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电影市场
【作者】中山市志(1979-2005)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市志(1979-2005)》 【成文日期】2012-09-01 【点击率】693次


  1979年,中山县设有电影放映管理站,负责35毫米和16毫米流动电影队的影片放映技术管理和片租结算;石岐城区的各影剧院均隶属文化局,工人文化宫影剧院隶属总工会。1982年,市电影放映管理站改为市电影公司,“人民”、“红旗”两电影院划归电影公司管理。1984年1月,中山县长江乐园首次从外国引进1套超宽银幕六路立体声电影设备放映立体电影。1988年中山升格为地级市后,全市放映的电影均由市电影公司发行。1990年全市影剧院有26家。除石岐的红旗、人民、仙湖等电影院和奥斯卡电影厅为专业电影院外,其余均兼营戏剧和轻音乐等演出。中山各影剧院逐步向豪华型、小型方向发展,且大多实行综合性经营,兼营项目有录像室、桌球室、电子游戏室和饮食部等。1995年后,电影行业发生全国性滑坡,市内老字号电影院先后歇业。市电影公司积极寻求出路,鼓励发展高档次影院;又以电影广场,如沙岗圩电影文化广场、文化宫电影文化广场等方式为群众免费放映电影。文化市场流行的录像、激光碟放映严重冲击电影市场,1997年电影发行放映大幅滑坡,电影公司亏损70万元。1997年新办影院(场)11家;是年全市有影院(场)近100家,正常开业近90家(报省公司61家,其余为试办单位),其中国营办2家、集体办34家、个体办50家。1998年,市电影公司面对电影市场一再滑坡的情况,调整片租,增加片源供应,增设布局合理的放映点,启动国产片放映市场;同时组织人员下乡对电影市场进行稽查,取缔黑市放映,打击走私片商非法活动。2000年,电影放映发行努力开拓市场,鼓励京华影院等现代化、高档次影院发展,拓展沙岗圩电影文化广场、文化宫电影文化广场等大众化电影场,全年发展近10家新电影放映点;采取多种手段拓宽片源,做好专题影片的放映,组织举办节假日电影周活动,吸引更多观众走进电影院。2001年采取巩固、恢复、改造、拓展的办法,巩固和发展放映阵地,缓解片源不足的问题;利用影企联手、送电影下乡,配合各项政治教育活动及时上映主旋律影片,配合相关部门开展专题展映活动。2002年7月配合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文化局主办的百部电影下基层活动,由市电影公司组织12支流动电影放映队和百部优秀影片,到各镇(区)的自然村和居委会播放,历时50天,观众达27.7万人次。

  1979年至1988年4月前,电影公司只负责16毫米影片和8.75毫米影片发行;1988年4月后,电影公司直接由省电影公司管理,并增加发行35毫米影片业务,供应全市20家影(剧)院、影场和20支流动电影队的上映影片。

  放映管理主要由电影公司承担。包括放映区域管理和放映技术管理。规定流动电影队不得进入影(剧)院2.5公里范围内放映;镇与镇、乡与乡之间不得越界放映(经电影公司同意者例外)。电影公司还对各放映单位的放映设备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保证放映设备正常运行。每年第四季度对各放映单位进行年审检查,检查放映设备的声、光、机械运行,影片的磨损程度和用电安全,登记符合技术指标者并供给影片,对新办放映单位提供技术指导和安装放映设备服务。

  改革开放后,地方财政对中山电影公司实行自负盈亏管理模式。1987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电影公司对财政局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和经理任期目标责任制,定额上缴财政。

  电影公司与放映单位的财务结算采用分账式和缴付片租式。对于影(剧)院、影场采用分账形式,对俱乐部性质的固定放映单位及农村流动电影队则采用缴付片租的形式。适应放映单位增多的情况,改革财务结算为片租承包法,减少票务管理环节,保证国家片款的正常收入。

  1976—1983年,中山以涂磁配音方法为30多部故事片、100部科教片的16毫米影片配上广州方言,逐渐取代映间解说。

  2002年初,市电影公司实行体制改革,与市文化局脱钩。至2005年,全市尚有34家影剧院。

1978—1990年中山县、市电影放映情况表

表24-4-1
年份 全年映出场次(场) 全年观众人次(万人) 全年放映收入(万元) 全年发行收入(万元)
1978 32314 3389.02 161.09 68.14
1979 37430 3708.10 142.39 71.65
1980 28001 2576.89 74.33 39.37
1981 17960 1433.33 46.62 27.25
1982 13072 941.45 56.62 24.58
1983 12624 879.36 61.12 25.04
1984 14820 1114.75 89.40 37.58
1985 14973 940.61 119.52 50.91
1986 15909 960.44 118.77 50.50
1987 16998 970.87 173.49 74.65
1988 14320 754.17 272.60 120.83
1989 18946 902.80 353.49 146.77
1990 23502 899.09 440.53 183.85

 

1984—1990年中山市影(剧)院、场情况表

表24-4-2
名称 开办时间 座位数(张)
坦洲影剧院 1958年 998
小榄工人文化宫 1958年11月 972
黄圃影剧院 1984年 1077
古镇影剧院 1985年 1445
海洲影剧院 1985年10月9日 1142
阜沙影剧院 1986年7月 1009
南朗影剧院 1987年6月 1075
张家边影剧院 1987年8月3日 1448
浪网影剧院 1987年11月18日 1338
小榄人民影剧院 1988年4月8日 1572
板芙影剧院 1988年5月3日 793
翠亨影场 1988年6月3日 露天影场
大涌影场 1988年6月8日 露天影场
新茂影剧院 1988年7月7日 900
太平影场 1988年8月16日 露天影场
东凤影场 1988年12月6日 露天影场
粤斯卡影厅 1989年 281
横东影剧院 1989年1月25日 650
横档影院 1989年1月27日 800
港口影剧院 1989年3月12日 828
仙湖影院 1989年12月8日 495
沙栏影剧院 1989年12月23日 712
民众戏院 1990年1月23日 1028
乐声影剧院 1990年3月17 800
南头影剧院 1990年11月 1213

上一篇: 无 【关闭窗口】 下一篇: 第二节 书报刊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