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方唐”——方唐华丽转身的背后
【作者】高明国/赵学民 【文章来源】《中山日报》2010年10月2日 第5738期 A6版 【成文日期】2010-10-02 【点击率】2720次

作为一名漫画家,方唐早已声名远扬,不仅仅在中国,而是在世界也是如此。方唐不是他的原名,他原名陈树斌。方唐之名起于1984年他在羊城晚报做主任编辑的时候,他开始以“方唐”为名在羊城晚报创作《新闻漫画》专栏,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内报刊的第一个新闻漫画专栏,其后在国内20多家报刊上开设漫画专栏,出版多部漫画集,作品屡获国内外大奖。
    这次来美术馆开《中山书画展》,并没有展示他的老本行的作品——漫画,而是他近些年创作的水墨画和彩墨画。方唐水墨画和彩墨画匠心独运,呈现独特的艺术风格。正是由于从已造诣深厚的漫画,而该创作书画,被他的朋友陈永铮评价为“又一个陈树斌,即又一个方唐。”记者在画展开幕的时候见到了这位漫画界的大师。虽然他年已过七旬,但是精神健硕,眼神放射着睿智的目光。他很高兴地和记者聊起了他华丽转身之后的故事,聊他对艺术的体会。
    ■“转行”书画可谓圆梦
    “其实,我从小就向往艺术,但是一开始我也并没有创作漫画,最开始是对油画特别感兴趣,就创作了十多年的油画。”据他介绍,那个时候自己还是做建筑工人的时候,一有时间就会想着去写生,画油画,不追求功利,就是一种喜好。“这也是业余的好处,非常自由,想画什么就画什么,努力追求自己的东西。”后来,他“文化大革命”以后创作漫画,用生动形象的漫画刻画生活中的丑陋现象,当初发现漫画不仅能“打苍蝇、打老鼠”,更要“打老虎”。虽然在漫画创作取得很大的成功,同时也一直在注意国画的艺术创作,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所以说,这种从漫画到水墨画和彩墨化的转变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也算圆了自己的绘画创作的梦想。”他漫画创作二十年,在2004年的时候,他决定不玩漫画了,也不想当漫画权威了,不参加相关的活动,不画漫画作品,而是从事画画的。“画漫画也是在讽刺别人,也面临一种危机。”
    ■“创作别人没有的国画风格”
    据了解,此次画展共展出75幅作品,40 幅彩墨画,35 幅水墨画。“后来决定搞国画艺术,就是要搞别人所没有的国画风格,形成自己的风格。”他介绍,他的水墨和彩墨倾向于用墨勾线,运用西方的色彩,加上现代的处理手法,这样就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将西方艺术手法运用到中国画的创作,林风眠是倡导者,但是方唐认为自己在运用西方艺术的手法比林风眠还要大胆。
    “这次书画展,是我最近几年创作的集中体现,也算是在漫画创作中的一种成功延续。”他说,能够形成现在这种风格,和漫画创作也是有一定的关系。因为现代艺术讲究变形,不是写实,而是写虚的。变形好看充满美感,变形不成则还难看。东西方漫画创作的基础对于变形也是有意义的。能够将两者结合起来,做到了变形成功,在于悟性。“搞艺术没有悟性是不行的,要有灵感、灵气才行。”
    方唐转型之后创作的水墨画和彩墨画得到很多的中山艺术界人士的高度评价。中山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梁欣基认为,“我们要学习方唐对绘画艺术的执著,他接触各方面的艺术,从漫画、水墨、彩墨同时又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形成独特的风格是后印象主义、表现主义和中国写意相结合。”中国艺术研究院的访问学者杨吉祥则认为,方唐先生的水墨画和彩墨画吸收了西洋画的一
    些色彩构成和几何构成,重点是对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独特的理解,用中国画的形式表现出来,里面还蕴含着作为漫画家深邃的思想,对哲学和人生的思考。■方唐美术馆正在建设当中据方唐老师介绍,在南朗一个面积有六百平方米的方唐美术馆正在建设当中,预计这个美术将于2011年元旦正式成立,方唐美术馆将会将此次书画的作品永久保留。据了解,除此之外,还会将方唐的其他作品收藏其中,增加影像资料来丰富方唐美术馆。“之所以选择南朗镇,是因为我母亲是南朗人,所以对南朗有一种特别的情结。”他笑着说。

上一篇: 为备战火炬传递院士郑守仪慢跑上下班 【关闭窗口】 下一篇: 方成荣获首届“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微博 |  微信公众号:中山档案方志 | 返回首页
中山市档案馆、中山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主办

Copyright 2000- ©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165587号-2 网站标识码4420000022 地址: 中山市兴文路7号之一(查看地图) 邮编:528403

 
办公电话:0760-88328069 技术支持: 0760-88310669 电子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