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中山市志(1979-2005)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市志(1979-2005)》 【成文日期】2012-09-02 【点击率】664次 | |||
市文化部门鼓励、支持会员创作,发表、出版文学作品。影响较大的作品有1989年郑集思撰写的小说《高尔夫场的小木门》、林凤群创作的小说《婚纱店与婚纱屋》;刘居上、张健人合作的报告文学《清气澄余滓》并获全国环宇杯鼓励奖。同年市文化局编辑出版《中山市优秀文学丛书》,收集小说散文集《碰碰在乐园》、女作者专集《迷人的光》、戏剧曲艺集《文武生续亲》、歌曲集《珠江涌进新的潮》共4本。1991年后,文学创作数量更多、体裁呈多元化,除小说、报告文学,还有电视剧、话剧小品、诗歌、散文等,不少作品获省级以上奖。中山的文学作品多次获广东鲁迅文艺奖、朝花奖、花地奖、南风奖、全国报纸副刊好作品奖和广东省建国40周年优秀作品奖等。2000年11月,由香港银河社出版《中山新诗选》,收载中山36位作者的诗歌作品156首。 2003年,市作家协会编印文学评论集《阜峰文笔》,反映出中山近20年的文学创作成果。 2005年,中山文坛首次出现诗乐舞这种新的文学创作体裁,市作家协会会员丘树宏创作的诗乐舞《师说》作为广东省唯一的作品,入选第五届全国校园春节联欢晚会作品并获一等奖。至2005年,市作家协会会员创作文学作品100部。 中山文学界与国内各地及海外的文学界交往日渐频繁,中山作家代表团和澳门笔会作家代表团加强互访和学术交流,1990年第五届台港澳海外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和1996年第三届国际华文诗人笔会在翠亨村召开。2005年8月,市文联召开作家刘居上文学创作50周年暨《中国文人》研讨会,被誉为“开广东省地市级文学创作的先河”。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