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名人故居及革命旧址
【作者】中山市志(1979-2005)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市志(1979-2005)》 【成文日期】2012-09-06 【点击率】778次


  中山设县开埠850年以来,涌现众多仁人志士及革命先烈,现存众多名人故居与革命旧址。

中山市部分名人故居及革命旧址表

表24-9-6
名称 地址 简介
孙中山故居 南朗镇翠亨村 由孙中山长兄孙眉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从檀香山汇款、孙中山主持兴建。主座是幢砖木结构、中西结合的二层楼房。占地面积500平方米,建筑面积340平方米。
翠亨村山水井 南朗镇翠亨村以南金槟榔山 该井为地下泉水井。孙中山7—12岁时,常与其姐孙妙茜在金槟榔山打柴,并到此挑水。
翠亨北极殿遗址 南朗镇翠亨村东北 原建筑坐西向东,占地279平方米。现存原殿门框石3块,分别刻有“北极殿”、“灵盛昭水德”和“福曜运天极”门对。
翠亨“瑞接长庚”闸门 南朗镇翠亨村南 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原为翠亨村南面出入口。据传清光绪十八年,孙中山于此用自己试制的炸药进行试验,将横梁炸出一条裂缝。
陆皓东故居 南朗镇翠亨村 建于清朝晚期,坐西向东,占地面积446平方米,建筑面积215平方米。为砖木结构平房,主座三开间两进。
杨殷故居 南朗镇翠亨村 建于清咸丰年间,占地面积1420平方米,建筑面积280平方米。为砖木结构平房,主座四开间两进。
郑观应故居 三乡镇雍陌村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由郑观应及其兄弟出资修建。主体建筑砖木结构,坐北向南,占地面积300平方米。
程君海故居 南朗镇新田地大塘巷 程君海是少年孙中山的老师。该故居建于清代,2004年由市政府出资重修。建筑面积310平方米,两进三间,硬山式顶,砖木结构。
魏邦平故居 古镇镇海洲麒麟村中心大街 建于民国22年(1933),总面积340平方米,包括有故居、祖屋、书馆、花园等建筑。
沛勋堂 南区竹秀园村 建于1932年,是香港永安公司创办人郭乐、郭泉、郭顺等兄弟为纪念其父郭沛勋而建。楼高三层,占地面积325平方米,建筑面积750平方米。
马公纪念堂 南区沙涌社区应彪路1号 1923年始建,1933年建成,是先施百货公司创始人马应彪为纪念父亲马在明而建,占地面积8100平方米,包括南源堂(建筑面积1548平方米)、一言堂(建筑面积800平方米)、妇儿院(建筑面积220平方米)3座建筑。
竹秀园学校 南区竹秀园社区竹秀园南大街24—25号 建于1932年,由村中华侨捐建。占地面积9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
兰桂堂 南区上塘村师姑岭大街19号 建于1921年。为李姓华侨建的欧陆式住宅,占地面积148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
广开堂 南区北台村 旅美华侨杨广开于1924年所建,是典型的老式侨宅,加碉楼组合四层,占地面积13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平方米。
杨官宇故居 南区北台村著昆街28号 建于民国初年。二层水泥混凝土建筑结构,前置花园,占地面积213平方米,建筑面积290平方米。
曹边学校旧址 南区北台社区曹边村 建于民国18年(1929)。由华侨梁官招等牵头捐资兴建,为二层水泥沙石混凝土框架结构,占地面积9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
张惠长故居 位于火炬开发区大环村口 建于民国初年,占地面积670平方米,建筑面积220平方米,主楼为仿西式砖木二层建筑,左边为3层碉楼。
杨仙逸祖居 南区北台村著昆街39—41号 建于清代。为杨仙逸的故居,是杨仙逸父亲、著名旅美实业家杨著昆出国前的居所。占地面积67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平方米。
珠江纵队司令部旧址 五桂山南桥槟榔山村 原为古氏宗祠,建于清道光年间,光绪九年(1883)、1992年重修,2003年由市政府出资重修。为硬山式顶,前进为砖木结构,中间天井,两边有回廊链接,后进为台梁式木结构。占地面积1062平方米,建筑面积360平方米。
三合会西义军活动旧址 小榄镇新市绿槐里6号 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砖木石结构,硬山式顶,镬耳墙,前檐镶木雕花纹图案。占地面积480平方米,建筑面积374平方米。
南番中顺游击区指挥部政治部、中区纵队政治部旧址 五桂山槟榔山村西5号 建于20年代,是旅巴拿马国华侨古四的旧宅。1944年南番中顺游击区指挥部领导机关转移到五桂山区后,政治部办公地点设于此。砖木结构二层小洋房,中间正厅,两边厢房,后座为天井和厨房。占地面积15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平方米。
中山县参议院旧址 石岐区烟墩山上 建于1948年,占地面积1300平方米。为二层仿宫殿式钢筋水泥建筑,建筑面积800平方米。
中山海外同志社 石岐区孙文中路西山公园左侧 建于1935年。为三层钢筋水泥建筑,占地面积8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已毁。
中共中山县委交通站旧址 石岐区民生北路 俗称“太原第”。砖木结构,宅第前设有门楼,门楼首层镌刻石匾“太原第”,为王棠所建。1938—1940年是中共中山县委交通站住所。占地面积12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平方米。
中山纪念图书馆旧址 石岐西山西南部山腰 民国24年(1935)由中山县政府出资与侨胞捐资兴建,次年建成。孙科题书馆名。1946年加建第三层,为钢筋框架结构的立体式建筑。占地面积1953平方米,建筑面积1132平方米。

 


2003年5月5日,中共广东省委原书记任仲夷(中)伉俪参观位于三乡镇雍陌村的郑观应故居。
上一篇: 第五节 石刻 【关闭窗口】 下一篇: 第七节 教堂及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