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仙舟
【作者】中山市志(1979-2005)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市志(1979-2005)》 【成文日期】2012-09-17 【点击率】488次


  薛仙舟(1878—1927),香山县(今中山市)人,出生于江苏扬州。被誉为中国合作事业创始人、中国合作运动导师。16岁考入天津北洋大学,1897年毕业入职天津海关。1901年受同为香山县人的天津海关道唐绍仪垂青,被选派往美国耶鲁大学攻读经济,1905年在美国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任欧洲分部干事。1908年6月获允转赴德国柏林帝国大学专攻金融,德国十分活跃的合作主义对其思想影响很大。1911年武昌起义成功后,回到上海,受复旦大学校长李登辉之邀,到孙中山任校董会长的复旦公学(后改名复旦大学)任教,讲授财政、公民和合作主义课程。1919年被中国工商银行特聘为总经理,代银行向海外集资,动员侨胞投资。回国时购买一批有关合作主义书籍及马克思《资本论》,推荐给复旦大学学生课余阅读,使许多学生大开眼界。1920年支持复旦大学学生成立合作同志社(又称平民学社),参加者有寿勉成(后任国民政府合作事业局局长)、王世颖(后任中国合作学社会长)等,指导他们进行合作主义试验,出版《平民》周刊,宣传合作主义,鲁、晋、赣、闽、粤诸省响应者不少。在复旦校内试办合作储蓄银行和合作商店,创办平民小学,免费招收校工的子女及附近贫家的孩子入学,复旦大学由此成为中国合作运动的发源地之一。1921年7月,仿照德国雷乐巽式银行原则筹办上海国民合作储蓄银行,以复旦校内的合作银行为基础,向社会招股入资10万元,银行成立理事会和监事会(后改为董事会),实行民主管理,同时规定银行的利润,以10%作为股息,10%作为教育基金,24%作为公积金或特别公积金,其余56%作为股金分红,这些做法后来演变为“以人入股、按股分红、互助合作、平等两利”原则。被选举为合作银行董事长,因业务发展快,在江湾复旦大学部设立总部,在徐家汇复旦中学部设立分行,资本总额从1921年初办时10万元增至1925年629万元,成为上海金融界稳定及有信誉银行之一。1926年将总行迁到中心市区,让银行股票公开上市发行,每股金额降为1元,方便上海平民入股,此举在当时中国金融界和合作事业中为首创,其也因此声誉日盛。1927年“四 一二”事变后,公开表态反对“自相残杀”行为,4月下旬起草《关于全国合作化的方案》,系统地提出“以合作救中国,以合作治中国”的政治主张。7月将《方案》送交国民党中政会主席胡汉民和委员陈果夫,大受赞许,呈报蒋介石,蒋介石当即接见其,表示全国统一后实施该方案。岂料8月13日蒋介石因在国民党上层权力斗争中失利,被迫辞职回奉化原籍,胡汉民也去职,蒋、胡的“下野”,使其大失所望,精神上受到很大打击,加之多年积劳,竟一病不起。9月14日,在病床上张目问妻子上海国民银行是否仍由章(益)君继续维持, 妻子点头称是,他即瞑目长逝,临终并无一语及私事。

 

上一篇: 程锡培 【关闭窗口】 下一篇: 孙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