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网络建设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概况】 2023年,中山市深入实施交通畅通工程,加快构建“3312”交通大格局,打造内通外联的珠江西岸综合交通枢纽。推动在建交通项目全面提速,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全年统筹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235.51亿元,全市公路水路固定资产投资排名全省第3位,公路总里程2853.3千米(不含“最后一公里”畅通工程),其中高速公路272千米、一级公路1144千米、二级公路215千米、三级公路436.1千米、四级公路786.3千米,公路密度为每百平方米159.97千米。年内,中山市推动“四纵五横”高速公路网建设成型、“三环十二快”高快速路网加快完善、轨道交通规划建设有序开展、“航运示范区”创建工作,构建中山市横贯东西、纵贯南北、内外通畅、交通便捷的一体化综合运输体系。完成农村公路建设15.12千米,创建“美丽农村路”53千米。

·资料链接·

“3312”:“3”指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际万顷沙至兴中段(简称“南中城际”)、深南中城际和中山市域铁路S1线(佛山11号线南延线)3条铁路;“312”指“三环十二快”高快速路网。

“四纵”:东部外环高速公路、广澳高速公路、广珠西线高速公路、西环高速公路(含小榄支线)。

“五横”:广中江高速公路—佛江高速公路、中江高速公路—南中高速公路、深中通道—中开高速公路、西部沿海高速公路、香海大桥(中山段)。

“三环”:国道G105线—北外环—长江路—博爱路(内环),横港快线—逸仙路—南外环—沙港公路(中环),佛江高速公路—广中江高速公路—东部外环高速公路—西部沿海高速公路—西环高速公路(外环)。

“十二快”:翠亨快线、南朗快线、国道G105、横栏快线、古镇快线、黄圃快线、民众快线、火炬快线、北部快线、三角快线、坦洲快线、世纪大道。

围绕全面建成快速骨干网、普通干线网、通达基础网目标,加快推进交通网络建设。西环高速公路(含小榄支线)通车里程71.14千米,成为全省一次建成里程最长的高速公路项目。南外环实现永安路至翠景道段、上下城南路匝道、金字山互通至国道G105段等开放试通车。南三公路(南头至黄圃段)主线、孙中山故居周边路网市政配套改造工程、坦神北路龙塘互通立交桥及坦神北路主线、马石公路改造工程南区段建成通车。

2023年,中山南头至黄圃段的南三公路
(市交通运输局供图)

【“四纵五横”高速公路网成型】 2023年,中山市加快推进高速公路“四纵五横”格局建设成型。西环高速公路(含小榄支线)于1月15日全线通车。深中通道于11月28日完成主体工程施工,实现主线贯通,并开展附属工程施工。中开高速公路完成大常山隧道扩孔,福获路和景观路隧道完成施工,岐江河大桥双层桥建设完成,下层桥实现通车;跨广珠城际铁路转体桥全部完成浇筑,上跨广珠西线高速公路钢梁完成基本架设,中山段全线预制箱梁全部完成浇筑,为中山段的贯通奠定基础。东部外环高速公路一期完成香山大桥南北主塔大部分工程,开展后续顶推支架搭设、钢桁梁制作及南岸导梁施工,完成黄沙沥大桥北岸主墩下盖梁施工、钢导梁拼装。南中高速公路横门西特大桥主塔封顶,完成钢箱梁架设。中江高速公路改扩建西江特大桥推进主梁结构施工。广澳高速公路改扩建完成全线土建、监理、检测招标工作,推动全线开工建设。

2022—2023年中山市高速公路项目情况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地点 建设时间 规模 投资 当前进度
1 深中通道(中山段) 深中通道东接深圳机荷高速公路,西接中开高速公路 2016—2024年 设计速度为每小时100千米,双向8车道,全长24千米 中山段总投资112.1亿元 主线贯通
2 中开高速公路(中山段) 中开高速公路(中山段)东接深中通道,西接江门开阳高速公路,由东向西依次经过中山市翠亨新区、南朗、火炬开发区、东区、五桂山、南区、沙溪、大涌、横栏等镇(街道) 2018—2024年 设计速度为每小时100千米,中山段起点至横门西枢纽采用双向8车道,横门西枢纽至宝裕枢纽段采用高标准双向6车道,全长44千米 中山段总投资288.9亿元 中山段全线预制箱梁全部完成浇筑,为中山段的贯通奠定基础
3 南中高速公路(中山段) 南中高速公路(中山段)东接广州南沙港快速路,西接中山广澳高速公路、中江高速公路,途经中山市民众、港口等镇(街道) 2020—2024年 设计速度为每小时100千米,双向6车道,中山段全长16.1千米 中山段总投资98.2亿元 横门西特大桥主塔封顶,钢箱梁架设完成
4 深圳至岑溪高速公路中山新隆至江门龙湾段改扩建工程 中江改扩建工程东接广澳高速公路、南中高速公路,西接江门佛江高速公路,途经中山市横栏镇、小榄镇、港口镇等 2020—2024年 设计速度为每小时120千米,现状为双向4车道,计划改扩建为双向8车道,建设里程25.9千米 中山段总投资69.2亿元 主体工程完成,剩余收尾工作
5 西部沿海高速公路申堂互通 位于西部沿海高速公路月环枢纽和坦洲互通之间,现状互通间距4.6千米 2022—2024年 申堂互通立交范围主线长2.28千米,立交范围内主线采用远期8车道预留断面进行改造,近期各匝道按现状4车道接入。科技路(地方路,被纳入申堂互通建设)升级改造长1.1千米 总投资3.58亿元 正开展桥梁工程各工序施工
6 香海大桥(中山段) 香海大桥(中山段)东接珠海西部沿海高速公路,西接珠海江珠高速公路,途经中山市坦洲镇 2017—2022年 主线设计速度为每小时100千米,支线设计速度为每小时80千米,双向6车道,中山段全长9.48千米 中山段总投资24亿元 2022年通车
7 广澳高速公路南沙至珠海段改扩建工程(中山段) 路线起自广州市南沙区黄阁镇坦尾枢纽立交,沿既有高速公路改扩建,中山段经三角镇、民众街道、港口镇、火炬开发区及南朗街道,止于中山市下栅枢纽互通,接广澳高速公路珠海支线 2022—2027年 坦尾至中山城区立交段采用双向10车道,中山城区立交至珠海收费站段采用双向8车道。坦尾立交至中山城区立交设计速度为每小时120千米,中山城区立交至珠海收费站采用设计速度为每小时100千米。建设里程41.1千米 中山段总投资89.3亿元 正开展桥梁桩基及下部构造等施工
8 中山东部外环高速公路 北接广珠西线高速公路顺徳段,南接西部沿海高速公路珠海下栅检查站,共设15个立交互通,其中有6个枢纽互通,分别连接广珠西线高速公路、广中江高速公路、广澳高速公路、南中高速公路、中开高速公路和西部沿海高速公路 一期开工时间2022年8月5日,预计2026年竣工;二期开工时间2022年11月23日,预计2026年交工 中山东部外环高速公路项目(一、二期)采用“BOT+EPC”建设模式,设计时速为每小时120千米,线路总长55.15千米。一期工程为中山黄圃至南朗段,长34.16千米;二期全线20.99千米,其中南延起点接一期工程终点,终点珠海下栅,全长15.72千米;北延起点接顺德广珠西线,终点接一期起点,全长5.27千米 总投资431.94亿元 香山大桥火炬侧主塔45节封顶,民众侧主塔完成至第43节,占比94.8%
9 中山西环高速公路(含小榄支线) 沿线经过中山市小榄、古镇、横栏、西区、大涌、板芙、神湾、坦洲共8个镇(街道)。全线由三部分组成:中山西环高速公路主线、小榄支线及辅道工程(古神二期南段) 2019年6月15日开工,2023年1月通车运营 西环高速主线和小榄支线项目采用“BOT+EPC”模式建设,设计速度为每小时100千米,线路总长71.14千米,其中主线长57.29千米、小榄支线长13.85千米。辅道工程(古神二期南段)全长14.96千米 总投资215.26亿元 2023年通车

【干线公路建设】 2023年,中山市加强干线路网规划建设。推动民古路一期工程1标段、横二线东段延长段工程、古神公路与古镇快线互通立交工程、国道G105线新东阜路路口立交化改造工程、沙港路二期工程、隆盛路至溪叠路道路工程6个项目开工建设。推动同兴路口改造工程、加密十二线东段(马石公路)改造工程(南区段)、岭栏路、孙中山故居路网配套工程、沙港路二期工程、南三公路(南头至黄圃段)主线(新沙大桥单侧双向通行)、坦神北路主线、南外环长江路至国道G105段主线8个项目实现通车。

2022—2023年中山市公路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表
单位:千米
年份 总里程 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 二级公路 三级公路 四级公路 等外公路
2022 2839.6 269.8 975.9 240.1 679.9 673.8 0
2023 2853.3 272 1144 215 436.1 786.3 0
增长率(%) 0.48 0.82 17.23 -10.45 -35.86 16.7 /
注:2023年公路统计年报对全市数据进行全面核查,对主要指标存在问题的路线进行属性核实修改,如路面宽度和技术等级不匹配、路面宽度和车道数不匹配等情况对公路的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公路进行调整,以致每年每个等级公路里程数可能变化较大。

【农村公路建设】 2023年,中山市完成广东省十件民生实事之一——新建和改造提升农村公路6.5千米,包括坦神北路建设工程、南三公路(南头至黄圃段)快速化改造工程。推进“美丽农村路”创建,结合全市各镇(街道)乡村振兴示范带(美丽乡村风貌带)创建申报工作,建成农村公路53千米。

【轨道建设】 2023年,中山市加快融入“轨道上的大湾区”。南沙港铁路黄圃货运站场开通营运。深江铁路(中山段)4个标段加快节点工程施工,产生固定资产投资21亿元。南中城际于2月28日立项、3月30日举行动工仪式,年内中山段实现10个工点动工建设,产生固定资产投资11亿元。加快推进广中珠澳高铁广州北至鹤洲段(含中山段)可行性研究工作。深南中城际取得预可行性研究阶段性成果,沿线广州、深圳、中山三市共同争取项目尽早纳入上位规划。中山市域铁路S1线(佛山11号线南延线)取得预可行性研究阶段性成果,佛山、中山两市共同争取项目尽早纳入上位规划。

【航道建设】 2023年,中山市推进航道基建项目建设,提升航运能力。6月5日,与广东省航道事务中心联合印发《中山市航运能力提升及绿色发展示范区创建实施方案》,为航道升级、港口运输、智慧水运项目等工作开展提供指引。6月16日,中山港—深圳盐田港“组合港”航线开通。全年开通深中“组合港”航线5条,累计开通“组合港”航线11条,完成“组合港”货运量4.83万标准箱,货运量比上年增长223%。推动全市160家外贸企业选用“组合港”航线,货物通关平均提速3~4天,物流成本每标准箱平均节约50元~75元,助力外贸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山航道事务中心推进桂洲水道航道扩能升级工程建设,组织召开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审会,现场查勘项目纳泥区,签订疏浚物初步接收意向书。推进中山航道应急保障基地建设,该项目一期工程由翠亨新区代建,立项并进入预算审查、审批及招标程序。

(袁 旻)

【港口】 中山市地处珠江口西岸,辖内有自1985年起建成通航的中山港。2016年8月10日,根据《国务院关于同意广东中山港口岸扩大开放的批复》,同意中山港口岸扩大开放中山港区、神湾港区、小榄港区和黄圃港区。其中,中山港区和神湾港区对港澳台和外国籍船舶开放,小榄港区和黄圃港区仅对中国籍船舶开放。神湾港区内设1个游艇码头——中山盛世游艇会码头。至2023年,中山市形成东部有中山港区(含中港客运码头)、南部有神湾港区(含神湾游艇码头)、北部有黄圃港区、西北部有小榄港区的环形码头布局。此外,位于东部的民众街道设有中山保税物流中心车检场,在西北部的小榄镇设有小榄车检场。

中山港港区 位于中山市火炬开发区,水路距香港54海里、距澳门51海里,向东进入伶仃洋与国际航线相通,内河接珠江水网,公路以广珠东线、京珠高速公路为骨干线,中山港港区河宽平均400米,水深7米~10米,可通航5000吨级江海轮。港区内设客运码头1个,经营方为中港客运联营有限公司,2023年中山市在东部马鞍岛启动新客运码头建设;有公共货运码头2个,分别为中山港国际货柜码头和中外运码头,经营方分别为中山港货运联营有限公司和中山中外运仓码有限公司。开设的固定航线有中山港—香港、中山港—深圳、中山港—南沙,是集客货运于一体的综合性水运口岸,年均出入境旅客100万人次、进出口货物600万吨,服务区域覆盖全市各个镇(街道)及周边城市。全年经中山港港区货运口岸进出境集装箱46.3万标箱,比上年下降21.5%;经中山港客运口岸出入境人数65.8万人次,航班6901班次,恢复至2019年前70%的运载量。

黄圃港区 位于中山市北部的黄圃镇洪奇沥水道南岸,主要服务对象是中山市北部镇(街道),辐射佛山市顺德区和广州市番禺区。年设计吞吐能力190万吨,其中集装箱9万标箱、件杂货100万吨,经营方为中山市黄圃港货运联营有限公司。全年经黄圃港区货运口岸进出境集装箱有3.8万标箱,比上年增长23.7%。

小榄港区 位于中山市西北部的小榄镇,陆路距中山港区35千米,水路距香港75海里,主要辐射中山市小榄、南头、古镇、东凤、黄圃、阜沙、东升等,以及佛山市顺德区等周边地区。小榄港码头岸线长度364米,建有1000吨级货轮泊位8个,经营方为中山市小榄港货运联营有限公司。全年经小榄港区货运口岸进出境集装箱31.6万标箱,比上年增长3.2%。

神湾港区 位于中山市南部神湾镇,陆路距中山港区48千米,水路距香港52海里,主要辐射神湾、三乡、坦洲、板芙等镇。神湾港区内设公共货运码头1个和游艇码头1个,货运码头经营方为中山市神湾港货运联营有限公司;游艇码头位于神湾镇磨刀岛磨刀门水道东岸,经营方为广东盛世游艇会有限公司。该码头拥有齐全的查验配套设施供游艇进出境查验使用,开通中山市与澳门游艇自由行等业务,年内未进行经营活动。2023年,经神湾港区货运口岸进出境集装箱7.3万标箱,比上年增长64.4%。

2023年的中山盛世游艇会码头
(市商务局供图)

(邓月安)

【中山市与周边航空枢纽对接】 2023年,中山市有中山城市候机楼票务有限公司和中山菊城假期商旅发展有限公司经营的候机楼6个,分别为中山城市候机楼汽车客运站(西区街道)、小榄候机楼汽车客运站(小榄镇)、尚东新天地候机楼(火炬开发区)、华艺广场招呼站(古镇镇)、古镇利和招呼站(古镇镇)、火炬开发区候机楼(火炬开发区),为游客抵达广州机场、深圳机场、珠海机场、香港机场提供机场专线班车服务。有运营线路9条,日均班次65班,日均发送旅客554人次,全年发送旅客19.9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9.4%。推动深圳机场前置仓落地,中山市深圳机场前置仓于5月31日开通运营。推动深圳市机场股份有限公司在东区街道中山博览中心综合展厅北侧设立深中航空港,该项目于10月14日启动建设,预计2024年投入使用,通过专线巴士高频接驳两地,构建“空地联运、一体高效”的现代化双城航空服务体系,实现深圳机场对中山市航空出行旅客服务的前置延伸,为中山市旅客前往深圳机场乘机提供便捷、优质、绿色出行服务。

【中山市与周边城市交通衔接】 2023年,中山市推动深中交通一体化。6月28日,在深圳市宝安区举行的2023深圳·中山联合招商大会暨宝安九围国际总部区·翠亨深中合作产业园推介会上,市交通运输局与深圳市交通运输局签订《深圳市—中山市交通一体化合作协议》,推进两市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在港航、航空、物流、轨道、公共交通等方面开展全面深度合作,构建一体高效的现代化双城综合交通体系,推进“博览中心—前海湾”和“博览中心—宝安大道公交枢纽站(机场东)”2条线路建设,确定跨市公交首批站点,博览中心公交枢纽工程项目动工建设。推进与珠海市跨界道路建设,落地开展中珠跨界道路工程8项,环洲北路四期、环洲东北路、德溪路(一期)3项分别于4月、9月、12月完工通车,在建项目5项,环洲东北路下界涌桥完成总工程量的70.1%,环洲北路东灌渠桥完成33.7%,德溪路(二期)完成总工程量的42.9%,德溪路东灌渠桥完成总工程量34.6%,环洲东北路上界涌桥完成总工程量23%。推动跨市公交线路建设,新开通跨市公交线路2条,分别为珠中快线“T91”(港珠澳大桥口岸—三乡雅居乐车站)、珠中快线“琴T85”(锦绣国际花城—横琴客运码头),加强珠海中山两地联系,实现香港、澳门、中山三地公交连通。至年底,全市有跨市公交线路27条。

【深中通道项目建设】 2023年,深中通道年度完成投资56.02亿元,开工累计完成投资额384.46亿元,其中,中山段年度完成投资12.71亿元,开工累计完成投资额85.13亿元。6月20日,深中通道东人工岛主体结构施工全面完成,采用“一体两翼”的布局,与海底沉管隧道相连接,并实现项目与广深沿江高速公路等路网的高效顺畅衔接,标志着国内首个高速公路水下互通立交主体成型。11月28日,深中通道主线贯通。海底隧道沉管钢壳制造、沉管预制、管节安装全部完成;东人工岛、堰筑段隧道主体结构均全部完成;西人工岛岛上隧道主体结构完成;深中大桥合龙。主体工程施工完工,推进附属工程施工,钢桥面铺装完成,普通沥青路面完成53%,机电工程完成92%。项目计划2024年建成通车。

(袁 旻)

【南中城际动工建设】 2023年3月30日,南中城际启动建设。该项目为中山市首条直接参与建设、公交化运营的城际铁路,被列入《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与广州地铁18号线、广州东至花都天贵城际贯通运营,与广州地铁22号线、芳村至白云机场城际跨线运营,共同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西岸南北向骨干客流走廊。南中城际起于广州市南沙区万顷沙站,止于中山市兴中站,正线长度47.6千米。建成后将实施“公交化”运营(即买票即上车、车到即走),由中山市岐江新城直达广州市珠江新城最快只需45分钟,同时将开设市内通勤专列,香山站与兴中站之间最快通勤时间不超过20分钟。

(刘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