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概况】 2023年,中山市开展党的创新理论传播,推进文化兴城建设,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等主题宣讲1.1万场,覆盖200万人次。中山市全年获《人民日报》和中央广播电视台报道80余次,传播“美丽中山 投资热土”城市形象。围绕文化兴城战略,打造“金色大地音乐会”品牌,建成香山书房106家,“中山读书月”作为全省唯一项目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办公厅评为“2022—2023年度全民阅读优秀项目”。修订出台《中山市文艺精品扶持专项经费管理办法》,推动“香山文脉”丛书第一辑5种图书编撰出版。音乐剧《殷红木棉》、原创新编粤剧《白门柳·董小宛》分别获第十五届广东省艺术节大型舞台艺术作品二等奖、三等奖,大型科技工程类纪录片《深中通道》(第一季)获邀参展第34届法国国际阳光纪录片节,原创歌曲《澳门是家》获广东省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市委宣传部统筹开展全市意识形态工作督查考核,全年召开市意识形态工作联席会、市“扫黄打非”工作联席会、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联席会、镇(街道)意识形态安全研判会各4次,全市未发生重大意识形态安全事故。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三大攻坚战”(干部队伍转作风、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水污染治理)、深中通道建设等主题,组织策划各类宣传30余次。推出《中山拥抱世界》等宣传片,全方位展示中山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年内,市委宣传部获评为全省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和2023年度《党建》《学习活页文选》学刊用刊先进集体。

【意识形态工作】 2023年,中山市各级部门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主线,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市委宣传部为做好十三届省委第二轮巡视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专项检查反馈意见整改工作,召开整改工作动员会议,成立专项领导小组,制定整改措施85项。每月调度和定期检查意识形态领域,推动制定或修订方案、办法、意见等规章制度。筑牢意识形态安全屏障。推进防范和化解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域重大风险十大专项任务,统筹开展维护政治安全、防范打击邪教、教体系统意识形态安全等专项行动。组织论坛活动专项清理和校园意识形态阵地整治,落实突发敏感网络舆情全流程闭环管理机制,修订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年度考核和专项督查工作实施方案,建立重大风险隐患月度排查机制,编印中山市意识形态工作手册、校园意识形态工作手册。

【“扫黄打非”工作】 2023年,中山市推进“扫黄打非”工作,召开联席会议4次。组织开展“清源”“固边”“净网”“护苗”“秋风”专项行动,开展网上制售涉政有害电子出版物、电商平台销售非法出版物等专项整治,加强入境寄递、印刷复制、市场销售、网络传播等渠道“查、堵、管、控”。线上推出“扫黄打非”主题微信表情包、移动端H5(基于HTML5技术开发的适用于移动设备的网页应用程序)创意绿书签,组织开展全市中小学校“绿书签行动”创意绘画大赛。全年查办涉黄涉非案件线索34条,查缴违法出版物3875件(本);全市中小学“读好书、上好网”创意绘画大赛获省级奖项作品23件,获奖率60%。2月,中山市“扫黄打非”办公室被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评为全国“扫黄打非”先进集体。

【思想政治工作】 2023年,中山市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制订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实施方案,明确53项工作任务,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宣传工作的各领域、全过程。组织开展中山市思想政治工作专业职务任职资格评审,4人通过高级专业资格,35人通过中级专业资格,21人通过初级专业资格。承担广东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重点调研课题《新时代加强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研究——以中山市近三年来工作实践为例》,深入社区基层调研,完成成果撰写工作。推荐市教育工委、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东区街道党工委参评全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推荐3人参评全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个人。年内,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机动巡逻大队、市文化馆民众分馆等4个单位被命名为第十批广东省学雷锋活动示范点,4名个人被命名为第十批广东省岗位学雷锋标兵;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水到鱼行”突击队被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推荐参评全国“三下乡”活动优秀团队;市消防救援支队《创新打造“消防红讲台”,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走深走实》案例获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宣传推广;市委宣传部《中山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思想动态及思想政治引领路径研究》、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注重“共同体”建设的政策建议》获评为广东省思想政治工作优秀研究成果。

【文化兴城战略推进】 2023年,中山市推进文化兴城战略。

文艺精品打造 修订出台新版《中山市文艺精品扶持专项经费管理办法》,文艺精品申报量比上年增长近40%。打造高质量文艺项目。电视剧《青春之城》入选中共中央宣传部“礼赞新时代 奋进新征程”优秀电视剧展播项目,原创歌曲《澳门是家》获广东省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音乐剧《殷红木棉》、原创新编粤剧《白门柳·董小宛》分别获第十五届广东省艺术节大型舞台艺术作品二等奖、三等奖,雕塑作品《醉龙舞》、书法作品《张九龄诗九首》分别获第十五届广东省艺术节美术书法作品金奖。抓好“深中通道”题材的报告文学、广播剧和纪录片创作,其中报告文学《龙腾伶仃洋——深中通道建设纪实》入选广东人民出版社2024年重点选题,并获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肯定。大型科技工程类纪录片《深中通道》(第一季)、人文非物质文化遗产类纪录片《传世匠造》、美食纪录片《味道中山》(第二季)等纪录片获邀参展第34届法国国际阳光纪录片节,出品方中山广播电视台是国内唯一一家地级市电视台参展单位。推进孙中山题材舞台剧项目,征集专家意见修改剧本。

中山名人文化资源挖掘和弘扬 市委宣传部组织策划“香山文脉”系列丛书编撰出版,第一辑包括《郑观应评传》《吕文成评传》《阮玲玉评传》《黄佐卷》《黄苗子卷》5种图书,在2023南国书香节中山分会场暨第十五届中山书展首发,12月,丛书获中南地区人民出版社第42届优秀社科读物优秀图书奖。以传承吕文成音乐为抓手做强广东音乐,启动吕文成音乐数字化工作,举办纪念吕文成诞辰120周年《粤乐之光》广东音乐粤曲演出晚会和“致敬粤乐宗师吕文成”民乐专场音乐会。挖掘郑观应名人文化资源,与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推动图书《回望家史——我所了解的郑观应家族》出版,与三乡镇推动“图说郑观应”手绘宣传册项目。推动建设黄苗子艺术馆并揭牌,筹备建设萧友梅艺术馆、郑锦艺术馆等。

群众文化文艺繁荣 中山市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派发免费电影票1万张,开展农村公益电影放映活动,覆盖全市150个村(社区),共放映电影1800场。开展“香山之夜”粤剧文化市集活动,在6个镇(街道)农村开展粤剧下乡活动。举办“岭南潮声——2023粤港澳大湾区美术作品展”、中山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廉洁文化美术书法作品展等展览,举办中山市第七届戏剧曲艺花会、“歌声里的中山”文化兴城音乐作品征集活动、第五届中山市经典诵读大赛等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市公益性群众合唱团体中山合唱团获广东省第十五届“百歌颂中华”金奖,选送的音乐舞蹈作品在2023广东省群众艺术花会(音乐舞蹈)获金牌1枚、银牌3枚。

电影产业发展推动 市委宣传部用好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下拨的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奖励市内61家放映国产影片达标影院,资助1家新建乡镇影院。指导成立中山市影视家协会,指导中山市电影产业协会完成换届工作,依托协会资源,做好产业服务工作;为到中山取景拍摄的11个影视剧组提供协拍。开展“人文湾区 千年香山”主题影视剧本征集活动,为推动剧本创作打造以赛促培平台。加强粤港澳大湾区电影产业交流,由香港电影制作发行协会举办、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支持的“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电影营销证书课程”交流团赴中山参观交流。

【文明城市创建】 2023年,中山市推进文明城市创建,接受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2022年度全国文明城市复查,获评“良好”等次。

示范引领作用彰显 选树和宣传“身边好人”和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93人入选“中山好人榜”,10人入选“广东好人榜”,2人获评为广东省道德模范。升级改造中山好人馆、好人工作室,组建好人宣讲团,用好“中山榜样”专题专栏,让“礼遇好人”成为社会共识。加强典范引领,开展“最美家庭”“书香家庭”“劳动模范”“诚信之星”“最美科技工作者”等主题报道宣传。全市7个单位被命名为省级岗位学雷锋示范点、6名个人被命名为省级学雷锋标兵。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举行“新时代好少年”发布会,表彰82名全市“新时代好少年”和2名全省“新时代好少年”,线上线下引导青少年树文明理念、担时代重任。

文明实践拓展延伸 建成2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27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实现镇村全覆盖。推动文明单位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结对共建,出台188项结对共建项目清单库,结对率达100%。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督导员队伍,通过集中培训、分片指导、现场调研等方式提升队伍工作水平。依托各类实践阵地开展理论宣讲、公益创投大赛、文化文艺、科学普及、移风易俗等文明实践活动6000余场。打造文明实践品牌,新增挂牌中山港海关“青篱”基地、市气象科普馆、孙中山故里旅游区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和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中山纪念图书馆、市中医院中医药文化馆、中山移动信息化党建主题馆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点。举办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公益创投大赛,培育105个优秀志愿服务项目。

12月2日,“文明实践新出发 博爱中山我先行”2023年中山市“12·5”国际志愿者日主题宣传活动志愿服务City Walk(城市漫步)在城区兴中园启动
(市委宣传部供图)

全域文明创建 把文明城市创建作为推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绿美中山生态建设的重要抓手。常态化督导治理,健全落实督查机制,建立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专班,每月开展文明程度指数测评,每季度开展创建文明城市通报点评,年底开展绩效考核。压实全流程闭环管理机制,一体推进实地巡查、联合督查和模拟测评,创建市级以上文明村镇108个、文明单位103个。聚焦痛点堵点难题,推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1+10”行动、“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动和“门前三包”(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等专项工作,全年整治老旧小区背街小巷环境问题1000余个,整治农村户外违规商业广告、招牌等3.3万处,整改农贸市场问题2900个。投入财政资金740万元,重点对农贸市场周边、市属公园广场、主要交通干道进行微改造,完善公共基础设施,优化配套功能。在全市组织“文明城市大家谈”活动,通过“走村入户”发放并收回调查问卷70万份,搜集意见建议2万条,实现群众创文知晓率94%。

·资料链接·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1+10”行动:提升市民文明素养行动、市容市貌环境整治提升行动、交通秩序整治提升行动、门户环境整治提升行动、道路设施完善提升行动、交叉地带整治提升行动、老旧小区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行动、乱挂乱画乱贴乱建整治行动、农贸市场整治提升行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党员干部带头全民共建行动。

【理论学习】 2023年,中山市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要求,印发2023年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和全市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重点内容安排,市委宣传部推荐15种阅读书目,组织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学习研讨会、辅导报告会14场及个人自学专题3个,全市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近1500场。定期通报各单位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情况,开展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列席旁听工作,结合十三届省委第二轮巡视整改安排,制定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整改措施,推动中心组学习常态长效。推动理论研究走深走实。组织全市社科理论界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座谈会,承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广东实践”第三场研讨会,协助做好第五届海峡两岸论坛中山分论坛工作,举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系列征文活动,开展“中山市校园师生思想动态研究”“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赋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研究——以中山市为例”等课题研究;《中山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思想动态及思想政治引领路径研究》获评为2022年度广东省思想政治工作优秀研究成果。推动理论宣传深入人心。建好用好“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开展“奋进新征程 共创强国业”十大学习活动,举办2023年度新春线上打卡挑战赛、“学在中山”线上积分超市活动,开展用户分析及传播优化研究,日参与度、供稿量、采用量长期位列全省第一梯队;中山市“学习强国”文旅惠民活动案例“游赏美丽中山——在学习中抵达诗和远方”被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评为2022年国内旅游宣传推广优秀案例;《中山多举措增强“学习强国”学习平台黏性》稿件被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简报采用;改版升级微理大义微信公众号,开设《岐海回声》《理论“漫”说》等专栏,15.2万人关注,全年总阅读量44万人次,使该公众号与《中山日报》“论丛”版、中山日报官方新闻客户端《理响兴中》等栏目形成微信、客户端、报纸等多平台传播矩阵。

【理论宣讲】 2023年,中共中山市委宣传部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主题主线,承办省级宣讲活动4场,组织市级以上示范宣讲活动12场,带动全市开展基层宣讲1.1万场,覆盖干部群众超200万人。在2023年广东省基层理论宣讲先进评选中,市委宣传部获评为先进集体,中科富海(中山)低温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宣讲作品《胸怀低温梦 科技报国情》获评为优秀微视频,中山市宣讲工作获省委分管领导和市委主要领导肯定批示。扩大基层宣讲示范效应。中山市举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主题宣讲系列活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广东的生动实践我来讲”主题宣讲中山专场设置网络直播,1.2万名党员干部集中观看,受到《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南方日报》、中国小康网、广东卫视等媒体报道;开展“理响兴中”2023年中山市理论宣讲先进遴选活动,遴选出6个先进集体、15名先进个人及10篇优秀报告。加强宣讲工作管理。新增挂牌命名黄圃镇“榕树传习所”等5个宣讲工作室;形成《打造“理响兴中”宣讲品牌 推动理论宣讲走在前列》经验材料;培育理论宣讲工作队伍,中山市青年讲师团入选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打造全省首批基层宣讲示范队伍”培养对象。

【新闻宣传】 2023年,中山市新闻宣传、国际传播和舆论引导处置工作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的二十大精神、高质量发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等重大主题,立足讲好中山故事、传播中山声音,为推动中山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主题教育宣传 在《中山日报》重要版面、中山广播电视台重要时段开设《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专题专栏,联动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南方日报》、广东广播电视台等中央和省媒体推出相关报道300余篇(条)。

主题宣传 开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习近平文化思想等主题宣传,统筹社会宣传点位8000个,刊发主题宣传画1万幅,电子屏、地标建筑亮灯循环刊播10万次。围绕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水污染治理、省级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文化兴城等中心工作,组织策划主题宣传30余次,其中,围绕中山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深中通道建设、“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等主题,先后7次登上《人民日报》主报、9次登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联播》、70余次登上央视新闻。聚焦城市形象,推出《美丽中山 投资热土》城市宣传片。建立健全新闻发布制度,围绕重大政策、重要活动、中心工作等主题,召开新闻发布会60余场。开展“强国复兴有我”群众性宣传教育活动1500场次,直接参与群众20万人次。开展春节、慈善万人行、中国警察节、“七一”、“八一”、“十一”、全国禁毒示范城市、双拥模范城等主题亮灯38次,做好第五届海峡两岸中山论坛宣传。市委宣传部组织设计文明城市创建公益宣传海报、主题教育宣传画等公益海报100余幅,组织“时代楷模”“道德模范”“红色印记”“中山好人”等重大先进典型社会宣传,开展“新时代如何做好社会宣传动员工作——以中山市为例”课题研究。

国际传播 构建国际传播全媒体矩阵,整合全市11个海外机构账号,培育发展海外自媒体账号超300个,至年底超60万人关注。举办“第三只眼看中国·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短视频大赛,策划《第三只眼看中国——中山与国际友城篇》系列短视频,组织“感知活力中山”翻译名家与外媒联合主题采访。策划推出以国际友人视角聚焦中山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成效的系列短视频《老外@中山》。推出亮相美国纽约时报广场的中山“兔年城市家书”祝福视频等春节系列海外宣传产品,实现4000万名国内观众、1200万名海外人群的覆盖量和超1000万人次的阅读总量。中山市在2022年、2023年连续入选由参考消息报社和新华社信息中心联合发布的“中国城市(区)国际传播示范案例”,2023年位列《中国城市报》和中国城市品牌研究院联合发布的全国地级市传播指数排行榜第7名。

“学习强国”中山学习平台 聚焦中心工作,在“学习强国”中山学习平台策划开设30余个专题。依托专职编辑部和市属媒体,策划推出《遇见家乡美》《粤剧选段》《香山书房》《晚安岐江》等稿件,全面展示中山城市形象。至年底,“学习强国”中山学习平台报送稿件信息1.68万条,签发上线1.4万条,被全国“学习强国”学习平台采用701条,报送量、签发量和采用量均居全省前列。3—10月,市委宣传部联合中山市香山智库研究院开展“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用户分析及传播优化课题研究,形成的专题报告是全国首份由地级市开展对“学习强国”用户作整体描画的数据调查分析报告,为全市“学习强国”用户行为习惯的调查分析提供范本。

【全民阅读】 2023年,中山市举办书展、读书月系列活动、基层读书活动等各类阅读活动共1000场次,推动全民阅读。8月,举办2023南国书香节中山分会场暨第十五届中山书展,邀请白岩松等14名嘉宾参与活动。“中国阅读三十人论坛”全民阅读推广基地落户中山,5.1万人次进入主展场,超100万人次观看直播,其间开展各类阅读推广活动400余场。4月,举办第二十一届“中山读书月”系列活动,其间开展“百人共绘百米文明长卷”、书香集市等活动450场次。11月,举办“深中一体、双城共读”图书联展,首次在深圳书展特设中山市特色文化展区。年内,推进全民阅读“七进”(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系统)工程,举办“新时代乡村阅读季”“我的书屋·我的梦”中山市少年儿童阅读实践活动等基层读书活动。开展2022年中山市全民阅读调查并发布全民阅读发展报告。推动书香中山微信公众号增设新专栏20个,策划“实体书店巡礼”专题视频,拍摄《书店里的TA》30余期。举办中山市“书香系列”评选、优秀阅读活动评选、首届中山市阅读推广人遴选活动,建立由226人组成的“金牌阅读推广人”“阅读推广点灯人”等阅读推广人队伍。“中山读书月”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办公厅评为“2022—2023年度全民阅读优秀项目”,为全省唯一入选项目。三乡镇雍陌村农家书屋入选第二届全民阅读大会农家书屋创新示范案例,为全省唯一入选案例。书香中山微信公众号获评为第七届“大众喜爱的阅读新媒体号”,为全省“政府与行业协会类”唯一入选新媒体。板芙镇里溪村农家书屋入选全国最美农家书屋。市委宣传部获评为2023年南国书香节优秀组织单位、优秀分会场、特色分会场。4月20日,“书香岭南”全民阅读暨广东省2023年“世界读书日”主题活动启动仪式公布《广东省全民阅读指数报告》,中山市全民阅读指数排名全省第5位。

【红色革命资源管理】 2023年,中山市加强红色革命资源保护利用。推动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改陈布展项目纳入中央和省重点扶持项目,争取到中央补助资金200万元、省级资金2064万元;中山革命烈士陵园改陈布展和修缮项目争取到省级资金479万元。推动中山解放中山独立团集结地旧址、中山人民抗日义勇大队部旧址、南番中顺游击区指挥部旧址的修缮保护项目纳入2024年省级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利用预选项目。组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评审、复核工作,推动市博物馆入选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篱”国门生物安全教育基地入选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至年底,全市有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2个。

【“第三只眼看中国·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全媒体大赛颁奖典礼】 2023年6月2日,由中国外文局主办,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中山市人民政府支持,中山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中山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对外传播中心、中国外文局煦方国际传媒承办的“第三只眼看中国·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全媒体大赛颁奖典礼系列活动在中山市举行。中国外文局副局长兼总编辑,中共中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对外宣传与新闻发布处处长以及大赛合作伙伴、获奖团队、相关省(区、市)代表200余人参加。外籍博主在颁奖典礼上分享创作故事。大赛汇聚国内外、行业内外资源,中外创作者团队以融媒体手段共同讲述国际视野下的粤港澳大湾区故事,共征集作品2.82万部,覆盖全球五大洲40余个国家和地区,经传媒、影视、互联网、国际传播等领域20余名中外籍评委进行三轮评审,最终评选出81部获奖作品。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广东实践”第三场研讨会】 2023年8月11日,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主办,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中共中山市委协办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广东实践”第三场研讨会在中山温泉宾馆举行。研讨会主题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始终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在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取得新突破”。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原所长、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总工程师等8名专家作主题发言,从推动广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广东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方向推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开展交流研讨。省直属单位和珠三角九市相关部门代表,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各研究基地、省哲学社会科学各重点实验室和部分高校专家学者及有关企业代表共160余人参加会议。

【中山市“学习强国”文旅惠民活动入选国内旅游宣传推广优秀案例】 2023年2月,由中共中山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联合举办的“游赏美丽中山——在学习中抵达诗和远方”中山市“学习强国”文旅惠民活动获评为2022年度“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中山市优秀推广案例,5月,入选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发布的2022年国内旅游宣传推广优秀案例名单,成为广东省唯一入选案例。该文旅惠民活动于2022年5月1日至10月30日开展,以“学习引领+政府补贴+企业让利+文旅惠民”的形式派发价值200万元的文旅惠民礼包,覆盖全市46个景区、酒店及电影院,旨在运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的聚合资源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中山节假日市场消费,助力中山文化兴城。市民群众在活动期间通过加入中山学习组织、使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积分等方式兑换餐饮券、电影券、景区门票和文创产品。

(冼铭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