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就是人生的积累——访漫画家方成先生
【作者】叶克飞 【文章来源】《中山日报》2002年11月17日 第2872期 A2版 【成文日期】2002-11-17 【点击率】1098次

       在日前的中山市美术馆开馆仪式上,记者见到了久负盛名的中山籍漫画家方成先生。1918年出生的方老依然精神矍铄,而且和蔼可亲,签名拍照都来者不拒,当记者问能否做一个简单采访时,他也欣然应允。

  记者:“作为一位在漫画实践和幽默理论领域都取得巨大成就的艺术家,您的漫画理念是怎样的?”

  方老:漫画其实就是一种评议性的东西,和语言、文字一样。当然,这种表达不能平铺直叙,必须曲折含蓄。

  记者:据了解您是理科出身,而且您在自述中也说自己只受过一点美术启蒙,排除这之中的自谦成分,你觉得画好漫画与学历、专业、美术基础等是否有绝对的关系?

  方老:我其实是三十多岁才改行画漫画,绘画功底学了点,漫画则全属自学。可以这样说,没有三十岁,是画不出好漫画的,因为漫画是一种形象化语言,它必须借物抒情,需要丰富的人生经历。另外,不管你的专业是什么,文学底子都很重要,比如标题和对话,都需要到位的文字表达。比如像丰子恺,他的作品别人就学不来,因为他的文学功底棒,语言运用圆熟而特别。

  记者:现在的年轻人似乎都热衷于日本的卡通和漫画,可按照您的“漫画是一种评议性的东西”的观点,这些似乎不应该算是漫画。

  方老:其实是可算可不算。因为漫画在美国崛起时,它的定义范围就包括了卡通漫画,但说到底,日本的卡通漫画是连环画,不能拿来做评论用。当然,也有例外,比如朱德庸的系列画,就是对社会事件的表达。

  记者:也就是说在台湾漫画家中,您比较欣赏朱德庸?

  方老:对,他的漫画具备了必需的幽默感,也达到了表述世情的目的。另外还有蔡志忠,他是用漫画来解释古典文化,比如《庄子说》、《老子说》等等。

  记者:对年轻人热衷日本卡通漫画,您有什么看法?

  方老:这是很自然的,因为日本卡通漫画造型漂亮,画起来却简单,年轻人肯定喜欢。没有必要打击他们在这方面的兴趣,更没有必要把这些东西视为洪水猛兽,我前面说过了,真正的漫画,要三十岁之后才画得出来,什么年纪就应该干什么事。

  记者:你觉得你画的这类漫画能像日本卡通漫画那样形成产业化吗?

  方老:不会,说到底,我这种漫画是一小部分人用来自娱自乐的东西,它不具备大批量生产的条件,比如日本的漫画(连环画),一天就能出几百本的,而像我这种漫画,一天能画几幅就很不错,性质不一样。  

上一篇: 方成——“模仿”出来的漫画家 【关闭窗口】 下一篇: 漫画名家四人展揭幕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微博 |  微信公众号:中山档案方志 | 返回首页
中山市档案馆、中山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主办

Copyright 2000- ©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165587号-2 网站标识码4420000022 地址: 中山市兴文路7号之一(查看地图) 邮编:528403

 
办公电话:0760-88328069 技术支持: 0760-88310669 电子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