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夺世界武术冠军的中山人——访祖籍中山的世界南棍、南拳冠军郑家豪
【作者】 【文章来源】《中山侨刊》2004年4月1日 第59期 【成文日期】2004-04-01 【点击率】2330次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肉。

                                          冰心

    采访郑家豪是我多年的心愿!

    每当我在电视上看到他勇夺一个又一个武术奖牌时,不禁为这位同乡击节鼓掌。尤其是今年116日,当我看到他站在第七届世界武术锦标赛南拳比赛的冠军领奖台上,更是把手掌拍得通红。

    12月5上午,我如愿以偿,在香港的好彩酒楼与这位新鲜出炉的南拳世界冠军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

    眼前的他,中等个头,宽肩粗臂,宽阔的前额下覆盖着又黑又浓的短发,稚气未消的脸上经常露出阳光式的笑靥,明朗而富朝气。

                   武林世家有传人

    1979年,郑家豪出生于香港一个武林世家。

    郑家豪的祖父、现年86岁的郑荣祖籍中山市张家边濠头村,是香港武术联会的创始人之一。自1950年始,郑荣在香港跑马地设立武馆,招徒授艺;1953年,他以一身硬功夫击退了20多名歹徒,名噪一时。我采访家豪当天,只见身边的他不但背不驼、耳不聋、气不喘,而且思维活跃、身手灵活、中气十足。

    虎父无犬子。郑家豪的父亲郑凤池在武术界亦颇负盛名。1959年,他获广东省首届青少年武术锦标赛的刀术冠军;1990年,武术首次成为亚运会比赛项目后,他担任武术项目的副总裁判长;1995年,他获香港教练培训计划奖;2000年,他获香港体育界杰出贡献成就奖,成为武术界获此荣誉的第一人。

    家豪的妹妹郑家颖巾帼不让须眉,也是香港武术队的成员。在1999年的大马亚洲青少年武术锦标赛中,她获得11铜的好成绩。在2002年的欧洲青少年武术锦标赛中,她又添11铜。就连家豪的母亲黎凤霞也是一位跌打医师。

    对出生和生长于这样一个武林世家,家豪坦然非常幸运:我们一家人的关系非常和谐、融洽、温馨,

武术是维系我们感情的重要纽带。”

                    青春热血铸辉煌

    郑家豪走过的是一条曲折艰辛的道路。

    他自4岁开始习武,与武术结下了不解之缘。由于父亲白天要上班,他只能于深夜12点到凌晨2点向父亲讨教;由于当时家里并不富裕,只能买比较便宜的垫毯让他练习凌空飞腿的动作。家豪年纪小小便很懂事,无论环境多恶劣,从不叫苦,不埋怨,不气馁。

    1994年成为香港武术队的队员后,为了能在比赛中获得好成绩,他经常要接受地狱式的训练:早上6点起来跑步,接着由8点多一直练到12点多,下午再由3点多一直练到5点多,有时晚上还要继续。一个简单的动作往往要练习几十次,乃至上百遍,真是苦不堪言。对此,家豪感慨万千:这种训练堪称向生命极限挑战,睡觉的时候经常累得连手都抬不起来,有时甚至想作呕。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家豪的汗水没有白流,鲜花、奖杯、荣誉接踵而来:他1993年获得香港青少年儿童武术分龄赛男子南拳冠军,1995年获世界武术锦标赛男子南拳第4名,1999年获第5届世界武术锦标赛男子南棍冠军、男子南拳季军,2001 年获第6届世界武术锦标赛男子男棍亚军、男子南拳亚军、男子南刀亚军,2002年获釜山亚运会男子南拳三项全能铜牌,2003年获第7届世界武术锦标赛男子男拳冠军、男子南棍亚军。此外,已是香港武术联会中级教练的他,现正修读高级教练课程。

    在众多奖项中,他对南拳世界冠军情有独钟:“57 个国家和地区的武林高手参加了这次比赛,竞争非常激烈。尤其是当我站在领奖台上,耳边响起雄壮的中国国歌时,心底不禁涌起从未有过的自豪感。

    对于自己的成功,家豪毫不讳言:训练时善于用脑思考,是我成功的最大因素。很多人只是机械地做动作,我则先在脑海里模拟设计一些镜头,再进行练习。

侠义精神献社会

习武之人,崇尚的是侠义精神。

    家豪对侠义精神有着独到的见解:所谓侠义精神,就是在某种道德力量的感召下,自觉为社会服务的一种人文精神。多年来,他正是默默地以自己的行动,实践这种侠义精神。

    在香港,不少人沉迷于纸醉金迷、声色犬马中,对人生抱着消极的态度。有感于此,家豪深入到香港伊斯兰中学、圣保禄中学、真光中学、廉政公署以及香港赛马会等单位,向市民们分享他的心路历程,讲述他应对困难的经验,引导大家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观。他经常说:做人和练武一样,不可能一蹴而就,摔倒了就要爬起来,倘若方法不正确,要立即改变,只要方法正确,一直坚持下去,就一定可以成功。

    虽然他经常忙于比赛和训练,而且正在攻读北京大学的函授课程,但只要有时间,他都会随慈善团体去探访老人家,为他们服务。

    身兼香港青少年暑期活动委员会委员的他,还与香港商业电台体育精神节目合作,举办了武术基本训练班,让更多的年轻人认识武术,尤其是武德。

                    传统美德系一身

    采访郑家豪,他的热情、谦让大大出乎我的意料。

    采访当天,他总是主动地为素未谋面的我们斟茶;对我们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他总是耐心详尽地回答;对我们希望合影的要求,他总是不厌其烦地笑脸相迎;采访过程中,由于有电话找他,他总是满脸歉意地向我说对不起。对于一个24岁的青年而言,如此彬彬有礼和落落大方实在不多见,何况是一个生活在鲜花和掌声中的世界冠军?

    爷爷郑荣和父亲郑凤池教授郑家豪武术时,强调武术与武德要并重,也就是常说的文武双全。受爷爷和父亲的熏陶,郑家豪从小就养成了尊老爱幼、锄强扶弱的传统美德。

    家豪是一个家庭观念很强的人。每次到外地比赛和训练,他都会及时向家里报平安,不用比赛和训练时,他尽量抽时间陪家人,尤其是家人的生日,他记得清清楚楚,而且安排得妥妥当当。无论身处何出,无论工作多忙,只要天气转凉,他都会打电话给爷爷和奶奶,提醒他们要多穿衣服,注意身体。谈到儿子家豪,郑凤池总是笑得合不拢嘴,他说:我们既是父子,又是朋友,无所不谈。家豪在家时,晚上只要超过12点回来,都会打电话向家里请假。对这样的儿子,我还能有什么不满意?

    家豪是一个重感情的人。他自幼在筲箕湾长大,那里留下了他许多难忘的回忆。虽然现在已搬到新街,但路过筲箕湾时,他经常去看望以前的街坊邻里,尤其是老婆婆们。婆婆们感动地说:这样的年轻人难找啊!

    采访结束时,家豪一再跟我说:我有今天的成绩,除了家人外,香港武术联会,香港体育学院各部门,香港武术队教练于立光,广东省武术队的黄建刚教练、何强教练、董德强老师,北京武术队的严教练、卢教练、张教练、卡教练等帮了我很多,我希望你能在文章中代我感谢他们。其尊师重教之情溢于言表。

                      魂牵梦萦是故乡

    对家乡中山,郑家豪一点也不陌生。

    从孩时开始,他经常随家人回乡扫墓。他深有体会地说:每次回到家乡,都看到新的景象,都有新的变化。家乡的发展真是一日千里。

    对于亲情,他感受很深:虽然和家乡的亲人联系不多,但每次见面,都感到很亲切,很自然,这就是与生俱来的亲情。

    只要家乡有需要,家豪总是倾力相助。20001 22日晚,中山市政协、统侨系统慈善晚会在北区影剧院举行,为万人行进行慈善筹款。家豪放下手中的工作,随家人回来参加晚会,并进行了精彩的武术表演,筹得了不少善款,赢得了阵阵掌声。

    身为新一代南拳王,家豪在思索着如何报效家乡,他说:我想在慈善方面为家乡做些实事,如回家乡免费举办培训班,培养家乡的武术人才等。

    对未来的发展,郑家豪豪情满怀:武术已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我绝不轻言退役。我希望武术项目能被列入奥运比赛项目,并希望能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取得好成绩,书写新的人生篇章!

上一篇: 中国第一个敲开世界冠军大门的人容国团 【关闭窗口】 下一篇: 钟少珍的减法人生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微博 |  微信公众号:中山档案方志 | 返回首页
中山市档案馆、中山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主办

Copyright 2000- ©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165587号-2 网站标识码4420000022 地址: 中山市兴文路7号之一(查看地图) 邮编:528403

 
办公电话:0760-88328069 技术支持: 0760-88310669 电子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