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概况】 2023年,中山市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深化改革开放的大机遇、大文章,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部署7大重点领域,探索推动大湾区融合发展。推进一体化融合发展,推动省级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围绕深中规划、营商环境、产业、交通、创新、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六个一体化”,全面加强与深圳市合作对接,实现633项政务服务“深中通办”,初步确定深中经济合作区选址,深中航空港项目签约落地,深中公交枢纽站动工建设,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山服务基地投入运营。深化与港澳合作,谋划建设香港—中山高质量发展合作区,推动各领域深度合作。在全国率先试行港澳籍船舶直航入境维修业务,全省首例“港药粤产”药品在中山市落地,“港澳药械通”获批药械增至10个。推进与周边城市协同发展,推动与珠海市、江门市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推进与江门市台山、开平、恩平、鹤山对口开展产业协作。加快构建综合交通体系。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南中城际动工建设,推进深江铁路中山段建设,加快推进广中珠澳高铁、深南中城际、中山市域铁路S1线(佛山11号线南延线)等前期工作。完善区域路网建设,深中通道主线贯通,推进中开高速公路、南中高速公路、东部外环高速公路、广澳高速公路改扩建等项目,南三公路(南头至黄圃段)、南外环重点路段主线、莲员东路扩建工程、岐江河大桥、民科东路等项目建成通车。加快港口航运发展,新增中山港—深圳盐田港等粤港澳大湾区“组合港”航线5条。推进重点港口升级改造,新增货物吞吐能力每年500万吨。
【中山市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2023年,中山市推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完成中山先进低温技术研究院主体工程建设,低温院利用临时租用的实验室同步开展科研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加快中科中山药物创新研究院建设,累计引进领军人才团队42个。实现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新建工程封顶,加快中山工业技术研究中心、长春理工大学中山研究院光机电产学研基地、中国南方原子能科学与技术创新中心中山科研基地项目建设。挂牌成立中山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创建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全年全市知识产权质押登记金额60亿元。推动落实《中山市新时代人才高质量发展二十三条》,制定相关实施细则,认定一批特聘人才、青年后备人才。翠亨集团与深圳市人才安居集团有限公司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探索共建深中高端人才社区。
【中山市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2023年,中山市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构建“深中半小时、湾区一小时”通行圈。加快深江铁路、南中城际建设,深南中城际完成预可行性研究初稿,“中山黄圃—南沙港”海铁联运城际班列开行。西环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深中通道海底隧道、南中高速公路洪奇门特大桥实现合龙,中开高速公路隆兴南路立交主体工程完工,“四纵五横”[“四纵”指西环高速公路(含小榄支线)、广珠西线高速公路、广澳高速公路、东部外环高速公路,“五横”指广中江高速公路—佛江高速公路、中江高速公路—南中高速公路、深中通道公路—中开高速公路、西部沿海高速公路、香海大桥]高速路网加快形成。与深圳市签订“深圳市 中山市交通一体化合作协议”,推进“海陆空铁”全方位合作,深中航空港项目、深中公交枢纽站动工建设,深圳机场中山前置仓在中山市小榄镇宏昌物流园开业。
![]() |
2023年4月28日,深中通道深中大桥合龙 |
(黄艺杰/摄) |
【新时代中山市“十大舰队”现代产业集群构建】 2023年,中山市拓展产业空间,加速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规划打造以新能源、生物医药与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家电四大产业为引领,联动高端装备、光电光学、灯饰照明、中山美居、现代农业与食品、现代时尚六大现代化产业集群,打造“4+6”新时代中山市“十大舰队”现代产业集群。推进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累计整备连片用地20.67平方千米(3.1万亩)。加快建设十大主题产业园,制定出台主题产业园布局和发展规划及重大产业项目扶持措施,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用地支撑。推动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全年新增51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推动纬创资通(中山)有限公司建成世界“灯塔工厂”,完美(中国)有限公司项目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精密零部件制造、厨卫2个行业入选新一期广东省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培育试点。实施领军企业和龙头骨干企业“双培育”计划,为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和中山康方生物医药有限公司2家领军企业制定针对性扶持政策,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华帝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格兰仕微波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4家企业被纳入2022年广东省战略性产业集群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名单。
【中山市助推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文明建设】 2023年,中山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落实《广东省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重点任务分工方案》及其2023年重点工作任务。强化近岸海域环境状况监测,督促沿海镇(街道)开展垃圾聚集点清理工作。强化与省有关部门和周边城市大气污染防治联动和联防联控,年内中山市空气质量指数(AQI)达标率为88.8%,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在珠三角城市排名第4位。印发《中山市环保共性产业园规划》,加强对环保共性产业园的建设指引,全市有7个环保共性产业园项目推进核心区厂房、治污设施建设。
【中山市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建设】 2023年,中山市推进民生合作,携手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搭建“1+1+N”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平台,以市易创空间孵化示范基地为核心,重点建设翠亨新区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带动全市建成一批各具特色的社会化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孵化载体,年内新增港澳项目17个,举办港澳交流活动31场。中山市作为全省5个试点城市之一,与香港工会联合会签订协议,实现高频社保业务跨境可办。市公积金中心开通港澳台人员“刷脸”办理住房公积金业务功能,实现住房公积金业务“跨境通办”。在中山市生产、由香港联邦制药厂有限公司出品的药品“维生素C泡腾片”上市销售,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首个跨境生产的药品,开创“港药粤产”先河。中山陈星海医院通过三甲评审,成为首家粤港合作共建的中西医结合三甲医院。9月,第五届海峡两岸中山论坛在中山市开幕,来自海峡两岸和港澳地区的各界人士2000人参加。
【中山市助力“一带一路”建设重要支撑】 2023年,中山市提升开放合作水平,携手共建“一带一路”建设重要支撑。推进中山药品进口口岸建设,印发优化中山港药品进口口岸备案通关检验工作若干措施,口岸累计进口药品1504批,报关货值3.8亿元。加快建设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山联动发展区,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复中山市复制推广的50项改革创新经验中,已落实的有43项。赴香港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举办华侨华人促进高质量发展交流大会(中山)暨港澳台侨青年创新创业推介会,来自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到活动现场洽谈合作。组织企业参加香港国际灯饰展、香港国际科创展、粤澳名优商品展等展会,携手开拓国际市场,其中,在中国香港举办的国际秋季灯饰展及国际户外及科技照明博览会期间,中山市企业获得2.5亿元意向订单。累计开通大湾区“组合港”“一港通”航线11条,实现不同海关关区之间外贸出口“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启动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体系试点,试点范围覆盖中山辖区6家银行的184家营业网点。7月,中山市首家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试点管理企业落地。
【中山市推进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共建】 2023年,中山市推进与港澳合作平台建设,携手共建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强化翠亨新区改革赋能,下放市级事权70项,涵盖规划用地、经济管理等关键领域。加快构建“4+X”产业体系(“4”指健康医药、新能源与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业,“X”指未来产业),落地中国黄金珠宝文化创意园、新益昌半导体智能装备制造基地、新盛世—以色列新一代信息技术工业基地项目等一批重点产业项目。提速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东片区道路60千米,在建62千米,累计新增绿化面积44万平方米、新种植红树林10.67万平方米(160亩),建设世界级滨海景观长廊。8月,中山代表团访问香港,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会见中山代表团一行,双方明确将建立沟通协作机制,推动各领域深度合作,以“香港科创+中山制造”“香港青年+中山创业”“香港人才+中山生活”为合作方向编制实施方案,谋划建设香港—中山高质量发展合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