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1866-1925年),广东香山(今中山市南朗镇翠亨村)人,诞生于同治五年(
孙中山出身于农家,乳名帝象,学名文,字德明,号日新,后改逸仙。在日本时化名为中山樵,在长期奔走革命活动中曾多次改名杜嘉诺、高野长雄、陈文、陈载之、中山二郎、吴仲、高达生、艾斯高野、阿罗哈(DrAlaha)等。辛亥革命后始称孙中山,日本称孙文,欧美各国则称孙逸仙,在公文、函电中多自署孙文。
在 医学院毕业后,曾在澳门、广州设馆行医,每天定时义诊赠药,故求医者门庭若市。此外还在石岐开设药房,返乡省亲时亦为乡人诊病,特别是得知一妇女逆产将死 的消息,便不顾婶母认为男人不应为女人接生的劝阻,急上门施救,结果使母子平安,因而一时传为佳话。他不仅医术高明,建筑设计也非同凡响,富有特色的翠亨 孙中山故居就是他当年亲手设计的。1894年春在翠亨家中草拟了《上李鸿章书》,并偕同陆皓东远赴 天津求见李鸿章,希望他接纳其“人尽其才,地尽其利,物尽其用,货畅其流”的宏图伟略。但不获接见,于是他转赴檀香山,在孙眉的帮助下,几经艰辛,发动起 广大华侨,组成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该会的誓词鲜明地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主张,并且即时筹集资金,伺机起 义。
1895年2月,返回香港,和以杨衢云为首的辅仁文社合并,成立兴中会总部,总部设在香港中环士丹顿街,公开以“乾亨行”为掩护进行活动,策划于当年重阳节在广州起义。他又返回香山,在石门、南葫、沙溪等地组织会党人员参加起义。又与同乡青年杨心如(杨与孙中山、陆皓东、杨鹤龄后来被村人并称为“翠亨四杰”)共商起义计划。起义失败后,孙中山从广州脱险逃返香山,在乡人掩护下,经澳门到香港,知受通缉,即偕郑士良、陈少白等转赴日本,在日本筹组兴中会分会。不久又离开日本去檀香山,见母亲、妻、子、女(皆得兴中会会员陆灿之助,逃离翠亨),一家团聚。不久又转赴美洲各国奔走革命,发展兴中会会员。1896年, 从美国旧金山前往英国伦敦时,不慎被诱骗囚禁于清驻英使馆,后幸得业师康德黎和梁诚等奔走援救才免于难。孙获省释后不久撰写了《伦敦被难记》一文,从而宣 传了革命,揭露了清廷的阴谋,扩大了兴中会的影响力。在居留伦敦期间,研究并创立了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学说。1897年再赴日本,结识了不少日本政要,公开支持菲律宾人民独立运动。1900年,派遣送士良赴惠州策动三洲田起义,本人则往台湾策应。当时义军虽已发展到二万多人,但由于弹尽援绝而失败。此后几年领导革命派同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派掀起了一场革命与“保皇”的大论战。1905年8月,同黄兴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被推举为总理,政纲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会后于11月份将中国同盟会机关报《二十世纪之支那》改名为《民报》,继续与康有为等改良主义者开展论战和广泛宣传革命主张,同时连续组织和领导了8次武装起义:1907年5月潮州黄岗起义,同年6月惠州七女湖起义,同年9月钦州、廉州、防城起义,同年12月镇南关起义;1908年3月钦州马笃山起义,同年4月云南河口起义;1910年2月广州新军起义;
1912年8月,同盟会联合其他党派改组成立国民党,孙中山被推举为理事长。1913年3月,袁世凯派人刺杀宋教仁,继派兵南下进攻革命党人。孙中山愤而发动讨袁的“二次革命”,但由于党内意见分歧,仓促应战而失败,被迫于8月逃亡日本。1914年7月在日本组织中华革命党重举资产阶级革命旗帜。1617年9月在广州召开国会非常会议,组织护法军政府,当选为陆海军大元帅,宣告与北京袁世凯政府对立。1918年5月因受西南桂系和政学系军阀的挟制,被迫辞去大元帅之职。1919年10月,孙中山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并发表所著《孙文学说》、《建国方略》。1921年4月,在广州重组军政府,任非常大总统。其时,陈炯明任广东省长、粤军总司令等职,与孙中山主张北伐,武力统一,建立正式政府的意见相左。1922年6月,陈炯明武装叛变,炮轰总统府,孙中山脱险登永丰舰,8月孙中山被迫退居上海,至1923年2月陈炯明被驱逐后,才回到广州重建大元帅府,就大元帅职。早在1921年12月,孙在桂林接见共产国际的代表马林,1922年8月,苏俄代表越飞在上海会见孙,在西湖会议后,中共决定与国民党合作。1923年1月发表的《中国国民党宣言》和《孙文越飞宣言》奠定了联合的基础。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发表改组国民党宣言;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通过新党纲、新党章,把旧三民主义重新解释为新三民主义;将中国国民党改组为包含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从而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大会还决定成立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和广东大学(后改称中山大学)。孙中山在广东高师礼堂先后16次讲演三民主义。是年9月,孙中山决定督率北伐,把大本营移设韶关。10月,广州商团叛乱,孙回师广州平定叛乱。11月,应冯玉祥电请北上“讨论国是”。在北上途中重申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主张,并提出召开“国民会议”和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口号。当时孙中山在天津肝病发作,但仍扶病于31日由津人京,受到北京各界群众10万人的热烈欢迎,并发表了《人京宣言》。
遗著编为《中山全书》、《总理全集》、《国父全集》、《孙中山选集》、《孙中山全集》等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