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淑芳(1911—2005),女,祖籍香山县大涌(今中山市大涌镇),1911年8月出生于香山县石岐(今中山市石岐区)。花卉画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第四届全国妇女联合会执行委员、民盟中央妇女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会员。15岁入读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中央美术学院前身)西洋画系,1929年结业,在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徐悲鸿工作室学习,认识同班同学吴作人。1937—1940年到瑞士、英国、法国学习油画和雕塑、人体速写。1938年在英国举办个人画展,出版《中国儿童游戏》画册,在法国巴黎参加自由画室。1940年回国后任上海培成女中及上海工部局师范专科学校美术教员。1946年与徐悲鸿、吴作人等到北京任国立艺专副教授。1948年6月5日,与吴作人结婚。50年代经常深入基层,到煤矿巷道体验生活,创作以煤矿工人生活为题材的作品。以画笔描绘具有时代特征的人物和各种美的事物,参与绘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幅大型壁画——北京天文馆藻井壁画。早期主要创作水彩画,融中西画法于一体,自成一格,色调明快,不重光影,笔法简洁,意境清新,许多作品参加国内外大展。在1954年的全国首届水彩、速写展览会上,水彩画《丁香花》、《少先队员》是优秀作品之一。从70年代起,以画国画为主兼画水彩,花卉是强项,作品工、写兼有,写意点染,似水彩画又似国画,形成自己风格。80年代后,访问阿根廷、澳大利亚、美国、日本、新加坡、比利时、卢森堡、法国等国家和香港地区,进行讲学、文化交流和举办展览。作品《紫鸢》被比利时博物馆收藏,《高洁》被巴黎博物馆收藏。多次在北京、广州、深圳、苏州、中山等地举办个人画展,为公益慈善事业捐赠作品。出版有《谈花卉技法体会》录像带、《吴作人、萧淑芳画集》、《萧淑芳花卉》,论文有《试谈洋为中用》等。2005年12月21日在北京辞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