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事业概况】 2022年,中山市教育总投入182.97亿元,其中高等教育投入14.87亿元、中等职业教育投入13.07亿元、普通教育(中小学)投入128.31亿元、幼儿教育投入20.25亿元、其他教育投入6.47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102.2亿元,比上年减少3.5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例为22.07%。全年资助各类学生7.1万人次,资金总额5410.6万元。全市有幼儿园及中小学学校905所,其中幼儿园568所、小学212所、初中93所、普通高中23所、特殊教育学校2所、中职学校7所,在校生75.28万人、教职工6.3万人;有高等学校6所,在校生5.8万人。年内,组织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和省规范化幼儿园验收,开展中山市等级幼儿园督导评估,新增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4所、广东省规范化幼儿园12所、中山市一级幼儿园21所、中山市示范性幼儿园8所。
类别 | 指标 | 数量 |
高等学校 | 学校(所) | 6 |
全日制在校学生(人) | 58010 | |
中职学校 | 学校(所) | 7(未含技工学校) |
在校学生(人) | 27755(未含技工学校) | |
教师(人) | 1589 | |
普通高中 | 学校(所) | 23 |
在校学生(人) | 58586 | |
教师(人) | 4489 | |
普通初中 | 学校(所) | 93 |
在校学生(人) | 140080 | |
教师(人) | 9479 | |
小学 | 学校(所) | 212 |
在校学生(人) | 359892 | |
教师(人) | 18507 | |
幼儿园 | 幼儿园(所) | 568 |
在园(学前班)幼儿(人) | 165292 | |
教师(人) | 10921 | |
特殊学校 | 学校(所) | 2 |
在校学生(人) | 1092(含送教上门学生) | |
教师(人) | 225 |
注:表格数据统计时间为2022年9月。 |
【民办义务教育发展】 2022年,中山市有民办中小学校72所(含特殊教育学校1所、普通高中1所),在校学生17.6万人,教师1.4万人。围绕“控制增量、消化存量、提高质量”总目标,引导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推动民办学校转制为公办学校(“民转公”)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成立中山市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专班,由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任正、副组长;印发《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关于中山市压减民办义务教育学位工作方案(2021—2023年)》《关于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推动小榄花城中学、菊城小学、广源学校、丰华学校,石岐街道杨仙逸体育路学校,火炬开发区卓雅外国语学校6所公有主体举办的民办学校转为公办学校体制运作,压减民办学位1.3万个。推动纪中三鑫双语学校等6所公办学校参与举办的民办学校按“一校一案”制定“公参民”学校规范治理工作方案,并完成更名、签订终止合作协议等工作。购买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位7.3万个,为随迁子女提供公平普惠的教育资源,全市义务教育段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含政府购买学位)就读比例85%。
【教育督导】 2022年,中山市完善督导管理体制,调整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组成人员,落实教育督导职能。年内,针对校园疫情防控、“双减”(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和六项管理(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考试管理)、规范办学(办园)行为、学生体质健康、校园安全综合治理、落实教师工资待遇等开展督查督办,发出整改通知书13份。实现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全覆盖,全市166名责任督学对其挂牌学校(幼儿园)开展日常监督检查6854次,发出整改信息(含提醒)15份。对全市21个镇(街道)2022年履行教育职责情况开展评价,11个镇(街道)评价等级为优秀,6个镇(街道)获评良好,4个镇(街道)获评合格。开展2022年镇(街道)推进素质教育目标管理评估,11个镇(街道)获“2022年推进素质教育目标管理评估先进奖”。启动全市第二轮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工作,形成《中山市2022年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报告》,通过以评促建提升幼儿园办园质量。市教育体育局组织开展2022年广东省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实施工作,推进2020年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应用,形成问题调研报告3份,向市政府报送《中山市2020年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发现主要问题的整改方案》。
【学校德育】 2022年,中山市建立健全“五育并举”(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工作体系。构建大德育环境。制定《2022年中山市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作任务清单》,落实“书记开讲思政第一课”大中小学全覆盖。成立班主任专业发展研究中心、家校共育研究中心、教体系统志愿服务总队等专业团队,系统推动班主任专业发展、家校共育、志愿服务工作。组织“寻找身边的思政好老师”事迹征集活动,开展2022年中小学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论文评选活动,构建“大思政课”格局。
联合开展专题育人实践活动。组织举办“红色传承有我,强国复兴有我”小小讲解员、“童心永向党·喜迎二十大”主题美育课、“文化兴城、文明旅游”文明小导游大赛、“强国复兴有我”2022年岭南童谣征集等系列活动。评选勤学好少年、才艺好少年、自强好少年、美德好少年等2022年中山市新时代好少年70名和新时代好少年标兵20名。开展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班会课教学研讨活动,优化创新理论进课堂的效果,举办2022年中小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班会课比赛,在全市1.1万个班级中开展主题班会。市教育体育局联合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广东中心共同举办“我是追梦人 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校园”主题活动。
持续做好心理健康教育。贯彻《中山市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三年行动计划》,开展第五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活动,市教育体育局获评为首个广东省基础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基地。全市有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2所、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特色学校18所、市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星级阵地学校47所。
推动家庭教育。常态化开展学校、年级、班级三级家委会评选,创造性开展“中山家话”活动,三角镇、南头镇、小榄镇、火炬开发区获评为全国规范化家长学校实践活动实验区。
统筹推动劳动教育。印发《中山市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试行)》,在全市范围组织开展中山市中小学“劳动创造幸福”主题教育活动。沙溪理工学校等5所学校获评第二批广东省中小学劳动教育特色学校。
推进法治教育。持续开展“学宪法讲宪法”、青少年网上学法用法等活动,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学习宣传。全市有55.06万名中小学生参加“宪法小卫士”平台学习,参与率95%,居全省第一位。
![]() |
2022年,市教育体育局在全市组织开展中小学“劳动创造幸福”主题教育活动 (文波 摄) |
【学校安全】 2022年,中山市持续加强平安校园建设。落实安全教育常态化,依托中山安全教育平台,开展国家安全、政治安全、防灾减灾、网络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卫生安全、交通安全、预防溺水、心理健康等10多项专题安全教育,累计覆盖300万人次。构建全方位校园安全防范体系,把控好“人防、物防、技防”防控网络,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安防建设实现中小学专职保安配备率、学校封闭化管理、“护学岗”设置、一键式紧急报警装置及联网“4个100%”。建立校园及周边治安防控长效机制,市教育体育局制定《中山市教体系统严防极端暴力事件“十二项”必须工作措施》,联合市检察院制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与未成年人保护宣传视频,增强师生法治观念和防范有组织犯罪的意识。联合市委网信办开展全市中小学“大手拉小手”线上安全知识竞赛,70万人次参与活动。联合自然资源、应急管理、农村农业、水务等15个部门加强预防学生溺水巡查和宣传教育,开展每周五推送防溺水预警信息3轮。联合交警部门对全市695辆校车进行安全检查,维护开学日校园及周边交通安全。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对学校食堂和用餐配送单位进行复查复审,保障师生食品安全。联合应急管理、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飞行检查、专项督导等工作220次,各镇(街道)、市直属学校(幼儿园)开展安全教育和演练超5000场次,超100万人次学生和家长参加线上线下宣教学习。年内,全市有220所中小学(幼儿园)获授予市级“更高水平平安校园”称号。
【学校美育】 2022年,中山市开展艺术素质测评,覆盖全市330所中小学校,参与师生50万人,合格率98.3%、优良率54.08%。教育改革案例报告《中山市基于大数据的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指标体系》被纳入广东省教育厅第一批教育评价改革典型案例。市教育体育局联合广东广电网络中山分公司开设“中山美育”电视门户,吸引1952个节目、4000名学生参与“首届中山美育电视才艺大赛”。组织参加省级以上各类艺术比赛,先后获国家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42项、二等奖53项、三等奖68项。市教育体育局获全国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优秀组织奖、广东省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优秀组织奖。中山市第一中学朗诵作品《吹号者》作为广东省代表参加全国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获二等奖;东凤镇第二中学、沙溪初级中学作品入选广东省教育厅举办的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学校美术作品展并获二等奖、三等奖。
【教育科研】 2022年,中山市获广东省强师工程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19项,其中重点课题4项、一般课题15项,并获下拨经费30万元。5月,广东省教育厅公布2021年度广东省教学成果奖(基础教育)评奖结果,中山市获奖6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获奖率和等级居地级市榜首。
序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别 | 主持人 | 主持人所在单位 |
1 | 数据驱动提升区域网络学习空间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 重点项目 | 周丽芬 | 中山市教育技术中心 |
2 | 中山市深化中职学校专业布局调整促进中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 | 重点项目 | 陈建国 | 中山市教育教学研究室 |
3 | 综合实践活动项目教学种子教师培养研究 | 重点项目 | 万录品 | 中山市第一中学 |
4 | 基于教师核心能力发展的生物新教师三年培训课程设计与实施研究 | 重点项目 | 陈少芳 | 中山市教师发展中心 |
5 | 思维品质视域下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行动研究 | 一般项目 | 袁丹纯 | 中山市龙山中学 |
6 | 基于诗意德育的中职名班主任工作室案例研修机制与实践研究 | 一般项目 | 彭永红 | 中山市中等专业学校 |
7 | 建设中职电子商务产业学院的实践研究 | 一般项目 | 李浩明 | 中山市沙溪理工学校 |
8 | 区域共同体促进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研究 | 一般项目 | 张宏齐 | 小榄镇教育和体育事务中心 |
9 | 基于智能教学平台的小学英语绘本与主教材融合实践研究 | 一般项目 | 何敏添 | 中山市小榄镇升平小学 |
10 | 基于数学表征的高中生运算素养培养实践研究 | 一般项目 | 陈姗姗 | 中山市第二中学 |
11 | 具身认知理论下小学数学“量感”学习活动设计与实施研究 | 一般项目 | 黄石生 | 中山市西区烟洲小学 |
12 | 基于STEM中职物联网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与探究 | 一般项目 | 梁结坚 | 中山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 |
13 |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小学科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 | 一般项目 | 李余仙 | 中山市东区柏苑中心小学 |
14 | 基于提升物理学科育人价值的学生说题活动研究 | 一般项目 | 晏廷飞 | 中山市东升高级中学 |
15 | HPM视角下小学高年段数学文化育人的实践研究 | 一般项目 | 郑杏桃 | 中山市实验小学 |
16 | 德育视域下爱国主义教育与红色文化融合发展对策研究 | 一般项目 | 董再明 | 中山市桂山中学 |
17 |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实践研究 | 一般项目 | 陈礼兴 | 中山市永安中学 |
18 | “双减”背景下运用游戏化教学转化初中物理学困生的实践研究 | 一般项目 | 邱慎明 | 中山市民众街道浪网中学 |
19 | “大美术观”理念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美术特色课程融合研究 | 一般项目 | 刘 坚 | 中山市石岐中心小学 |
【学校卫生健康】 2022年,中山市加强学生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建设,强化学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落实学校常见疾病防控服务,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共同参与的学校卫生健康工作体系。成立中山市学校健康教育百师宣讲团工作委员会及专家指导组,充实学校健康教育资源,策划制作《小主播问大健康》《校医小纵队》《“‘事’曾相识,画说防”系列传染病防控宣传小视频》《性教育师资培训网络课程》《百师团微课》《新冠疫情应急处置模拟演练》等视频短片27集。拓宽健康教育渠道和宣传覆盖面,依托网络新媒体平台,以推文、小视频、直播等形式开展线上健康教育80次。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结核病、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科普、青春健康、校长开学健康课、脊柱、视力、口腔等健康专题讲座61场,累计超50万人次观看。开展“每天户外2小时——预防近视中山学校行”、爱眼护眼微视频征集、“我是健康小卫士”暑期打卡、营养餐盘对对碰、护牙小标兵打卡等健康教育体验活动,累计30万人次参与。创新开展中小学生健康服务,引入人工智能(AI)分析筛查模式,为17万名学生提供视力和脊柱健康管理精准服务,实现学生脊柱侧弯、近视防控早筛查早预警早介入。持续提升校医队伍及中小学卫生(保健)室建设与管理水平,开展全市校医大调研工作,组织学校卫生应急能力等培训17场。新增5所中小学通过健康促进学校验收,全市有健康促进学校169所。承办广东省中小学预防艾滋病骨干教师(校医)培训班和广东省中小学骨干教师(校医)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授课比赛,中山选手获得二等奖4个、三等奖1个、优秀奖1个,市教育体育局获“优秀组织单位”称号。中山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在“全国校园流感及其他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宣传——优秀案例分享交流会”上作案例分享,并获得优秀组织奖。
【中山未来课堂】 2022年,中山市持续推进“未来课堂”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构建适应“未来教育”的学校特色课程体系,探索大概念教学、大单元教学、深度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等新型教学方式,推动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中山市西区烟洲小学、东区竹苑小学等12所学校入选第二批“未来课堂”实验学校。制定《中山市“未来课堂”建设行动规划(2022—2025)》,开展中山市中小学“未来课堂”项目课例评选、论文比赛活动,各学科围绕“未来课堂”主题开展教研活动近40场。
获奖等级 | 获奖成果名称 | 成果主要完成人 | 成果主要完成单位 |
特等奖 |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数学思维发展型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 方勇、赵萍、谢榕平、朱清波、蒋美衡、吴平生 | 中山市教育教学研究室、华南师范大学 |
一等奖 | 中学历史批判性思维教学的创新与实践 | 楼卫琴、陈建春、刘刚、徐玲华、黄传昶、欧阳旭 | 中山市教育教学研究室 |
“一体三翼”小学创课程的构建与创新实践 | 黄伟祥、陈明宏、周彩霞、朱光明、吴宇清、陈宏珊 | 中山市实验小学 | |
“共建·共研·共生”区域教研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 周曙、邓凯、高艳玲、孔进、冯叶平、赵桂枝 | 中山市教育教学研究室 | |
二等奖 | 十法四策:中学语文教材文本“还原式解读”及其教学转化实践 | 郭跃辉、李金华陈鸣、申玉、邹杰峰、邱水灵 | 中山市教育学会 |
实验驱动,技术赋能,协同培育——小学科学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 刘建华、赵丹丹、蓝旭雯、熊维聪、练海燕、吴圣楠 | 中山市教育技术中心 |
【教育信息化】 2022年,中山市启动智慧教育项目第一期,建设智慧教育大平台,加快推动教育数据服务体系的形成。继续实施中山市智慧教育专项,完善智慧课堂应用环境及优质教育资源制作配套设施,完成206个“爱种子”示范校(实验班)建设,为学校配发教学触控一体机,提供“爱种子”教学模式应用服务;完成12个“多技术融合”智慧教育示范班建设,为学校配发720台学生平板终端;完成2所优质教育资源建设中心校建设,为学校建配专业录播室和设备。在教育部举行的2021年网络学习空间普及推广活动中,中山市获2021年度全国“网络学习空间应用优秀区域”称号。东区水云轩小学、黄圃镇中学获全国“网络学习空间应用优秀学校”称号。全市推荐55节课例参加广东省中小学实验精品课遴选,其中获省一等奖29节、二等奖18节、三等奖8节,16节课例获推荐参加部级遴选,7节课例获评全国中小学实验教学精品课。组织教师参加2022年广东省教育“双融双创”师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获57个省级奖项。组织学生参加2022年广东省中小学科技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获省级奖项100个;参加2022年第二十三届全国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获国家级奖项6个。
【教育对口支援帮扶】 2022年,中山市统筹做好教育系统对口支援帮扶工作。开展教育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东西部协作对口帮扶贵州省六盘水市工作、全口径全方位融入式帮扶潮州惠州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三区”(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省校本研修示范校结对帮扶潮州惠州工作、结对帮扶潮州乡村振兴驻镇扶镇帮村工作、中山对口帮扶潮州工作8大板块内容。全市152所学校与192所受援学校开展结对帮扶,派出110名教师开展1年及以上的长期支教,派出60名教师开展为期1个月的短期支教;接收116名受援学校教师开展为期一学期的长期跟岗学习,137名校(园)长和教师到中山市开展1个月短期跟岗学习。全年培训各类教师5514人次,开展线上线下教研活动180场,普及3万人。
【教育评价改革】 2022年,中山市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试点市工作,推进党委政府、学校、教师、学生、社会用人等五类主体评价改革。建立中山市教育评价改革推进落实季报制度,定期研判全市教育评价改革任务落实进度。落实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任务列入对镇(街道)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组织开展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十不得一严禁”落实情况自查自纠,对全市74所民办学校发布“十不得一严禁”工作提醒。启动“教育评价改革——中山在行动”主题活动,征集并遴选第二批中山市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典型案例20个,编印《中山市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典型案例汇编》并推广到全市大中小学。8月,中共广东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在中山市举办推进教育评价改革试点集中调研。中山市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的经验做法先后被中共广东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中共广东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办公室写入工作简报向全省推广。
·资料链接·
“十不得一严禁”
“十不得”:一、不得下达升学指标或以中高考升学率考核下一级党委和政府、教育部门、学校和教师。
二、不得将升学率与学校工程项目、经费分配、评优评先等挂钩。
三、不得通过任何形式以中高考成绩为标准奖励教师和学生。
四、规范高校教师聘用和职称评聘条件设置,不得将国(境)外学习经历作为限制性条件。
五、突出质量导向,重点评价学术贡献、社会贡献以及支撑人才培养情况,不得将论文数、项目数、课题经费等科研量化指标与绩效工资分配、奖励挂钩。
六、不得把人才称号作为承担科研项目、职称评聘、评优评奖、学位点申报的限制性条件。
七、有关申报书不得设置填写人才称号栏目。
八、依据实际贡献合理确定人才薪酬,不得将人才称号与物质利益简单挂钩。
九、各级各类学校不得通过设置奖金等方式违规争抢生源。
十、在招聘公告和实际操作中不得将毕业院校、国(境)外学习经历、学习方式作为限制性条件。
“一严禁”:严禁公布、宣传、炒作中高考状元和升学率。
【教育系统审批服务】 2022年,中山市教育体育局坚持“修制度、送服务、提速度”,受理并办结涉教育和体育领域审批事项4700件,实现“零投诉”“零差评”。1月15日起,将非学历教育机构(含设立、续期、变更、迁址、终止审批)审批权全权委托下放给镇(街道)行使。6月,印发《中山市教育和体育局委托下放行政许可实施监督管理办法(试行)》,指导各镇(街道)办理校外培训机构审批事项260件、高危审批事项132件。优化流程,受理教师资格认定3971件,其中3684人取得教师资格证;审批校车使用许可164件。校车审批、教师资格认定“一站式”办理成效获《中国教育报》重点关注并于4月进行专题报道。
【语言文字工作】 2022年,中山市完善语言文字工作机制,印发《中山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确定中山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成员名单及工作职责的通知》《2022年中山市语言文字工作要点》,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普及。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五韵中山”语言文字品牌活动,涵盖诵、写、讲、听等赛事活动。承办广东省诵写讲大赛之“笔墨中国”暨第十四届省规范汉字书写大赛。组织参加2022年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及广东省分赛。其中,3个作品入围广东省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之“诵读中国”经典诵读大赛决赛,6个作品入围国家初赛;7个作品入围广东省诵写讲大赛之“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初赛;37个作品入围“笔墨中国”——第十四届广东省规范汉字书写大赛,42个作品入围国家初赛;13个作品入围“印记中国”师生篆刻大赛省赛和国家初赛。开展2022年中山诗词大会活动,在线答题参与人数超6000人次。做好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全年举办普通话水平测试14场,参加考试4993人,三级乙等及以上通过率99.8%。
【校园疫情防控】 2022年,中山市统筹开展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维护教育体育系统疫情安全稳定,每天排查师生健康状况,每周发布工作提醒,持续调整优化防控举措,全年完成省、市两级下达任务159项。参加省级校园疫情防控工作视频调度会28场,组织召开全市校园疫情防控工作视频调度会23场;完成32轮学校全员核酸检测;官方媒体平台推送校园疫情防控信息443组,制作推送校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信息1.01万组;接转广州市海珠区返乡大学生1338人、内蒙古返乡大学生25人、安排272名西藏籍学生返校;妥善处置各轮新冠肺炎疫情,保证全市校园没有出现输入性感染和聚集性感染。
【粤港澳大湾区中小学教育发展交流】 2022年,中山市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中小学教育发展与交流。12月3日,2022粤港澳大湾区中小学校长论坛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举行。论坛由广东省教育厅、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教育局、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教育及青年发展局指导,粤港澳大湾区中小学校长联合会、广东省教育研究院、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澳门中华教育会主办,中山市教育体育局协办,中山市教育教学研究室、中山市华侨中学承办。粤港澳三地专家、学者、校长及行业精英等围绕主题“数字化时代:大湾区中小学智慧教育与协同发展”展开理论探讨及实践分享,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智慧教育创新发展,探索大湾区教育协同发展新范式,促进大湾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活动吸引44.5万人次线上观看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