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

【城市建设概况】 2023年,中山市组织实施市财政投资项目98个,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02亿元。年内,推进道路建设、城市公园、水体治理、海绵城市建设、老旧小区改造、“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城乡建设等工作。新建改建优才路、爱才路、民科东路、莲员东路、兴发路等城市市政道路15条,新增改造人行道盲道里程18.58千米。深入打好碧水攻坚战,完成中心组团全部158条(段)未达标水体主体截污清淤工作,河涌基本消除黑臭,其中16条城市黑臭水体水质稳定、黑臭消除,5条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河涌基本实现不黑不臭,92条河涌水质达到五类水及以上。改建华侨公园,保育活化中山市华侨文化。推动重点民生工程建成投用,完成紫马岭公园香山书房、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新建学前教育大楼、看守所综合执法技术大楼建设并交付使用。小榄镇、三乡镇、古镇镇入选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首批典型镇村名单。5月5日,中山市在2022年中央财政海绵城市建设示范补助资金绩效评价中取得A级成绩,成为广东省唯一获得A级成绩的示范城市。12月22日,全省地级市首个人才公园——中山人才公园对公众开放。

2023年广东省乡镇(街道)分类情况表(中山部分)
类别 镇(街道)
城区镇 南朗街道、五桂山街道、东区街道、石岐街道、西区街道、 南区街道、中山港街道、民众街道、港口镇
中心镇 小榄镇、三乡镇、沙溪镇、黄圃镇、三角镇、坦洲镇、古镇镇、横栏镇
专业镇 南头镇(工业类)、东凤镇(工业类)、阜沙镇(工业类)、大涌镇(工业类)
特色镇 神湾镇、板芙镇

【城市交通路网及配套设施建设】 2023年,中山市全面加快城市交通路网及配套设施建设,优化城乡交通路网。推进“瓶颈路”建设,提前实现沙溪镇隆兴北路延伸线工程、小榄镇同利路(东升段)道路工程(一期)2条“瓶颈路”通车。推动中心城区交通路网提档升级,民科东路、优才路、爱才路、莲员东路、兴发路等15条道路完工通车;岐江道主线全线通车;加速推进含珠路、圣都路、汇贤二路等道路工程;推进世纪路(西)、港口大道等道路项目前期工作。推动全市智慧停车“一盘棋”管理,推进13个镇(街道)实施智慧停车管理,投入运营泊位1.5万个。

【城市公园建设】 2023年,中山市新建改建公园101个(新建62个、改扩建39个),涵盖社区公园、森林公园、街心公园、主题公园、郊野公园等类别。年内,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建成全省地级市首个人才公园——中山人才公园,打造全新人才地标;加快推动中山市华侨文化保育活化工程施工建设和南外环周边绿地改造;谋划推进紫马岭公园、逸仙湖公园、月山公园等公园项目。推动高速公路出入口绿化美化,谋划推动中江高速中山北出入口外侧绿化提升工程、广澳高速城区出入口绿化提升工程。

【重点房建项目建设】 2023年,中山市推进重点民生房建项目建设,完成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新建学前教育大楼、看守所综合执法技术大楼建设并交付使用。动工建设中山国防教育训练基地改造工程、中山中专学生宿舍扩建工程、看守所扩建项目、消防救援综合训练基地项目、中山海关立体停车场项目,加快推进反恐实战训练基地工程、殡仪馆改扩建工程、孙中山纪念堂加固修缮工程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市中医院综合楼建设、疾控中心实验大楼新建、市人民医院公交枢纽改造等工程,协同推进市人民医院新院区建设。完善体育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兴中体育场,谋划建设岐江新城全民健身中心。

【老旧小区改造】 2023年,中山市有被纳入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储备库的小区190个,完成立项182个,完成设计方案评审177个,涉及居民楼2800幢、居民4.8万户,建筑总面积437.53万平方米。年内,启动改造老旧小区134个,竣工超30个,分别比上年(动工改造小区6个)环比上涨2000%、400%。印发老旧小区改造实施方案、资金管理办法、技术导则、专项资金使用常见问题指引、改造工作指引等系列文件,强化服务保障。加强老旧小区改造设计方案源头质量管控,全年审查老旧小区改造方案151个,出具审查意见1501条。落实安全质量监管,建立工程质量安全抽检巡检制度,整治“围而不建”和不文明施工问题,年内市级检查出动497人次,出具整改通知单58份,发现问题581个,并全部完成整改。推行“全过程工程咨询”创新示范举措,西区街道联合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专业技术团队采用全过程咨询管理模式,实现工程全过程精准管理控制。建立公众参与机制,组织召开“美好环境共同缔造”座谈会,定期组织开展居民代表议事会,建立电话热线、微信等反映问题渠道。加强资金监管,印发《老旧小区资金管理办法》《专项资金典型问题使用指引》等文件,规范资金使用和管理。规范建筑市场管理,加强实名制管理,开展工程实名制管理专项检查,对违法转包分包行为一查到底。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明确禁止启动没有确定后期长效管理方式的项目。引入智慧停车、智慧安防等智能化设备,实现老旧小区车辆无人化管理。探索老旧小区物业管理模式差异化,其中推行设计、采购、施工及运营维护一体化(“EPC+O”)模式小区57个,优化已有物业管理48个,业主自我管理28个,区属保安公司提供物业管理22个,社区兜底管理9个,引入专业化物业服务企业6个,“DBIO”数字运营模式(D即引入新型综合性企业,以数字经济发展理念;B即统筹施工改造;I即多元产业投资;O即数字运营服务)试点街道1个。

【“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城乡建设工作推进】 2023年,中山市印发《关于贯彻“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动城乡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建立总方案1个、专项方案4个,明确重点任务20项、目标58项,推动典型镇培育、美丽圩镇建设、农房试点镇建设等工作。根据《广东省乡镇(街道)分类办法》,将23个镇(街道)分为9个城区镇、8个中心镇、4个工业类专业镇、1个山水风光类特色镇、1个文化旅游类特色镇。全面督导各镇(街道)美丽圩镇“七个一”(一个美丽乡镇入口通道、一条美丽示范主街、一片房屋外立面提升样板、一处美丽圩镇客厅、一个干净整洁农贸市场、一条美丽河道、一个绿美生态小公园)建设,组织推荐小榄镇、三乡镇、古镇镇入选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首批典型镇村名单,确定沙溪镇、黄圃镇、三角镇、横栏镇、坦洲镇、东凤镇为中山市典型镇培育梯队。组建市级“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知名设计师专家团队12个,分片对各镇(街道)开展技术帮扶,印发城镇建设专班工作方案、赤膊房(指砖面裸露在外,外立面防水性能差的房子)美化技术指引、农房风貌管控工作指引等,编制《中山市绿美宜居农房设计图集》供村民参考。加快“赤膊房”美化工作,美化“赤膊房”1044间。全市谋划结对帮扶项目126个,项目总投资金额2.43亿元,计划帮扶金额2314.44万元,其中公益性项目101个、市场化项目23个、微利性项目2个,项目完工66个,累计完成帮扶金额763.22万元。

【智慧停车项目管理】 2023年,中山市推进智慧停车管理,实施智慧停车的镇(街道)13个,智慧停车项目在运营泊位1.5万个,其中小榄镇2858个、东凤镇1307个、沙溪镇1720个、三乡镇1354个、坦洲镇2280个、火炬开发区1646个、横栏镇920个、黄圃镇794个、古镇镇1889个、中山四路和莲塘北路共314个。推动东区街道紫马岭公园智慧停车(试点)项目落地并启动运营管理,完成东区街道内树木园、市体育馆、市体育场等市属大型公共停车场的经营权委托招标工作;推动市人民医院、市博爱医院停车数据实现接入市级智慧停车管理平台,提升停车智慧化管理水平。

【中山市海绵城市建设推进】 2023年5月5日,经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财政部专家的材料审查和现场复核,中山市在2022年中央财政海绵城市建设示范补助资金绩效评价中取得“A级”成绩,成为广东省唯一获得“A级”成绩的示范城市。年内,中山市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完善并固化分管市长月调度、部门例会周协调的工作协调机制。完善海绵城市建设机制体制,起草《中山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草案)》,印发《2023年度中山市海绵城市建设方案》。加强项目海绵城市建设流程管控,编制形成建设项目海绵城市建设豁免清单初步成果。优化海绵城市规划引领与系统统筹,加快编制《中山市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2022—2035年)》,印发《中山市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推动编制《中山市国家海绵示范城市重点片区近期建设方案(2022—2025年)》。强化海绵城市建设技术保障,印发中山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导则等6部技术指引文件,编制形成中山市海绵城市建设工程材料技术文件初步成果。开展项目海绵城市抽查审查,编制形成《中山市建设项目施工图海绵城市落实情况抽查核查通报》等抽查报告。年内获得中央财政海绵城市建设示范补助资金3.2亿元推进海绵项目建设,重点协调推进中山人才公园、阿丁莱湾区学校等95个海绵示范建设项目,至年底完工47个,全市城市建成区38.1%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

【中山人才公园对外开放】 2023年12月22日,中山人才公园对公众开放。中山人才公园是全省地级市首个人才公园,位于中山市东区街道、火炬开发区交界处并跨越东区街道、火炬开发区,属于岐江新城片区。中山人才公园占地51.33万平方米(770亩),其中水域面积20万平方米(300亩),绿化覆盖率92%;以人才生态打造为核心,结合湿地生态修复和水鸟资源保护,融合海绵城市理念,用生态绿洲填补岐江新城开放空间;结合生态海绵和人才元素,成为海绵城市的试点公园,建有院士桥、人才书房、人才展厅、人才栈道、成才之路等景观。

(孔令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