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12)
【作者】中山年鉴编撰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13》 【成文日期】2012-12-01 【点击率】453次

【中山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概况】 2012年,中山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简称“市社科联”)有社科团体29个、社科联分会17个、社科建设基地8个、人文建设基地3个。全年举办研讨会、座谈会、专题报告会10多场次,出版《中山与中国近代化丛书》10册。完成2011年23个市社科规划立项课题评审,开展2012年社科规划课题立项工作,23个课题获准立项。开展社科界“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简称“走转改”)探索与总结工作,《中国社会科学报》头版头条报道中山市社科界践行“走转改”的良好做法。市社科联驻中山三路市政府第二办公区27楼。


【社科理论研究宣传】 2012年,市社科联做好社科界学习十八大精神工作。11月,举办中山市社科理论界学习十八大精神座谈会,组织社科专家共同学习探讨十八大精神理论;12月,举办“全市社科理论界学习十八大精神培训班”,社科团体、社科联分会、社科建设基地负责人及青年社科骨干60多人参加;组织社科专家和青年社科骨干在《中山日报》发表《以十八大精神为动力推全民修身上新台阶》等10多篇理论文章;在“社科之窗”网页滚动播放十八大宣传标语并开设《社科专家笔谈十八大》专栏;《中山人文社科》杂志从第四期起开设十八大专栏,刊登相关理论文章6篇。


  组织社科专家学者通过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和论坛、讲座等形式探讨和解读全民修身、转型升级、社会建设和广东精神的要义。3月初,组织社科专家在《中山日报》、《中山商报》的全民修身专栏论修身与学雷锋;6月,与有关部门联合主办中山“城市论坛”,组织省市社科专家与百名市民探讨中山人如何践行新时期广东精神;8月,协办中山市全民修身行动理论研讨会,来自北京、上海、广州、珠海以及中山等地近30位专家学者为推进全民修身行动建言;10月起,担任市“两建”统筹协调小组成员单位之一、市场监管体系专家咨询专责小组牵头单位,负责组织开展市场监管体系建设理论研究工作;11月,组织社科专家围绕“中山思想与修身立德”、“廉洁城市与营商环境”等专题开展座谈。全年组织社科工作者在微博平台发布修身格言、修身感想、修身见闻等正面信息,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组织专家学者到各直属机关、镇区、学校等基层单位讲授修身之道,授课近300场(次),听众超3万人。


  推动名人文化资源开发利用。7月中旬,与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澳门历史学会等联合主办纪念郑观应诞辰170周年学术报告会,来自内地和港澳地区的100多名专家学者与会,共同解读中国近代名人郑观应的思想与实践。


【社科课题研究】 年初,市社科联完成2011年市社科规划立项课题评审工作,共评出“优”等次课题2项,“良”等次课题16项,“中”等次课题4项,暂缓结项课题1项。2月,修订《中山市社会科学规划立项课题管理制度》,对申报资格、课题范围、评审时效等作重要修改。开展2012年社科规划课题立项工作,共收到申报项目130项,最终立项23个课题(资助课题15项,自筹经费课题8项),其中管理类课题9项,经济类8项,文化类4项,教育类2项。上半年,组织高校专家学者对《中山全民修身行动长效机制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全民修身活动研究》和《中山市全民修身行动实现方式与途径研究》等3个课题进行联合攻关,于5月底结题,《中山社科月报》推出专刊全文载发并报送市领导参阅。配合中山市为期5年的孙中山信息研究中心建设工作,与上海社科院达成课题合作协议,启动《孙中山研究学术成果索引》(暂名)课题,同时向市孙中山研究信息中心捐赠近200本社科专著。继续与上海社科院联合开展《新新百货公司》、《大新百货公司》课题研究,与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合作的《舞在他乡》课题结题。


【社科成果评选与推介】 4月初,市社科联与上海社科院合作的《中山与中国近代化》系列课题顺利结题,出版《孙中山传(青年读本)》、《孙中山与上海》、《凡人孙中山》、《四大百货公司上海滩风云史》、《中山文化与近代中国》、《中山人与中国近代化》等共10册《中山与中国近代化丛书》。该丛书填补中山近代化历史丛书的空白。将2011年的优秀课题汇编成《中山市经济社会发展分析与研究报告(2011)》,寄送给有关单位和社科工作者。组织社科工作者参与省级学术成果评比,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副教授、市孙中山研究会会员欧阳白果撰写的《孙中山土地法思想及其现实启示研究》获广东省法学会2012年房地产理论与法律实践研讨会论文一等奖。


【社科普及活动】 2012年9月至10月下旬,市社科联围绕“践行新时期广东精神与中山全民修身行动”主题,开展2012年社科普及月活动。期间,在中山文明网开通中山“社科之窗”网页,首发《中山与中国近代化丛书》并送书下基层,建立中山第一批人文建设基地3个,启动第二批社科人才入库工作。同时,26个基层社科组织及有关单位举办60多项社科普及活动。市孙中山研究会在南朗翠亨小学设立首个孙中山文化普及教育基地,举办孙中山生平事迹展,并制成光碟在校园利用多媒体播放,方便市民和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市集邮协会与中山电视台联手推出《传家宝》邮品鉴宝综艺节目,举办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专题红色邮展,到各镇区多所小学开展“从零开始”集邮文化宣讲课堂和青少年集邮展览,成立东凤集邮分会。市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举办“身边的故事”教师征文比赛,以三乡理工学校作为中山市郑观应文化研究基地,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开发校本教材《中山先贤——郑观应》,李长福等10多位老师撰写《热心公益,关爱民生》、《郑观应教育思想分析》、《寻觅前人足迹,挖掘旅游资源》等一批研究论文。中山温泉社科建设基地开放历史展厅作为社科知识普及场所。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分会购置40.5万元孙中山铜像并策划建设中山名人苑雕像群等设施。


  年初,咀香园社科建设基地获评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年底,在全国第十四次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经验交流会上,孙中山故居纪念馆被评为“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咀香园社科建设基地负责人张延杰被评为“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工作者”。2012年,中山温泉宾馆被评为“广东省人文社科普及基地”,市社科联主席尹绪忠主编的《中山与中国近代化丛书》(共10册)获评为“广东省优秀社科普及作品”,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教授申群喜被评为“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专家”。


【社科阵地建设】 2012年,季刊《中山人文社科》开辟“全民修身”、“热点关注”、“纪念郑观应诞辰170周年”等专栏,全年刊登相关理论文章近80篇。9月初,在中山文明网开通“社科之窗”网页,设置“社科要闻”、“机关动态”、“基层快讯”、“学术园地”以及各种热点专题栏目,全面反映中山乃至全国的社科理论信息、学术动态、工作经验和最新成果。为避免资源浪费,10月,创办两年多的《中山社科月报》停刊。


【社科组织建设】 2012年,市社科联启动第二批社科人才入库工作,经各基层社科组织和有关单位推荐人选84人。4月,组织青年社科骨干代表赴上海社科院与当地社科专家开展课题工作座谈交流,带领青年社科骨干赴浙江绍兴调研文化名城建设经验。继续为社科工作者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等时政报刊、理论读本等学习材料,组织社科工作者参加学习十八大精神、广东精神、社会建设、全民修身行动、香山建县860周年等理论座谈会、学习会、报刊笔谈以及有关学习考察活动。6月,梁士伦、申群喜、劳汉生等多名社科专家当选市社会创新咨询委员会首届委员,其中申群喜获选为副主席,发挥社科专家人才队伍“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


  基层社科组织不断壮大,市社会诚信建设促进会、市演讲与口才学会相继成立。9月,在瀚海艺术发展有限公司、“岭南藏珍中山私藏”艺术品展厅、广东云峰画苑(中山南区)成立第一批人文建设基地。中山市观赏石研究会更名为中山市观赏石协会。市社科联制定相关制度拓宽与基层社科组织的沟通渠道。深入大涌、东凤、横栏等分会调研,派员或安排专家学者参加基层社科组织的各种社科普及活动、学术年会、研讨会。5月底和12月初分别举办基层社科组织负责人培训班。


  9月28日,《中国社会科学报》专版报道近5年来广东省各地市以上社科联的亮点工作及成效,特别介绍中山市社科联创新管理与服务基层社科组织的经验做法。


【社科界践行“走转改”】 2012年,市社科联深入贯彻落实“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逐步探索出新做法和新经验。9月14日,《中国社会科学报》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社科界“走转改”——广东省中山市社科联的探索及启示》为题,头版头条报道中山市社科界“走转改”的做法。市社科联将“走转改”活动与创先争优活动、全民修身行动、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相结合,成立机关志愿者服务队,在阜沙镇卫民村、东升镇高沙社区开展“一对一”结对助学、“七·一”及中秋挂点村慰问和帮扶困难家庭等活动,转变党员干部思想作风,夯实机关服务基层基础,提升机关执行力和工作效率。
 

2012年中山市社科规划立项课题表

类别 序号 课题名称 负责人
资助经费课题 1 《珠江口西岸特色发展道路研究》 李长春
2 《中山全民修身行动长效机制研究》 张 平
3 《维护地方食品质量安全的对策研究—基于公共危机与应急管理的视角》 蒋先进
4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探索—以中山市为例》 张存俭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阈中的全面修身活动研究》 匡和平
6 《中山市行政服务中心与电子政务协同发展研究—基于政府流程再造(GPR)视角》 邓雪琳
7 《中山市专业镇之间产业融合问题研究》 马荣华
8 《加快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进程,促进中山社会管理创新研究》 胡长和
9 《中山小微企业融资现状及对策研究》 卢 卓
10 《中山市旅游业升级路径研究》 赵立民
11 《中山市全民修身行动实现方式与途径研究》 叶新雄
12 《社会管理创新背景下的成人高校管理模式研究》 韩丽萍
13 《中山地区中、高职衔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曹 勇
14 《国家临海(中山)装备制造业基地发展助推人才培养结构转型研究》 赵江平
15 《中山市低碳生态城市建设路径研究》 马 莉
自筹经费课题 1 《关于提升转型时期高新区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问题的调查与研究—以中山火炬开发区为例》 刘少山
2 《社会学视角下对中山市社区矫正的研究与探索》 钟晓燕
3 《1920年代的广东香山(中山)与香山(中山)人—以<广州民国日报>资料为中心》 萧润君
4 《中山小微企业营销现状及对策研究》 焦利勤
5 《微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陈 泉
6 《中山市城市竞争情报系统设计与运营管理研究》 钟辉新
7 《中山市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化互动机制的实证研究》 杨奇星
8 《房地产价格波动对中山市居民消费需求影响的研究》 刘旭东

(招翠珊)

上一篇: 中山市科学技术协会(2012) 【关闭窗口】 下一篇: 中山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