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协会
【作者】中山市志(1979-2005)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市志(1979-2005)》 【成文日期】2012-09-01 【点击率】725次


一、中山市作家协会
  简称市作协,1988年1月成立。市作协引导、支持中山的作家和文学工作者进行文学创作,组织采风活动,开展文学理论研究,提高会员的创作水平。2005年有会员83人,其中国家级会员两人,省级会员17人。

  1992年7月在中山市中学生文学社夏令营活动中举办“关于诗的创作和欣赏”文学讲座。2000年8月在市华侨中学举办中山市青少年作者黄俊杰诗集《紫焰》作品研讨会,10月与市工商联合会联办“田夫感受”读书沙龙会。2003年在《中山文艺》的基础上创办会刊《中山作家》,同年在市图书馆文化知识广场举办全国文学院院长联席会议著名作家签名售书活动。至2005年,举办和协办各种文学创作讲座、文学评比、征文比赛等10场(次)。

二、中山市音乐家协会
  1986年12月成立中山市音乐协会,1993年5月易名为中山市音乐家协会(简称市音协)。至2005年,有会员63人。

  1987年主办或协办音乐幼师、作曲、和声等学习培训班3期,同年举办厂歌比赛和首都归侨、侨眷音乐家小组音乐会。1988年与广东省音协合办穗中音乐界春节千人联欢茶话会,协助夏威夷、温哥华、香港等地中山同乡会举办儿童钢琴音乐会。1993年,支持会员陈锦昌制作市内首张《中山民歌》CD唱碟,由广州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2002年,配合创建“双拥模范城”活动,组织词曲作者深入部队、哨所采风,创作一组主题鲜明的《党指挥枪》、《当兵乐》等音乐作品。2004年,协助市文联结集出版中山第一本原创音乐作品集《五桂飞歌》。同年12月在石岐影剧院举办中山第一次原创音乐展演晚会暨歌手演唱大赛。2005年9月3日晚在石岐影剧院承办由中山市文联、广州市曲艺家协会主办的纪念广东音乐一代宗师、杰出的民族音乐家吕文成诞辰107周年音乐晚会,制作中山原创歌曲选辑《翠亨之路》CD碟。至2005年,举办、协办音乐会、春节联欢会、演奏会等10场,音乐比赛5场。

三、中山市美术家协会
  1986年成立中山市美术协会,有会员78人。1993年5月易名为中山市美术家协会(简称市美协),2005年有会员114人,其中国家级协会会员6人,省级协会会员25人。举办、协办国内外美术展览,进行美术研究与学习,组织采风活动和学术交流,帮助会员提高美术创作水平。

  1991年举办中山籍名画家作品澳门展。1995年协助市文联在澳门举办著名老画家郑淡然画展,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举办方启文画展,在广东画院举办陈晓明画展,在中山举办中山市美术作品展。1997年12月举办美术创作研讨会,邀请全国著名画家方成和李延声到会主讲,传授美术创作技法。2002年起出版会刊《中山美术》,办成会员研究美术、互相交流学习的园地。2003年,中山、珠海、顺德三地文化局和美协共同主办的中山、珠海、顺德美术作品联展在中山美术馆举行,展出三地有代表性的国画、油画、水彩、水粉、版画作品各40件,同时编印展览画册。

四、中山市舞蹈家协会
  1983年成立石岐镇(县级镇)文联舞蹈协会,有会员30人。1984年有会员40人,1993年易名为中山市舞蹈家协会,2005年有会员70人,其中国家级协会会员4人,省级协会会员14人,国家级评审6人。组织舞蹈创作和演出,举办多种形式的舞蹈交流、比赛和学术研讨,提高中山舞蹈艺术水平。至2005年,举办、协办各类舞蹈比赛10次(场)。

五、中山市戏剧家协会
  1999年1月20日成立,至2005年有会员97人,其中国家级协会会员5人、省级协会会员18人。引导、鼓励、支持会员创作和演出,举办戏剧沙龙,观摩戏剧、交流体会、讨论剧本、下乡采风等,提高会员创作和表演水平。2005年举办小品创作学习班,坚持每月开设1—2次戏剧沙龙,会员创作小品、戏曲等50多件,请省专家进行研讨,提出修改意见,其中近10件作品搬上舞台。

六、中山市民间艺术家协会
  1999年1月20日成立,至2005年有会员102人,其中国家级协会会员7人,省级协会会员35人。开展民间文艺的搜集、发掘、整理、推广和研究,结合传承与创新,培养和发展民间文艺队伍,组织民间文艺创作,进行市内外民间文化交流,编辑出版民间文艺作品和学术研究资料,举办民间文艺展览、表演活动。2001年、2002年和2004年先后3次被评为广东省民间文艺先进协会。承办2003年在中山召开的全国灯谜会议。2005年协助文化局申报并获批准,中山醉龙、咸水歌、小榄菊花会等民间艺术同时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协助黄圃镇成功申报并获得中国民协颁发的“中国(黄圃)飘色之乡”称号。

七、中山市书法家协会
  1989年成立中山市书法协会,初始有会员73人。1993年易名为中山市书法家协会,至2005年有会员151人,其中国家级协会会员2人,省级协会会员17人。组织会员进行书法研究和创作,举办书法讲座、培训班、名家书法展览、会员作品交流展,组织作品参赛评比,出版《中山书法作品集》等,帮助会员提高书法艺术水平。1999年举办会员作品交流展、黎龙荣书法作品展。2001年协助市群众艺术馆办好菊展期间的书法展。2004年举办中山市第二届临书展,与工人文化宫合办市首届青少年临书大赛并开办书法培训基地第一期书法普及班和提高班。2005年继续举办两期普及与提高班,促进书法艺术在全市逐步普及;编印中山书协《简讯》,为会员提供互相交流、研究书法艺术的园地。

八、中山市曲艺家协会
  1987年成立中山市曲艺协会,初期会员39人。1993年易名为中山市曲艺家协会,至2005年有会员156人,其中国家级协会会员2人,省级协会会员30人。举办、协办戏曲晚会、曲艺演唱会,组织曲艺戏剧创作与参演参赛,挖掘整理、弘扬创新粤剧曲艺和对外曲艺交流。1990—2005年,举办戏曲晚会、曲艺演唱会等1157场,活跃群众文化生活。1990年5月与夏威夷清韵乐社在国际酒店宴会厅联欢演出。1991年与澳门、香港等地曲艺团体演唱联欢。2001年10月应香港博爱医院董事局邀请赴香港参加博爱医院一年一度的慈善慰问演出。2004年举办中山(东升)戏曲展演,协助文联举办“百年小平”专题戏曲晚会;组织属下10个曲艺社由农历年初一至初七在中山詹园举行粤剧、粤曲展演周;举行元宵曲艺联谊晚会,发起“昔日同舟,今日共乐”慈善餐晚会并作助兴演出。2005年举办“粤韵金曲献给党”戏曲晚会。

九、中山市摄影家协会
  1982年7月成立中山县摄影学会,1986年12月更名为中山市摄影协会,1990年有会员160人。1993年易名为中山市摄影家协会(简称市摄协),至2005年有会员179人,其中国家级协会会员11人,省级协会会员23人。实行个人会员和团体会员相结合的制度。举办影展,组织采风拍摄,组织艺术交流。1982年与香港、澳门摄影界联合举办摄影艺术展览,1986年举办全国性的《祖国颂》摄影大赛和影展。1988年,共组织会员赴西双版纳、昆明、黄山、海南等地进行采风拍摄活动20多次,拍摄作品500件,其中入选省级摄影展作品53件,入选国家级摄影展作品65件,在国际摄影展中获奖41件。1982—1990年共举办、协办30次大型群众摄影展或会员联展、40期橱窗展览、《春节的一天》等10次专题展览比赛,参赛作品超1万件。1997年起协办由市外事局和文化局联合主办的第一届“中山人看世界”摄影比赛,至2005年连续举办9届。2000年组织会员参加省第十八届摄影艺术作品展,团体总分位列全省第三。2000—2005年,共举办、协办各种影展、比赛80次。

  1991年起刊行刊号为粤T第1001号的《中山画报》(至2006年10月停刊),成为中山摄影艺术交流的平台。2001年、2003年和2004年,分别开通《中山摄影同学会》、《中山市摄影家协会》和《中山市青年摄影家协会》网站。80年代初建立中山图片社图片库,至2005年储存各类图片3万张。

十、中山市收藏协会
  1996年5月23日成立。2005年有会员65人,其中国家级协会会员3人,省级协会会员9人。举办各种形式展览,开展学术交流,组织参展和捐赠藏品等。1996年11月,在市博物馆举办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30周年首届专题藏品展览。1997年7月,编印首期会刊《中山收藏》,8月与江门收藏研究会进行学术交流。1998年2月,接待到访中山的中国泉友联谊会总编、收藏家刘大有,举行收藏学术讲座。1998年1月,与市博物馆、湖北荆门市美协联合主办“冷秋如鄂西”风情画、端州名砚联展;10月在市博物馆举办世界货币展览。1999年2月在市博物馆举办民间藏品展。

  2000年3月11—15日,在市博物馆与完美公司联合举办孙中山邮票展览暨孙中山邮票藏品集首发仪式;11月在市博物馆与宏雅公司联合举办中国书画藏品展。2003年8月和2004年分别组织会员到市外参观采风。2004年1月16日,市收藏协会向市红十字会捐赠国画《苍山劲松》、书法《大业精诚》,支持中山慈善万人行活动;同年,举办古玉器学术讲座。2005年,与黄山市、天水市收藏协会联合举办三地藏品展及书画联展;举办中山——江门两地藏品展。

十一、中山诗社
  1980年3月成立香山诗社,有沙溪、石岐、小榄等地的诗词爱好者参加活动,社员20人。1985年将香山诗社扩展为中山市中山诗社。1990年中山诗社同小榄镇的长虹诗社、沙溪镇的沙溪诗组、火炬开发区的东镇诗社议定,各基层诗社既统一属中山诗社的分支机构,参加中山诗社所组织的各项活动,又保留原诗社的机构名称和活动的独立性。社员大部分是离退休的老干部和老教师,小部分是中青年,其中有20人分布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巴拿马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及外省市。至2005年有社员209人。

  组织社员采风,挖掘整理地方诗词文献,编印社员诗词作品刊物,普及中华诗词及开展诗词教育活动。1980—1985年初刻蜡纸油印8期《诗园》供社员学习交流。1985—2005年,编辑出版和刊行5种诗词刊物。1987年起,搜集资料校勘重刊由晚清诗人黄绍昌、刘熽芬收编的《香山诗略》,将陆续发现的历代诗词前辈的优秀作品收录刊登在3辑《中山诗词选》和《中山诗苑》期刊上。1992年6月26日举行“中山千里行”,组织社员分组参观访问镇(区)、工厂、田头、工地和先进人物,历时2年,将诗作结集编印为《中山千里行诗词集》第一辑。2005年,组织3批次共60人到全市的主要水利工程采风,撰写诗词400首,编成诗集《新禹集》。

  2005年起,与小榄中学、东升镇胜隆小学联合,共同探索将诗词教育与培育学生民族精神相结合的途径和方法。小榄、三乡、大涌、黄圃等多个镇(区)组织学校师生举办诗歌朗诵或诗歌创作比赛。在市老干部大学设立诗词班,由中山诗社派出诗词修养水平较高人员任教,共200人次参加诗词学习。至2005年社员创作逾500篇诗词发表,其中超100首诗词发表在《中华诗词》和《当代诗词》上。在参加各级举办的诗词竞赛中有55人获奖项98个,其中国家级竞赛奖项48个,省级8个,市级42个。

十二、中山市乐力音乐协会
  1979年4月1日成立于石岐孙文中路124号,简称乐力,创办者为陈远与其学生黎好灿、徐远雄、吴岐仙。1995年组成合唱团。2005年有会员1526人。举办音乐会、音乐欣赏讲座、经典影片欣赏、观摩音乐会,开展音乐文化交流,推介、传播高雅音乐,提高会员与市民的音乐素养。合唱团立足中山城区开展活动,多次深入乡镇演出。

  1995年,组织百人合唱团应邀赴香港参加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纪念音乐会,次年合唱团赴天津、北京举行合唱音乐会。1998年8月应邀赴台湾作环岛专场演出,归途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1周年举行中外名曲合唱音乐会。1999年8月应邀赴新加坡出席第五届新加坡合唱节。2000年8月应邀赴奥地利国际大师班接受培训,在音乐名城巴德伊舍尔的城市音乐节中作专场演出。2001年11月应邀赴澳门与澳门嘤鸣合唱团、香港浸会大学合唱团、香港雅詠合唱团、台湾如歌的合唱团举行“四方乐韵汇濠江”合唱汇演。2002年1月应邀参加奥地利巴德哥伊斯恩政府在节日大厅为《一个中国人眼中的欧洲》举行的欧洲首发式音乐会;2003年3月8日,应邀回访香港,在香港大会堂举行“歌声、乐声伴人生”演出。2004年5月1日,应邀在澳门文化中心参加“乘着歌声的翅膀”合唱音乐会。2005年在合唱团成立10周年之际,应邀赴香港大会堂音乐厅参加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音乐会。至2005年,举办音乐文化推介活动共1005场次,其中音乐会240场次,音乐欣赏会、观摩活动400场次,会员演出活动170次,电影名片欣赏活动110场(次);平均每年组织活动约38场(次)。

  乐力创下中山音乐文化史上数个“第一”:1980年4月举办中山历史上第一场贝多芬逝世纪念会;1981年6月举办“文化大革命”后中国历史上第一场著名钢琴家顾圣婴的纪念会;1982年5月举办中山历史上第一场专业钢琴独奏音乐会;1982年8月举办中山历史上第一场专业小提琴独奏会;1989年2月举办中山历史上第一场专业弦乐四重奏音乐会;1989年4月举办中山历史上第一场专业的木管乐器的独奏、重奏音乐会;1990年9月举办中山历史上第一场专业大提琴独奏会。
 

上一篇: 无 【关闭窗口】 下一篇: 第二节 艺术表演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