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管理

【自然资源及管理概况】 根据2022年国土变更调查成果,中山市辖区陆域面积1781 平方千米(未含海域面积),包括耕地69 平方千米,园地158 平方千米,林地304平方千米,草地52平方千米,湿地3平方千米,城镇村及工矿用地652平方千米,交通运输用地61平方千米,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475平方千米,剩余为其他土地。2023年,中山市林业用地面积285平方千米,森林覆盖率23.14%,森林蓄积量323.3万立方米。开展绿美中山生态建设,建成森林乡村3个,绿美古树乡村2个,绿美红色乡村2个,古树公园1个。市自然资源局落实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中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绿美中山生态建设、要素保障3个专班的牵头责任,获广东省海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评为海洋强省建设表现突出单位,获广东省首届林业博览会优秀组织奖,被市委、市政府授予2022年度“招商引资先进单位”,在美丽中山建设三年行动考核中获评“优秀”。市自然资源局下辖5个分局:第一分局辖区为石岐街道、东区街道、南区街道、西区街道、五桂山街道、港口镇、大涌镇、沙溪镇;第二分局辖区为小榄镇、古镇镇、横栏镇、东凤镇、阜沙镇;第三分局辖区为黄圃镇、南头镇、三角镇;第四分局辖区为三乡镇、坦洲镇、神湾镇、板芙镇;翠亨新区分局辖区为翠亨新区(南朗街道)。1月,中山撤销市国土资源局火炬开发区分局、中山市城乡规划局火炬开发区分局2个副处级派驻机构;6月13日,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自然资源局揭牌成立,辖区为原火炬开发区与民众街道。

【自然资源审批服务】 2023年,中山市自然资源局通过一体化综合业务平台审批业务3.02万宗,其中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8691宗。办理临时用地审批业务24宗,地政函业务1135宗,集体流转业务55宗,其他林木采伐许可证41宗、出省植物检疫证书385宗、省内植物检疫证书42宗、森林植物及其产品产地检疫合格证24宗;审批市级生态公益林采伐业务8宗,国家级、省级生态公益林采伐业务4宗;办理建设工程永久占用林地审批业务29宗,建设工程临时占用林地审批业务12宗,在林地上修筑直接为林业生产经营服务的工程设施审批业务8宗。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全年累计访问102.8万次。

提升规划审批服务效能和管理水平,优化营商环境,将竣工验收与不动产登记并联办理,实现“交验即发证”。落实多审合一、多证合一,推动建设项目“一网通办”,实现规划许可与出让合同同步签发。印发《中山市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豁免项目清单》,联合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印发《关于优化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审批服务的通知》《关于中山市城镇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实施细则的通知》等文件,在满足相关规定要求的前提下,免除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办理等规划审批手续,精简优化规划审批服务事项,提升项目审批效率。启用《中山市自然资源局业务申请表(通用版)》,将原建筑工程及市政工程的用地、报建、核实等6大类6张表单优化整合成为1张表单,精简规划审批业务申请材料,提升企业和群众办事便利度。

【自然资源执法监察】 2023年,中山市自然资源局通过每周通报、末位点名提醒等方式推动卫星遥感影像图片(卫片)违法图斑整改工作,2022年度实现违法面积整改率70.83%,违法占用耕地比例2.7%,违法耕地面积整改率86%。全年卫片显示中山市新增违法占用耕地面积12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61%。全年查处土地违法案件245件、林业违法案件5件、测绘违法案件3件。推进新增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整治,对2021年以来在省系统挂账的37宗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整治工作任务全部落实整改、系统销号。开展永久基本农田种植草皮专项整治,对全市范围内排查出的问题项目118个、占地总面积4.43平方千米(压占永久基本农田总面积4.22平方千米)开展全面督办整改,完成全部草皮的清铲和复耕。

【自然资源法治建设】 2023年,中山市自然资源局加强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建设,推进《广东中山香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中山市工业用地保护管理规定》的立法进程;组织梳理现行有效的自然资源管理规范性文件57份,结合高质量发展及优化营商环境要求审核废止规范性文件11份,拟修订或完成修订8份。强化法律服务保障,审核权属争议行政裁决14宗,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行政处理决定207宗,其他涉行政许可、行政收费等重大行政处理决定25宗,依申请政府信息公开答复913宗,主持自然资源听证14次。全年办理行政诉讼、行政复议、检察监督、民事诉讼案件410件,协调撤回复议申请或起诉21件。构建多元的法治宣传教育体系,组织法治培训讲座5期,开展线下普法宣传活动10场次。完成2022年度法治中山建设工作评估,以102分排名全市执法部门第2位;推动常态化“成交即开工”机制获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评为2023年度全市十大法治实事项目。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全年依法按期办结初次信访事项546宗,排查化解风险隐患问题6个,推动化解重复信访45宗。

【测绘与地理信息】 2023年4月起,中山市自然资源局统筹全市12个镇(街道)启动全市第二轮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更新工作,计划到2024年底更新完成全市871平方千米的基础地理数据,包括实景三维模型、数字高程模型、数字表面模型、正射影像和数字化地形图等,并整合“十四五”以来的基础地理数据成果,最终形成覆盖全市域的城市级实景三维、正射影像、1∶500地形图和激光点云等数据。12月,“2000中山市独立坐标系”建设工作通过专家组验收,以“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为基础的“2000中山市独立坐标系”启用,实现与国家坐标系及周边地区坐标系的严密转换,提升空间数据管理水平。“多规合一”信息联动平台助力市镇两级项目落地提速增效,向全市各镇(街道)和市直部门等55个单位提供空间数据服务,提高建设项目落地前期空间预审效率,实现市镇两级联动审批和高效协同,平台月均访问3.2万人次。开展“问题地图”排查整治,净化与规范全市地图信息市场,开展地图专项检查55人次,检查地图产品数据69幅。全年完成核准发放乙级测绘资质证书7宗;审批通过乙级测绘资质专业类别变更9宗、测绘作业证58宗;提供测绘地理信息涉密数据16宗;发放地图审核审图号33宗。年内,由市自然资源局组织实施的全市第一轮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更新项目成果获中国测绘学会颁发的测绘科学技术二等奖。

【自然资源调查监测】 2023年,中山市自然资源局开展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工作和城市国土空间监测工作。全年完成地类核查及追溯业务2.68万宗,向有关单位提供土地利用现状数据126批次。完成2023年自然资源常态化监测,累计发现疑似违法违规占用耕地图斑700个,占用耕地60万平方米,按照既定的工作联动方案向执法、耕地保护部门移交线索并组织相关部门进行整改,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现象。开展永久基本农田核实处置工作,累计认定耕地流入6平方千米,超额完成任务目标,确保全市耕地实现正增长。完成水资源调查评价省级试点工作,摸清中山市水资源数量和质量,研究探索水资源空间分布数据库标准和“丘陵+冲积平原”地形的水资源调查评价方法,为上级部门和同类地区提供统一的数据参考标准和调查评价方法。3月4日,中山市2022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成果通过广东省自然资源厅检查,中山市成为全省第三个通过检查的地级市。11月1日起,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用地审批、先行用地、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建新区项目实施方案、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临时用地等用途管制审批业务启用2022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成果作为地类审查依据。

【中山市自然资源一图通平台上线】 2023年11月2日,中山市自然资源一图通平台上线供查询。该平台整合原规划一张图的规划地块信息查询功能和“以图查房”系统查询不动产房屋自然属性信息的功能,集成地价查询、地质灾害预警、规划公示公告、规划业务进度等查询入口,满足各类查询需求,成为服务企业和群众的互联网综合信息查询平台。至年底,平台访问超1000人次,查询超6000次。

(陈健儿 王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