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13》 【成文日期】2012-12-01 【点击率】1897次 | |||
【板芙镇概况】板芙镇位于中山市南部,东傍五桂山,西临西江,南连珠海,北枕中山城区,因地处板尾水与芙蓉沙而得名。岐江河贯穿全镇南北,将板芙分成东西两片,河东片工业兴旺,商业繁荣,105国道纵贯全区,是板芙镇主要工业区、镇居民区和商贸区;河西片河涌交错,土地肥沃,为全镇绿色生态农业和休闲观光旅游发展区。全镇面积82.01平方公里,辖广福、禄围、金钟、里溪、深湾、白溪、湖洲、板芙、板尾、四联10个村民委员会和板芙社区居民委员会,年末常住人口8.33万人,户籍人口3.54万人。以家具、鞋业、服装、化工、电光源等为主要产业,境内有金钟山郊野公园、滨江路带状公园等旅游景点。板芙镇先后获得“全国环境优美镇”、“广东省教育强镇”、“广东省卫生镇”、“广东省科技创新专业试点镇”、“广东省美式家具专业镇”、“广东省平安建设先进镇”、“广东省生态示范镇”、“中山市文明镇”、“中山市平安镇区”等称号。2012年,板芙镇地区生产总值61.78亿元,比上年增长12.74%;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8.82亿元,增长20%。三次产业比例为6.52∶59.07∶34.41。板芙镇人民政府驻板芙北路25号,邮政编码528459。
【板芙镇农业】2012年,板芙镇农业种植0.67万亩,其中花木种植0.58万亩、蔬菜种植654亩;水产养殖2.64万亩,其中优质水产养殖面积1.7万亩;林业防治1300亩,森林抚育875亩。市镇两级财政投入1300万元,完成农路“硬底化”建设19.5公里,整治低产鱼塘3630亩。投入496.94万元治理河道4.59公里。投入48万元,清理河涌70公里。投入1.1万元,为农民种植水稻购买政策性农业保险。完成中顺大围12.8公里堤围达标加固工程。启动禄围水闸重建工程,水闸防洪标准提高到100年一遇。全年遇强台风“杜苏芮”和“韦森特”袭击,其中“韦森特”于7月23日到25日影响板芙镇,累计降雨近150毫米,全镇没有因强暴风雨引发生命财产损失。强制注射狂犬病疫苗1432犬只、猪瘟病疫苗7.4万头、高致病性蓝耳病疫苗1.8万头、家禽禽流感病疫苗14.5万羽。2012年,板芙镇农业总产值6.89亿元,比上年增长8.03%。
【板芙镇工业】2012年,板芙镇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奖励企业开展增加投资规模、扩大外贸出口、加快转型升级、争创名牌名标、开展技改创新等工作。7月,板芙镇与火炬开发区签订经济协作区协议,承接鑫和五金制品有限公司落户,中山市板芙镇博宇电线、好雄机械、中大灯饰、瑞峰服装、雅凌电器等一批优质项目陆续签约。企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全镇有26家来料加工企业成功转型,家具、服装、鞋业等传统制造业实现代工制造向独立设计制造转变,中山益达服装有限公司被认定为“省服装产业转型升级龙头企业”和“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示范企业”。全镇累计名牌名标8个,洋紫荆油墨获中国驰名商标,福溢家具、聚丰园粮油食品、洋紫荆油墨(中山)获广东省著名商标,“卡芬达”家具、“洋紫荆”油墨、“聚丰园”大米获广东省名牌产品。协助企业申请上级扶持资金430万元,中山四海家具制造有限公司建成省级工程研发中心。2012年,板芙镇有工业企业430家,比上年增长37.38%,其中规模以上企业93家;工业总产值149.51亿元,增长12.31%。
【板芙镇第三产业】2012年,板芙镇完善四海及金澳华庭商业街配套功能,推动盈利丰城市综合体、盛迪嘉“纯水岸”花园等项目建设。引进中国银行、华润万家物流中心、壹品商场、普纳度家居等机构和企业进驻,完善商业格局。引导一批新增限额以上企业加快发展,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营业额加权增速居全市第2位。西江绿堰项目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推动芙蓉大桥南“三旧”改造,丽湖居项目动工建设。推进制造业与发展服务业的企业分离,促进云丰金属公司分离研发、销售业务,设立烤味佳烧烤厨具公司。2012年,板芙镇服务业增加值21.2亿元。
【板芙镇外经外贸】2012年,板芙镇推动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发展,引导企业向总部企业发展,鼓励委托异地公司报关出口的企业转回本地报关出口。全镇新签外商投资和增资项目23宗,合同利用外资557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4.83%;实际利用外资2606万美元,减少18.97%。外贸出口6.89亿美元,增长17.13%。洋紫荆油墨(中山)有限公司销售额排名全球顶级油墨企业第13位。中山益达服装有限公司出口额1亿美元,成为李维斯(Levi’s)集团在国内唯一绿色环保生产基地。威霖(中山)有限公司、英商马田纺织品(中国-中山)有限公司、思宏时装(中山)有限公司、中山立中制衣有限公司等一批重点企业年出口额均增长40%。
【板芙镇镇村建设】2012年,板芙镇完成《河西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草案、《白溪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初步编制、动态维护顺景工业园和东北片控制性详细规划。投资6000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12月,板芙芙蓉大桥建成通车,完成滨江路亮化美化工程。推动芙中路、滨江路、滨江路支线、共青河二桥建设,完成工业大道路面改造、滨江路路面及景观绿化、芙中路、中心区垃圾中转站、滨江路支线排水及路基等工程;完成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和污水管网建设。启动“全绿板芙”建设,投入1600万元建成滨江风景观光路、全民健身广场、全民休闲公园。投入450万元建设金钟山郊野公园观江楼。全镇实施“三旧”改造项目64个,面积328.2亩,完善历史用地手续121.52亩。
【板芙镇环境保护】2012年,中山益达服装有限公司绿色节能高效技改项目通过市环境科学学会的专家组技术评审。8月,拆除中山市种猪场,清理存栏猪1万头。制定《板芙镇“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方案》,将辖区内9家工业企业、1家污水处理厂、9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纳入减排范围。举办板芙镇综合行政执法局安全生产及环境保护宣传活动,派发环保倡议书500份和法律法规单张1000张。全年查处违法排污企业22家,限期整改22家,行政处罚2家,处理环保信访投诉302宗。
【板芙镇财税金融】2012年,板芙镇税收收入6.05亿元,比上年增长3.73%。其中,国税收入4.26亿元,增长12.36%;地税收入1.80亿元,比上年减少12.22%。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09亿元,增长3.06%;财政支出4.95亿元,增长10.90%。全镇人民币存款余额34.04亿元,增长6.34%。财政支出重点向综治信访维稳、产业转型升级、基础设施建设、新中心区开发、民生工程建设5个主要领域倾斜。制定和修改财政支出预算追加联审、机关财务管理、镇属固定资产管理和镇政府合同归档管理等制度,规范财政支出预算追加审核,节约财政资金86万元。聘请香山会计师事务所对机关各部门、镇属企事业单位及属镇财政供养的市直机关基层分局(所)、居委会、公办中小学校和敬老院等52个单位的账内固定资产进行全面资产清查及评估入帐,建立固定资产管理制度。8月,板芙镇通过全市农村财务规范化工作试点镇验收。
【板芙镇居民生活】2012年,板芙镇农民人均纯收入15996元,比上年增长9.4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05亿元,增长12.42%。人均居住面积30.27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4.63平方米。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1.2亿元,增长11.49%。居民生活用电量5749万千瓦时,增长9.09%。固定电话用户12201户,宽带用户1.26万户,增长7.35%。年末居民汽车拥有量4226辆,增长4.99%。
【板芙镇教育】2012年,板芙镇拥有普通初级中学2所,小学5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幼儿园13所,托儿所2所。在校中小学生8522人,幼儿园学生3227人,在职中小学教学职工519人,幼儿园教职工311人。2012年,板芙镇公办中学上国家示范性高中分数线193人,占公办学校报考人数的35%。优化教育外延建设,被评为全市心理健康教育先进镇区。投入260万元完成全镇公办中小学校信息化建设工程,投入10万元完善中心幼儿园消防设施。镇财政安排学前教育经费55万元,启动《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2年,板芙镇教育事务指导中心在市级立项课题《团体心理辅导促进农村地区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应用研究》成果获2012年广东省中小学教育创新成果三等奖。板芙一中、板芙中学获2011—2012学年初中教学质量评价先进学校二等奖,板芙小学代表队参加2012年全国少年儿童国际跳棋锦标赛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
【板芙镇科学技术】2012年,板芙镇引导企业加大技改和研发投入,全年专利申请175件。中山益达服装有限公司被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认定为广东省服装产业转型升级龙头企业,并申报省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试点企业。中山四海家具制造有限公司建成省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并获颁中国环境保护部“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证书。洋紫荆油墨(中山)有限公司申报开办省中小企业创新产业化示范基地。完善科普设施,在镇青少年活动中心设置科普互动体验室、科普放映厅、模具制品陈列室、模具创作室、亲亲植物园、科普展示厅等场所,普及科学知识,举办“科技改变生活”主题宣传活动。加强校园科普工作,全镇各中小学校均配有科技、科普辅导员。12月21日,板芙镇科学技术协会成立,首批会员110名。
【板芙镇宣传文化】2012年,市级以上媒体刊登板芙新闻信息120篇(条),录播电视新闻800条,板芙镇录制的《春风化雨促和谐》党员电教片获市一等奖。举办传统南狮邀请赛、“庆国庆贺中秋唱红歌”等赛事、晚会,到农村放映电影120场次,开展送戏下乡活动40场,为各村农家书屋送书2000册。板芙自创粤曲作品《板芙颂》获首届广东省粤曲私伙局大赛市选拔赛银奖,板芙民歌队队员梁卫英获全市民歌民谣演唱大赛三等奖。全镇共建修身学堂、道德讲堂12所,举办宣讲活动60场次。板芙镇村民冯燕文被评为“广东好人”,黄月玲获省级“岗位能手”称号。
【板芙镇医疗卫生】2012年,板芙镇有二级甲等医院1所,公立社区卫生服务站9个,总病床数175个,卫生技术人员115人,全年门诊量35.14万人次,住院量1.04万人次。全年完成户居民健康档案1.1万户共5.56万份,其中电子档案3.45万份。社区卫生站诊疗服务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药品零售额销售和“四费”合一(“四费”指挂号费、诊查费、注射费和药事服务成本)。全年常规免疫接种4.73万人次,麻疹查漏补种和糖丸应急接种1344人次,报告传染病576例,育龄妇女免费普查4941人。
【板芙镇体育活动】2012年,板芙镇举办传统南狮邀请赛、国庆村级男子篮球联赛、端午龙舟赛、水上拔河赛等体育赛事。举办千人健身跑、绿道单车行、万人游园等群众体育活动。投入30万元,改造板芙公园,重新安装体育健身器材。投资13万元,为各村(社区)安装6条全民健身路径、8个农村体育健身苑点,全镇有村(社区)健身广场11个,村(社区)晨晚操练点22个。
【板芙镇民政服务】2012年,板芙镇发放城镇低保金6.2万元,农村低保金119.1万元。发放268名困难学生助学金47.59万元,发放26名义务兵优待金44.11万元,发放1900名70岁以上老人“生果金”57万元,年或月发放标准从每人50元增至300元。办理结婚登记237对,离婚登记69对。举办就业援助暨残疾人就业专场招聘会,发放455户残疾人慰问金6万元。市镇两级投入318.66万元,为“双低”家庭和困难优抚对象改造危房43户,投入40万元改造完善镇敬老院设施。9月,实施困难人员重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镇财政核拨200万元设立救助基金,全年救助339人次,发放救助款67.27万元。12月27日,板芙镇慈善会成立,首批会员118人,为板芙医院扩建筹款1339万元。2012年板芙镇慈善万人行活动筹得善款168万元。
【板芙镇社会治安】2012年,板芙镇开展“粤安12”、“三打两建”、“雷霆12”、“南粤亮剑012战役”、破案会战等专项行动,全年立刑事案件990宗,破260宗。打掉盗窃团伙3个,破系列盗窃案38宗。破“三打”案件115宗,立经济犯罪案件26宗,破22宗。建立和发展专兼职巡逻队、治保会、社区巡逻队、护村队、守楼护院队、治安协管志愿者队伍,形成群防群治局面。建设第三期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打造半封闭式“平安社区”、“平安工业园区”、“平安街道”、“平安校园”、“平安出租屋”治安防控网络。出动警力2340人次,走访群众家庭1670户次,排查热点难点矛盾纠纷26起,全部化解。全年查处各种交通违法行为1.22万宗。
【板芙镇司法武装】2012年,板芙镇加强《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宣传工作,开展9次法律进村(社区)、进学校、进企业的“三进”活动。成立24个调解委员会,受理调处各类纠纷55宗,成功调解54宗。向厂企员工派发《法律援助便民卡》500份,为200人次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接收法院诉讼案5宗,代写法律文书23份。开展社区矫正对象和刑释解教人员帮教活动,走访对象30名,组织16人进行法律法规教育。
【板芙镇信访工作】2012年,板芙镇展开大综治信访维稳工作,建立群众工作联络站,设立网上信访视频信访室,开展下访大接访活动等。全年受理群众来访来信案件81宗360人次。5月,板芙镇群众工作联络站成立,发展联络员380名,建成镇、村、户三级群众工作网。镇财政投资1.5万元,设立网上信访视频信访室。建立下访制度,改领导接访模式为主动下访,定每月15日为领导下访日,共下访接待群众124批、358人次。
【板芙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12年,板芙镇举办维修电工、服装制作工、中式烹调师、中式面点师、美容师、自主创业、家政服务等培训班18期,培训789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28人,提供就业岗位6000个。4.23万人在企业参加社会保险,户籍人口参加养老保险1.93万人,实现养老保险全覆盖,参加基本医疗保险6.63万人。全年受理劳动争议调解案件825宗,成功调解791宗,立案受理劳动仲裁34宗。
【板芙镇计划生育】2012年,板芙镇户籍人口出生568人,出生率14.38‰,计划生育率8.33‰,流动人口出生1400人。推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均等化,户籍人口落实计划生育措施522例,流动人口落实计划生育措施878例。实施户籍人口计生家庭保障计划,向全镇3000个户籍计生家庭赠送保险,覆盖率47.4%。
【板芙镇流动人口管理】2012年,板芙镇有流动人口4.78万人,办理《居住证》1.53万份。登记出租屋1241户,商铺1240间,全年征收出租屋租赁税17.26万元,商铺租赁税58.91万元;评出安全文明出租屋419户;受理积分入户和入学申请各81人次和180人次,办理入户81人、入读公办学校180人。加强出租屋巡查服务,完成出租屋日常巡查1.37万次,创建7个安全文明小区。推进流动人员兼职联络员工作,在各厂企招聘兼职联络员25名,及时掌握流动人员动态。
【板芙镇安全生产】2012年,板芙镇打击非法违法、违规违章生产经营行为,抓好重点行业和领域的专项整治。全年发生各类安全事故724起,其中工伤事故701宗,交通事故23宗,死亡3人,受伤724人,直接经济损失126.58万元。没有发生火灾事故和水上交通事故。全年检查各类生产经营单位1558家次,完成隐患整改1550处;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投入2万购置宣教资料,发放培训考核指南300份,派送安全教育宣传资料1500份。
【板芙镇侨务工作】2012年,板芙镇切实维护归侨侨眷权益,无发生侨胞信访、投诉现象。开展侨情互动活动,利用中山市“慈善万人行”、“3·28”中山招商经贸洽谈会、五人龙舟邀请赛、板芙医院扩建筹款、澳门与中山经济文化交流板芙之旅等活动,参与或举办交流联谊、拜访互访活动20次。全年板芙镇侨资企业、台资企业、台商、各种华侨社团、海外华侨为扶持板芙镇学校、医院建设,支持困难学子以及困难归侨侨眷,共捐款捐物360.85万元。
【板芙镇建立三级群众联络站点】2012年5月7日,板芙镇在镇城区成立镇级群众工作站1个,全镇11个村(社区)建立村级群众联系站点11个,形成镇、村、户三级群众工作网络。从各村(社区)的退休干部、党代表、人大代表、部分户代表及有一定影响力或知名度的热心人士中选聘380名联络员,每名联络员负责联络20户群众家庭,开展日常群众工作。全年全镇通过各级联络站点共收集各类社会舆情问题451条,答复率100%。三级群众联络站点工作项目被列为中共广东省委组织部“书记项目”,并入选市社会工作委员会首批市社会创新项目。
【板芙镇设立重大疾病专项基金】2012年12月,板芙镇制定并实施《板芙镇重大疾病困难救济资金管理办法》,决定从2012年起,每年从镇财政拨出专项资金200万元,设立板芙镇重大疾病专项基金,专门救助患有恶性肿瘤等25种重大疾病的板芙籍低保家庭、低收入家庭(简称“双低”),对“双低”家庭人员因患重大疾病住院治疗的,给予自费自付部分费用50%的救助,年累计救助金额最高10万元。2012年共救助339人次,发放救助款67.27万元。该专项基金推动板芙镇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的解决。
【板芙镇民生项目实施“群众点菜、政府买单”】2012年,板芙镇推行民生项目“群众点菜、政府买单”,即民生项目的确定通过广泛听取民意来决定,项目投资落地由政府实施,确保把民生工程办成民心工程。全年全镇群众点菜项目53个,全部落实。投资706万元,涉及水利建设、一河两岸整治、村道硬底化建设等类别。
【板芙镇“群众工作年”活动】板芙镇将2012年定为“群众工作年”,制定实施方案,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听民意、知民情、解民忧、聚民心”主题活动。全镇129名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到结对对象家中走访,撰写民情日记387篇,收集意见建议327条,成功调处矛盾纠纷229宗。
【板芙镇获评2011年度广东省交通安全文明示范村镇】2012年5月4日,板芙镇获评为“2011年度广东省交通安全文明示范村镇”,是全市唯一获评的镇区。板芙镇以安全责任机制为依托,注重改革创新,提高城市交通管控能力。建立村(社区)示范交通安全服务站。定人定职,辖区内深湾村被评为优秀社区示范交通安全服务站。创新交通安全宣传模式。将辖区内企业客户车辆纳入宣传范围,定期对客户群发交通安全提示短信。促成企业投入资金,创建企业宣传平台。创建“绿色通道”,主动协调辖区医院,签订“不管有没有钱,先救人,由大队担保,后追欠费”协议。“绿色通道”在关键时刻成功及时挽救伤者的生命28人。
【板芙镇村民获评“广东好人”】冯燕文,女,1977年5月出生于板芙镇板尾村,是中山市“关爱铃”一名接线员。幼时因一次高烧失去行走能力,不幸变成残疾人,20岁在其姐姐帮助下自学认字。27岁在市残联的帮助下开始工作。因天生好嗓子,常参加残疾人艺术团及志愿者艺术团的活动。中山市为老人们安装“关爱铃”后,冯燕文成为接线员,每天接听老人们打进来的求助或聊天电话,成为不少独居老人的热心“家人”、知心“女儿”。2012年6月,由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的第二季度“广东好人”评选结果揭晓,冯燕文被评为“助人为乐好人”。
【中山四海家具公司研发中心】2012年3月15日,中山四海家具公司获评广东省企业技术中心。四海家具研发中心投入研发费用958万元,累计研发项目13个,带动产值提升2000万元。该研发中心于2009年落成,面积1.3万平方米,专业研发团队130多人,设五大品牌独立研发小组,与华南农业大学、中南林业大学等建立了合作关系。
(徐杰)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