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工作概况】 2022年,中山市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组织开展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600场次。开展宣传宣讲,打造线上“理响兴中”宣讲平台,开展主题宣讲1.4万场次,覆盖近200万人次。推广“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学员超110万人,占常住人口比例居全省第一,参与度、人均积分、供稿量、采用量等核心指标位列全省第一梯队。开展“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等主题社会宣传和主题采访,组织开展“强国复兴有我”“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等群众性主题宣传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坚持理论宣传、新闻宣传、社会宣传、文艺宣传、网络宣传、对外宣传“六宣联动”,围绕中山积极融入港澳湾大湾区一体化发展、深中通道建设等主题策划深度报道,制作中山系列精美城市形象宣传片,启动“第三只眼看中国 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全媒体大赛。实施文化兴城战略,制定印发文化兴城五年计划和三年行动方案,推进“香山古城”保护活化、孙中山故居片区提升、香山名人馆建设、环五桂山“香山古韵”文化旅游带建设、岐江河“岐水流芳”文化旅游带建设、吕文成系列文化设施提升、打造一批文化主题公园、打造一批香山书房、打造一批文化艺术精品力作十大项目,举办杨殷诞辰130周年、郑观应诞辰180周年、香山建县870周年系列活动,新建和升级改造香山书房101家,市博物馆新馆开馆,启播香山文化影视频道,出版被认定为2022年为止国内外收集文献最齐全、体量最大、考订最严密的孙中山全集——《孙文全集》。由市委宣传部推荐,中山市镜屏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制作、秦新民作词、王黎光作曲、雷佳演唱的歌曲《澳门是家》获广东省“五个一”工程奖,由市委宣传部出品,中山广播电视台、广东声屏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纪录片中心摄制,以世界级制造业中心粤港澳大湾区为背景,讲述制造背后精湛技艺的纪录片《传世匠造》共3集在央视科教频道CCTV-10和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播出。“书香中山”微信公众号入选全国第六届“大众喜爱的阅读新媒体号”。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创建市级以上文明村镇108个、文明单位103个,文明家庭20户,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23个、实践站277个,实现镇(街道)、社区(村)全覆盖,构建“15分钟文明实践圈”。巩固发展意识形态领域的良好态势,开展“扫黄打非”工作。市“扫黄打非”办获全国“扫黄打非”先进集体。
【理论学习深化】 2022年,中山市聚焦迎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印发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和全市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重点内容安排,推荐阅读书目超30种,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专题学习12场次,推动全市各级党委(党组)开展中心组学习1600场,常态化开展列席旁听工作。推动理论宣传。创新运营“微理大义”微信公众号,推送学原文原著课程超600节。持续加大“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推广力度,开展“奋进新征程 学习向未来”十大学习活动,带动全市开展学习推广活动2.5万场。遴选年度先进典型154个,打造线下体验空间超150个,上线“小中爱学习”微信表情包,“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用户总数占常住人口比例等核心指标位列全省首位,推广信息被中共中央宣传部简报采用2篇。推动理论研究。加强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中山市委宣传部调研基地建设,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山实践”系列研究,组织理论征文活动2次。指导举办全市社科理论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会,举办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知识竞赛,推出理论评论专栏、社科专家电视访谈,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中山落地。《新时代产业工人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课题成果获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优秀研究成果。
【意识形态工作】 2022年,中山市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确保全市全年特别是党的二十大期间意识形态安全,未发生意识形态安全重大事故。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研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市委常委会会议专题研究部署5次,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向全会报告工作的重要内容,工作落实情况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筑牢意识形态安全屏障。印发全力做好党的二十大召开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方案,修订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检查考核和专项督查实施方案,召开意识形态工作联席会议4次、镇(街道)安全研判会议4次,完成广东省对中山意识形态工作督查迎检工作,开展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专项检查、专项督查、年度考核、问题整改、定期通报,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健康稳定的思想舆论环境。开展“扫黄打非”工作。将“扫黄打非”工作纳入全市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和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风险范畴,同向进入、一体落实“扫黄打非”工作与“剑网”“清朗”等重点工作。加强入境寄递、印刷复制、市场销售、网络传播等渠道“查、堵、管、控”,全年查缴各类违法出版物1.32万件(本),查办“10·15非法经营案”“6·20网络涉黄赌博案”等大案要案。年内,中山市“扫黄打非”办公室获评为2022年全国“扫黄打非”先进集体,火炬开发区“扫黄打非”办公室获评为2022年广东省“扫黄打非”先进集体。
序号 | 获奖情况 | 获奖单位/个人/作品 |
1 | 先进集体 | 东区街道宣传办公室 |
2 | 市妇女联合会 | |
3 | 先进个人 | 市委宣传部宣讲科科长游富廷 |
4 |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姚晓波 | |
5 | 优秀宣讲报告 | 《为国争光,为中国制造添彩》(中山市盈科轴承制造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王冰撰写) |
6 | 优秀宣讲微视频 | 《强国复兴有我 青春一脉相承》(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永军、市委宣传部宣讲科科长游富廷、市委宣传部宣讲科三级主任科员黄秀尧主要创作) |
【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 2022年,中山市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强化组织领导,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党史学习教育工作3次,市委主要领导专题部署12次、批示1次。健全以市委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印发《关于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若干措施》。纳入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党委(党组)书记履职评议考核、落实文化兴城建设等重要内容。培育第二批市级党员党史教育基地8个。用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等理论辅导书籍,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学习12次、带动全市中心组学习1600次。市委组织部组织开展党史教育干部培训,培训市管干部、中青年干部等3.6万人次。市委党校将党史学习教育纳入必修课程,举办24期培训班,培训3631人。开展品牌活动。策划推出党史专题专栏20个,举办杨殷诞辰130周年、郑观应诞辰180周年、香山建县870周年等纪念活动。组织“强国复兴有我”红色基因传承教育等活动超500场,超10万人次参与。开展党史进校园专题教育103场,覆盖7.9万人次。培育党史文艺精品,原创党史题材话剧、音乐剧在全国巡演。其中,《我是共产党员》专题片在央视网和央视影音等媒体播出,中山市“歌声中的党史”志愿服务项目入选2021年“春雨工程”全国示范性志愿服务项目,为广东入选的2个项目之一;“打造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调解超市’,构建诉源治理、多元解纷新格局——中山市人民法院深化全国首创的‘双向集约’服务模式精准”案例入选广东党史学习教育创新案例;在由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举办的“学党史 讲党史”——广东党史部门喜迎党的二十大宣讲视频竞赛中,中山市委党史研究室钟霖湘主讲的“朝闻道,夕死可矣!——中共早期领导人杨殷”课程获评为精品宣讲课程,卢丽燕主讲的“首富村的‘穷’带头人”课程获评为优秀宣讲课程。
序号 | 作品类型及名称 | 类别 | 申报单位/作者 |
1 |
“香山文脉”系列 郑观应、吕文成、阮玲玉、黄佐传略或作品集 |
出版物 | 中山日报社 |
2 |
“中山当代文艺名家”丛书(第三辑) 方成伯、路华、刘依农、梁翠媛的传略和作品 |
中山日报社 | |
3 |
长篇小说《从这里开始》 (电视连续剧《青春之城》改编) |
中山日报社 | |
4 |
长篇纪实 《华商时代:“四大百货”影响近代中国》 |
郑万里 | |
5 | 散文集《香山记:一座小城的历史随笔》 | 舒饭(冯东航) | |
6 | 中篇小说集《铁城纪事》(暂名) | 马拉(李智勇) | |
7 | 音乐专辑《凤鸣香山》 | 音乐 | 佘创宜、魏遵广、孙子龙等 |
8 | 话剧文本《青春的承诺》 | 戏剧 | 中山火炬歌舞团有限公司 |
9 | 电影剧本《职青》 | 影视 | 广东东方天玺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10 | 电影剧本《澳门不设防之风暴眼》 | 中山市汇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序号 | 名称 | 类别 | 领衔人 | 备注 |
1 | 王国辰摄影工作室 | 摄影 | 王国辰 | 成员:文智诚、贺亿强等 |
2 | 洪卫美术设计工作室 | 美术 | 洪 卫 | 成员:古龙娟、刘嘉培、冯永信等 |
3 | 中山“小康样本”文学创作实践基地 | 文学 | 黄廉捷 | 中国作协社联部指导,广东省作协与中山市文联等共同设立,由中山市作协组织相关活动 |
4 | 中山市(崖口)摄影创作基地 | 摄影 | 张鉴来 | 成员:张鉴来、文智诚、陈伟文、陈俊生、萧建波、谭顺宁等 |
5 | 中山市(东升)水彩画创作基地 | 美术 | 余镇河 | 成员:余镇河、邱敏君、李启福、张壁伟、梁婷义、霍静敏等 |
6 | 中山市岭南民乐创作基地 | 音乐 | 陈林锋 | 成员:陈林锋、蓝绮文、邵秉英、王思文、陈垵钠、朱立刚等 |
7 | 中山市火炬歌舞团表演创作基地 | 综合 | 朱智荣 | 成员:朱智荣、高昆、罗倩、杨斌、石川、豆清华等 |
【理论宣讲】 2022年,中山市持续强化理论学习宣讲工作,推动中心组学习常态长效。推动理论宣讲。搭建“理响兴中”宣讲平台,挂牌成立5家宣讲工作室,在“中山+”移动客户端上线宣讲频道;开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百姓宣讲进基层活动、“强国复兴有我”百姓宣讲大赛、“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微视频大赛等活动;印发《中山市加强理论宣讲及市委宣讲团管理工作的措施》《中山市宣讲工作室建设与管理实施方案(试行)》等文件;举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党的二十大精神等主题宣讲1.4万场次。在全省基层理论宣讲先进评选中,中山市获评先进集体2个、先进个人2名、优秀宣讲报告1篇、优秀宣讲微视频1个;在广东“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讲微视频大赛中,中山获评一等奖1个、三等奖1个、优秀奖3个。
序号 | 作品类型及名称 | 类别 | 申报单位/作者 |
1 | 纪实文学《出伶仃洋:崖口村人文镜像》 | 文学 | 程明盛 |
2 | 散文集《蕴情的土地》 | 帕蒂古丽(帕提古丽) | |
3 | 纪实散文集《热土》 | 黄祖悦 | |
4 | 儿童散文集《三十只鸟儿正飞过》 | 何腾江 | |
5 | 小说集《小园芳菲》 | 筐筐(匡香华) | |
6 | 文集《朗润文萃》 | 杨官汉 | |
7 | 电影剧本《代理支书》 | 陈剑兰 | |
8 | 《开轩:中国古代建筑门窗隔扇文化研究》 (七卷) | 出版物 | 马 书 |
《斩钉截铁:中国唐宋元明家具风格的镔铁意象》 | |||
9 | 《自然的视像——曾赛军水彩画册》 | 曾赛军 | |
10 | 绘本《画说辛亥》(三册) | 张刚、万翠屏、赵玉 | |
摄影集《创意摄影思维》 | 张刚、谭吉武 | ||
11 | 歌曲《澳门是家》 | 音乐 | 中山市镜屏影视传媒有限公司 |
12 | 歌曲《听见中国》 | 谌勇、申桂荣等 | |
13 | 歌曲《我去看你额济纳》 | 郑集思、连向先等 | |
14 | 歌曲《把党徽戴上》 | 黄国营、韩刚等 | |
歌曲《大湾区少年》 | 黄国营、孔玉等 | ||
15 | 系列MV《My Zhongshan》 | 谢琼、张鹏、黄艺杰等 | |
16 | 《快递到了小桥上》 | 美术 | 谭德开 |
《众志成城》 | |||
17 | 《对秋意的分析》 | 肖雅丹 | |
18 | 《远方》 | 郑红梅 | |
19 | 《国色天香》 | 肖 伟 | |
20 | 《清音》 | 黎柯程 | |
21 | 《万物互联》 | 邱长斌 | |
《万物互联-8》 | |||
22 | 《物蚀之二》 | 文军波 | |
23 | 《生命有痕》 | 张壁伟 | |
24 | 《流溪映翠》 | 罗喜东 | |
25 | 《伴我一生》 | 邹智怡 | |
26 | 《游·梦NO.4》 | 叶惠玲 | |
27 | 《平凡奋斗者》 | 美术 | 邱敏君 |
《“疫”线党旗扬》 | |||
28 | 《湾区建设之逐梦深中通道10》 | 余镇河 | |
29 | 《写园林册》 | 陈 云 | |
30 | 《夜行》 | 李祥震 | |
31 | 《出征疫区》 | 许宁、王亚琳 | |
32 | 平面设计《Collective》 | 张玉廉 | |
33 | 平面设计《虎符2022》 | 李振铖 | |
34 | 平面设计《不单设计》 | 张 宁 | |
35 | 海报《红脸蛋红鼻头》《和平共处》 | 洪 卫 | |
设计《观瓷》《混混海报集》 | |||
36 | 海报《华夏复兴》 | 孔祥国 | |
字体设计《窈窕宋系列》 | |||
37 | 设计《曹步图书馆》 | 区卓澎 | |
38 | 剪纸《牛气冲天》 | 民间文艺 | 李美娟 |
39 | 篆刻《曲庐朱迹》 | 书法 | 李波森 |
40 | 楷书《松雪斋题跋四十二则》 | 庞志桁 | |
41 | 行书《东坡文二篇》 | 陈剑锋 | |
42 | 篆刻《庞耀史古玺印痕》 | 庞耀史 | |
篆刻《古玺印痕》 | |||
43 | 行书《录欧阳修古文两篇》 | 揭捷英 | |
44 | 行书《毛泽东诗词七首》 | 谢啟彬 | |
45 | 行书《画禅室随笔节选》 | 郭秀辉 | |
46 | 《初吻》 | 摄影 | 李晓群 |
47 | 《万众瞩目送天和》 | 谭锦恩 | |
48 | 《回家》 | 黄欣仪 | |
49 | 《马失前蹄》 | 陈立维 | |
50 | 《陪伴》 | 李 旻 | |
《醉美草原》《惊鸿》《瑶台仙境》(3幅) | |||
51 | 《贫困村出了个兵哥哥》 | 罗新荣 | |
52 | 《舞动青春》 | 伟学敏 | |
53 | 《威武之师》 | 高 隽 | |
54 | 《时代变迁》《有滋有味》 | 胡家庆 | |
55 | 《听党指挥打胜仗》(组照) | 王国辰 | |
56 | “岭南无地不春风”——“乡里”摄影展 | 张鉴来 |
序号 | 属地 | 香山书房名称 | 所在地址 | 序号 | 属地 | 香山书房名称 | 所在地址 | |
1 | 市属单位 | 中山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香山书房 | 东区街道竹苑新村文竹街3号 | 22 | 石岐街道 | 中山市大信学校香山书房 | 兴盛路3号 | |
2 | 中山市特殊教育学校香山书房 | 沙石公路6号 | 23 | 大笪地香山书房 | 孙文西路文化旅游步行街大庙前街13号 | |||
3 | 烟洲中学香山书房 | 翠景北路33号 | 24 | 良田香山书房 | 孙文东路莲柏新村1栋 车房 | |||
4 | 永安中学香山书房 | 永南路100号 | 25 | 南区街道 | 良都社区香山书房 | 西环一路3号 | ||
5 | 中山纪念中学香山书房 | 翠亨新区中山纪念中学 | 26 | 星华苑香山书房 | 日华路星华苑第6卡 | |||
6 | 翠亨新区 | 金晖苑香山书房 | 马鞍岛翠亨新区金晖苑B413-1卡 | 27 | 星光喜寓香山书房 | 日华路侧(原星光喜寓售楼部) | ||
7 | 国家湿地公园香山书房 | 翠亨国家湿地公园内 | 28 | 竹秀园小学香山书房 | 竹秀园中心小学新校区(南区全民健身广场侧) | |||
8 | 南朗街道 | 锦绣海湾城香山书房 | 翠锦路6号锦绣海湾城9期商铺1层 | 29 | 祈安苑香山书房 | 永安一路7号祈安苑内 | ||
9 | 翠亨小学香山书房 | 翠亨村环村北路 | 30 | 寮后阅书报馆香山书房 | 寮后村报馆巷1号 | |||
10 | 儿童公园香山书房 | 教育路28号 | 31 | 火炬开发区 | 张家边香山书房 | 吉利路6号张家边社区居民委员会旁 | ||
11 | 南方油画院香山书房 | 翠亨村石门路18号 | 32 | 尚城香山书房 | 濠东路火炬区联富社区尚城花园小区东门 | |||
12 | 东区街道 | 远青香山书房 | 兴文路88号远洋城晶樽公馆1幢之一(远洋城荣域南门对面) | 33 | 中山港社区香山书房 | 港义路6号1幢1卡 | ||
13 | 香山小学香山书房 | 博爱七路8号(市卫生健康局旁) | 34 | 德创智谷园区香山书房 | 建业路22号德成技工学校6栋1楼 | |||
14 | 东裕社区香山书房 | 万和街一号之二 | 35 | 得能湖公园香山书房 | 世纪一路得能湖公园内 | |||
15 | 中山星求索书苑香山书房 | 中山六路1号天奕星河COCO City三层 | 36 | 博凯社区香山书房 | 博凯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内 | |||
16 | 西区街道 | 时代美宸香山书房 | 翠景北道33号西区时代美宸二期 | 37 | 海滨社区香山书房 | 海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内 | ||
17 | 叠翠家园香山书房 | 升华路17号 | 38 | 民众街道 | 新建村香山书房 | 新建村新建路1号 | ||
18 | 荔景苑景区香山书房 | 彩虹大道167号荔景苑内 | 39 | 民众公园香山书房 | 民众公园内 | |||
19 | ART文创园香山书房 | ART生活哲学文创园内 | 40 | 盈水宜居香山书房 | 俊景路8号5楼 | |||
20 | 铁城小学香山书房 | 铁城小学内 | 41 | 五桂山街道 | 桂南香山书房 | 桂南村雅居乐御龙山商住小区,3期2阶段3组团13幢7卡 | ||
21 | 石岐街道 | 格子空间香山书房 | 港口河岸边 | 42 | 古镇镇 | 初遇香山书房 | 中兴大道北5号昇海豪庭30幢301卡 | |
43 | 古镇镇 | 古三村香山书房 | 北帝庙广场右侧 | 65 | 黄圃镇 | 凯隆城香山书房 | 兴圃大道西98号 | |
44 | 金域国际香山书房 | 沙古公路利和广场西侧 | 66 | 蓝天金地香山书房 | 新丰北路63号蓝天金地商场三楼 | |||
45 | 灯都古镇香山书房 | 东兴中路5号(古镇党群服务中心内) | 67 | 力高澜湖峯景香山书房 | 环山东路2号力高澜湖内 | |||
46 | 江南海岸花园香山书房 | 晋南路13号(江南海岸花园1楼) | 68 | 兴圃商业城香山书房 | 兴圃商业城24号1楼 | |||
47 | 小榄镇 | 江滨公园香山书房 | 沙口东路江滨公园内(小榄镇档案馆旁) | 69 | 南头镇 | 碧桂园锦绣东方香山书房 | 南头大道东38号碧桂园锦绣东方生活小区临街商铺133卡 | |
48 | 宝丰香山书房 | 怡益路9号 | 70 | 南城社区香山书房 | 兴业南路38号之一 | |||
49 | 丰收广场香山书房 | 东宝南路临2号 | 71 | 南头镇中心公园香山书房 | 南头镇中心公园内 | |||
50 | 永宁中心公园香山书房 | 南宜路永宁中心公园内 | 72 | 南头镇中心小学香山书房 | 同乐中路中心小学 | |||
51 | 东城香山书房 | 东华路1号 | 73 | 三乡镇 | 白石香山书房 | 碧华大道3号之2 | ||
52 | 沙溪镇 | 溪角中学香山书房 | 新濠路93号 | 74 | 华丰香山书房 | 圩仔林屋门前9栋106-108号铺 | ||
53 | 沙溪纺织服装学院香山书房 | 宝珠中路沙溪纺织服装学院内 | 75 | 东街里香山书房 | 古鹤村的“东街里·和集”内 | |||
54 | 优优儿童金融智慧营沙溪分馆香山书房 | 宝珠中路22号 | 76 | 光后小学香山书房 | 金光大道1号(光后中心小学校内) | |||
55 | 沙溪镇文化体育中心香山书房 | 宝珠西路73号 | 77 | 雍陌香山书房 | 雍陌村雍陌上街9号云庄郑公祠内 | |||
56 | 大涌镇 | 安堂社区香山书房 | 安堂社区竹林广场 | 78 | 桥头稻田书屋香山书房 | 桥头村麦园下街94号(原桥头学校内) | ||
57 | 南文社区香山书房 | 南文社区景行街景九巷 | 79 | 塘敢村香山书房 | 塘敢村沥金路26号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 | |||
58 | 红博城香山书房 | 红博城北四门对面 | 80 | 三乡镇文化广场香山书房 | 三乡镇文化广场内 | |||
59 | 安堂小学香山书房 | 旗山路568号 | 81 | 东凤镇 | 凤翔香山书房 | 凤翔大道 126号东凤镇文体艺术中心二楼镇图书馆侧 | ||
60 | 横栏镇 | 永兴公园香山书房 | 富横北路永兴公园内 | 82 | 尚益香山书房 | 兴华中路15号益华广场二楼242卡 | ||
61 | 五沙村香山书房 | 五沙村新兴西路61号1楼(五沙村党群服务中心一楼) | 83 | 凤巢湾香山书房 | 沿江路39号 | |||
62 | 板芙镇 | 里溪村香山书房 | 里溪村月角西街100米 | 84 | 西罟步村香山书房 | 西罟大道旁 | ||
63 | 板芙镇盈悦香山书房 | 迎宾大道5号盈悦森境7幢17卡 | 85 | 港口镇 | 潜龙智创中心香山书房 | 恒丰三路13号 | ||
64 | 板芙镇中心文化广场香山书房 | 芙中路二横路5号(即板芙文化广场附近) | 86 | 港口镇文化中心广场香山书房 | 世纪西路2号 | |||
87 | 三角镇 | 天际阳光香山书房 | 福桂路2号首层 | 95 | 坦洲镇 | 十四村社区香山书房 | 造贝路33号坦洲文化创益园内 | |
88 | 迪茵湖香山书房 | 金三大道东8号(民森信息科技产业园一楼) | 96 | 坦洲村社区香山书房 | 德溪路137号(林东小学大门旁) | |||
89 | 三角公园香山书房 | 三角公园内 | 97 | 合胜社区香山书房 | 文康路1号一楼 | |||
90 | 神湾镇 | 远洋繁花里香山书房 | 天熹路8号(外沙工业大道旁) | 98 | 新合村香山书房 | 新合村党群服务中心党建公园内 | ||
91 | 香海北岸香山书房 | 金凤路2号 | 99 | 阜沙镇 | 阜圩里香山书房 | 阜沙镇旧粮仓 | ||
92 | 怡景湾香山书房 | 神湾大道北23号怡景湾小区大门旁 | 100 | 罗松小学香山书房 | 罗松村罗松小学内 | |||
93 | 外沙村香山书房 | 外沙村藕围街体育公园 | 101 | 永红街香山书房 | 永红街152号阜沙中心小学旁 | |||
94 | 神溪村香山书房 | 神溪村沙岗街16号 | - | - | - | - |
【“理响兴中”宣讲平台搭建】 2022年,中山市建成“理响兴中”宣讲平台,挂牌成立中山东区凌志坤宣讲工作室、中山市总工会王冰宣讲工作室、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宣讲微动漫工作室、中山广播电视台宣讲微视频工作室和中山火炬歌舞团文艺宣讲工作室,印发《中山市宣讲工作室建设与管理实施方案(试行)》,为宣讲工作室提供制度保障。推进宣讲工作室的规范化和专业化建设,提升宣讲队伍素质和能力,增强宣讲传播工作的组织和管理。在“中山+”移动客户端上线宣讲频道,设立《理论学习》《宣讲动态》《精品课件》《他山之石》4个栏目,形成集宣讲队伍、宣讲阵地、宣讲传播“三位一体”的立体化宣讲工作传播平台。至年底,宣讲工作室在宣讲理论知识、弘扬正能量上发挥作用,提升宣讲质量和实效;设立栏目为干部群众提供便捷、多样宣讲服务,丰富宣讲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增强宣讲实效。
【文化兴城战略持续推进】 2022年,中山市持续推进文化兴城战略。强化顶层设计,印发《中山市文化兴城五年计划(2021—2025年)》和《中山市文化兴城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推动将宣传思想文化人才培养选拔纳入特聘人才范畴,构建与文化兴城建设相匹配的人才队伍。推进重点项目。推进“一城、一区、一馆”等文化兴城重点项目。开展香山古城整体规划设计和升级改造,建成中山市博物馆新馆,完成郑观应故居片区改造升级,推动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改陈布展。孙文西路步行街、厨邦酱油文化博览馆创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三乡泉眼度假酒店、五桂山自在民宿获评为首批广东省驿道乡村酒店。南区街道、三乡镇被评为第五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新建和升级改造香山书房101家,推动基层文化服务设施提档升级。开展红色革命遗址、纪念设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核查工作,挖掘、保护和利用红色资源,开发活化红色革命资源。繁荣文艺创作,对全市2022年度10个重点文艺项目、66件优秀文艺作品及2个文艺名家工作室、5个创作基地给予资金扶持。丰富文化活动,举办纪念郑观应诞辰180周年、杨殷烈士诞辰130周年、香山建县870年等文化活动。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动员群众参与乡村振兴主题美术展览、广场舞大赛、短视频评选、快闪活动、文化大篷车等,活动覆盖乡村群众100万人。深化全民阅读推广,提升全市居民阅读指数微信公众号,举办“我最喜爱的书店”评选、“我心中的湾区城市”诗词书写征集、诗词朗诵大赛及南国书香节第十四届中山书展等活动,其中“书香中山”入选全国第六届“大众喜爱的阅读新媒体号”。
【“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主题宣讲】 2022年,中山市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讲活动。在省市乡村振兴先进个人代表、“三农”(农业、农村、农民)专家、基层“三农”工作者、基层干部群众代表等优秀人中遴选、组建一支由20人组成的“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市级宣讲团,各镇(街道)组建宣讲团,到农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开展系列宣讲活动。至年底,市级百姓宣讲团通过“宣讲+文艺”的形式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下基层巡讲24场。7月,启动“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乡村振兴短视频评选活动,发动社会各界创作视频作品37个,用镜头展现乡村新风貌、新变化,传播正能量、提振精气神,扩大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在“中山+”移动客户端开设“理响兴中”频道集纳宣讲工作动态,22篇信息稿获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讲师团“广东宣讲”公众号采用,阅读量超6.5万次。
序号 | 获奖作品 | 创作单位 | 获奖情况 |
1 | 《海归女孩托起农业振兴梦》 | 市委宣传部、南朗街道宣传办事处 | 一等奖 |
2 | 《播撒信仰的种子》 | 市委宣传部、火炬开发区宣传办事处 | 三等奖 |
3 | 《强国复兴有我 青春一脉相承》 | 市委宣传部 | 优秀奖 |
4 | 《光·印》 | 市委宣传部、中共中山市东区街道工作委员会 | |
5 | 《乡村田野稻香浓 振兴图景美如画》 | 市委宣传部、中共中山市南朗街道工作委员会 |
【新闻宣传】 2022年,中山市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经济高质量发展、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主题,开展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
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迎接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工作主线,开展对内对外宣传,推动全市上下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至年底,各级媒体推出党的二十大相关报道近7000条(次),累计阅读量超8000万。宣传重大形势政策和重大主题社会。以“强国复兴有我”为主题,组织开展各类群众性文化等活动超500场次,直接参与群众超10万人次。制定党的二十大精神社会宣传工作方案,统筹超400个实体宣传点位,刊发主题宣传画超1000幅,亮灯刊播宣传画(标语)超2万次。组织开展妇女节、劳动节、国庆节等重大节庆日亮灯活动19次。
持续塑造“美丽中山、投资热土”城市形象。开设“直播大湾区(中山篇)”节目,点播量突破5000万人次。推出《美丽中山 投资热土》城市形象宣传片,国内外阅读总量超5000万次。做好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主题宣传报道,聚焦营商环境、产业、交通、创新、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规划等领域,推动与深圳等东岸城市融合互动发展。其中,推进省级改革创新实验区、“工改”、美丽中山等主题报道,获《人民日报》主报报道3次,获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7次,获央视新闻报道50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宣传报道,组织策划“中山智能化转型标杆”“探访中山数字化智能化示范工厂”等主题采访,展示中山市推动智能化转型升级的实践成效。在中山日报全媒体平台推出“共谱文化兴城华章”“香山建县870年系列活动”等专题专栏,聚焦“文化兴城”“香山古城”重点项目建设举行动态报道。
提升国际传播整体效能。初步建成中山海外社交媒体矩阵,包括“这就是中山”脸书网社交平台(Facebook)、推特社交平台(Twitter)、视频网站平台(YouTube)和8个市属媒体海外机构账号,账号关注总量超40万人次,留言10万条。联合举办“第三只眼看中国·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全媒体大赛,推动中山市海外传播中心建设,优化中山英文网、中山画刊等本地对外宣传平台。推出《老外村游记》《外眼看东西部协作》系列海外宣传作品,其中《My Zhongshan 老外@中山》获评中国城市(区)特色示范案例。
引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宣传。组织市属媒体和各镇(街道)发布涉及新冠肺炎疫情信息、科普预防新冠肺炎疫情知识。年内,举办市级新闻发布会54场,其中本土新冠肺炎疫情专题新闻发布会11场。利用全市居民小区电梯刊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视频20万余次、印制派发宣传折页超50万份。开展新闻发布各项工作。建立中山市线上线下新闻发布厅,指导各级发布平台统一开设《权威发布》专题专栏。中山市获评“2021年广东省优秀新闻发布单位”称号。
【新闻出版】 2022年,中山市持续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播宣传,征订《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12.27万册,做到全市党员征订全覆盖;做好新闻出版领域行政许可服务工作,全年办理行政审批审核业务3569宗。完成2176家印刷企业、351家书店以及171名新闻记者证年审年检工作。开展北京冬季奥运会版权保护、打击院线电影盗录传播、“剑网2022”等集中行动,强化属地网站平台监管,全年查办侵权盗版案件5件。4月26日,举办中山市知识产权暨版权宣传周系列活动,举办知识产权(版权)保护成果展览,邀请“冰墩墩”北京冬季奥运会吉祥物的设计团队广美设计团队开展版权保护主题培训,营造“尊重知识、崇尚创新”的社会版权意识,活动吸引超8000人线下参观。提升青少年安全意识和法治素养,围绕“护助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抵制有害出版物和信息”主题,开展2022年“绿书签行动”系列宣传活动,上线推出全省首个融合平安、护苗元素的“扫黄打非”主题微信表情包“安仔”,获广东省扫黄打非办公室推广。
【全民阅读】 2022年,中山市举办南国书香节第十四届中山书展,中山市获评为“阅读推广奖·集体奖”,为全省唯一获评首届南国书香节“双奖”地市,小榄镇永宁社区居民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谭锐挥获评为首届南国书香节“阅读推广奖·个人奖”;12月30日,承办中国阅读三十人论坛全国“人人读城”第七场活动(中山站),直播点击观看量超30万人次。4月23日,举办“阅读新时代 奋进新征程”——第二十届中山读书月系列活动,其间,开展中山市“我最喜爱的书店”评选、中山市“我心中的湾区城市”诗词书写征集、“阅读新时代 奋进新征程”——诗词朗诵大赛等系列活动超150项。深化“书香中山”微信公众号阅读服务平台建设,“书香中山”入选第六届“大众喜爱的阅读新媒体号”,是全省地级市唯一入选的政府与行业协会类微信公众号,并得到中宣部出版局指导的全民阅读媒体联盟宣传推广。加强对书店的扶持,制作推出《实体书店巡礼》《书店里的TA》等专题推广视频,推出《书店里的TA》和打卡“香山书房”视频58期,开展“阅读新时代 书香伴我行”打卡“香山书房”活动,对2022年新建、升级改造的101家“香山书房”进行宣传推广。推动农家书屋“活化+创新+融合”发展,完成全市148个农家书屋出版物补充更新工作,增加出版物约6000种,中山市农家书屋“老祠堂变身农家书屋:探索农家书屋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新路径”案例入选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宣传部农家书屋创新示范案例,成为广东省唯一入选项目。
【红色革命资源挖掘、保护和利用】 2022年,中山市加强对全市红色资源的保护利用工作。制订《中山市2022年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利用工作方案》,对全市25处红色革命遗址开展实地调研。开展红色革命遗址、纪念设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核查工作。制订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利用经费分配方案,拨付135.87万元扶持中山解放中山独立团集结地旧址修缮、黄圃镇革命烈士纪念碑修缮和布展、三乡大布小学党建室改陈布展3个项目。举办杨殷诞辰13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包括开设美术书法作品展览、编辑印刷杨殷烈士生平图册、举办主题研讨会等。推动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改陈布展,该项目被纳入中央和省重点扶持项目。
【乡村文化振兴推进】 2022年,中山市制订年度乡村文化振兴实施方案、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方案。开展游赏美丽中山——“学习强国”文旅惠民活动,派发14轮总面值200万元的文旅惠民优惠券,覆盖全市46个景区,吸引81万人次参与领取,推动理论学习线上线下交融,营造全民学习氛围。注重以赛促学,开展“强国复兴有我”和“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乡村文化振兴系列宣传活动,动员群众参与乡村振兴主题美术展览、广场舞大赛、短视频评选、快闪活动、文化大篷车等品牌活动,将文化活动送入广大乡村,覆盖百万乡村群众。
【国防宣传教育】 2022年,中山市全民国防教育领导小组通过《中山日报》、中山广播电视台、中山发布等媒体刊发国防教育、征兵主题的稿件(报道)超500篇,组织开展专题辅导报告、暑期文化活动、征兵宣传、慰问军烈属等活动,通过悬挂标语、海报,办好宣传栏等方式推动国防教育进企业、进乡村、进学校、进社区、进机关、进军营。举行杨殷诞辰130周年纪念活动,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组建包括单位、高校、民间团体和退役军人在内的中山市全民国防教育宣讲团,到基层、企业、学校开展国防专题宣讲活动超100场次,覆盖人群超1万人次。开展中山市全民国防知识竞赛,全市超13万人次参与线上答题,经角逐共有6所小学和6所中学获得比赛名次,其中,中山市卓雅外国语学校、中山市华辰实验中学分获小学组、中学组一等奖;开展“爱我国防”2022年中山市全民国防教育演讲比赛,选拔6名优秀选手参加省级比赛,市委宣传部获得全省优秀组织奖。
【首届“第三只眼看中国·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全媒体大赛】 2022年12月12日,“第三只眼看中国·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全媒体大赛在北京市、中山市两地同步启动。大赛面向世界各国、全国各地的中外媒体、自媒体团队与个人、企业等,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中外交流和实践创新等内容,征集文章、图片、短视频等全媒体产品,呈现国际视野下的粤港澳大湾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传播新形象,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国际传播力。