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明建设(2017)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18》 【成文日期】2017-12-31 【点击率】341次

 【精神文明建设概况】 2017年,中山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坚持夯实基础与创新引领相结合,提升工作成效,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推进“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家庭”创建,持续开展“文明餐桌”“文明旅游”“文明交通”“我们的节日”“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宣传、诚信建设制度化、志愿服务制度化、“拟好人生第一粒种子”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等主题活动。

 

【文明城市建设】 2017年,中山市文明城市创建围绕“净化、绿化、美化、亮化”目标,营造整洁、畅顺、绿色、安全的城市环境。全年全市共拆除违法违规户外T型广告牌近800块,其他各类擅自设置的广告牌(招牌)2万块,净化城市空间。加强城乡统筹、以城带乡,推动文明创建工作由主城区向镇村延伸,形成上下联动的城乡一体化文明格局,工作经验获省委领导批示肯定。12月,制定《关于依托网格化管理促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常态化的实施方案》,推进创建工作由粗放向精细、由分散向集中、由局部向全面转变。运用雕塑、楹联、石刻、书法、美术等艺术形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城乡公园、广场、街景、村貌和群众日常生活,成为城乡艺术景观。实施月度测评、季度点评、年度考评制度,通过委托第三方实地测评、市文明办实地督查、组织市民巡访团巡查、市城市管理办公室检查等方式,开展文明城市检查44次。测评成绩于每月进行排名和通报。11月,中山市通过复查,第五次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中央文明委)确认继续保留“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实现“五连冠”。

 

【中山市第五次获评“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2017年11月17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山市经复查确认继续保留“全国文明城市”称号,连续第五次获此殊荣。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旭东代表中山赴京参加会议,并和参会代表们一起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接见。“全国文明城市”是全国综合性最强、含金量最高的荣誉,反映一座城市的发展水平、综合实力和市民素质。自2005年起,全国文明城市的评选已历经五届,每三年评选一届。在2015—2017年创建周期中,中山市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便民,致力于为全体市民创造更美好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加强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争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排头兵,取得显著成效。

 

【公民思想道德建设】 2017年,中山市深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常态化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全年评选“中山好人”50人,其中梁贵华、吴雪、李焕贤等7人荣登“广东好人榜”,吴永光、陆樑等2人荣登“中国好人榜”。成立“中山好人”志愿服务总队,在春节、中秋节等节日期间慰问“中山好人”代表100人次。市镇两级以及民间志愿者团体等开展慰问好人系列活动,倡导社会关爱和帮扶好人群体,在全社会树立“好人好报”导向。市文明办联合市妇联开展“最美家庭”评选活动,评选出吴永光、周虎、宁淑娟家庭等10户“中山市十大最美家庭”。其中吴永光家庭获评广东“十大最美家庭”,周虎、欧阳焯玲、胡汉超等7户家庭获评广东“百户最美家庭”。吴永光家庭、周虎家庭同时获评全国“最美家庭”。强化师德建设,引导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树立理想信念,南朗镇云忂中学教师杜国香获评2017年广东省“最美教师”。市总工会评选“身边好员工”40 人,举办“敬业奉献 岗位圆梦”劳动模范、好员工事迹分享会。市委宣传部等单位发起10大工匠评选活动,陈正民等10人获选为首届“中山十大工匠”,弘扬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

 

 

【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 2017年,中山市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坦洲镇、三乡镇雍陌村、沙溪镇龙瑞村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村镇”,火炬开发区管委会、东区办事处、西区办事处、市公安消防支队获评“全国文明单位”。中山纪念中学、东区朗晴小学获评为“全国文明校园”,市妇联获评“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黄圃镇、南头镇、沙溪镇、南朗镇翠亨村、古镇镇冈南村等5个村镇经复查确认继续保留“全国文明村镇”称号,石岐区办事处、中山公交集团、广东电网公司中山供电局、中国建设银行广东省中山市分行、中国工商银行广东中山分行、小榄镇永宁社区等6个单位经复查确认继续保留“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港口镇、民众镇、板芙镇、南朗镇崖口村获评2016—2017年度“广东省文明村镇”,市国税局、市行政服务中心、市妇联、火炬开发区管委会、南区办事处获评2016—2017年度“广东省文明单位”。推进家庭文明建设,5月13日举办以“家和万事兴”为主题的家庭文化节,开展家庭文化活动300项,传扬和美家风。沙溪镇圣狮村、火炬开发区中山港社区、东区花苑社区、南朗镇翠亨村、东凤镇伯公社区获评第二、第三批“广东省家庭文明建设示范点”。举办2016年“诚信经营示范单位”推荐活动,评选110家企业为2016年度“诚信经营示范单位”,继续认定333家企业为“诚信经营示范单位”。举行“2017年中山城市论坛·文明餐桌”活动,倡导勤俭节约新风尚,在全社会营造文明用餐良好社会氛围。市公安交警等有关部门开展安全文明驾驶人评选活动,共评选出刘光福、李桂奇等10名职业驾驶员为2017年“中山市安全文明驾驶人”。启动“文明游天下,快乐你我他”文明旅游系列活动,发出“文明旅游倡议”,普及“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知识,引导市民及志愿者参与到践行和支持文明旅游的行动中。

 
2017年中山市获“最美家庭”名录
户名 称号
吴永光 全国“最美家庭”广东十大“最美家庭”中山市十大“最美家庭”
周 虎 全国“最美家庭”广东百户“最美家庭”中山市十大“最美家庭”
宁淑娟 广东百户“最美家庭”中山市十大“最美家庭”
李兴畅 广东百户“最美家庭”中山市十大“最美家庭”
欧阳焯玲 广东百户“最美家庭”中山市“最美家庭”提名奖
胡汉超 广东百户“最美家庭”中山市“最美家庭”提名奖
黄兆文 广东百户“最美家庭”中山市“最美家庭”提名奖
陈少瑜 广东百户“最美家庭”中山市“最美家庭”提名奖
刘 达 中山市十大“最美家庭”
郭 强 中山市十大“最美家庭”
梁玉带 中山市十大“最美家庭”
张欣芳 中山市十大“最美家庭”
李儒福 中山市十大“最美家庭”
彭若梨 中山市十大“最美家庭”
林四妹 中山市“最美家庭”提名奖
吴金焕 中山市“最美家庭”提名奖
吴林波 中山市“最美家庭”提名奖
蔡先全 中山市“最美家庭”提名奖
梁少珍 中山市“最美家庭”提名奖
郑秀莲 中山市“最美家庭”提名奖

 

【群众性文化活动】 2017年,中山市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和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千场“送福送春联,万联进万家”活动,包括举办20场市级文艺家送春联下乡专场活动、10场读者文化节送书送春联下乡活动、10场村居(社区)春晚专场送春联活动和960场镇区送春联活动。4月,组织以“读中华经典,塑优秀品格”为主题的“书香中山”2017文化志愿者在行动系列活动,全市24个镇区、39支文化志愿者分队开展133项主题活动。4月,2017年中国数字阅读大会在杭州举行,中山市再次获得“中国十大数字阅读城市”称号。7月,举行2017南国书香节中山分会第九届中山书展暨 “绿色暑假·缤纷文化”活动,开展文化活动60种。举行为期4个月的“2017中山合唱季”活动,包括2017中山合唱季开幕暨中山市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交响合唱音乐会、第三届全国合唱指挥大赛、第七届中山合唱节、“辉煌之声”武警男声合唱团大型交响合唱音乐会等9项大型活动。

 

【社会志愿服务】 2017年,中山市入选全国学雷锋“四个100”先进典型3项,获得中央文明办表彰1项,省文明办表彰17项。推动全市志愿服务项目化、专业化、社区化发展,共有82个会员单位、4284支志愿组织及20.16万名志愿者进驻“志愿中山”平台系统,共开展活动4.22万个,新增志愿者7.07万人、组织581个,累计服务时数180万小时,贡献约3600万元人力资源价值。依托“志愿中山”开启志愿服务证明一站式在线开具、星级志愿者在线申领新模式,启用“组织二维码”并推广中山志愿服务数字牌匾,启动全市志愿服务阵地“十百千”计划并发布“找阵地”功能,初步建立各类阵地800个。定制“中山市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工作系列指引”及《中山市直属机关党员志愿服务工作手册》等。成立“创文市民志愿巡访团”,以市民角度对“脏乱违”行为进行拍照取证,收集照片1.4万张。举办“斑马线上 礼让行人”暨“携手送福”关爱行动,向机动车驾驶员发放1万张行车礼让“三色牌”,慰问困难群体180户,各志愿服务组织共认领关爱任务7046份。12月,在中山市体育馆举办“2017年中山市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现场交流活动”,颁发中山市星级志愿者证书2300本,认定一批最美系列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及优秀管理员。首次为全市志愿者购买基本志愿服务意外保险,启动中山市志愿服务“百人讲述”项目。为中山慈善万人行、中山马拉松、第五届孙文论坛等大型活动提供专业志愿服务,组织3000人次参与“天鸽”超强台风灾后志愿服务。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2017年,中山市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学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和“三爱”教育。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实践活动,利用清明节、“六·一”儿童节、“七·一”建党日、“十·一”国庆节等节假日,组织各中小学校广泛开展“清明祭英烈”“童心向党”歌咏活动、“向国旗敬礼”网上签名寄语等主题活动。广泛开展“美德少年”评选,共评出450位市级美德少年,其中,13岁的席嘉琪被中央电视台CCTV14评为“全国最美孝心少年”。全市举办8场美德少年交流分享沙龙活动,以学校修身讲堂及班级道德讲堂为载体,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向善。深化学校少年宫建设,全市共建乡村学校少年宫20所,培育市实验小学“光盘行动”体验调研等13个特色项目,丰富城乡未成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举行第五届“中华小导游”中山赛区决赛活动,其中周叶蕾的《长洲醉龙》夺得中山市赛区的冠军,并获全国三等奖;中山市选送的5件作品获国家级优秀奖项。举办“诚信是福”中小学生诗书画剪作品展览,对获得优秀作品奖的代表和优秀组织单位进行表彰。市文明办策划“校园文化名校行”大型系列报道,营造校园文化建设良好氛围。深化文明校园创建活动,64所学校创建为市级文明校园,中山纪念中学、东区朗晴小学、杨仙逸小学体育路学校获评“广东省文明校园”,中山纪念中学、东区朗晴小学同时获评为“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市妇联获评为“第四届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阮英哨)

上一篇: 生态文明建设(2017) 【关闭窗口】 下一篇: 基本市情(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