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黄慧珊 【文章来源】中山档案方志 【成文日期】2020-03-04 【点击率】977次 | |||
永宁村,位于小榄镇西北部。南宋时,中原士民迁居飞驼岭(即大榄山,在镇境西南面,已风化殆尽)西南侧,因地倚山冈,初名“冈头村”。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香山立县前,以冈头村为主要聚居地,称永宁乡潮居里,取永远安宁之意。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称大榄村。1923年改称永宁乡。 1993年,永宁工农业总产值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成为全国十大首富村之一。1998年,该村被评为广东省卫生村;永宁社区分别于2011年、2015年被评为广东省宜居示范村庄、全国文明单位。
![]() 永宁村村貌(永宁居委会供图)
永宁村自然资源丰富,荼薇花、菊花、木头涌花稔(即番石榴)等地域特色明显。荼薇花古称荼蘼(或酴醿),据传是明嘉靖年间经澳门从大西洋彼岸引种回来的,为少数能保留下来的远古玫瑰品种。永宁乡民栽植荼薇花有400多年历史,荼薇花已成为小榄的特色物产,且经过不断的推陈出新,制作出别具特色的荼薇糖、荼薇蛋卷、荼薇酒等知名的小榄特产。另外,在种类繁多的传统美食中,小榄菊花传统饮食习俗被列入中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永宁荼薇花(永宁居委会供图)
在永宁村的文物古迹中,佩兰书室和双美桥为中山市文物保护单位。双美桥于明洪武元年(1368年)由榄都第一任巡检陈忠主持修建,位于连接永宁东北与新市村蓝田大街的水色匝河涌上,宽3.16米,长18.5米,高约4.5米,呈南北走向,梯级桥面,为单孔红石拱桥。桥下碧波荡漾,古桥与流水,构成一幅独特美景。
![]() 双美桥(永宁居委会供图)
永宁民间传统技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小榄刺绣、小榄洪拳、剪纸、拔河、醒狮和毽球等。其中入选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小榄刺绣历史悠久,是粤绣的一朵奇葩。其多出于乡间妇女之手,较少受文人画和宫廷艺术趣味影响,至今仍保留有古越族女红传统遗痕。绣品中除有雀鸟、鱼虫、龙、凤、鸡、鸭、牛等图案,还常配有花卉图案。另外,小榄洪拳入选中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拔河、醒狮、毽球等团队在各个全国甚至世界性的比赛中均获佳绩,剪纸技艺在永宁也已有百年历史。
![]() 永宁龙狮武术团表演舞狮(永宁龙狮武术团供图)
图片来源:《中山村情》 资料来源:《广东名村·美丽乡村》《中山村情》《小榄镇志》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