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政府建设

【数字政府建设概况】 2023年,中山市坚持以数字政府2.0建设为主线,重点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全面深化改革、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等工作,推动新时代中山政务服务高质量发展。年内,第二届数字政府建设峰会暨数字湾区发展论坛网络与信息安全分论坛由中山市举行,“中山市国产化政务云商用密码应用方案”获工业和信息化部发文推广,中山市电子政务外网“一机两用”安全管控试点成为全国首个政务外网“一机两用”落地样板点。中山市获评为粤盾—2023广东省数字政府网络安全实战攻防演练优秀防守单位,在广东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服务能力第三方评估中获评第一档。中山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场地搬迁至石岐街道南安路8号,并扩容升级。

【政务服务融合互动提升】 2023年,中山市推进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进一步探索打造“融合式”服务新模式,提升服务群众、企业的效能和水平。依托广东政务服务网、粤省事、粤商通、粤智助等数字平台,实现政务服务事项“深中通办”633项、“湾区通办”330项,不动产抵押登记等服务事项“跨境通办”47项。在“中易办”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城际融合互动专区,推动与深圳市、佛山市顺德区、珠海市等地区政务服务“指尖通办”,至年底,有可办理事项36项。建设“投资广东”中山专区,提供服务融合、项目洽谈对接、园区展示等数字化服务;企业电子印章平台实现深圳市与中山市互认。中山市、深圳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相互赋能,开设“深中服务专区”,受理两地企业、群众诉求。与深圳数据交易所共建数据要素工作服务站,在深中共建产业园建设智慧园区。完成“粤治慧”平台中山节点对接建设,深圳市、中山市实现通过“粤治慧”平台进行专题、数据等信息互联互通。设立鹏城实验室网络靶场中山分靶场,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共建“鸿蒙系统与国产工业软件应用”“盘古大模型政务领域应用”及“IPv6+政务网络全球样板”试点项目3个。

【涉企政务服务优化】 2023年,中山市构建“中易办”企业服务体系,持续巩固“易企来”“易企办”“易企融”“易企问”等服务企业成果。10月19日,中山市统一的公共服务平台移动门户——“中易办”综合服务平台小程序发布上线。该平台整合汇聚高频公共服务应用36类,面向企业提供招商地图、用地推介、政策服务、厂房招租、供需对接、金融贷款等涉企服务;面向市民提供文体旅游、办事预约、诉求办理、公交出行以及相关政务查询等一站式应用;同时,结合镇(街道)业务发展需求,试点建设火炬开发区招商服务专区,逐步推动全市各镇(街道)上线更多的特色服务专区。推行“易企来”数字化招引服务,3月30日,在“中易办”综合服务平台微信小程序上线中山首个市级招商引资数字平台——招商引资数字专区,展示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项目、十大现代主题产业园、招商地图、用地推介、厂房招租等信息,推动“挂榜招商”数字化;推广应用项目落地协同管理平台,推动全市社会投资类项目3003个实现无缝衔接快速落地。深化“易企办”涉企服务能力,推动项目审批提速从“压时长”迭代为“优流程、疏堵点”。全市设立中易办企业服务中心25个,为重点重大项目提供服务超1000次,服务拿地即动工项目57个。推行水电气网“一站式”联办改革,企业水电气网报装、过户“一窗联办”。粤省事、粤商通中山专区进驻政务服务超1800项,在产业园区等安装粤智助设备5台,优化“易企问”政策快享及诉求直达服务,设立“企业服务1号线”,解决涉企诉求超1.6万宗,企业满意度97.8%。

【数字政府2.0一体化建设】 2023年,中山市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促成2家企业获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认定为省数据经纪人;新增银行政银数据融合应用场景4个。落地社保、商业医保等保险领域及个人信贷数据应用场景。制定政银数据融合应用指引规范;构建数据分级分类管控体系,实现数据安全管控常态化。构筑数字政府基础底座,夯实“云网数安”基础,推进国产化政务云建设,撤并整合业务专网19张,涵盖银行专网、农业农村局三资平台专网等业务专网,5G政务专网逐步规模化推广应用,探索开展中山—韶关算力调度及算网安全服务。全市推广电子政务外网“一机两用”安全管控,统一管控106个单位、23个镇(街道)共2.8万台终端;完成“粤盾”“香山网盾”等网络安全攻防演练,提升网络安全隐患排查、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防护、攻击后追踪溯源等能力。推进“数字机关”建设,推广中山市协同办公平台,上线使用应用21项,数据填报系统应用延伸至村(社区)。

【“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信息化建设】 2023年,中山市加强“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数字化支撑。建设“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数据专题应用,归集10个相关目录4221条产业平台、重点项目等各类业务指标数据,形成市镇村三级标准展示分析页面,完成与省无人机资源调度管理平台对接,实现“一网感知态势”“一图统揽全貌”。在全市推广应用综合网格调度平台,161项治理事项依托平台实现全流程闭环管理。上线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大数据辅助决策平台,提升镇村低效用地改造效率。推动镇(街道)服务均衡化普惠化。探索开展两区一镇“点单式”事权下放,激发镇(街道)活力,翠亨新区统筹南朗街道实施政务服务事项700项(以子项为维度),火炬开发区统筹区域实施政务服务事项720项(以子项为维度),小榄镇实施政务服务事项617项(以子项为维度)。打造“10分钟政务服务圈”,投放粤智助政府服务自助机383台,实现事项“就近办、自助办”政务服务事项254项,高频服务事项实现“村居可办”超100项,“一件事”提供主题集成服务事项441件。强化协同协作保障能力。构建全市一体化协同办公体系,实现基层办公“公文通”“数据通”“视频通”。与江门开平、恩平、鹤山、台山开展对口帮扶协作,共同推动数字政府高质量发展。

【《中山市国产化政务云商用密码应用方案》 入选全国工业和信息化领域100个商用密码典型应用方案名单】 2023年2月2日,由中山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中山移动、中移互联网有限公司参与申报的“中山市国产化政务云商用密码应用方案”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密码管理局公布的2022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领域100个商用密码典型应用方案名单。该方案融合运营商号卡安全能力,基于搭载国密安全芯片、支持全栈国产密码算法的功能更强大、安全性能更高用户身份识别卡(超级SIM卡),结合政务云密码资源池,打造从客户端到服务端的一站式“元信任”密码安全方案。中山市协同办公平台接入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政务专网开展试点,公职人员可通过SIM国密身份认证访问协同办公系统,实现数字政务办公“安全+便捷”双重升级。年内,市无纸化会议系统接入5G政务专网,实现会议材料全程电子化;中山市机动车排放检测系统接入5G政务专网,实现机动车尾气检测数据通过无线方式回传业务系统,保障第三方检测数据交互真实、高效。

【中山市首个政务服务地方标准发布】 2023年6月26日,由中山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指导,三角镇公共服务办牵头,中山标码所提供标准化技术支持,东区街道公共服务办、黄圃镇公共服务办,及三角镇中心社区、光明村、结民村等单位共同参与制定的《政务服务人员行为规范》(中山市地方标准DB4420/T 29-2023)发布,于8月26日实施,是中山市首个由镇(街道)牵头制定、村(居)参与的政务服务地方标准,也是全市政务服务领域首个地方标准,填补中山市政务服务标准化制度建设的空白。该规范以制度管理倒逼服务效能提升,对政务服务人员岗位设置、服务要求、文明用语、行为规范、服务评价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标准化管理;总结2022年以来政务服务优秀经验,固化规范标准化管理岗、潮汐岗、“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一跟到底”特定人才服务等特色岗位,为基层政务服务提升提供支持指导。推动基层服务提质,明确政务服务人员行为评价指标体系,注重考评结果运用。优化审批流程、推进流程标准化、数字化提供规范指引,完善中山云预约微信小程序中的“您说我办”智慧政务项目。

【中山市成为全国首个政务外网“一机两用”落地样板点】 2023年9月,国家信息中心在中山市召开“国家电子政务外网‘一机两用’研讨会暨试点启动会”,各试点单位总结分享试点工作和经验,中山现场演示试点工作效果,分享零信任建设经验。中山作为政务领域全国首批试点,以数字政府改革建设为牵引,构建零信任政务终端安全管控体系,解决电子政务外网“一机两用”安全难题。2022年以来,中山市研究电子政务外网业务体系及发展瓶颈,探索零信任理论体系在电子政务外网的实践落地。参照国家《政务外网终端一机两用安全管控技术指南》标准,以“准入控制、网络隔离、动态鉴权、数据防护”为要求,设计符合国家和省标准及中山业务实际的技术方案。零信任系统采用自主可控的软、硬件架构,率先建成国内领先的终端防护体系,满足中山市各级部门业务安全诉求,同时规模化推广5G电子政务专网应用,为电子政务网络安全提供“中山方案”。该方案对中山电子政务外网的政务终端实现安全准入,确保访问政务应用的终端和人员身份可信、访问行为合规,确保政务外网应用和数据安全。至2023年底,中山市建成广覆盖、全融合、高安全的零信任安全技术框架,全市23个镇(街道)超100个单位近3万台终端实现准入管控,成为全国首个政务外网“一机两用”落地样板点。

【企业电子印章平台上线】 2023年12月,中山市企业电子印章平台网站上线运行,设有文件签章、真伪查验、印章管理等应用功能。该平台安全防护体系按照国家三级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标准和三级密码应用安全级别设计,对数据采取多重加密保护,运用区块链和基于链上存证的验证技术,实现制发的电子印章从申领、使用到注销全程留痕、全程可溯、不可篡改,较之实物印章更加安全可靠。该平台与市商事登记业务系统、粤商通微信小程序、中易办微信小程序、深圳市企业电子印章平台对接应用,中山市所有企业均可通过平台申领法定名称章、财务专用章、法定代表人专用章等电子印章,申领的电子印章同步在中山市公安局统一备案,并支持查验,保证电子印章的唯一性、真实性。至年底,该平台为10家企业申请制发电子印章10套。

【深中融合互动专区上线】 2023年4月14日,中山市以“中易办”公共服务平台底座能力为基础,参照深圳市统一政务服务智能手机的第三方应用程序(App)——“i深圳”页面标准规范设计打造的深中融合互动专区上线,为全省首个城际融合互动专区。到年底,专区提供服务事项100项,包括提供诉求提交、政策服务、厂房招租、招商引资、文旅中山、中山资讯等服务内容,使用人数超15万人。

【数据要素服务工作站(深圳—中山)成立】 2023年12月13日,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联合深圳数据交易所、中山市城建集团下属中数海量(中山)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推动建设的数据要素服务工作站(深圳—中山)在中数海量(中山)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揭牌成立。该工作站围绕数据流通交易体系构建、数字技术、数据治理制度体系、数字产业规划、数字要素市场化建设等领域,加强在理论研究、标杆打造、体系共建、项目开发、数据交易等方面合作,从合规保障、流通支撑、供需衔接、生态发展4方面打造中山市数据交易全链条、区域交易全覆盖的服务体系,共同构建中山数据要素发展新模式。

【“网络与信息安全”专题论坛】 2023年12月8—10日,第二届数字政府建设峰会暨“数字湾区”发展论坛在广州市举行。12月8日,中山市政府联合广东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广东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广东省通信管理局、香港特区政府资讯科技总监办公室以“筑牢数字湾区安全屏障 护航数字政府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首次主办“网络与信息安全”论坛,来自粤港澳三地和全国各地的数字化专家学者超300人参会。论坛期间,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外籍院士,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奇安信集团董事长及多位港澳网络安全领域学者作主题演讲;组织粤港澳大湾区数据安全与跨境流动圆桌讨论,为数据跨境流动探索“湾区方案”;联合奇安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华为科技有限公司、中移湾区(广东)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先后发布网络安全威胁智能研判解决方案、面向政务安全的算力网络解决方案及《中山市终端零信任实践白皮书》网络安全建设成果3项。同步举办数字化产业项目招商发布及营商环境推介会,市政府与华为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助力推动企业“数转智改”、促进数字化产业招商引资和提升城市影响力。

【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履约保证金和工程质量保证金电子保函系统上线】 2023年5月22日,中山市在“信易保”电子保函服务平台上线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履约保证金和工程质量保证金电子保函系统,率先在广东省内将电子保函服务从投标电子保函拓展到履约、工程质量电子保函,实现标前标后全覆盖应用。8月4日,该系统开出第一单工程建设招投标项目履约电子保函。至年底,“信易保”电子保函服务平台为4297家企业开具电子保函2.19万份,替代现金投标保证金46.78亿元。履约和工程质量电子保函系统为7家中标企业开具履约电子保函,替代现金履约保证金483.56万元。

(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