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涌镇(2018)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19》 【成文日期】2018-12-31 【点击率】1132次

大涌镇概况】 大涌镇位于中山市西南部,东临岐江河,西靠西江,面积40.6平方千米,辖兴涌、大涌、南文、安堂、岚田、青岗、全禄、石井、起凤环9个社区和叠石、旗南2个行政村。2018年末常住人口7.54万人,户籍人口3.02万人。大涌镇先后获中国红木产业之都、中国红木家具生产专业镇、中国红木雕刻艺术之乡、中国牛仔服装名镇、国家卫生镇、广东省教育强镇、中国千强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中国家具优秀产业集群等称号。大涌镇人民政府驻德政路33号,邮政编码528476。

 

经济发展概况】 2018年,大涌镇地区生产总值43.28亿元,比上年下降9.1%。固定资产投资14.95亿元,增长40.8%;三次产业比例为3.8∶41.1∶55.1。

    农业 2018年,大涌镇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42亿元,比上年下降13.7%。粮食产量2045吨;蔬菜种植面积452.33公顷,产量1.1万吨;鱼塘养殖面积413.33公顷,水产品产量8455吨。鸡鸭鹅“三鸟”上市量17.99万羽,生猪饲养量4120头。投入2000万元,建设高标准农田666.67公顷。检测蔬菜农残2708批次,合格率99.74%;检测水产品170批次,合格率100%。举办动物防疫、农产品质量安全培训班各2期。举行农产品检测机构开放日活动,宣传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咨询、接受农产品样品送样检测、检测实验室参观观摩、速测演示与技术操作体验等。全镇土地确权工作涉及8个社区、2个行政村,确权股东2.62万人,农户7269户,测绘面积1353.33公顷,申请制证7391户,颁证率101.68%。通过平台完成交易项目192宗,合同总标的额9400万元。投入780万元开展精准扶贫,组成大涌镇东西部扶贫协作考察团到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进行调研考察,了解水田新区开发设计规划和建设情况,南文社区与长沟村签订《“携手奔小康行动”协作框架协议》,大涌镇商会5家企业分别与5个贫困村签订帮扶协议,大涌镇商会计划每年分别对各村提供专项资金帮扶。

    工业 2018年,大涌镇工业增加值16.85亿元,比上年下降19.9%。工业总产值33.62亿元,下降16.04%。因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受国际国内环境和市统计政策调整以及规划进度、产业发展等影响,大涌镇各项经济指标受冲击较大,出现工业数据持续下跌。年内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7家,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26.37亿元。工业用电量6.02亿千瓦时。通过推进行业整治,倒逼企业节能降耗增效,引导企业规范经营,1291家红木家具企业数据巡查和评估建库,停业整顿存在安全生产、消防、环保问题企业313家。

    第三产业 2018年,大涌镇第三产业增加值23.87亿元,比上年下降1.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68亿元,增长6.4%。批发零售业销售额2.38亿元,下降26.5%。3月,陆泉沙岛获广东省农业厅和省旅游局授予“广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称号。3月,举办中国(中山)红木家具文化博览会,展会面积超3万平方米,吸引200家红木家具生产经销企业参展,进场专业买家1.2万人,签订意向购销合同和现场销售额超20亿元。组织12家牛仔服装企业参加在上海市国际展览中心举办的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大涌展区日均接待客商及观众2000人,签约订单超100份,合同金额超1亿元。3月,中山市红木家具行业协会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为第二批团体标准试点单位,并采用“政府+行业协会+专业机构+企业”创新模式,启动《大涌中式硬木家具》团体标准制定工作。启动融合红木科普中心等功能的“小镇客厅”建设,大涌红木文化研学游线路产品成热点。9月,在大涌红木文化博览城红木家居学院举办中山市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大赛红木专场暨首届中国红木特色小镇旅游商品评选活动,参赛人员涵盖工艺美术大师、学院师生及红木、陶艺企业。11月,镇红木企业组团参加中国(上海)国际红木文化博览会,现场交易额超200万元。

    外经外贸 大涌镇进出口总值4.94亿元,比上年下降10.5%。其中,进口总值2758万元,下降56.7%;出口总值4.66亿元,下降4.5%。在“3·28”中山招商经贸洽谈会上,签订项目1个,投资额1000万元。

    财税金融 2018年,大涌镇税收收入5.7亿元,比上年增长11.7%。财政预算收入5.3亿元,财政预算支出5.56亿元。全镇有银行机构17家,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89.15亿元,增长17.1%;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79亿元,增长21.53%。

 

社会发展概况】 镇村建设 2018年,大涌镇改善镇内交通道路网,为红木文化特色旅游特色小镇创建奠定硬件基础保障。凤凰路工程项目大涌段完工。大南公路大涌段完成路基填土、箱涵施工和部分软基处理。大涌镇中顺大围二顷四险段加固整治工程,中山市南部三镇取水口上移工程,110千伏岚田、广福输变电工程等用地交付使用。全镇有在建建筑项目126个,总面积130万平方米,工程总造价12亿元。发出建设工程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316份、建设工程质量整改通知书69份、暂时停止施工通知书32份。配合岐江河流域污染整治,清理违规养殖场156个,拆除猪棚面积15万平方米,清理猪只3.5万头。完成入库锌铁棚改造工程项目20个,20万平方米厂房投入建设。盘活处置闲置土地面积30万平方米,新增改造用地5.45万平方米,完成改造3.64万平方米。5月,大涌镇被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列入第一批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对象名单。12月,安堂社区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环境保护 2018年,大涌镇开展环境监察工作,监督检查企业352家,查处违法行为33宗;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177份,通过环评验收项目9个,审批排污许可证119个;受理环境信访案件354件并全部结案。开展家具行业、洗水漂染行业、饮用水源保护区专项整治。处理中央环保督察交办案件9件,处理省环保督查交办案件8件。完成30公顷森林抚育工作,加强卓旗山森林公园管理和建设,各项指标达到国家森林城市评选标准。整改垃圾综合处理中心积存垃圾和垃圾渗滤液问题,清运垃圾2万吨。完成全禄水厂一级饮用水源保护区迁移排污口和清理经济林整改工作。青岗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进入调试阶段。启动旗山片区雨污分流工程,南村涌黑臭水体完成初期整治。拆除岐江河大涌河段违法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21家洗水企业完成明渠明管系统化改造。创新集中治污模式,推进“共性工厂”建设,打造全省试点家具行业喷漆集中式处理项目。

    居民生活 2018年,大涌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万元,比上年增长8%。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2.9亿元。汽车拥有量2.77万辆。居民生活用电量1.33亿千瓦时,居民生活用水量156万吨。

    教育 2018年,大涌镇有公办中学1所,小学5所,九年一贯制民办学校1所,中小学在校生9519人,专任教师628人。幼儿园9所,在园幼儿2535人,幼师272人。6月,叠石幼儿园被评为广东省规范化幼儿园。11月,广东省金仁萍名园长工作室在大涌中心幼儿园挂牌成立,成为中山市首家省级名园长工作室。全年新增公办学校学位300个,非本地户籍学生入读公办学校比例达50%。安堂小学建设进入施工阶段。全镇7个教学教研课题项目获市级立项。旗北小学羽毛球队参加市羽毛球比赛获团体第一名2个、团体第二名1个。举办大涌镇中小学生即景绘画大赛等活动推动“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学校艺术特色发展。全镇7所中小学校和9所幼儿园创建为平安校园。

      科学技术 2018年,大涌镇申请专利625件;专利授权206件,其中发明专利1件,使用新型专利15件、外观设计专利190件。全镇有高新技术企业6家。中山市侨发实业有限公司和中山市裕骏环保印花制衣有限公司2个技改项目申请入库。镇政府与中国林业科学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共建大涌红木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为镇内企业提供木材鉴定、技术开发、科技成果转化等服务。中山市质尚企业服务有限公司运营管理的红木家居学院众创空间被市科技局认定为市级众创空间,通过成果展示与市场转化、建立大学生创业基地等方式,打造“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孵化体系,至年底有进驻企业7家。

    宣传文化 2018年,大涌镇利用大涌发布、官方微博、电视台等媒体平台,宣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推出红木特色小镇建设和地方历史文化特色系列报道。“大涌发布”微信平台发布信息1200篇,阅读量62万人次。大涌镇政府政务微博发布信息800条,阅读量200万人次。大涌电视台制作、报道新闻850篇,配合各部门制作宣传标语、公益广告200条,播放3.9万条。开展各类文体活动120场次,参与群众6万人次。播放公益电影24场次,观影超5000人。9月,萧美泳家庭获评为“广东省幸福家庭”。全禄、石井、旗南、大涌4个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完成建设,并通过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B等级评级验收。以“文化惠民”为宗旨,开展即席挥毫送挥春活动、戊戌年迎春书画作品展、元宵节游园晚会、隆都(大涌)戊戌年迎春征联、2018年“印象大涌”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涌镇摄影协会会员作品展、“扬帆杯 阅读好书本”读后感演讲比赛、“扬帆杯 我的暑期生活”——少儿绘画(滩色)比赛等活动。为外来工子弟与困难户学生举办绿色暑假公益文化培训班。计划在2017—2020年分期投入1500万元,启动九龙门牌坊入口、村史博物馆广场、古木棉小节点、双桂下古巷、双桂文化巷、大觉寺及林氏宗祠6个项目建设。

    医疗卫生 2018年,大涌镇有公立医院1家,开放病床床位140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7个,民营医疗机构21个,有医院卫生技术人员213人。推行家庭医生服务模式,成立家庭医生式服务团队15个,签约人数2.4万人,其中重点人群签约8600人。大涌镇预防接种门诊部完成改造。大涌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完成建设。建立居民健康档案6.72万份,建档率90%。为9096名0—6岁儿童进行疫苗接种。老年人健康管理2456人,管理率67.31%;高血压管理3504人,管理率94.71%;糖尿病管理878人,管理率71.97%。大涌医院与市人民医院、市博爱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广州南方医院组成联盟,签订合作协议,初步实现资源共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市中医院、大涌医院签订双向转诊服务协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转病人691人,下转病人2750人。开展卫生监督工作,检查单位270家,立案13件,结案12件。

    体育活动 2018年,大涌镇投入19万元更换社区健身体育器材。投入13万元在青岗社区建设全镇首个5人足球场,面积420平方米。举办大涌镇“贺岁杯”男子篮球赛、2018迎春杯乒乓球团体赛、大涌镇全民健身徒步活动、镇小学生男子篮球赛、镇小学生男子足球赛、南文社区第五届“创元号”杯街堡篮球赛、岚田社区第九届篮球赛、青岗社区第十四届男子篮球赛、镇小学生田径运动会、8月8日全民健身徒步走等体育活动,参与人数3000人。组队参加中山市社会体育指导员服务站优秀健身项目展示大赛获一等奖;参加中山市第六届广场健身舞展示大赛获一等奖。

    民政服务 2018年,大涌镇有低保户69户150人,低收入家庭36户60人,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40万元。受理临时困难救助89宗,发放救助金26万元;受理困难居民重特大医疗救助39人,发放救助金4.41万元。升级改造镇颐老院,更换院内硬件设施。全镇有特困供养对象10人,特殊困难供养人1人,分散供养2人。全年发放经济困难高龄失能老人津贴6800元。为9人提供居家养老家政服务,为3人提供送餐服务。向960名老人发放高龄津贴共138.85万元。办理老年人免费乘车卡388张。为60周岁以上户籍老人购买银龄安康保险5.98万元。为13户困难长者安装居家无障碍设施。岚田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年服务人数2万人次。镇社工中心举办社区服务活动10场次,服务850人次。10月,由市民政局、中山市慈善总会共建的中山市“博爱商城”网上捐助平台第18家服务分站落户大涌镇社矫安帮社工中心服务点。全年办理结婚登记66对,离婚登记33对。

    综治信访 2018年,大涌镇构建“中心+网格化+信息化”社会治理平台,通过社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录入排除安全隐患信息2051条,化解矛盾纠纷1981宗。加强社矫安帮对象监管、矫治和社会适应性帮扶工作,有在册社矫人员32人,在册安置帮教人员67人。12月,大涌镇禁毒教育基地在大涌镇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服务中心揭牌成立。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飓风2018”、“粤剑扫毒”等专项行动,接报刑事警情1063宗,治安警情1233宗。打造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受理治安案件1374件,查处571件,治安拘留489人。镇调解委员会受理各类民间纠纷14宗42人,调解率100%。法律援助工作站接受群众来访咨询16宗,受理法律援助案件6件。各村(社区)法律服务大厅和各村(居)法律服务室受理法律咨询140批次146人次,为村(居)委员会审查合同3份,处理法律援助案件3件,出具法律意见书5份,代写文书5份。

    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 2018年,大涌镇养老保险参保2.09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4.1万人,失业保险参保1.62万人,工伤保险参保1.64万人,生育保险1.63万人。受理社保业务1.76万宗,办理就业失业证450份。新增就业人数900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5人,扶持创业300人。开展“春风行动”系列招聘活动,进场招聘企业50家,提供就业岗位1000个,求职2500人,达成就业意向300人。鼓励企业组织员工参加技能晋升培训并发放培训补贴14.83万元;发放高校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就业补贴1万元;发放灵活就业社保补贴2.16万元;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1万元;发放创业带动就业补贴36.6万元。举办育婴员培训班,参与培训40人。处理劳动争议案件741件,涉及1698人、金额1627.9万元;受理工伤业务申请440宗和欠薪逃匿案件2件,办结2件。

    计划生育 2018年,大涌镇常住人口出生770人,出生率10.39‰,人口自然增长率7.27‰;流动人口出生961人,出生率20.37‰,人口自然增长率20.1‰。为4个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购买家庭意外伤害保险共3200元;为774户符合计生政策的户籍人口纯女户和独生子女户家庭、238户流动人口家庭购买家庭意外保险共10.25万元;为1008名户籍人口和1231名流动人口购买个人意外保险共6.72万元。全完成免费婚前与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夫妇166对。

    流动人口管理  2018年,大涌镇有流动人口4.1万人,备案登记在册出租屋1779户,新备案登记出租屋159户,注销25户,出租房间4.5万间,出租面积73.91万平方米,代征房屋住宅租赁税368万元,非住宅租赁税2070万元,办理居住证1.82万张,办理儿童随行卡3351张。受理积分入学申请840人,成功入读小学350人、初中269人。对全镇出租屋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整治,查处出租屋使用违规液化石油气瓶、电线乱拉乱接、违规用电用火用气、堵塞消防通道、停用消防设施等违法行为,没收不合格气瓶843个、电热棒324支。清查登记辖区出租屋8953间,盘查可疑人员2544人。举办出租屋主会议10场次,现场咨询活动8场次。

    安全生产 2018年,大涌镇开展建筑施工、特种设备、高处作业、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道路交通、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检查,发现隐患1660处。安全生产执法监督立案19件,罚款64.9万元。立案查处无证驾驶叉车案件3件。513家企业完成职业病危害项目网上申报,130家企业人员完成职业健康检查。督促企业落实粉尘防爆整改,检查生产经营单位132家,31家厂企与有资质的公司签订合同。强化危险化学品综合治理和烟花爆竹安全专项整治,发出责令限期整改指令书69份,现场整改5宗,查处危险化学品139.5吨。

    港澳工作 2018年,大涌镇组织前往香港、澳门拜访乡亲,并参加香港中山侨商会、香港中山同乡会、香港中山隆镇同乡会、澳门中山隆都同乡会等庆典活动,赴澳门参加澳门中山隆都同乡举行的联欢茶聚启动仪式。香港中山隆镇同乡会一行11人回乡探访安堂社区孤寡困难老人,并送上慰问金。

 

2018中国(中山)红木家具文化博览会暨大涌红木文化节】 2018年3月15—20日,以“穿越古今 引领时尚”为主题的2018中国(中山)红木家具文化博览会暨大涌红木文化节在大涌镇举行,吸引200家红木企业、文化企业和先进数控设备企业参展,进场专业买家1.2万人,签订意向购销合同和现场销售金额超20亿元。展览面积超3万平方米,设中国红木品牌综合展馆、中国红木文化工艺品展馆、木工机械展馆、全国顶尖品牌常年展馆和大涌红木馆五大展馆,涵盖新中式、新古典、明清古典等风格流派。开幕式上,大涌镇政府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签订共建中国红木特色小镇产业科技服务平台框架协议。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工所计划在大涌镇建设木材开发与利用公共服务平台,解决红木产业中存在的木种鉴定、木材干燥变性、新木种开发利用等共性难题,推动红木产业发展。期间,举行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红木家居学院开学敲钟仪式。该学院位于大涌红木文化博览城内,总面积1.35万平方米,总投资8000万元,设有大师工作室、教室、图书室、机房、多功能报告厅、会议室、实训车间及学生活动空间,2018年有师生200人。

 

大涌陆泉沙获“广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称号】 2018年3月29日,广东省农业厅、广东省旅游局公布2017年度广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示范点名单,大涌陆泉沙岛成功入选。陆泉沙岛是中山市大涌镇内河流中的一个小岛,占地面积66.67公顷。该岛于2011年在大涌镇率先开展粮食生产“123”工程,引进超级稻、马铃薯、番薯等优质粮食品种,利用不同作物对气候、土壤生态条件等资源优势的时段差和互补作用,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种粮效益。其中,陆泉沙西江大米于2016年获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授予“国家绿色食品”称号。2017年,陆泉沙获广东省绿色食品安全中心授予“广东省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称号,岛上养殖的草鱼、罗非鱼被广东省绿色食品安全中心评为“广东省无公害水产品”。

 

中山市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大赛红木专场暨首届中国红木特色小镇旅游商品评选活动】 2018年9月25日,由中山市旅游局、大涌镇政府主办的中山市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大赛红木专场暨首届中国红木特色小镇旅游商品评选活动专家评审会在大涌红木文化博览城红木家居学院举行。活动自7月启动,收到投稿作品57件,其中文创礼品28件、伴手礼29件,以古祠堂、红木文化博览城、醉龙、沉香等作为主要创作元素,涵盖书签、明信片、香盒、提盒、钥匙扣、笔筒、纸巾盒等种类。

 

2018中国(中山)新中式红木家具展】 2018年8月9日,由全联民间文物艺术品商会艺术红木家具专业委员会主办的2018中国(中山)新中式红木家具展在大涌红木文化博览城六层高峰论坛中心举行。展览以新中式为主线,突出“关于设计、关于文化”主题,搭建产业互动合作平台。亚洲家具联合会原会长、中国家具协会秘书长、广东省家具协会会长、中山市家具商会会长以及全联艺术红木家具专业委员会专家顾问、家具企业代表、设计师等约1000人出席开幕式。中山市雅宋红木家具有限公司、中山市顺泰轩古典家具有限公司在2018中国新中式红木家具优秀品牌分享会上与全国上万家家具经销商进行经验交流。在2018中国新中式红木家具论坛上,专家学者作题为《新中式向前跨一步是哪里?》《新中式品牌的危机与机遇》《追本溯源:唐宋明清文化对新中式的影响》专题报告,分享传统文化对当代新中式的美学影响,探讨当代红木家具产业发展和设计创新思路。

 

中山市手工木工(高级工)职业技能竞赛暨中山市首届家具行业“鲁班工匠之星”技能大赛】 2018年8月15—17日,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大涌镇人民政府主办的中山市手工木工(高级工)职业技能竞赛暨中山市首届家具行业“鲁班工匠之星”技能大赛在大涌红木文化博览城举行,吸引95人报名参赛。比赛设职工组和学生组进行笔试和实操两个环节比赛。其中,实操环节要求职工组参赛者在规定时间内用主办方提供的木料,纯手工制作一款榫卯结构灯挂椅;学生组要求制作一张榫卯结构的凳子。经角逐,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红木家居学院学生林晓坪获学生组金奖,大涌红古轩家具有限公司木工温珍干获职工组金奖。

 

大涌镇安堂村入选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2018年12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单,大涌镇安堂村入选。大涌安堂村立村于明朝,村中独有的石板街祠堂文化是隆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村中一段500米的百年石板街两侧分别伫立着14间祠堂,最久的祠堂双桂堂有360年历史。村内有九龙门牌坊和中山市文物保护单位安堂牌坊。原位于镇中心的隆都民俗馆,搬迁后成为安堂文化馆主馆,展出水车、芒镰、蓑衣等旧耕作用具。入选中国传统村落能获省技术指导、资金补助,有利于安堂村传统村落的保护和旅游开发,增加村民经济收入。

 

大涌镇改革开放40周年】 1983年,大涌镇工业总产值为1018万元。2018年,全镇地区生产总值为43.28亿元,有工业企业2584家,税收收入5.7亿元,三次产业比例为3.8︰41.1︰55.1,村(社区)集体收入1.13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万元。

    大涌镇传统经济以农业为主。1994年,形成以水稻种植为基础,畜牧业为龙头,水产品、甘蔗、蔬菜、水果等种养业协调发展的农业格局。20世纪80年代初,大涌红木家具和牛仔服装业萌芽。1984年,工业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工业总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68%。1986年,成为“珠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重点工业卫星镇”。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红木家具产业和牛仔服装业发展壮大,成为全镇工业经济的两大支柱,是国内四大牛仔服装名镇之一、全国最大的红木家具生产基地。全镇从事牛仔服装和红木家具生产、销售、服务的企业超2000家,所生产的红木家具以材质优良、做工精巧而著称。主要选用红檀、鸡翅、花梨、酸枝和紫檀等硬木木材,配以精湛的雕刻技艺和古朴典雅的设计,采用传统工艺结合现代技术制作。镇内岐涌路、兴涌路、葵朗路一带红木家具名店街区,红木家具展销店铺林立;位于岐涌路的红木文化博览城总占地面积20公顷,是全国红木文化产业示范区、广东省重点文化建设项目、特大型红木文化旅游商业综合体,并于2017年获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03年,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家具协会授予大涌“中国红木家具生产专业镇”称号;同年,国家文化部批准大涌镇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雕刻)”。2013年,大涌镇被纳入广东省城镇发展“十二五”规划文化旅游小镇,以此为契机推动红木家具产业转型升级,提出“中国红木文化旅游特色名镇”的建设目标。2017年,大涌镇成为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广东特色小镇创建工作示范点和中山市首批市级特色小镇。2018年,大涌镇被列为广东省首批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对象,推进红木制造向商贸会展与研发设计两端延伸,推进红木产业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改革开放40年,大涌镇先后获中国红木产业之都、中国红木家具生产专业镇、中国红木雕刻艺术之乡、中国牛仔服装名镇、国家卫生镇、中国千强镇、广东省教育强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中国家具优秀产业集群等荣誉。

(徐 军)

上一篇: 大涌镇(2017) 【关闭窗口】 下一篇: 大涌镇(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