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况】2000年中山市各项改革向纵深发展,市属公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取得历史性的重大突破,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基本完成经济鉴证类中介机构的清理整顿和脱钩改制。市委、市政府根据新一轮改革进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结合中山实际,年内制定了《中共中山市委关于进一步深化干部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中山市市属公有企业转制时实行审计的通知》等20多个规范性文件,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体制改革的配套政策。
【公有企业改革】新一轮改革开始至2000年底,市政府共批准市属公有企业转制方案338个,涉及转制企业610户,其中赎买产权转为非公有制企业397家,关闭企业154家,其他转制形式59家。2000年度批出的改制方案203个,转制企业388户,大部分转制企业已实行了属地管理,关闭企业的人员已按政策稳妥地分流安置。集中了大部分市属公有企业的工业、农业(含农机总公司)、交通、建设、旅游、商业、外经贸、粮食8家资产经营公司共有522家企业实施了产权制度改革,转制面86.1%,比上年增加32.6个百分点。其中经委系统的工业企业转制面达95.6%。
党政机关与所办经济实体和管理的直属企业脱钩后的转制工作顺利开展,至2000年底止,市政府已批准市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接收的脱钩管理企业转制方案42个,涉及企业46家,转制面39.7%。兴中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对脱钩管理的境外企业制订了整体改革计划,香港岐江发展有限公司转制方案已经市长办公会议批准实施,其余境外企业将参照其模式转制。
市镇两级供销社全面推进下属企业改革,至年底,26个基层供销社已全部完成下属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市供销社下属的12个公司亦有7个公司实施了改制。全市供销社的两级企业转制面达86.8%。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1999年11月5日成立了中山市政府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2000年9月15日召开了市政府审批制度改革工作会议,实施了《中山市政府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中府[2000]67号文),首次全面启动中山市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该项改革牵涉全市62个政府部门。据统计,全市原有审批事项1404项,经清理审核,保留审批事项769项。其中审批222项,减少58.9%;审核221项,减少41.8%;核准293项,减少26.9%;备案33项,减少60.2%;共减少635项,减幅45.2%。
【清理整顿中介机构】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有关清理整顿经济鉴证类社会中介机构的文件精神,市政府成立了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锐成为组长,市体改委、财政局、国资局、工商局等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整顿规范中介机构工作协调小组。市政府转发了《市体改委关于整顿规范我市中介机构的实施方案》和《市体改委关于进一步做好整顿规范我市中介机构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文件。至2001年1月底,有163家中介机构脱钩改制。其中10家会计(审计)师事务所有8家改为有限责任制,2家改为合伙制;9家资产评估机构有8家改为有限责任制;14家律师事务所全部改为合伙制;11家税务代理咨询机构有1家改为有限责任制,10家注销;3家专利代理机构全部改为有限责任公司;4家拍卖行业中介机构有3家改为有限责任制;9家工程造价审计咨询机构有7家改为有限责任制,1家注销;19家职业介绍机构有15家改为有限责任制,4家注销;91家房地产中介机构有77家改为有限责任制,9家注销;仅有的1家质量认证咨询机构因不具备资质被注销。已脱钩改制的中介机构全部实施属地管理。(罗光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