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国家方志馆粤港澳大湾区分馆(简称“大湾区分馆”)是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文化强国建设的重大项目,是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湾区故事、广东故事的重要窗口。近日,市地方志办积极响应位于珠海市的大湾区分馆藏品征集工作,并得到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市场监管局和黄圃镇、小榄镇、古镇镇、西区街道等相关镇街、行业商会的大力支持和热心捐赠,共向大湾区分馆捐赠脆肉鲩、黄圃腊味等地理标志产品仿真件以及与国家级非遗项目小榄菊花会、醉龙舞、古镇云龙舞等相关的图书、邮册、视频、表演道具、文创产品等,共计实物21件、音视频12个,市地方志办捐赠书籍158册。相关资料目前已移交至大湾区分馆。 2023年起,市地方志办积极参与大湾区分馆建设工作,先后向该馆提供包括照片、音视频、地名故事、人文诗词在内的中山特色地情资料一批,努力发挥好地方志资源的独特价值,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格局中宣传推介好中山城市形象,讲好中山故事。 【部分捐赠资料一览】 (一)小榄菊花会
小榄镇捐赠的菊花书籍、邮册 小榄菊花会,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中山市小榄镇菊花栽培、菊艺扎作、造景等技艺推陈出新,代表岭南艺菊流派,镇内有一批道路、经济联合社、企业、学校以“菊城”命名,“菊”文化已融入小榄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被誉为“菊城”“中国民间艺术(菊花文化)之乡”“中国菊艺之乡”。 (二)醉龙舞
西区街道宣传文化服务中心捐赠的醉龙舞道具及文创产品 醉龙舞,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醉龙是古代中山民间祭祀后巡游表演的特色传统舞蹈,因舞者起舞时醉态朦胧而得名。它起源于宋代,盛行于明清,于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浴佛节表演。醉龙融汇了南拳、醉拳、杂耍等技艺,展现出“形醉意不醉,步醉心不醉”的特点。 (三)六坊云龙舞 古镇镇六坊云龙舞传承基地捐赠的六坊云龙舞演出道具——三角幡旗 六坊云龙舞,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传承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其特点是龙的长度惊人,长达五六十米;舞龙套路多,集武术与舞蹈于一体,是一条“会跳的龙”。云龙一般在晚上出巡,远远看去,只见龙通体光亮,银光闪闪,在星空中穿云破雾,效果奇特,故称之为“云龙”。 (四)黄圃腊味传统制作工艺
黄圃食品腊味商会捐赠的腊肠、腊肉、金银润腊味仿真品 黄圃腊味传统制作工艺,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黄圃镇为中国腊味食品名镇,黄圃腊味起源于清光绪年间,色、香、味俱佳,是广式腊味的典型代表,于2006年被审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五)中山脆肉鲩 市市场监管局小榄分局捐赠的脆肉鲩仿真件 中山脆肉鲩,是一种独特的草鱼品种,其肉质结实爽脆,耐煮不烂,肉味清香可口,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小榄镇全镇脆肉鲩养殖面积约1.5万亩,销售遍及全国20多个省市。 图:蓝子键 资料来源:《广东乡村非遗》《中山村情》《中山年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