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范围·面积】 中山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中部偏南的西、北江下游出海处。全境位于北纬22°11′~22°47′,东经113°09′~113°46′之间;南北长约66公里,东西宽约60公里。北接番禺市和顺德市,西邻江门市区、新会市和斗门县,东南连珠海,东隔珠江口伶仃洋与深圳市和香港相望。全市行政管辖范围面积1800平方公里。市中心陆路北距广州86公里,东南至澳门65公里,由中山港水路到香港52海里。市政府设于东区松苑路。
【地质·地形·地貌】 中山市地质发展历史悠久,地壳变动频繁,地质构造体系属于华南褶皱束的粤中坳陷,中山位于此坳陷中增城——台山隆断束的西南段。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中部高亢,四周平坦,平原地区自西北向东南倾斜;五桂山、竹嵩岭等山脉突屹于市中南部,五桂山主峰海拔531米,为全市最高峰。地貌由大陆架隆起的低山、丘陵、台地和珠江口的冲积平原、海滩组成。其中低山、丘陵、台地占全境面积的24%,一般海拔为10~200米,土壤类型为赤红壤;平原和滩涂占全境面积的68%,一般海拔为-0.5~1米,其中平原土壤类型为水稻土和基水地,而滩涂则广泛分布有滨海盐渍沼泽土及滨海沙土。河流面积占8%,西江下游的西海水道、磨刀门水道自北向南流经市西部边界,由磨刀门出南海;北江下游的洪奇沥水道自西北向东南经过市东北边界由洪奇门出珠江口。其间汊道纵横交错,其中小榄水道、鸡鸦水道横贯市北半部,汇入横门水道由横门出珠江口。 (罗绮冬)
【气候】 中山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较高,日照充足,雨量充沛。1991~1997年,年平均气温为22.4℃。最暖为1994年,年平均气温为22.8℃;最冷为1992年,年平均气温为21.7℃。一年中最冷为1月份,最热为7月份。年极端最高温37.5℃(出现在1994年7月11日),年极端最低温1.3℃(出现在1993年1月29日)。日照时数充足,1991~1997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665.7小时,占全年可照时数的38%。其中,1991年日照时数最多,达1802.3小时,占全年可照时数的41%。最少是1994年,仅有1446.8小时,占全年可照时数的33%。一年中2~3月份日照最少,7月份日照最多。雨量集中在4~9月份,其中4~6月为前汛期,以锋面低槽天气降水为多。7~9月为后汛期,台风降水活跃。1991~1997年年平均雨量为1899.4毫米。最多为1993年,年雨量2442.5毫米;最少是1991年,只有1458.7毫米。
影响全市的灾害性天气有暴雨、台风、龙卷风、霜冻和低温阴雨。(方帝豪、欧锐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