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先生于1894年11月在美国檀香山组建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誓词和口号。接着于第二年二月成立香港兴中会,筹划发动广州起义,租得广州双门底(现北京路)王家祠即王氏书社为秘密机关,门口挂农学会招牌以掩入耳目。孙中山同陆皓东、郑士良等在这里组建兴中会广州分会,亲自主持制定了起义方略。陆皓东则在这里起草了夺取广州、直捣清王朝的北上计划,并设计了代替清王朝黄龙旗的青天白日旗。具体起义时间定在重阳节,起义的指挥部就在王家祠内。
由于在广州组建兴中会的发动比较广泛深入,申请入会并在王家祠内宣誓的人很多,东西北江的革命党人又常来王家祠联络,还同时进行制造炸药炸弹,以备起义时之需。因为活动频繁,引起一些人的注意和怀疑,便向两广总督谭钟麟告密。开始,谭不以为意,他大笑着说:“孙文不过是一个医生,他创办农学会时,李筱帅(指前任粤督享瀚章)还赞助过他。这个人虽然喜欢说大话,也有点狂妄,但还不至于要造反
的!”
由于谭钟麟低估了孙中山,未有采取措施防范,使孙中山能够顺利地联络与组织了省防营、水师以及附近一带的会党,绿林和游勇中的反清力量,建立了秘密活动点数十处,并购回了新式手枪600支,决定于10月26曰即旧历九月九曰重阳节,利用广东各地群众到省城扫墓机会,混进城内。香港会员三千人,决定由杨衢云统率,作为援军同时直赴广州,曰标是攻打和炸毁总督署。起义的口号是“除暴安良”,参加起义的人都臂缠红布作标志,以示区别和辨认。
当时在香港的兴中会员中,有部分人虽是支持杨衢云的。而在兴中会的干部会议上,也议定了当选会长的在广州起义成功后任合众政府大总统。因此,杨衢云极力争取会员选他为会长。孙中山为了顾全大局,争取以杨衢云为首的香港方面力量的支持,自己提出让位给杨。杨当选为兴中会会长后,便忙于组建自己当总统时的卫队,对原定于重阳节举事的广州起义,措施不够严密。杨衢云所负责组织的决死队不能如期到达约定地点,随后他又给孙中山去电,决定停止发动起义。但此时已是箭在弦上,起义计划也已经泄露,清政府已加强防范。而兴中会的党人朱淇的哥哥朱瓞生怕牵连到自己,竟用朱淇的名义向缉捕委员李家焯告密。李家焯一面派人监视孙中山,一面向督署报告。而总督谭钟麟当时仍认为孙中山是教会中人,加上还未掌握真凭实据,仍然不大相信孙中山会造反,指示不要鲁莽从事,只能暗中加强防守。
有一天,孙中山参加广州河南王绅士的婚礼宴,发现了许多荷枪实弹的士兵在梭巡防范。孙中山若无其事地说;“这些人莫非是来捉我的吗?”宾客一听皆惊,有的人怕事而溜走,孙中山却在宴席上谈笑自若,高举酒杯对王绅士说:“王先生今天大婚之喜,在下谨借喜酒一杯,祝阁下琴瑟谐和,白头偕老!”说毕,一饮而尽。他频频向主人家劝酒.不时响起朗朗笑声。清廷的鹰犬见孙中山这么镇定,也不敢妄动。
10月21曰晚,各地参加起义人员集合到起义指挥部候命,准备起事。但由于从香港运出的枪械被海关查获,港英当局也急电通知清廷两广总督,谭钟麟才急凋军队1500人封闭王家祠、咸虾栏等革命机关,搜捕起义人员。主持起义机关工作的陆皓东本已获知廷派兵搜捕的信息,并已带人离开了机关,可是后想起有一本革命党人名单还在机关内,为保革命党人的安全,陆皓东冒险回机关把名单烧毁,结果艘清兵所捕。另外,朱贵全等四十多人也同时被捕入狱。孙中山这时在圣教书楼,知道这消息后,立即派人到各集结点遣散了参加起义的队伍,并对周围的同志说:“起义行动已为清廷所悉,你们迅速离开!”旁边的郑士良说:“你也该走了!”孙中山并没有即时逃走,而是镇定地烧毁了存在圣教楼的文件,运走了所存的部分枪械然后离开,于1O月27曰晚上乘轮船逃出广州,经香山唐家湾到澳门再转香港。由于香港英政府同清廷狼狈为奸,不准孙中山入境,他便于30曰东渡日本。至此,乙未年的广州起义未有打响就失败了,但孙中山和他的战友们曾在王家祠内运筹帷幄、调兵遣将,留下了不少可歌可泣事迹,也成了孙中山在革命活动中发动武装斗争的第一个重要标志。特别是陆皓东在狱中坚贞不屈,慷慨就义,孙中山为此很难过,但推翻清廷的决心更坚定了,他赞誉陆皓东是“中国有史以来为共和革命而牺牲者之第一人。”
注:1895年是乙未年,当年还未打响第一枪就失败了的广州起义称为乙未广州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