扶昭通市永善县码口镇的新营村、烟坪村、玉马村3个贫困村,落实2018年结对帮扶经费12万元。市旅游局对口帮扶的广东省广宁县木源村31户111人全部达标脱贫。
【中山旅游业改革开放40周年】 改革开放初期,中山市选择旅游业为突破口,率先引进外资兴建旅游景点和旅游设施,引进国外先进管理经验。1980年,与旅港乡亲霍英东合作办起全国首家中外合资宾馆——中山温泉宾馆。1983年,办起当时东南亚地区最大规模的全国首个游乐场——长江乐园。1984年,办起全国首个高尔夫球场——温泉高尔夫球场。在这三个“全国第一”的带动下,中山成为热门的旅游地,国际酒店、富华酒店、京华酒店等一批旅游宾馆相继建成开业。1986—1992年,多种经济成分参与旅游业竞争,宾馆酒店、旅行社、购物商场等旅游配套设施逐渐增多与完善。同时,中山市实施《中山市旅游发展规划》,对中山市旅游业实行从1992—2010年的跨世纪发展规划,促进中山旅游业转型升级。2007年,中山A级景区仅有1家,2018年增至16家。2016年,中山景区景点建设实现AAAAA级的突破,孙中山故里旅游区创建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017年,大涌红木文化博览城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成为国家首批港澳青少年游学基地。2018年,华艺广场入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1982年,中山市接待游客156万人,总收入5000万元,创汇700万美元;2018年,旅游业收入294.10亿元,其中旅游外汇收入2.72亿美元,旅游景点接待游客1412.7万人次。1988年,中山仅有旅行社3家,2018年增至82家,组团国内游104.4万人次,出境游21.79万人次。旅游业发展成为经济的重要构成部分。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