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中山市志(1979-2005)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市志(1979-2005)》 【成文日期】2012-10-04 【点击率】122次 | |||
![]() 李志海(1901—1973),原名李泽林,香山县张家边(今中山市火炬开发区)濠头乡李家村人。1901年11月14日出生于中山石岐(今石岐区)出身贫苦,是一位中医,曾在石岐、濠头、浮墟开设中药房。 1939年中山沦陷初期,中山县党组织在九区浮墟领导青年抗日,他经常免费给伤病员诊病送药,并与中共黄乐天、刘炳福认识,受进步思想影响,接受中共党组织领导,以行医和开药房作掩护,投身抗日斗争。1940年,欧初、谭桂明、卫国尧、杨日韶等根据党组织指示,在中山九区组建抗日武装部队,当时九区地方自发组织的民利公司梁自带所辖国民党第七战区抗日游击队挺三纵队第三支队势力最大。1941年6月,欧初与其策划抗日武装部队编队,由欧初化名李志海出任中队长,谭炳照化名谭三九,冯培正化名黄若明当小队长,争取梁自带及其队伍,编为独立第四中队,在鸡头角对组编人员进行训练。 1943年,独立第四中队32人在大茅岛遭日军100多人四面环攻,谭三九等12人牺牲,8人负伤,部队损失惨重。后扩编部队,欧初即调黄乐天负责,由李志海任中队长,黄乐天化名黄炳任中队副,后来,独立第四中队队员分别被编入中山五桂山抗日游击大队、中山人民抗日义勇大队及珠江纵队金刚队,对外仍挂梁自带独立第四中队,以掩护革命。1942—1944年,金刚队在击退敌伪十路围攻、四路围攻及各次围攻中均处于外围最前线。掘公路、烧桥梁、剪电线,袭击石岐及小隐洋兰伪海关,打击中山伪军43师,攻打张溪伪护沙队及袭击华佗庙伪军等取得一系列胜利。被当时日军出10万元军票,伪43师师长彭济华出70万元储券缉拿其,未果。为解决部队的经济困难,他开设药房解决部分经费,还在四区涌口门鸡头角与人合股批租耕地。组织队员耕种,所收获的稻谷、农产品及劳动所得,除提供给部队外,还用作照顾队员家属及烈属。 1945年石岐光复后,按党组织指示,把浮墟的益寿药房迁往石岐孙文西路,改名为志海药房,继续为部队筹措经费并作交通联络站。为纪念在大茅壮烈牺牲的战友,变卖田地、家产,甘居茅寮,在四区齐东先锋宫路口购地兴建一座四中烈士纪念坟场,名为四中茶亭,开设茶室,向过往群众施茶,赠医送药。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其开设的药房,都是党组织和五桂山游击队,乃至番禺、顺德等县党组织、抗日武装部队的秘密交通联络站。1948—1949年,其在濠头烟管山批租荒山兴建山园,一度成为交通站及部队撤出的驻地。 1949年10月至1950年5月,中山刚解放,派不出解放军部队护送军粮,支援解放万山群岛及海南岛。他受珠江专署副专员冯扬武、两广纵队司令部一团团长黄江平指示,由他负责筹集和护送军粮,他以李志海运输公司名义完成此任务。当时沿海各地为国民党反动派残余匪军盘踞,障碍重重,他设法疏通关卡,从九区筹集军粮日夜兼程运往广州,共运1500多万公斤,为支援解放军解放万山群岛和海南岛作出贡献。参加革命12年来,将自己的所有收入和积蓄全部交给部队,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家人仍居住在破茅寮里,并欠下一身高利贷债务。 1952年以“大天二”土匪队长、地主恶霸等罪名被判3年徒刑。刑满释放留场就业。1957年8月回乡。1962年发现是错案,1963年1月10日宣布平反,由统战部批准退休,民政科发给中药师执照。1973年12月17日在濠头村去世。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