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中山市志(1979-2005)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市志(1979-2005)》 【成文日期】2012-09-04 【点击率】563次 | |||||||||||||
1979—1989年中山县、市获质量管理奖企业及国优和“双优”产品奖名表
进入90年代,全市工业系统开展“上大规模,争当行业排头兵”活动。洗衣机、气雾剂、玻璃马赛克、镀锌导线管、冰淇淋、塑料型材、石油气炉、瓦楞纸、健身器械、高级时装面料等市属工业的大宗名优产品产销规模始终保持全国同行前列。“威力”洗衣机1990年起连续6年保持全国同行产销量最大,被国家统计局授予“全国洗衣机大王”称号;“凯达”气雾剂始终处于全国同行生产规模领先地位,被誉为全国气雾剂“皇后”和“中国日化行业功勋企业”。全市先后有近10家企业被列入全国500家、行业50家或全省100家最大经济规模或最佳经济效益行列。威力集团、精细化工集团、火炬高新技术产业集团等三大集团公司被列入省级重点发展的大型企业集团,其中精细化工集团被国家纳入全国重点扶持的512家国有大型企业行列。1998年,首次评定广东省著名商标,中山市的“灭害灵”、“威力”、“乐百氏”3件商标入选。1999年,市政府出台《关于工业强优企业实行优惠待遇的若干暂行规定》,拨出专项经费650多万元奖励增加税收的强优企业,市工业发展局和市计委、科委、财政、税务、工商、银行、海关等18个部门对强优企业给予优先办事、优质服务等优惠待遇;同年中山十大名牌产品认定委员会成立。 2000年,出台《关于评选中山市十大名牌产品的暂行规定》,对年度十大名牌产品奖励100万元。2002年,制定《中山市名牌战略实施办法》和《中山市名牌战略实施工作计划》,对获得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称号的企业实行50万—100万元奖励和扶持政策。市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成立,由市经贸局、质监局、工商局、科技局、农业局等部门组成,办公室设在市经贸局。2003年,实施质量振兴战略,各镇(区)和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市经贸局、质监局等有关部门联合行动,开展对灯饰等行业性、区域性产品的质量专项整治。中山市被评为全国质量兴市先进市。2004年,市政府出台《关于实施名牌战略的意见》,推进企业国际认证,加大名牌、名标培育力度,加强对品牌企业的运行监控及跟踪服务。同时,中山名牌网建成开通,通过互联网向全球发布中山市名牌名标产品信息。各企业通过内部整改,完善有关标准、计量、定额、信息、规章制度、班组建设、现场管理等一系列基础管理工作,并开展认证,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和专业管理水平。 2005年,把创建区域品牌纳入名牌带动战略统筹考虑。小榄镇、古镇镇获评为第一批广东省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在《经济日报》举办的“中国品牌经济城市”评选活动中,中山市被评定为第一批“中国品牌经济城市”。 至2005年底,全市已有520多家企业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国际认证,有1800多家电气机械制造企业取得2300多项3C认证,有171家食品饮料制造企业获得183个QS认证,全市38家医药制造企业中有23家通过GMP认证;全市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产品累计9个,省工业类名牌产品84个、省农业类名牌产品22个;获中国驰名商标4个、省著名商标84个;国家免检产品47个。2005年,全市有省级以上名牌产品生产企业66家,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2%;全市有139家企业共获得250个名牌名标称号,省级以上名牌名标产品生产企业总销售收入达356.10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下同)的17.48%;名牌名标产品生产企业工业总产值达336.50亿元,利税总额24.92亿元,分别占全市的15.18%和27.67%;名牌产品出口额4.97亿元,占全市出口额4.25%。省级以上名牌名标产品生产企业对全市工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达11.42%,拉动全市工业总产值增长2.68个百分点。全市电子音响产量占全国市场份额的50%;古镇灯饰占全国市场份额的60%以上;小榄镇锁具占全国市场份额的60%;中山市华帝燃气具股份有限公司连续10年国内产销量排名第一;中山市香山衡器集团有限公司的弹簧秤和健康秤占全国市场份额的50%;美加科技(中山)有限公司拥有亚洲规模最大最先进的智能化音响流水线12条,是全球最大规模音响生产制造基地。 1994—2005年中山市名牌产品与名商标表 表9-1-18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