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节 塑料制品业
【作者】中山市志(1979-2005)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市志(1979-2005)》 【成文日期】2012-09-11 【点击率】462次

 

一、基本情况
  70年代后期,全县塑料制品加工企业发展到9家,年工业总产值1000万元左右。当时业内的主要企业中山塑料厂有职工300多名,主要生产设备40多台,包括60克压塑机、Φ70—90螺杆直径挤塑机、10—12寸滚压机等。产品包括全塑鞋、通帽、农用薄膜、化肥包装袋等10多种,其中全塑鞋共有男女式凉鞋、拖鞋等30多种款式规格。全部产品年总产量在700吨左右,年工业总产值在500万元至700万元之间。70年代末,全县的塑料制品加工业迅速发展壮大,产品结构亦有明显变化。1987年全市从事行业生产的工业企业26家,从业人员2500多人,固定资产原值2000多万元,年工业总产值5300多万元,年盈利额120多万元,年缴税利近50万元。全行业中,常年以生产日用塑料制品为主的企业有10家,从业人员近2000名,固定资产原值占全行业的57%,年工业总产值3100万元,产品包括塑料鞋、帽、盆、桶、椅等数百种。业内其他企业生产的产品有塑料丝绳及其编织品、塑料包袋容器、塑料异型材、软管(包括饮料吸管)、发泡塑料、海绵、塑料散(配)件、塑料薄膜、玩具、农具等约150多个品种。其中以塑料异型材及塑料散件为较大宗产品。塑料散件是80年代初开始发展的塑料加工门类,主要是为家用电器业加工配件,包括录音机外壳、转页风扇的风叶及主体外壳等。生产这类产品的企业有近10家,其中中山塑料厂在生产上述各种散配件的同时,还直接自产转页风扇,所生产的300毫米仙湖牌豪华型三用转页扇,月产能力达1.5万台。塑料异型材是80年代中期开始生产的一项新兴产品,是替代木材、金属材料的一种建筑装修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制造门窗、贴饰内墙、门额招牌、广告路牌等。该产品由中山塑料二厂用奥地利ASJUAL公司制造的专业生产线生产,从进料、混料、成型到输送,全过程由电脑自动操纵,年产能力达5000吨。此外,1985年,小榄永大胶粘制品厂投产,开始生产高级免水封口胶粘带,填补国内空白。1990年全市有市属及镇(区)办塑料制品企业共42家,年工业总产值2.14亿元。

  90年代,市属塑料制品企业加快技术改造,调整产品结构。1992年以后,威力塑料建材实业公司相继进行两期技改工程,企业拥有从奥地利、台湾引进的先进塑料挤出生产线25条,从德国引进的高速混料系统两套,年产1.2万吨型材和16万平方米塑料门窗;产品有防火塑料装饰天花(护墙)板、整板华丽塑钢门、豪华塑钢门、75及60系列塑钢推拉窗、58系列塑钢平开窗、塑料穿线管、塑料组合房等7大系列和近100个品种。1995年底,市和兴塑料厂投入140万美元从德国引入一套具有90年代先进水平的PVC双壁波纹生产设备试产成功,年产能力为3600吨,产品规格Φ110—Φ315mm,其中Φ315大口径PVC双壁波纹管填补了全省的空白。1997年,威力塑料型材及成品产量达8000吨,年销售额约9000万元,威力塑料型材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出口到港、澳、新加坡、缅甸等地区和国家。1997年底,全市塑料制品业规模以上企业达66家,完成工业总产值13.92亿元。

  1998年后,市属工业实施产权改革,国有、集体塑料制品企业相继转为非公有制企业,市属企业退出市场。1999年起,民营和外资塑料制品企业发展迅速,加之古镇灯饰、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包装印刷等产业集群的形成,扩大对塑料制品的市场需求,塑料制品业逐步成为中山市传统、特色产业之一。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小榄等镇(区)产生一批销售产值过亿元的塑料制品企业,如市保时利塑胶实业有限公司、永宁包装薄膜制品有限公司、展新塑料制品有限公司、环亚塑料包装有限公司等。主要产品有PVC吹制品、BOPP薄膜、PVC胶布、日用塑料制品、塑料件、塑料泡沫、喷雾泵等。2005年,全市塑料制品企业达2284家,从业人员6.95万人;完成工业增加值31.68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147.45亿元,占全市总量的5.75%;完成工业销售产值139.18亿元,完成产品出口交货值17.50亿元,完成产品销售收入139.83亿元,实现利润总额4.10亿元,上缴税金总额3.44亿元。

2005年中山市塑料制品业产品销售收入前15名企业表

表9-3-15
名 次 企业名称 产品销售收入(万元) 属地
1 中山市保时利塑胶实业有限公司 65316 阜沙镇
2 中山永宁包装薄膜制品有限公司 48746 小榄镇
3 丽光精密(中山)有限公司 38527 火炬开发区
4 天马精塑(中山)有限公司 34871 坦洲镇
5 中山市展新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31706 火炬开发区
6 华夏塑胶(中山)有限公司 28967 火炬开发区
7 中山市美图塑料工业有限公司 26427 南朗镇
8 中山环亚塑料包装有限公司 21654 火炬开发区
9 中山天彩包装有限公司 18315 火炬开发区
10 泰源包装制品(中山)有限公司 18252 南头镇
11 高宏(中山)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17863 坦洲镇
12 中山市联昌喷雾泵有限公司 16647 南头镇
13 中山市登盈精密注塑有限公司 16275 港口镇
14 中山霖扬塑料有限公司 13861 火炬开发区
15 中山守强塑胶工业有限公司 13217 三乡镇

二、企业选介
中山市保时利塑胶实业有限公司
  中山市保时利塑胶实业有限公司,位于阜沙镇大有工业区。1997年12月28日成立,由港商投资992万美元建成。有员工2041人,厂区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厂房面积10万平方米。主要生产PVG充气产品,主要供娱乐、休闲用。产品全部外销,主要销往美国、欧洲、澳洲及亚洲等国家和地区。1999年通过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2005年获中山市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认证。2005年,产值4.5亿元,产品销售收入6.53亿元,外汇收入2500万美元,缴税1350万元。

中山永宁包装薄膜制品有限公司
  中山永宁包装薄膜制品有限公司(中山永宁塑料制品有限公司),位于小榄镇永宁工业大道88号。1987年,由小榄镇永宁工业公司与香港润和实业有限公司合资开办。生产光膜、消光膜、珠光膜、哑光膜、镀铝膜、热封膜、烟膜等塑料薄膜。2001年1月至2002年6月,投资2000万美元,迁厂到永宁工业大道88号,扩大生产BOPP、CPD聚酯薄膜等产品,新旧厂房用地面积22万平方米。2003年,“永润”商标获广东省著名商标。2004年,“永润”薄膜被评为广东省名牌产品。2005年,有员工400人,产品销售收入4.88亿元。

丽光精密(中山)有限公司
  丽光精密(中山)有限公司,位于火炬开发区。1997年2月,投资3998万美元,由日本东丽(TORAY)株式会社与日本三光合成株式会社共同投资设立并投产,有员工700人,占地面积15.38万平方米,厂房面积4.33万平方米。通过ISO9001、TS16949、ISO14000体系认证。主要从事办公自动化设备、空调器、汽车及电子电器等精密塑料成形及组装加工生产。产品30%内销、70%销往国外,主要客户有日本的佳能公司、施乐公司、松下公司和本田公司等。2005年,产值4.09亿元,产品销售收入3.85亿元,缴税1597万元。

天马精塑(中山)有限公司
  天马精塑(中山)有限公司,1992年12月成立,位于坦洲镇第一工业区。有员工700人,占地面积2.2万平方米,厂房面积1.9万平方米。投资总额1730万美元,注册资本1000万美元,是日本独资企业。主要生产打印机、复印机用的塑胶注塑配件。2002年取得ISO9000、ISO14000的认证。2005年,工业产值4.51亿元,产销率100%,产品销售收入3.49亿元,利税总额2259.47万元。

中山市环宇实业有限公司
  中山市环宇实业有限公司,于1993年3月成立,位于东凤镇广珠路第三工业区。是香港世界五金塑胶厂有限公司的附属机构,全球著名塑料管材生产企业法国Aliaxis集团成员,有员工250人。占地面积3.3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4万平方米。主要生产PVC胶管、配件等。1997年,公司被轻工部评为“中国UPVC十大龙头企业”之一。1997—1999年被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评为“全国外商投资双优企业”。1999年被评为中山市工业强优企业。1998年通过国际认可的ISO管理体系认证,1999年被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任为TC48/SC3委员会的核心小组委员,被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管道结构委员会邀请为团体会员。2002年获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产品“锚”牌塑料管及配件获“2000年度中山市十大名牌产品”称号。2003年,“锚”牌被评为广东省著名商标;“锚”牌PVC给排水管被评为广东省名牌产品,2005年被评为国家免检产品。2005年,产值1.3亿元,缴税1047.5万元。

中山新亚洲胶粘制品有限公司
  中山新亚洲胶粘制品有限公司,位于小榄镇九洲基工业区。1995年2月,由小榄镇工业总公司与新亚洲工业(香港)有限公司合资1160万美元开办,后变更为EXCEL GLORY LIMITED独资。有员工138人,厂房用地面积4.7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生产“力王”牌BOPP薄膜、OPP包装胶带、特种胶带、胶水等产品。有各类生产线12条,2003年投资1.4亿元引进德国年产2.5万吨的BOPP生产线。2000年,“力王”商标胶粘带获评广东省名牌产品。2005年8月,力王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在新加坡主板上市,成为小榄镇在海外上市的首家企业。2005年,产值3.9亿元,缴税1370万元。
 

上一篇: 第九节 家具制造业 【关闭窗口】 下一篇: 第十一节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