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山地情 > 中山故事
香山航空先驱
【作者】陈贤庆 【文章来源】中山日报 【成文日期】2007-01-28 【点击率】1625次
中国歼-10是典型的三代战斗机,综合性能可与美军F-16相媲美,甚至超过了F-16c/d两种改进型。

 某日,到恩平市某中学作学术交流。恩平同行在介绍恩平市时,自豪地说:“恩平是中国的飞行之乡,出了个中国的航空之父冯如;台山是中国的航空之乡,出了个空军将领黄光锐……”。在归途中,我的一位同伴不解地问:“怎么中国的航空之乡、飞行之乡、航空之父等都让他们获得呢?香山人不是最早也最多学习和参与飞行的吗?”这位同伴的话引起我的兴趣……

 
关于恩平

    恩平何以称为“飞行之乡”?皆因它出了中国第一位飞机设计师冯如。冯如生于1883年,12岁时,因生活所迫,随亲戚赴美国旧金山谋生。1903年,当得知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后,冯如决心要依靠中国人的力量来制造飞机。他得到当地华侨的赞助,于1907年在旧金山以东的奥克兰设立飞机制造厂,1909年正式成立广东飞行器公司,任总工程师。公司于当年便投入制造飞机。1909921,冯如于接近黄昏时在奥克兰附近一个圆形山丘旁进行了第一次试飞,这是一个远离居民点的地方,在场的除记者外,就是他的三个助手。当飞机起飞后飞行了0.8公里,离地4.57准备作一次转弯时,螺旋桨突然停转,飞机摔在地面,冯如被摔出机外,幸没受伤。造成事故的原因是由于螺旋桨桨轴螺丝拧得太紧,致使桨根断裂。19107月,冯如根据寇蒂斯“金箭”和莱特兄弟的“飞行者一号”,又制作了第二架飞机,10月至12月,冯如驾驶它在奥克兰进行飞行表演大获成功,并受到孙中山先生和旅美华侨的赞许,同时获得美国国际航空学会颁发的甲等飞行员证书。19112月,冯如谢绝美国多方的聘任,带着助手及两架飞机回到中国。辛亥革命后,冯如被广东革命军政府委任为飞行队长。1912825,冯如在广州燕塘飞行表演中不幸失事牺牲,被追授为陆军少将,遗体安葬在黄花岗,并立碑纪念,被尊为“中国首创飞行大家”。
   
此后,恩平航空飞行人才辈出,被称为“飞行之乡”,冯如也被称为中国“航空之父”。在恩平故乡,冯如故居和纪念馆供国内外友人和游客瞻仰。

关于台山

 台山也出了位飞行家叫黄光锐。黄光锐,1899年生。幼年时随父亲去美国,16岁时学习飞行,后考取飞机驾驶执照。191791,孙中山在广州就任军政府大元帅。为筹建空军,孙中山派遣林森和杨仙逸去美国招收和培训航空人才。黄光锐于1920年参加杨仙逸组织的飞行训练队,一边学习,一边准备回国投身革命。由于陈炯明叛变,孙中山一度被迫退出广州。延至1922年底,黄光锐才携带飞机器材回国,任大元帅府航空局飞机队队长。从此,他为实践孙中山的“航空救国”思想,献出了毕生的精力。
    1923
年,黄光锐协助航空局长杨仙逸研制出一架飞机。7月,在广州隆重举行这架飞机的试飞典礼,孙中山和夫人宋庆龄莅临参加。孙中山以宋庆龄的英文名Rosamond的译音命名这架飞机为“乐士文号”。试飞时,宋庆龄女士以超人的勇气登上飞机,在数万人的欢呼声中,黄光锐驾驶飞机,运载宋庆龄女士在广州上空飞翔,无数市民仰首观看,这是中国航空史上一段动人的佳话。当年8月,黄光锐驾驶战鹰,轰炸和扫射盘踞在东江的陈炯明叛军,立下赫赫战功。其后,黄光锐历任广东空军司令、航校校长、航空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参加了抗日战争。抗战胜利后辞去一切职务,移居美国,1986年去世。
   
现有据可查的台山籍飞行员已载入史册的共225人,其中有3位女飞行员。据不完全统计,抗战期间,从美国回来参加抗日战争的台山籍飞行员有50多人,其中为国伤残或牺牲的有30多人,为当时全国各县之冠。因此,广东航空联谊会主任顾问孟力同志称赞台山是“航空之乡”。

关于香山

 要说香山人对中国航空事业的贡献,首先要提到孙中山先生。  
  20世纪初,飞机刚问世,孙中山先生就意识到飞机的重要性,积极倡导航空救国,他一面鼓励和组织华侨青年学习航空技术,一面赞助华侨兴办航空实业,自造和购置飞机为国效命。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在此前后,孙中山在给海内外革命同仁的信中,又强调再三,极力赞同“研求和谋购飞机”,指出“飞机一物,自是大有利于军”,“谋设飞船(机)队,极合现时之用,务期协力助成,以为国出力”。此后,孙中山号召华侨捐资购买飞机,资助革命;他在海外建立航空学校,培养航空人员。1922年,孙中山领导的广东革命政权终于拥有一支由12架飞机组成的飞行队,之后,又陆续并兴办了航空工厂、航空学校。1924年冬,孙中山又按黄埔军校精神,亲自指定在广州大沙头开办广东军事飞机学校。这是孙中山先生在国内创办的第一所航空学校。从1924年冬到1936年,共培养飞行员527人。这是当时我国规模最大、培养飞行人员最多的一所航空学校。孙中山是中国航空事业名副其实的倡导者和奠基人。
  由于孙中山的号召和倡导,一大批香山籍的青年投身到航空事业之中,产生了“中国空军之父”杨仙逸、第一位女飞行员朱慕菲,以及民国前期重要的空军将领陈庆云、朱卓文、张惠长、杨官宇、刘植炎等。从1911年孙中山倡导“航空救国”到抗日战争胜利的1945年共34年间,献身中国航空事业的香山人就有100多人,在广东省列为航空先驱的10人中,就有香山籍的杨仙逸、张惠长、陈庆云、朱卓文四人。中山文史学者李文光、赵容芳所著的《香山天将》,以及《风起伶仃洋》等书,对香山的航空先驱均有详细介绍。

综上所述,中国的航空事业无疑是发轫于香山,称孙中山为“航空之父”,称香山为“航空之乡”“飞行之乡”,我认为都是当之无愧,实至名归的。当然,今天,我们无须刻意去争夺某些头衔,更主要的是要知道香山的先辈,如何为了救国报国而努力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如何开创我国的航空事业。继承先辈们的爱国热忱,建设我们今天的新中国,使之骄傲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则是当代中山人义不容辞的光荣使命。

            
1911年孙中山倡导“航空救国”到抗日战争胜利的1945年共34年间,献身中国航空事业的香山人就有100多人。

香山航空人才

■杨仙逸(18911923
  香山县北台乡人,生于美国夏威夷。1917年,他投奔革命后,很快便被孙中山委以重任,让他创建空军。1919年,杨仙逸在福建漳州成立中国第一个空军飞行队并任总指挥。后多次赴美向华侨募捐。1923年,孙中山在广州成立大元帅府,孙中山委任他为大元帅府航空局长兼广东飞机制造厂厂长。他在广州大沙头设立飞机场和飞机制造厂,亲自培训了一批飞行人员,主持研制成功“乐士文一号”飞机。19239月,杨仙逸随孙中山先生讨伐陈炯明,20日,在博罗县梅湖白沙堆检阅水雷时,因水雷爆炸遇难,孙中山先生下令追赠杨仙逸为中将,并定其殉国之日为航空节。杨仙逸也被誉为“中国空军之父”。
  
■陈庆云(18971981

  香山县翠微南溪人,1914年,得孙中山与廖仲恺推荐,赴美国寇提斯空军学校受训。1917年毕业归国,任孙中山侍从武官,协助孙中山创建革命空军,开辟广州大沙头为水陆飞机场。接着,孙中山成立航空局,陈庆云任航空大队长。19184月,奉孙中山之命,到福建组织援闽粤军飞机队,复被派赴日本大阪购买飞机,归国后任援闽粤军飞机队长。国共合作后,孙中山于1924年冬创办广东军事飞行学校,陈庆云担任总教官。其后,历任航空学校教育长、航空处副处长、中央航空委员会主任、中央航空学校校长等。
  
■朱卓文(18751935年)

  香山县西桠村人。1896年旅居美国旧金山。1910年,在旧金山加入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参加民主革命,并学习飞行技术。同年底同邝佐治伏击访美的清廷海军大臣贝勒载洵,邝被美国警探追捕,朱幸逃脱。1912年回国后,任临时大总统府庶务司司长。192011月孙中山整顿军政,建立航空局,任命朱卓文为局长。

■张惠长(18991980年)
  香山县张家边人。幼时随父侨居美国,1914年入纽约寇蒂斯航空学校学飞行。回国先后被孙中山任命为侍从副官、参军处副官、航空处副处长。1922年升任航空局副局长、代理局长,仍兼第一队队长,率队驻韶关。6月,陈炯明叛变,为免飞机落入叛军手中,予以焚毁,后赴上海。1927年返回广州,任国民革命军广州航空学校校长。次年初,改任航空处长。19298月,被任命为南京军政部航空署署长。9月,兼任中国航空公司副理事长。

■朱慕菲(1897年—1932年)
  香山县西桠村人。朱卓文之女。是中国第一位女子飞行员。
  

■杨官宇(1901———1970

  香山县北台乡人,出生于美国檀香山。杨仙逸堂弟。1922年回国,一直从事航空事业。    
  
■刘植炎(18981988年)

  香山县谿角村人。1921年赴美国芝加哥半工半读。1925年加入中国国民党,同年在美国“三民航空研习所”学习飞行技术。1926年冬回国,一直从事航空事业。

上一篇: 清末民初时期中山地区禁毒概况 【关闭窗口】 下一篇: 顶天立地奇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