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山地情 > 中山故事
中山市南朗镇文物古迹介绍——杨鹤龄墓
【作者】轶名 【文章来源】中山市文广新局 【成文日期】2009-10-06 【点击率】1676次

杨鹤龄墓坐落翠亨村金槟榔山,该墓建于1934年,坐北向南,以水泥覆盖呈半圆形,外护圈半径1.5,高50厘米,墓坪宽36。墓首有抱鼓石,墓前置华表两柱。墓室宽2.2,长4.5,墓碑高1,宽60厘米。阴刻"杨鹤龄先生之墓,邹鲁敬题"。碑额镶嵌杨鹤龄半身瓷碟遗像。于墓右侧石刻褒恤令。()

杨鹤龄褒恤令,高1.4,宽55厘米。阴刻,每字6厘米。署名2.5厘米

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西南执行部褒恤令

杨鹤龄同志性行高洁器识闳远早岁翊勤总理倡导革命厥功甚伟民国肇造退隐家园功成不居尤足矜式兹闻溘逝轸悼良深特给治丧费壹万元并派秘书处第一股长黄泳壹前往治丧用示笃念革命同志之意此令

中华民国廿三年九月三日

党务委员   陈济棠 邹 鲁 胡汉民 刘纪文 白崇禧 林翼中

杨鹤龄,字礼遐,中山市翠亨村人,1868731生。青年时代与孙中山、陈少白、尤列四人志趣相投,经常在一起互抒救国抱负,发表不满清朝言论,被人视为大逆不道,称"四大寇"1895年,孙中山在香港成立兴中会总部。杨鹤龄是早期成员,他极力支持孙中山,并毫不吝惜把在澳门的物业先后卖掉,用作革命经费购买军火。

1921年孙中山聘任杨鹤龄为总统顾问。1923年又派他为港澳特务调查员。孙中山逝世后,杨鹤龄目睹革命事业受到很大挫折。深感违背了革命初衷,不符合孙中山革命目的理想,内心痛苦,乃隐居澳门,淡于名利,深居简出。1934829因患脑充血病逝于澳门,终年76岁。

 

上一篇: 中山市南朗镇文物古迹介绍——孙昌墓 【关闭窗口】 下一篇: 中山市南朗镇文物古迹介绍——陆皓东坟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