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工作概况】 2023年,中山市坚持党管保密,加大面向党政机关、企业、高校及群众的保密宣传教育力度,举办活动300余场,普及2万人。强化对各类主体的保密监督检查,将保密专项检查和常规保密自查自评督查、保密资质(资格)“双随机”检查(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相结合,发挥保密监督检查作用。推动各单位规范定密管理、网络保密管理和涉密人员管理“三大管理”,落实涉密人员入职入岗、在职在岗、离职离岗全过程保密管理,年内开展专兼职保密干部培训2次。做好保密服务保障、市政基础设施信息保密管理等工作。全年未发生重大失泄密事件。
【保密宣传教育】 2023年,中山市利用重要节点、重点人群、关键阵地创建,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强化保密宣传教育。市委机要保密局依托“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通过发送手机短信、滚动播放保密宣传标语和公益宣传片、鼓励制作保密宣传材料等方式开展保密宣传教育。在“八一”建军节期间,联合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在退役军人全员适应性培训班中开展安全保密培训课程,强化退役军人重点群体国家安全和保密意识。依托“12·4”国家宪法日法治宣传活动,向群众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联合市司法局把保密普法专题课纳入“基层法治带头人”“基层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并作为“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年度普法必讲课程,邀请法官、律师、专家学者围绕保密相关法律知识在村(社区)进行专题讲座培训。全年为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农业农村局等13个单位讲授保密专题课,超1300人次参加学习。年内,龙山中学教师课例、沙溪理工学校教师课例在全省中小学保密教育优秀课例评选活动中分别获一等奖、二等奖;市税务局、火炬开发区税务局,市中级法院作品在全省“人人话保密”优秀作品评选活动中分别获一等奖、三等奖。
【保密监督检查】 2023年,中山市强化监督检查,确保保密工作落实到位。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查制度,持续加强依法监督。采用“四不两直”的形式开展检查23次,对象涵盖重点涉密单位、保密资质(资格)企业和涉密项目承建单位等,发现并排除问题隐患5处,提出整改意见182条。检查验收3个单位的试卷保密室与全市所有中高考保密室。
【定密管理】 2023年,中山市加强定密管理。把定密工作纳入保密检查重点项目。指导各单位准确把握国家秘密事项范围、提供国家秘密事项范围和查询服务、落实保密期限届满提醒制度。市委机要保密局会同档案部门指导各单位做好涉密档案归档和解密工作。推进工作秘密事项清单建立健全,对上级部门已下发工作秘密事项清单的单位,要求参照制定;对上级未制定工作秘密事项清单的,整合参考其他单位成果,指导其结合实际及时建立清单。制发《中山市机关、单位工作秘密保护注意事项》,推动市电子政务外网和党政OA系统升级改造。
【网络保密管理】 2023年,中山市加强网络保密管理。市委机要保密局会同政务数据部门开展市电子政务外网升级改造,提高非涉密网络的安全性。网信、保密、公安、政务数据、通信管理等部门联合印发《中山市数据安全工作协调机制》,通过加强信息共享以及对重点行业领域数据安全的保密态势分析和风险预判预警,强化数据安全保密管理。实施政务网络和数据安全检测监管,市委机要保密局联合市委组织部、市委编办、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等部门印发加强监督管理的意见,针对不同政务系统的特点,采取专项督查、联动协查、随机抽查等方式查找并消除隐患。
【保密技术服务保障】 2023年,中山市提升保密技术服务保障水平。成立保密技术服务保障专班,利用保密科技手段为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中国共产党中山市第十五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等73场重大会议提供保密技术服务保障。保障高考、中考、研究生考试、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公务员考试等10类国家统一考试试卷领卷、保管、分卷、出卷、回卷等环节的保密工作。完成20个重要场所防窃听窃照环境检测服务,完成销毁任务116批次,为各单位销毁各类涉密、内部和不宜公开的档案资料和信息载体43吨,光电磁介质4600台(个),证件、印章、空白凭证、数字证书等2732张(个)。
【保密资质(资格)企业保密管理】 2023年,中山市加强对保密资质(资格)企业涉密事项全流程管理,搭建线上互学互鉴交流平台,集中发布、解读、推送保密工作政策、任务、标准和案例等资讯2600条。依托“双随机”检查强化宣传教育,为资质企业提供涉密人员等级界定、涉密场所合规建设、涉密项目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解决对策。协助企业完善制度保障、强化教育管理、加强自查自纠、规范涉密载体安全销毁等工作。
【市政基础设施信息保密管理】 2023年,中山市加强市政基础设施信息保密管理。督促责任单位开展自查自纠,强化管线普查、系统建设、补测补绘等供应商的监管,预防第三方供应链失泄密事件发生。市委机要保密局针对地下市政基础设施信息利用需求频繁、迫切的难点问题,通过座谈交流答疑、上门专题宣讲等形式,协同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健全地下市政基础设施综合管理平台数据保密管理机制,提升“互联网+”背景下的地下市政基础设施信息收集、整理、利用、更新、维护和管理活动的安全保密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