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何燕萍 【文章来源】中山档案方志 【成文日期】2023-03-24 【点击率】286次 | |||
中山市三角镇光明村渔人(摄影:陈玲开)
石岐夜泊(节选) 【明】黄 佐 香山秀出南海壖,四围碧水涵青天。 七星峰峦拥楼堞,北斗照耀开云烟。 云烟长自峰峦起,覆露千家连百里。 渔歌菱唱不胜春,桂楫兰桡镜光里。 石岐夜泊向鸥沙,南台缥缈浮梅花。
诗选自:明嘉靖《香山县志》卷七《艺文志》 “向鸥沙”一作“白鸥沙”
中山亦渔亦农的水上人家口耳传唱的咸水歌,记录着中山水乡人民生活、传唱之景。 明嘉靖《香山县志》“风俗篇”关于嫁娶风俗有记载:“醮子女,歌唱以导其情,曰歌堂酒。”中山水乡唱歌之俗世代沿袭,保留着传统唱法,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咸水歌。2006年,中山咸水歌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黄佐,字才伯,号泰泉,世称“泰泉先生”。明代香山(今中山市)人,岭南地区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文献学家、诗人。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进士,由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国子监祭酒、少詹事兼侍读学士等职。撰有《广州人物传》,并纂修《广州府志》《广东通志》《广西通志》《香山县志》等,与丘濬、陈献章同被誉为“明代广东三大学者”。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