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科学技术协会(2017)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18》 【成文日期】2017-12-31 【点击率】479次

【市科协概况】 2017年,中山市科学技术协会(简称“市科协”)有镇区基层科协组织24个;团体会员单位——市级学会(包括协会、研究会)45个,省、市级学会科技服务站26个;市级科普教育基地41个,其中全国科普教育基地2个,省级科普教育基地15个;市级青少年科普教育示范学校67所,其中省级青少年科学教育特色学校10所;企业科协128家;国家级科普示范社区5个,省级科普示范社区15个。市科协驻博爱六路20号中共中山市委党校内。

 

【人才服务与“海智计划”】 2017年,中山市科协在“3·28”经贸招商洽谈会暨人才节期间,在全省率先和广东院士联络中心签订合作协议,引进高端人才服务中山。举办院士专家引领企业创新创业论坛,邀请5位院士出席论坛,现场与100家科技企业交流互动,联络9位院士担任“中山市政府顾问”。指导和推动广东胡诚礼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创建广东省院士专家企业工作站,至年底,建站单位9家。组织全市5所高校主要领导和港澳地区高校交流互动,达成多个合作意向。组织中山、香港、澳门科技团体开展多层次会务交流,举办高端科技论坛。指导市药学会举办国际性高端科技论坛,有1名诺贝尔奖得主、5名院士、超120名教授参加。为企业科技人才搭“金桥”,推动全市100家科技企业链接中国科协“服务企业科技创新平台”,提高企业科技人才创新创业能力。

    2017年,市科协实施“海智计划”,加强中国科协海智计划中山工作基地建设,联系对接加拿大等国家、港澳等地区高层次人才,推动中山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借助科技类平台枢纽,引导和支持省科协海智计划中山留学人员创业园工作站和省科协海智计划华南现代中医药城工作站走向海外广纳贤才。留创园、华南现代中医药城2个工作站被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评为“2017年度优秀广东省海智工作站”,并分别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工作经费奖励5万元。

 

【学术交流和科技服务】 2017年,中山市科协举办“中山院士论坛”4期,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作“‘两观三性’建筑创作讲座”、中国工程院院士曾溢滔作“个体化医学和精准医学”、中国工程院院士朱蓓薇作“聚焦健康食品创新发展”、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作“气候变化与气象灾害防御专题报告”。举办“中山科协论坛”13期,围绕电子信息、智慧能源、输电线路的工程力学等主题开展学术交流。组织全市各学术团体和基层科协参加第十五届广东省科协学术活动周和第十四届中山市科协学术活动周活动,共举办各类学术交流活动32场次,其中16家学会主办专业学术讲座20场,4个镇区科协主办学术科普活动4场,展示各专业学科特色及中山产业特色,参加人员超3万人次。推动支持市级各学会和有关机构开展学术交流和技术培训活动,举办各类学术交流活动300场(次),8万人次参加活动,编辑出版各类学术刊物60期,印制各类科普性读物10万册。推动学会科技服务站开展服务。指导推动新成立学会科技服务站1家——广东省纺织工程学会、中山市纺织工程学会(中山大涌)科技服务站。全市有26家省、市级学会科技服务站覆盖工业、医学和农业等领域,邀请驻站专家100名,提供技术攻关、产学研合作项目等多种服务100项。建立《中山学会科技服务站站长联席会议制度》,推动各站点间工作交流和学习。年内,15个学会(协会、研究会)承担科技人员继续再教育、职称申报和岗位注册工作,加强全市科技人员继续再教育制度化工作。全年共组织继续再培训1000次,培训10万人次,提供科技咨询服务900项。

 

2017年中山籍院士名录

院士名称 任职单位 学科专长 籍贯
郑守仪 中国科学院 海洋原生动物学 广东省中山市三乡镇乌石村
郑耀宗 中国科学院 微电子学 原籍广东省中山市三乡镇平南村
郭仲衡 中国科学院 应用数学和力学 原籍广东省中山市
梁植权 中国科学院 医学生物化学 祖籍广东省中山市
梁树权 中国科学院 分析化学 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
郑健超 中国工程院 高电压技术 广东省中山市三乡镇古鹤村
李焯芬 中国工程院 工程与技术科学基础学科
(岩土工程、地质工程)
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永宁村
赵梓森 中国工程院 光纤通信 广东省中山市石岐区
阮雪榆 中国工程院 压力加工学 广东省中山市
曾溢滔 中国工程院 医学遗传学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
(中山市科协第七届全市委员会名誉主席)

 

【科技服务】 2017年,中山市科协多渠道经常性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开展科普“三下乡”(指文化、科技、卫生)活动130场次。联合相关部门开展科普教育“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进企业”、科普进“修身学堂”等特色科普进基层宣传活动。组织100名专家组成科普讲师团,编印科普讲座提纲15个类别共50项主题,由基层单位和群众按需点单,提供“菜单式”科普服务。以举办图片展览、专家授课、咨询解答等形式在镇区基层开展主题科普教育活动200场。12月13日,市科协连续第五年获中国科协颁发全国科普日宣传活动“优秀组织奖”称号。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和科技创新活动。联合市教育和体育局、市科技局、团市委、市文明办,举办主题为“创新 体验 快乐 成长”的2017年中山市青少年科普活动周活动,以主会场、分会场的形式,分别策划组织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科普剧大赛、航空航海模型竞赛三大项主会场活动,组织和发动全市各镇区、中小学校、科普教育基地、学会(协会、研究会)同步开展106项分会场活动,直接参与的青少年学生5万人,间接参与的青少年学生及成年人13万人,带动掀起全市青少年科技创作活动新高潮。举办中小学教师科学教育研修班,组织开展机器人竞赛活动、青少年航空航海模型竞赛活动组织工作者及教练员培训班。联合有关单位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评审申报2017年度“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项目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及农村科普带头人,授予中山市顺迎蔬菜水果专业合作社“科普惠农先进集体”称号,奖励补助款5万元。支持市级各学会为本领域科技工作者组织相关专业技术和继续教育培训班,举办QC小组操作实务培训班、食品检验人员国家职业资格考前培训班、食品加工企业检验人员培训班等。承办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代表第2017014号代表《要求加快推进双创基地建设助力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建议,开展多次专题研讨和基层调研走访工作,协同主办单位做好议案办理和答复工作。

 

【科协自身建设】 2017年,中山市科协推进科技型企业科协组织建设工作,推动全市专业镇和企业转型升级。加强全市24个镇区科协组织改革联动协作,完善科协服务基层“最后一公里”体制机制。拓展网络服务企业科技创新,直接指导和推动中山市琪朗灯饰厂有限公司、595生命健康安全体验式教育研究基地、广东东崎电气有限公司和广东中铭智造运营管理有限公司4家单位成立企业科协组织;全市企业科协共128家,直接联系服务企业一线科技工作者超1.2万人。新吸纳市纺织工程学会1家团体会员单位,团体会员单位共45家。组织开展全市先进学会和优秀学会工作者评选表彰活动,授予中山市环境科学学会等10个单位“先进学会”称号;授予中山市护理学会余德爱等20人“优秀学会工作者”称号。推动中山科学馆重建,项目被市委、市政府纳入“十三五”重点推进项目,并经市委常委会决定重建和选址。举办2017年市科协干部理论研讨和创新能力提升研修班,组织包括市科协常委、市科协和中山科学馆机关干部、各镇区科协、市级各学会(协会、研究会)、各科普教育基地、科普示范社区、青少年科普教育示范学校和企业科协等机构负责人约60人到河南大学集体学习。与澳门工程师学会、云南省、贵州省、长春、绍兴、台州、温州、丽水、深圳、珠海和河源等省内外科协开展学习交流活动。

 

【首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 2017年5月30日,中山市科协组织开展中山市首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动。与中山市科技局组织“转发一个通知、组织一场座谈会、策划一轮宣传、举办一个沙龙、开展一系列走访的‘五个一’”活动,动员全市科技工作者尤其是科技工作者密集的高校、学会、企业等单位参与“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营造“人人讲中山科技故事”“全民分享科技中国梦”良好氛围,弘扬科技工作者爱国、奉献、求真、创新的精神与情怀。

 

【第十七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在中山市举办】 2017年7月17—22日,中山市科协在中山市实验中学举办第十七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中山市是省内首家、全国第二家承办该项赛事的地级城市。中山市成立竞赛组织委员会中山执行委员会,负责各类竞赛筹备和组织工作;执委会下设7个由市相关职能部门领导任组长的工作组,在市科协成立竞赛筹备实施办公室。竞赛为期6天,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参赛队513支、学生1437人、教练员551人、裁判员70人及学生家长1500人参与角逐机器人综合技能比赛、机器人创意比赛、FLL机器人工程挑战赛、VEX机器人工程挑战赛和WER工程创新赛5个项目竞赛。竞赛引起中央、省、市主流媒体关注,获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中播出消息,并在“新闻直播间”和央视网直播赛事;新华网、广东电视台、《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羊城晚报》《广州日报》、新浪网等多家主流媒体对赛事追踪报道;《中山日报》策划约27期专题报道,宣传中山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推广中山市城市品牌。中山市代表队在竞赛中获2枚金牌、4枚银牌与2项创意鼓励奖,取得中山市参加该项竞赛的最好成绩。

(陈少驰)

上一篇: 中山市红十字会(2016) 【关闭窗口】 下一篇: 中山市科学技术协会(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