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经卢德铭先生牵线,中山知名收藏家叶伯开先生向中山市档案馆捐赠一批珍藏的史料,包括反映檀香山中山侨史的《檀香山华侨闻人录》以及反映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的中山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史料。
卢德铭先生(右一)与叶伯开先生(右二)到中山市档案馆商讨捐赠有关事宜(摄影:蓝子键) 《檀香山华侨闻人录》是一本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书籍,该书由檀香山华侨编印社于1929年出版,书中收录了近200位当年在檀香山具有影响力的华侨人物,如曾任香山县长的杨广达、许蛰辰,以及陆灿、许初、王伦、许广等。这些人物来自不同的领域,许多是早期同盟会会员,大力支持孙中山的革命事业;有的在商业上取得了成功,积极参与华侨社团活动,为华侨权益奔波;还有的热心中山家乡的建设和公益事业。
《檀香山华侨闻人录》封面及内页
《檀香山华侨闻人录》收录的杨广达简介
《檀香山华侨闻人录》收录的许蛰辰简介 这本书为研究檀香山华侨历史、文化以及他们在海外的奋斗历程和对祖国的贡献等提供了珍贵的资料,有助于后人了解那段历史以及华侨群体在异国他乡的生存状态和贡献。 叶伯开先生深耕收藏领域多年,始终怀着对故土的深厚情怀,尤为专注于中山本土历史文化史料的搜集与梳理,积淀了丰富的收藏成果与独到见解。 石岐建筑工程公司定额销售柴票(叶伯开先生捐)
从叶先生所捐上世纪70年代的“石岐建筑公司定额销售柴票”,可见当年生活的艰辛。当年除全民普见的国家或地方政府发行的粮票布票外,有实力的企业也会发放一些内部的福利票,如该建筑公司则用建筑废竹木料为员工发放柴票,从票额可见,100斤柴只值1.3元。 1944年广智世光学校学费存根(叶伯开先生捐)
从1944年中山广智世光学校学费存根可见当年该私立小学的收费标准。广智学校由海外华侨于1906年创办,后与世光女子高等学校合并,称广智世光学校,是今中山市石岐高家基小学的前身。 上世纪80年代“石岐—广州航运客票”(叶伯开先生捐)
珠三角水乡河网密布,上世纪80年代以前陆上交通甚为不便,水运成为重要的对外交通方式,从石岐岐江桥码头出发的红星轮是上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中期中山石岐到广州等地的重要水上客运工具。改革开放后,随着桥梁的建设和公路网络的完善,红星轮逐渐失去了竞争优势,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而当年繁忙的客运码头也一路东移到火炬开发区,目前再东移到翠亨新区马鞍岛的新中山客运口岸。 叶伯开先生此次的慷慨捐赠,进一步丰富了馆藏,为研究中山地方历史、尤其是中山侨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与文献支撑。中山市档案馆也热忱期待未来有更多像叶伯开先生一样心系故土、情牵中山文脉的社会贤达,携手助力中山档案传承事业,共同守护城市历史记忆。
中山市档案馆副馆长严荫庭(右)一行到叶伯开先生(中)的晴和斋收藏馆参观(摄影:蓝子键)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