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轶名 【文章来源】中山政府之窗 【成文日期】2009-02-18 【点击率】3747次 | |||
华人喜吃粽,各地包粽是用竹叶、干莲叶,有些少数民族甚至用竹筒酿粽。粽的形状有金字塔型、扁方型、长方型,称为角黍。 中山的粽另有自己的特色,因为中山人比较喜欢改良、研究,特别擅长制作适合自己口味的食物。古时,村民觉得郊野多芦兜,认为这种百合科野生植物别无用途,不妨用以试作裹粽。果然,芦兜叶味融入于粽,别有风味。故此,日久成为家乡特色的芦兜粽。历数百年而至今天,宾馆酒楼的茶市,每到农历四五月,仍有保留着切件芦兜棕供应给茶客,甚至在酒楼门前装饰宣传,色纸飘飘,大量销售芦兜粽。 中山芦兜粽是圆筒状,两头交错一字平口,一般直径 中山人另一特点是东乡、西乡五月不裹粽,却在四月十四盂兰节这一天家家精制芦兜粽,用于祭礼、自食、送礼,真所谓"各处乡村各处例"。中山芦兜粽,一向外销港澳,但港澳称它为中山芦兜粽。百年间,香港特产"九龙裹蒸粽",一年四季有供应。港人对于吃肇庆裹蒸粽(即果子粽),远远不及中山芦兜粽。他们认为中山人利用芦兜,即是属于物尽其用,又能创造了别有风味的食品。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