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底开始,中山市档案馆查阅服务大厅常常出现一个身影——刘先生(化名)。他静静的坐在开放档案阅览区的电脑前,眼神专注的看着屏幕里每一页的档案。刘先生每周甚至每天都坚持来查阅开放档案,从不间断。工作人员内心充满好奇,是什么原因驱使一个人如此持之以恒的做一件事呢? 开放档案阅览区(摄影:林曼燕) 经过详细了解,原来刘先生通过中山市档案馆的微信公众号,得知馆内存有丰富的民国时期档案,而他正需要一些民国时期有关乡村建设的历史资料,用于对中山“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与乡村振兴的调研。由于到馆后发现民国时期档案不仅仅存量丰富,内容也涵盖很多方面,具有非常大的研究参考价值,短时间内无法看完,所以几乎每天都安排时间前来查阅。 中山市档案馆馆藏的民国档案,主要是民国时期中山县机关政务活动所形成的档案,该档案资料起止时间为清咸丰年间至1949年。它是研究民国时期中山(香山)历史的重要资料,主要包括党政事务、农业、经济、物价、邮政、交通、教育、卫生、民政、外事、治安管理、军事等多方面的内容。此外,中山市档案馆从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佛山市档案馆复制了一批民国时期与中山人和事相关的档案,年代最早为1810年。馆内民国档案内容丰富、史料翔实,对研究中山民国时期历史具有较高参考价值。 中山市档案馆馆藏民国档案目录(摄影:林曼燕) 刘先生还向工作人员提到,以前寻找民国时期的档案资料十分困难,现在不仅可以在中山市档案馆官网上查看民国档案目录,到现场查阅还能打印需要的资料,对他的研究工作起到了非常大的帮助。至今,刘先生对民国档案的研究还没结束,他将继续到馆查阅,继续在这丰富且珍贵的档案里用心钻研。 从2021年开始,中山市档案馆每年在“6.9”国际档案日通过官网向社会发布档案开放通告,截止目前共开放17万多件档案,其中民国档案13万多件。档案保管的根本目的之一就是为社会提供档案利用服务,中山市档案馆将大力促进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加强档案资料的建设与开发利用,拓展公共服务功能,以便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群众。 中山市档案馆官网开放档案目录截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