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建设(2019)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20》 【成文日期】2019-12-31 【点击率】277次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概况】 2019年,中山市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发挥中山“东承西接”作用。聚焦大湾区战略定位,统筹推进城市布局、科技创新、与港澳合作、优质生活圈建设等重点工作。加快搭建重大战略平台。高标准规划翠亨科学城,开展翠亨新区马鞍岛片区、岐江新城等规划设计及调整,翠亨新区起步区入园企业增至125家,启动总部经济区基础设施建设,民众创新园引入重大投资项目16个,投资总额222.3亿元。4月2日,中国科学院药物创新研究院华南分院落户中山,全市健康医药关联企业和机构提供产品研发、新药创制、人才培育、公共技术共享、生物医药产业基金支持等服务。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进深中通道、广中江高速、中开高速、西环高速、东部外环高速等交通设施建设项目;实现黄圃快线Ⅰ标通车,北二环(沙港公路)主线贯通,完成长江路、博爱路快速化改造。中山港马鞍港区新客运码头主体工程完工。不断深化区域合作交流。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主动对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加强与港澳合作,推进香港大学与广东药科大学共建生物医药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分中心。3月29日,与澳门签署建设粤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中山)合作框架协议。4月2日,举办粤港澳大湾区中山生物医药产业高峰论坛,药学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共同倡议发起“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药物联盟”。5月20—22日,围绕“一流湾区、媒体担当——媒连粤港澳,融通大湾区”主题,参与由中央媒体、省内媒体、港澳台媒体开展的“粤港澳媒体湾区行”大型主题采访活动,深入了解粤港澳大湾区最新建设进展。

(吴格晶)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专项工作】 2019年,中山市起草《中山市参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实施方案》《关于我市参与大湾区建设和支持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的若干建议》,提出“以深度对接深圳发展为突破口,加快建设珠江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支撑点”“以重大合作平台建设为主引擎,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以强化对外高快速联通为着力点,打造大湾区西翼重要综合交通枢纽”“以制造业提质升级为主攻点,加快建设世界级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以弘扬孙中山文化为重点,打造孙中山文化国际交流中心”等建议。围绕中山市柔性引才工作,调研形成《关于加大柔性引才工作力度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重要人才集聚地的调研报告》。

(张 稳)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学习宣传】 2019年,中山市开展学习宣传贯彻《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简称“《规划纲要》”)系列活动,召开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宣讲报告会,邀请省委宣讲团成员到中山作辅导报告,约300人参加现场学习,各镇区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参会,约4000名党员干部群众参加学习。召开学习宣讲动员部署会,遴选27名专家学者组成市委宣讲团,各镇区组成约150人的镇区宣讲团,党政主要领导带头在本镇区宣讲。3月28日,中共中山市委、市政府举办粤港澳大湾区中山发展论坛,邀请蔡冠深、梁锦松、陈宣庆、王福强等专家学者、港澳工商界知名人士解读《规划纲要》。组织主流媒体专访市委主要领导,市属媒体在重要版面和时段开设专题专栏宣传。全市统一制作刊发公交候车厅宣传栏、路牌灯箱、电子屏宣传标语和宣传画,构建立体化社会宣传体系,推动《规划纲要》宣传深入群众。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艺术节中山分会场活动】 2019年6月23日至7月7日,中共中山市委宣传部、中山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中山分会场活动,在市文化艺术中心举行“湾区大戏台”、“非遗之美”中山市非物质文化展演、“筑梦湾区步步高——向经典致敬音乐会”等活动,打造具中山特色的文化品牌,共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圈。其中,“湾区大戏台”由粤港澳三地粤剧名伶新秀和优秀粤剧艺术团演绎《梦会太湖》《江姐之绣红旗》等剧目;西区醉龙、三角麒麟舞、沙涌马家枪、三乡木偶戏等中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以经典民歌、民乐形式展演,增进市民对中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筑梦湾区步步高——向经典致敬音乐会”邀请广州交响乐团、岭南女子组合、阿卡贝拉理想人声乐团、澳门培正中学合唱团、中山童声合唱团等,以中山籍音乐家李海鹰代表作为主线,通过交响合唱的形式演绎《步步高》《我们的孙中山》《七子之歌》《我和我的祖国》等经典曲目。

(肖亚琼)

 

【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建设】 2019年,中山市继续推进建设以易创空间孵化示范基地为核心,建设翠亨新区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为重点,带动一批各具特色的社会化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孵化载体的“1+1+N”格局。至年底,全市有9个创业孵化基地正在为37个港澳团队(其中香港19个,澳门18个)提供孵化服务;其中易创空间创业孵化基地共吸引31个港澳青年团队(其中香港21个、澳门10个)入驻孵化,项目涉及跨境电子商贸、港澳与内地的速递物流等。加强中山与粤港澳公共就业服务协作。2019年,中山市印发《关于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行动方案》《中山市支持港澳居民到中山就业创业若干政策措施》《中山市实施粤港澳大湾区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财政补贴暂行办法》等系列政策文件,适应粤港澳大湾区民生保障事业发展需求,畅通港澳人员来中山工作渠道。至年底,在中山办理就业登记港澳人员1451人;港澳人员创办的企业和个体户1408家,其中35岁以下创办者156人,占11.1%。促进交流互融。2019年,中山市接待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等港澳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创新创业平台和团队等交流活动19次;举办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智能楼宇管理员(中级工)认证培训班等交流活动;开展粤港澳大湾区港澳青年实习计划、香港青少年国防体验营、职业教育体验营、澳门国防教育营等活动共27期,3000名港澳学生参与活动。

(符文馨)

 

“弘扬中医国粹,共创健康湾区”——首届粤港澳大湾区(中山)中医药论坛暨青年中医交流活动】 2019年8月24日,由中山市归国华侨联合会(简称“市侨联”)发起,与中山市卫生健康局、中山市中医药学会、港九中医师公会、澳门中医学会共同主办的“弘扬中医国粹,共创健康湾区”——首届粤港澳大湾区(中山)中医药论坛暨青年中医交流活动在中山市举行。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公室、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联络办公室、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卫生局、广东省侨联、市侨联及市卫生健康局领导代表,以及来自香港、澳门、中山的青年中医师及中山医务人员等200人参加活动。其间,邀请中医经典临床研究所所长李赛美为粤港澳三地的青年中医开展关于《糖尿病六经辨治思路与实践》主题讲座并举办沙龙活动,三地青年中医互相交流各地的医疗系统及营运模式,分享各自的执业经验、研究心得和学术成果,共谋发展。

(梁燕清)

 

上一篇: 基本市情(2019) 【关闭窗口】 下一篇: 孙中山文化资源挖掘和弘扬(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