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中山年鉴编纂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山年鉴·2014》 【成文日期】2013-12-31 【点击率】2700次 | |||
【大涌镇概况】 大涌镇位于中山市西南部,东临岐江河,西靠西江,南部与板芙镇接壤,北部毗邻沙溪镇和横栏镇,面积40.66平方公里,辖兴涌、大涌、南文、安堂、岚田、青岗、全禄、石井8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和旗北、旗南2个村民委员会。2013年末常住人口7.45万人,户籍人口2.94万人,有海外侨胞3万人。2003年起获评为中国红木家具生产专业镇、中国红木雕刻艺术之乡、广东省教育强镇、中国牛仔服装名镇、国家卫生镇、中国千强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中国家具优秀产业集群、中国红木产业之都等称号。大涌镇人民政府驻德政路33号,邮政编码528476。
【经济发展概况】 2013年,大涌镇以红木产业为主,以牛仔服装产业为辅,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3.37亿元,比上年增长7.6%;固定资产投资18.22亿元,增长45.61%;三次产业比例为4:57:39。 农业 大涌镇农业以种植、养殖业为主,2013年农业总产值3.02亿元,比上年增长2.5%。全镇农业用地1.74万亩,粮食产量3767吨,蔬菜产量1.25万吨,水果产量388吨,水产品产量6862吨,“三鸟”(指鸡、鸭、鹅)上市量45.9万只,生猪出栏量1.12万头。镇政府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396万元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3300亩。 工业 大涌镇以红木、牛仔服装为支柱产业。2013年工业总产值93.17亿元,比上年增长8.31%;规模以上企业产值73.49亿元,增长7.78%。有工业企业630家,下降24.8%,其中规模以上企业84家。3月,举办2013中国(中山)红木家具文化博览会,签订购销合同金额16.8亿元,增长21.7%,新签订加盟店超50家,各地参展商和游客达20万人次。位于青岗社区白蕉围工业区的大自然地板工业园项目进展顺利,计划占地100亩,首批生产线计划于2014年投产,将建成为中国地板集团强化地板主要生产基地及地板产品外包装纸箱总控生产基地。10月,中山市镇共建服务业集聚区现场会在大涌镇红木文化博览城召开,总结全市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情况,部署下阶段工作。同月,中国(中山)红木文化博览城项目和广东鱼珠大涌木材产业园项目签约启动。加强企业技术支撑,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进驻大涌镇并筹划建设中山纺织品实验室。大自然公司获广东省科技厅批准组建“地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红古轩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授牌,鸿发家具、联成制衣通过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4A认定。2013年,全镇成功申报国家和省、市产学研科技项目29项,争取产业扶持资金1238.5万元。全年专利申请量196件,增长34.25%。 第三产业 2013年,大涌镇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会计、装修等新型服务行业尤为显著。年内有富逸酒店、世纪信佳连锁超市、大信信和连锁超市等服务销售企业相继落户镇内。红木家具企业太兴家具厂、东成家具有限公司开设工业旅游线路。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6.9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商品房销售面积8055万平方米,增长113.96%;商品房销售额3.74亿元,增长165.24%。 外经外贸 2013年,大涌镇进出口总值1.94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4.8%。其中,进口总值1160万美元,增长22%;出口总值1.82亿美元,下降16.4%。组织企业参加“3·28”中山招商引资洽谈会、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外出考察市场等活动,协助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镇属卓成公司与企业签订加工贸易合同出口总值2.35亿港元,经营收入234.23万元人民币,增长40.36%。镇内4家企业在中山海关办理木材进口通关业务,其中经卓成贸易公司进口木材近420个柜,合计240万美元,打破木材由黄埔、南沙、沙田等口岸进口的格局。全年新签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合同1宗,合同利用外资额50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01万美元。 财税金融 2013年,大涌镇两税收入4.99亿元,比上年增长1.79%。其中,国税收入3.09亿元,增长1%;地税收入1.9亿元,增长3.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87亿元,增长6.7%;财政预算支出3.4亿元,增长15%。优先保障“三农”(指农业、农村、农民)、医疗、文化等方面的财政支出。至年底,银行各项存款余额63.63亿元,增长11.1%,银行各项货款余额41亿元,增长29.6%。全镇有银行网点19个,农村金融服务站4个。
【社会发展概况】 镇村建设 2013年,大涌镇开展涌芙路与沙溪镇未连接断头路建设、翠洋路新建工程、旗峰路改造工程、翠华路二期绿化工程及元中西路、凤凰路土地平整工程。环镇路、中新路、青岗工业园18米路和青岗白蕉围24米路工程处于施工阶段。开展雨污分流工程建设,计划投资3000万元。岚田保障性住房、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消防大队新营房项目基本完成。全镇2768盏路灯完成发光二极管(LED)改造。投入306万元,完善镇内主要道路交通标识标线施划和安装电子监控等交通设施。新建标准化公交候车亭站点44个。 环境保护 2013年,大涌镇加强辖区污染源监督管理,开展日常环境监察巡查执法,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查处力度,全年立案处罚环境违法案件17宗,处罚金额52万元。严格执行环境影响审批制度,受理排污许可证业务95宗,其中年审55宗,排污证申领40宗。加强信访案件查处,受理信访投诉252宗,其中水污染信访10宗、大气污染信访122宗、噪声污染信访116宗,全部结案。 居民生活 2013年,大涌镇农民人均年纯收入1.86万元,比上年增长13.5%;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1.38万元,人均财产性收入3796.8元,人均转移性收入1602元。农村居民年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51万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4.43亿元,增长12.94%。居民生活用电量9754万千瓦时,增长3.9%。生活用水量120万吨。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34.54平方米,汽车拥有量1.1万辆,固定电话用户1.6万户。农村居民住房使用燃气户95%,有室内洗浴设备户93.75%,有独立卫生间户100%。农村居民人均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1172.35元。镇内有公交线路4路,至市中心城区最快用时0.5小时。 教育 2013年,大涌镇有中学2所、小学6所、幼儿园9所。中小学教职工434人,在校学生1.08万人,其中中学生2253人、小学生6162人、幼儿2386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继续推进“四名”工程,投入15万元用于教学奖励,投入2200万元完善办学条件。全镇中小学生参加全国、省、市和镇级各类学科竞赛共获奖168项。全镇参加升中考试学生465人,录取率96%,其中35人达到市纪中和市一中2所国家级示范高中最低录取分数线。大涌镇获中山市推进素质教育目标管理评估先进单位和中山市初中教学质量综合评估二等奖。 宣传文化 2013年,大涌镇做好“中国梦”、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主题宣讲,举办大型“中国梦”宣讲活动。围绕传统节日和全民修身行动,举办全国性新春征联比赛、赠春联活动、迎春书画展、元宵节灯谜游园晚会、2013年大涌镇少儿歌唱大赛、大涌镇“太兴杯”首届粤曲大赛等文化活动。推进农村文化室建设,青岗文化室和安堂文化室获评为市特级文化室,8个村(社区)“农家书屋”均拥有正版图书超2500册,配备电脑6台以上,设文化协管员。2月4日,在大涌卓旗山挂牌成立中山市诗词楹联学会大涌分会和中山市中华诗词楹联学会创作基地、澳门国际诗词对联书画家协会创作基地。5月17日,大涌镇起凤环自然村举行“三司马侯王庙”144年庙会庆祝活动,邀请具有500年历史的江门市新会荷塘纱龙前来表演。10月,大涌镇与朝鲜万寿台文化创作社合作,成立大涌镇万寿台美术交流中心,举办朝鲜艺术家作品展,展出包括油画、宝石画、青陶瓷等作品,促进中朝两地艺术家交流合作。历时12年的《大涌镇志》编成初稿上报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审核。 医疗卫生 2013年,大涌镇有医疗卫生机构8个,其中医院1个;有医疗病床131张,医疗技术人员224人。医院年门诊量9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24%。社区卫生服务站门诊量31万人次,增长18.12%。收治感染登革热病的本地病例10例,全部治愈出院。开展平价医疗服务,设置平价诊室5个。加强学科建设,大涌医院开设耳鼻喉科。做好食品安全保障工作,抽检餐饮单位餐饮用具105批次,合格率97%;抽检食品32批次,全部合格。 体育活动 2013年,大涌镇举办中山市“嘉华杯”乒乓球比赛、庆“三八”妇女节拔河比赛、“雅居乐豪园杯”篮球比赛、全民健身跑、“珠江0度”社区篮球争霸赛、国际象棋女子世界冠军分区赛(中国区)比赛和大涌镇第四届体育运动会等体育活动。 民政服务 2013年,大涌镇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全镇有低保户114户291人,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共70万元。发放临时困难救济金4.95万元,救济109人次;医疗救助金22.69万元,救助248人次。投入47.2万元,为低保、低收入家庭、优抚对象改造危房,重建修葺危房13户。向全镇80周岁以上的6061名高龄老人开展节日慰问,发放慰问金60.61万元,发放高龄老人政府津贴48.44万元,人均发放金额分别100元和80元。办理老人优待证(乘车证)230个。举办敬老晚宴、歌舞表演、粤曲欣赏晚会、武术欣赏晚会等活动,组织老人进行免费体检。向全镇53名重点优抚对象发放优待金每人每月100元;对自行参加社保的18名重点优抚对象按比例发放补助;发放军烈属优待金共30.24万元。全年全镇办理结婚登记100对,离婚登记29对。 综治信访 2013年,大涌镇立刑事案件1371宗,破363宗。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376人,其中打掉各类犯罪团伙14人,抓获犯罪嫌疑人52人;打掉黑恶势力1个,抓获犯罪嫌疑人5人。受理各类治安案件1961宗,查处812宗,查处各类违法人员993人。加大社会治安整治力度,检查各类场所5586间(次)。推进警务改革,将全镇辖区划分为5个警务区,增强警务区警力配置。年内共接到各类报警求助9949宗,通过视频监控破获违法犯罪案件29宗,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57人,协助处理交通事故31宗。开展各类消防专项检查30次,检查社会单位1230间(次),关停或取缔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厂企10家。镇司法所参与调处各类民间纠纷155宗,开展专题普法系列活动10次,受理法律援助案件3宗。大涌镇落实重大信访案件领导包案责任制和领导干部挂点联系工作机制,开展领导干部接访下访活动76次,接待来访群众567人次。全年受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案件292宗,全部办结;其中,接市转办案件19宗,省转办积案1宗,劳资纠纷案件43宗。 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 2013年,大涌镇参加社会保险10.72万人次,其中养老保险2.46万人次,基本医疗保险4.28万人次。养老退休增员337人。申领失业保险待遇85人,农民合同制工人一次性生活补助277人;申领基本医疗保险生育待遇204人。加强日常监察管理,监察用人单位965家。加大就业和职业培训力度,全年举办各类培训班11期共664人次。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507 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35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13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19人。镇人社分局审理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转办的劳动争议案件54宗,办理市人社局12333热线转办案件72宗。 计划生育 2013年,大涌镇户籍人口出生205人,计划生育率83.9%。流动人口出生317人,计划生育率72.24%。落实优生筛查和普查普治服务,为209名育龄妇女进行免费孕前筛查,133对育龄夫妇进行产前筛查。落实节育奖励和对农村部分家庭奖励措施,鼓励优生优育,对全镇符合《广东省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办法》的333人每人每月发放奖励金100元;对符合每月奖励条件的1115人每人每月发放奖励金25元。 流动人口管理 2013年,大涌镇有流动人口3.73万人,登记出租屋1656户共2.63万间,出租面积24.84万平方米,征缴房屋租赁税277.5万元。镇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开展出租屋日常巡查9245户(次),创建安全文明出租屋327户,安全文明小区2个。开展各类专项整治行动32次,清查经营场所和出租屋5000间(次),消除安全隐患300起,协助查验流动人员居住证、婚育证4万人(次)。办理居住证7947个,有效随行卡4617个。受理流动人员入学入户申请324人次,成功入学180人次,成功入户24人次。 安全生产 2013年,大涌镇开展各项安全生产专项大检查25次,检查生产经营场所2600间(次),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160间(次),发出整改通知书210份,对30家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企业实行停产整改。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举办2013安全生产宣传服务咨询日活动,开展安全生产专业培训班2期,参加培训124人次。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81家企业签订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意向书。全年发生生产经营单位轻伤事故628宗,生产经营性死亡事故1宗,死亡1人。消防接警167宗(含增援),火灾立案4宗,抢救被困人员9人,疏散人员41人,挽回经济损失107.2万元。道路交通事故立案31宗,死亡14人,受伤14人,经济损失2.48万元。 侨务工作 2013年,大涌镇统侨办共接待台湾知名人士秦金生,新西兰皇家地质与核科学研究所博士余嘉顺,中山市荣誉市民、悉尼皇冠机构董事余金晃,澳门中山隆都同乡会、香港中山侨商会、香港中山隆镇同乡会等社团、乡亲、客商700人次。受理侨胞来访来信来电3宗,主要反映祖屋受侵占、宅基地争议、办理房地产证以及港商在该镇经商遇到的困难等问题。5月,广东省政协委员、澳门中山隆都同乡会会长卢伟硕获第13届世界杰出华人奖和美国北方大学荣誉博士称号。9月,参加香港中山隆镇同乡会在香港举行的75周年会庆活动。
【大涌镇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2013年12月31日,大涌镇和市相关部门制定《中山市大涌镇产业转型升级发展规划纲要》,该《规划纲要》将大涌镇定位为专业镇创新发展示范区、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先行地、产城互动融合特色镇和“珠三角西岸发展模式”践行者。具体发展目标包括于2013年内初步消灭大涌镇烟囱排黑烟问题,2年内河涌水质要逐步变好,单位建设用地二、三产业平均产值接近4亿元和居民收入每年要平均增长10%等内容。此次产业转型升级,大涌镇将改善环境放在首位,重点治理大气污染,采取班子成员挂点企业的方式,推进工业锅炉实施清洁能源改造和治污设施建设。规划建设热电联产项目,利用燃烧天然气向企业集中供热供气的方式彻底解决企业烟囱污染问题。
【红木文化博览城项目建设】 中国(大涌)红木文化博览城项目位于大涌镇与沙溪镇交界处的红木产业聚集区,规划用地300亩,总建筑面积80万平方米,总投资48亿元,分2期工程开发建设。一期工程建设用地面积120亩,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2013年3月15日,中国(大涌)红木文化博览城项目签约,并于10月28日正式启动,计划在2015年投入使用。博览城集红木文化博物馆、产品展销、检测研发设计、红木主题酒店、红木卖场、中央商务区(CBA)、旅游观光于一体,成为具备转化产业综合发展导向功能的新型红木产业综合体项目,带动大涌镇乃至中山市红木产业转型升级。
【广东鱼珠大涌木材产业园】 2013年10月28日,广东鱼珠大涌木材产业园项目在大涌镇红木文化博览城举行签约仪式。园区选址大涌镇南村和岚田村交界处,规划用地1500亩,总建筑面积198万平方米,总投资55亿元。产业园将在原传统木材市场的基础上,推行“现代物流业+电子交易平台+配套服务”、金融服务、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引入时尚、文化、旅游等元素。一期工程建设核心产业区、配套产业区、总部办公区、物流仓储区、旅游体验区、商业服务区和生活配套区;二期工程建设教育培训区和国际贸易区。产业园项目进一步延伸和完善中山红木产业链,成为整合现有资源、集约发展、转型升级的产业示范平台。
【大涌镇红木家具公共服务微信平台】 2013年12月26日,大涌镇政府与中国联通中山分公司共同签订“大涌红木家具公共服务微信平台”战略合作协议,扩大红木家具企业宣传力度和销售渠道,推动大涌镇产业转型升级。该平台以功能现代化、服务产业化、手段科技化为目标,将集合大涌镇知名红木企业形成合力,同时为全镇中小红木企业提供移动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推广、技术服务、培训等公共技术服务支持,为大涌镇红木家具向移动电子商务转型创造良好环境。
【三司马侯王庙144年庙会】 2013年5月17日,大涌镇起凤环自然村举行三司马侯王庙144年庙会庆祝活动。当晚,村中宴开70席,邀请村民、社会热心人士等共同庆祝。江门市新会荷塘纱龙表演队应邀参加活动。起凤环自然村早在1945年的庙会庆祝活动曾邀请荷塘纱龙前来表演,相隔68年,荷塘纱龙向村民再展纱龙曼妙舞姿。纱龙全长50米,龙体蜡烛不灭,舞动时烛光闪闪,蜿蜒数十米,栩栩如生。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