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文化资源挖掘与弘扬概况】 2023年,中山市以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为基本载体,以纪念孙中山诞辰157周年、逝世98周年为主线,以研究、交流为抓手,通过加强基础资源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加强研究能力建设、开发探索孙中山文化资源产品、开展学习教育活动等措施,推动孙中山文化资源挖掘与弘扬。
基础资源建设 年内,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推进馆基本陈列改造及展馆设备改造提升项目,完成基本陈列大纲和版式稿设计,通过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审核;并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和评审。孙中山故居纪念馆馆藏藏品总数2.32万件,新征集藏品336件(套),其中,130件(套)文物被列入广东省第二批可移动革命文物目录,165件(套)文物被列入中山市第二批可移动革命文物目录。组织策划南粤鉴真公益行(中山站)活动,为观众免费鉴定文物藏品101件(套)。组建逸仙图书馆及孙中山研究信息中心,加强孙中山著述、研究专著、相关文献资料等现代电子数据收藏,馆藏图书、光盘13.4万册(张),孙中山数据库和各种期刊数据库等电子数据量为30太字节(TB)。
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升 年内,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策划推出原创展览4个,引进展览5个,到上海、广州、深圳、武汉、潮州等地举办外展35场次。为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98周年及诞辰157周年,分别推出“方寸中山情——馆藏孙中山主题邮票邮品展”“赓续文脉——历代香山(中山)文献档案展览”等原创展览;结合“国际博物馆日”,策划推出“一椽得所 五桂安居——孙中山故居131周年纪念特展”。加强馆校合作,推出“博爱中山 伟人故里——中山市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美术作品展”。挖掘和弘扬孙中山文化资源,发挥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教育功能,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进校园进基层,在市内11个镇(街道)及校园等文化场所举办“伟人故里:孙中山与翠亨村”“孙中山与医学”等巡展活动29场次。
研究能力加强 推动学术研究交流和人才培养,举办、合办、承办第五届“孙中山与近代中国研究”青年学术研讨会、第六届“孙中山与近代中国研究”青年学术研讨会、“孙中山与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第七届孙中山研究青年研习营、《中山文献》(第三辑)首发暨赠书仪式、“孙中山与近代中国研究”优秀成果推介活动等学术交流活动,保护、传承、活化和利用孙中山文化资源,助力中山市实施文化兴城。11月13日,在“2023年全国革命文物展示联盟年会”上对外发布的《2022年度全国博物馆(展览)海外影响力评估报告》显示,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在科研影响力十强榜单中位列第六名,在全国人物类纪念馆中排名第1位。
孙中山文化产品开发 围绕孙中山文化资源、红色文化、香山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元素加强开发文创产品力度,并引进特色文创产品。全年共设计开发孙中山故居咖啡杯、孙中山故居利是封、孙中山手迹鸡翅木拐杖、孙中山手迹麻布台灯和“天下为公”造型冰淇淋5种文创产品。加强与全国孙中山宋庆龄纪念机构、国内博物馆等的交流合作,开拓平台推广中山本地文旅特色手信,引进丝绸香囊、非遗剪纸团扇、非遗缠花、丝绸笔袋、陶瓷杯垫、天下为公钢笔、广东省博物馆首饰盒、竹刺绣屏风等文创产品56个。至年底,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拥有“陶瓷系列”“故居花卉系列”“红木系列”“红色文创系列”“非遗系列”“中山十大手信”“馆际交流系列”等在售文创产品400种。
社会教育加强 依托“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翠亨村)、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廉政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等平台,围绕孙中山文化资源、名人文化、农耕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主题,开展“纪念孙中山,走进翠亨村”系列活动、廉政文化及家风文化系列活动、“体验伟人农耕生活”系列亲子活动、“我们的节日”节假日主题活动、“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等常设教育项目深化活动品牌建设,包括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 157周年、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98周年纪念日等线上线下社会教育活动65项共256场次,5.95万人次参与。年内,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依托“时代小先生示范基地”举办“时代小先生”夏令营活动10场次;依托“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挖掘、弘扬孙中山文化资源,举办“孙中山与翠亨村”孙中山文化资源进校园大思政课教育活动、“赓续红色血脉、馆校协同育人”大思政课主题活动等19场次;围绕孙中山的革新精神、廉政思想、农业贡献、医学历程、题词遗墨、演讲才能、优良家风、宏伟志向等主题开展研学活动40场次。10月,在全国大中城市社科联第32次工作会议上,孙中山故居纪念馆获评为2023年度全国社科组织先进单位。
【第五届、第六届“孙中山与近代中国研究”青年学术研讨会】 2023年3月11—12日、11月25—26日,由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与孙中山基金会、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孙中山研究所、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孙中山研究院(中山)等联合举办的第五届、第六届“孙中山与近代中国研究”青年学术研讨会在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举行。来自中国孙中山研究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社会科学院、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全国高校研究机构的著名学者和不同学科的青年学者共140人参会。研讨会围绕加强孙中山研究学术交流和资源活化利用等方面开展交流探讨,深化和拓展孙中山相关课题研究,促进青年学者学术交流。
项目 | 负责人 | 研究成果 |
孙中山与近代中国研究 | 安东强 | 《辛亥革命时孙中山在国内的政治影响》 |
郭 辉 | 《“满汉矛盾”记忆与辛亥革命时期的革命动员》 | |
侯中军 | 《“政治犯不予引渡”规则与孙中山伦敦蒙难事件的第三种解释》 | |
廖大伟 | 《孙中山对中国实现现代化道路的思考与选择》 | |
徐 涛 | 《〈实业计划〉成书考》 | |
周月峰 | 《错位的“战场”:孙中山与胡适的“新文化运动”》 | |
中山(香山)历史文化研究 | 胡 波 | 《中山简史》 |
王 杰 |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先驱唐廷枢》 | |
张金超 | 《钟荣光集》 |
【“孙中山与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第七届孙中山研究青年研习营】 2023年8月14—18日,由中国孙中山研究会、孙中山研究院(中山)主办,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承办的“孙中山与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第七届孙中山研究青年研习营在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举行。来自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澳门大学等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的9名专家和23名营员参营。研习营围绕“孙中山与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主题举办主题讲座1场、专题讲座8场和研讨工作坊4场。
【“孙中山与近代中国研究”优秀成果推介活动】 2023年11月12日,“孙中山与近代中国研究”优秀成果推介活动在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举行。该推介活动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孙中山研究院(中山)共同举办,面向全国征集孙中山与近代中国研究及近代中山(香山)的优秀论文、专著,重点培育孙中山与近代中国、中山(香山)历史文化研究力量。经组织专家评审,分别选出“孙中山与近代中国研究”优秀成果6项、“中山(香山)历史文化研究”优秀成果3项。
【中山市各界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7周年】 2023年11月12日,中山市各界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7周年仪式在孙中山故居举行。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政府副市长,市政协副主席,孙中山先生亲属代表孙必胜等领导和嘉宾,中山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代表,市各有关单位、人民团体负责人,孙中山研究会等有关机构代表,港澳人士代表,台商和台胞台属代表,侨胞和归侨侨眷代表及中山纪念中学、翠亨学校师生代表等200人参加。在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同步举行《中山文献》(第三辑)首发暨赠书仪式、“孙中山与近代中国研究”优秀成果推介活动、“赓续文脉——历代香山(中山)文献档案展览”开幕式。仪式上,向孙中山基金会、中山大学等粤港澳大湾区有关高校科研院所、档案馆、博物馆、图书馆等近50家单位赠送《中山文献》(第三辑)。
【2023粤台沪“纪念孙中山”学术研讨会】 2023年6月28—30日,粤台沪“纪念孙中山”学术研讨会在中山市举办。该研讨会由孙中山基金会、上海中山学社、(中国台北)孙中山纪念馆、(中国台北)陈守仁孙学研究中心、中国孙中山研究会和中山市孙中山研究会等单位共同主办。孙中山基金会理事长、广东省人民政府原常务副省长,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中山学社社长,台湾中山学术文化基金会秘书长,广东省委台办副主任,中山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中山市政协副主席、中山市孙中山研究会会长出席开幕仪式。该次研讨会以“孙中山与中国社会变革”为主题,并融合新时代“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奋斗目标,来自海峡两岸的60名专家学者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两岸关系形势和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实际,深入发掘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对于改革创新的现实意义,推动两岸学术交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